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岩土工程学报发表周期

2023-12-10 16: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岩土工程学报发表周期

一看你这问题就知道是同行,共享给你!望采纳

不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1.《岩土工程技术》2.《水运工程》(中文核心期刊)出版速度较快,主要面向港口航道类的3.《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中文核心期刊)4.《强度与环境》统计源期刊5.《洁净与空调技术》(有稿费拿)6.《砖瓦》 建材核心 有稿费7.《水利发展研究》8.《中国水利》给200左右的稿费9.《钢结构》10.《交通企业管理》有少量稿费11.《中国建筑防水》有稿费12.《城市交通》13.《新型建筑材料》14.《公路》(中文核心期刊)15.《施工技术》(如果是高校作者,要交800元版面费)16.《建筑材料学报》EI收录,收100元审稿费,无版面费17.《建筑技术》中文核心期刊18.《力学学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收版面费)19.《科学通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要收一定的版面费)另外大部分国外期刊都无审稿费+版面费-------------------------------------------------------------------------------------不收审稿费的国内期刊:1.《中国公路学报》( EI 期刊)2.《中国铁道科学》( EI 期刊)3.《中南大学学报》( EI 期刊)4.《土木工程学报》( EI 期刊)5.《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6.《工程勘察》(核心)7.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征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1.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100 版面费:200一页2.建筑结构学报3.土木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0 版面费:300一页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1005.建筑结构6.工业建筑7.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元,录用后收取.版面费150/页(审稿周期3个月,EI收录率高,主要收本校文章,选择地发表校外及海外作者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的优秀论文.)稿酬:1008.中国给水排水9.岩土力学 月刊 审稿费:100,版面费:220元/版(审稿一般3个月)10.给水排水11.施工技术12.建筑技术13.世界建筑14.建筑科学15.世界地震工程16.建筑学报17.混凝土18.工程勘察 月刊 版面费:800/篇 审稿周期:岩土工程约3个月,测绘工程约4个月,水文地质约4个月,工程物探约4个月。19.城市规划20.暖通空调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3.建筑机械24.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审稿费:10025.土木建筑及环境工程学报(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26.新型建筑材料27.空间结构28.城市规划汇刊29.中国公路学报 无审稿费,版面费 300/页30.水利学报 审稿费:100,版面费:6页以下150/页,以上200/页31.建筑材料学报 版面费:032.四川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校内稿件免论文评审费)感谢:geosdu00733.中南大学学报 审稿费:034.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中文核心,版面费:1800元35.工程力学 审稿费:20036.地质通报 版面费:150/页37.科技导报 版面费:600元38.煤田地质与勘探 版面费:500元39.地质与勘探 版面费:600元40.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版面费: 1600元41.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版面费:600元42.灾害学 版面费:900元43.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版面费800元44.世界地质 版面费:500元/页45.岩土工程界 版面费:600元/篇(200元一个版面)46.岩土工程技术 双月刊47.路基工程 双月刊 版面费:900元48.矿业研究与开发 版面费:600元49.铁道建筑 版面费:1000元50.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版面费:600元51.煤炭科学技术 版面费:1500元52.《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审稿费:0 版面费:4页之内共500,超过4页的,每页20053.《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版面费:500,不论页数54.《水力发电》版面费:800,不论页数54.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审稿费50,版面费200/页 稿酬:10055. 科学通报 审稿费:056.《城市公共交通》版面费:200元一面57.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审稿费:50

土木类核心期刊审稿时间较短的杂志有哪些?

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18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1 水利学报
2 泥沙研究
3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水利水电技术
5 人民黄河
6 水力发电
7 水科学进展
8 人民长江
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0 水力发电学报
11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3 长江科学院院报
14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综合性交通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铁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铁道学报
2 铁道车辆
3 中国铁道科学
4 铁道运输与经济
5 内燃机车
6 中国铁路
7 铁道建筑
8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改名为: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9 铁道工程学报
10 路基工程

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汽车工程
2 中国公路学报
3 汽车技术
4 公路
5 桥梁建设
6 公路交通科技
7 现代隧道技术
8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与西安工程学院学报的一部分合并为: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 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
10 世界汽车
11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12 中外公路

各位大侠,求告知岩土工程学报投稿到见刊时间多久,如果加急,费用多少

建议你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吧,更快的。投稿到见刊10个月之内,编辑态度好,很负责!岩土工程学报偏慢,比岩土力学还慢,我投过一次,外审2个多月额,意见不好,改了一次不满足就给拒稿,哎。

岩石力学学报与岩土工程学报那个好?都是EI检索的吗?是否是SCI检索

相对来说 ,两者中《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更好一些哦, 但这个领域更好的是综合性的《岩石学报》,属于SCI收录。

应该是:《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属于EI收录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学报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内物理力学与工程类影响因子最高的国家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与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2006~今为月刊,为中文核心期刊,现被EI和国内外较多收录机构收录。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提示: 排序:建筑科学类 - 第1位

《岩土工程学报》也属于EI收录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创办于1979年,在江苏南京登记,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
《岩土工程学报》已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是岩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论坛,是我国从事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人员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实践经验的重要园地。《岩土工程学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战线上岩土工程学科的带头人,为我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建设事业,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提示: 排序:建筑科学类 - 第2位

跪求50篇论文的作者,发表时间,期刊名字

[1]陈肖柏.土的冻结作用与地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刘巍然,高江平.压实黄土路基中水分迁移的数值模拟[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5–7.
[3]景宏君,张斌.黄土路基强度规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4(2):14–18.
[4]刘保健,支喜兰,谢永利,等.公路工程中黄土湿陷性问题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4):27–31.
[5]俞祁浩,刘永智,童长江.青藏公路路基变形分析[J].冰川冻土,2002,24(5):623–627.
[6]吴青柏,童长江.冻土变化与青藏公路的稳定性问题[J].冰川冻土,1995,17(4):350–355.
[7]高彦斌,汪中为.应变速率对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2):2 779–2 783.
[8]扈胜霞,周云东,陈正汉.非饱和原状黄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4):660–663.
[9]张茂花,谢永利,刘保健.增湿时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6,27(7):1 195–1 200.
[10]益群,沈锋,胡向东,等.上海地区冻融后暗绿色粉质黏土动本构关系与微结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1):1 249–1 252.
[11]陈炜韬,王鹰,王明年,等.冻融循环对盐渍土黏聚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11):2 343–2 347.
[12]梁波,张贵生,刘德仁.冻融循环条件下土的融沉性质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 213–1 217.
[13]苏谦,唐第甲,刘深.青藏斜坡黏土冻融循环物理力学性质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增1):4 313–4 319.
[14]杨更社,周春华,田应国,等.软岩类材料冻融过程水热迁移的实验研究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9):566–570.
[15]齐吉琳,程国栋,PIETER P A.冻融作用对土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8):887–894.
[16]王大雁,马巍,常小晓,等.冻融循环作用对青藏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3):4 313–4 319.
[17]邓学均,黄晓明.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18]Van Bochove,Eric,Effects of freeze-thaw and soil structure on nitrous oxide
produced in a clay soil,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v 64,n 5,
Sep,2000,p 1638-1643
[19]T.E.Sveistrup,Impact of land use and seasonal freezing on morpholog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lty Norwegian soils,Soil&Tillage Research 81(2005)
39–56
[20]Podgorney,RobertK.;Bennett,J.E.Evaluat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exposed to freeze-thaw,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v 132,n 2,February 2006,p 265-268
[21]Hooper,Fred P.Freeze-thaw effects and gas permeability of utility line backfill
ASTM Special Technical Publication,n 1459,2004,p 127-139
[22]Parsons,Robert L.Use of cement kiln dust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soils,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n 126 I,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Transportation Projects:Proceedings of Geo-Trans 2004,2004,p 1124-1131
[23]Arora,Sunil,Class F fly-ash-amended soils as highway base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v 17,n 6,November/December,2005,p
640-649
[24]Tikalsky,PaulJ.A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the freeze一thaw resistance of
Preformed foam cellular concrete,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eh,v34,n5,May
2004,P889一893.
[25]Zhang,Pe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ombined action of freeze一thaw cycles and carbon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Jian-zhu Jiegou Xuebao/JoumalofBuilding
StructUres,v27,nSUPPL.,October,2006,P717一721.
[26]Green,Mark .F .Effect of freeze一thaw cycles on the bond durability between fibre reinforced Polynler Plate reinforcement and conerete,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Engineering,v27,n5,Oct,2000,P949一959
[27]Maria Hohmann-Porebska Microfabric effects in frozen clays in relation to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Applied Clay Science 21(2002)77–87
[28]simonesn E,Isacsson U.soil behavior during freezing and thawing using variable
and confining pressure triaxial test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mal,2001,38
(4):863-875.
[29]Simonsen,E.,Ja noo,VC.,1999.Resilient properties of unbound road m aterials
during seasonal frost conditions.ASCEJ.Cold Regions Eng.,submitted.
[30]Berg,L.,Bigl,S.R.,Stark,JA.,Durel,GD.,1996.Resilient modulus testing of
materials from Mn/ROAD,Phase 1.USA Cold Regions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Laboratory,CRREL Report.96-19.
[31]Yong R N Boonsinsuk P. Yin CW P. Altermation of soil behaviour after cyclic freezing and thawing[A]. In Proceedingsof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C].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A.A. Balkema 1985. 187-195.
[32]ChuilinYcM. YazyninOM. Frozen soilmacro and mierostructure formation [A]. In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mafrost[C].Trondheim TapirPublishers 1988. 320-323.
[33]AoyamaKOgawa S. FukudaM. Temperature dependenci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soils subjected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A].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 [C]. Rottedam Netherlands A A. Balkema Publishers
1985. 217-222.
[34]邴文山译.道路冻害与防治[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35]吴紫汪,马巍.冻土强度与蠕变[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36]吴紫汪,张家鼓,朱元林.冻土强度与破坏特征[C].第二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7]吴紫汪.基础与冻土间冻结强度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集刊,1981(2).
[38]罗小刚,陈湘生.冻融对土工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建井技术,2000(02),
24-27.
[39]杨平,张婷.人工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05,0665一03.
[40]马巍,徐学祖等.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2):158一160.
[41]程红强,张雷顺等.冻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3,02,0214-03
[42]魏海斌,刘寒冰,高一平等.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强度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37(2).
[43]武红娟,徐伟,王选仓.土基模量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数值的确定[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01).
[44]付丽红,曹海利.黄土路基强度控制指标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8(02).
[45]凌建明,陈声凯,曹长伟.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7,(4):446一45.
[46]霍明,丁小军,台电仓等.高速公路既有路基湿状态及稳定性评价研究[R].中国,2009.
[47]覃绮平.土基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8]吉林省交通厅.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9]林世文,包俊超,兰荣旺.冻融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1,3:161一164
[50]Konrad J.M.Physieal proeess during freeze一thaw Cycles in clayey silts[J].Cold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16(3):291一303
[51]Yong R N,Roonsinsuk P .Alteration of soil behaviour after cyclic freezing and
thawing[C].In:Proe.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Sapparo:[s.n],1985
[52]齐吉琳,张建明,朱元林.冻融作用对土结构性的影响的土力学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增2):2690一2694
[53]齐吉琳,马巍.冻融作用对超固结上强度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2):
2082一2086.
[54]侯恩创.冻融循环对路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57] 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8] 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G F10-2006)[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9]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60] 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61]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设计手册•路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