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2023-12-08 12: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中国以全国农民和农村工作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报纸。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办。1980年4月6日在北京创刊。原名《中国农民报》。初为周刊,1980年7月改周2刊,1983年 1月改周3刊。1985年1月改名《农民日报》,为周6刊(星期日休刊)。对开1张。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设有代印点。主要发行到国内各地县、镇、乡;国外也有少量订户。日发行量40万份(1988)。办报宗旨是高举农村改革的旗帜,为八亿农民服务,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它着重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经常刊登政策问答和专论,具体、系统地讲解新的政策精神;经常发表典型报道和评论,支持农村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等新事物的发展;编辑部每天收到农村来信、来稿近千件,设有读者来信专版,反映农民的呼声和要求,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时常就农村改革中的新问题组织讨论;通过农业与科学、法制、农家生活、国外农村等专栏,向农民提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报道勤劳致富的事例和经验,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提供产供销信息。还为一些地区出专版,增进各地区的相互了解。报社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设20多个记者站,在农村工作部门聘有一批特约通讯员。与各省、市农民报社共同组成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与国内同行开展互助合作;与国外一些同行也建立了联系。农民日报现在已经开通电子版。

农村报的发展历史

《农村报》创刊于1949年11月15日,与共和国同龄,在全国涉农类报纸中创刊最早。《黑龙江农村报》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出版,由黑龙江日报社主办的以全省农民读者为对象的群众性报纸。原名《黑龙江农民》,1949年11月15日在齐齐哈尔创刊。初期负责人甘甫明、远百昌。 1954年8月,松江与黑龙江两省合并。原松江出刊的《松江农民》合并于《黑龙江农民》。改版后的《黑龙江农民》报为4开4版,3日刊。1956年1月改为周3刊。在隶属关系上,中共黑龙江省委先后委托省委宣传部、农村工作部对其进行管理,黑龙江日报社统筹印刷、发行等事宜。高奭任总编辑。该报改刊时,全省农村正经历由互助组、初级农业社向高级农业社的过渡。编者在第1期《大家来办农民报》一文中说,改刊后将“通俗地宣传解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帮助大家树立依靠工人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思想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逐步克服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经常介绍一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农业技术知识,一般科学和卫生知识”。辟有《时事讲话》、《在黑龙江各地》、《唠知心嗑》、《读者来信》、《支部生活》、《答读者问》、《唠唠技术增产》、《卫生常识》、《俱乐部》等专栏。这一时期,该报为宣传政策,向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各类“讲话”和评论,在版面上占较大比重。1954年8月,改刊当月共出10期报,其中刊载《互助合作政策讲话》5篇,动员农民多卖余粮“宣传讲话”2篇,本报评论6篇,连同《时事讲话》等共24篇,平均每期2.4篇。宣传性文字多这个特点,在以后几年中也大体如此。这些讲话和评论,政策性强,较注重结合农村工作和农民思想实际。该报还注重选择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典型进行报道。双城县希勤村在合作化运动中创造了“全面规划”经验,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1955年后,该报对合作化规划经验及希勤村作多次报道,如《双城县希勤村是怎样创造合作化全面规划经验的》、《希勤村农业合作化规划后的一年》等。1956年初,针对高级农业社发展迅速,新建社缺乏管理经验的情况,该报于1月6日、13日,介绍了双城吴家村“小段作业指示图表”、“六员管理责任制度”等经验,并刊发了《希勤高级社的建立》、《幸福之路—双城永乐区幸福集体农庄》等报道。除此,还多次展开群众性讨论,如《有余粮少卖对不对?》、《怎样使管委会领导跟上去?》、《怎样当好队长?》等。这些报道与讨论,对实际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958年“大跃进”中,该报紧跟形势,力求做“对新事物满腔热情的促进派”,“期期有典型,广泛树标兵”,在一些报道中,存在鼓虚劲和虚假不实等问题。  1961年1月3日,该报因纸张缺乏而停刊。1963年1月1日,报纸定名《黑龙江农村报》,重新出刊,4开4版,周2刊。1964年初改为周3刊。由黑龙江日报社主办。编辑部主任冯玉璋。这一时期,农村生产逐渐恢复,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该报把“巩固人民公社经济,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教育”,作为宣传的重点。1963年2月,庆安县新安四队生产队长宋恩珍为抢救国家财产牺牲,该报即作了突出的报道。刊登长篇事迹通讯、连环画后,以《学习宋恩珍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学习宋恩珍,当个好干部、好社员》为标题,两个多月间发表各地农村读者读后感想28篇,编者加《小道理》8篇。同时,辟《好社员》专栏,或以集纳形式,冠以《发扬集体主义风尚》大标题,刊登短小人物通讯:《爱管闲事的姑娘》、《生产队的真‘金子’》等,介绍普通社员关心集体财产、坚持原则、维护集体利益的事迹。当时,干部参加集体劳动和管好集体财物,被看作是巩固集体经济的大事。对此,该报除组织经常性报道、开展问题讨论,还作了重要典型报道。如1963年7月12日,刊发了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不生锈的‘铁孩子’》,报道绥化县六合大队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高凤志,艰苦朴素,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密切联系群众的感人事迹。同年11月26日刊登《公正廉洁——松江二队队委会为什么能把集体财务管得清如水明如镜》的通讯,在全省都引起很大反响。除此,还大量刊登诸如《走阶级路线,靠贫下中农》、《把旧社会的苦告诉青年一代》、《扎扎实实培养革命接班人》及农民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报道。该报有关争取农业高产和农业技术改革的宣传,也较突出。在宣传向山西省大寨大队学习同时,报道甘南县太平大队和肇东县红光大队两个三产典型,特别是对太平大队作了连续的和多侧面的报道。如1964年4月8日发表通讯《胸怀全局,勤奋创业》,对这个大队作全面介绍后,陆续发表了《太平人的风格》、《太平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和田间政治工作相结合》、《太平大队在灾年中对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吕和——勤奋创业的新愚公》等。另外,辟有《政策顾问》栏,简洁地回答农民遇到的具体政策问题,受到读者的欢迎。该报1967年1月8日因“文化大革命”一度停刊。1月28日出刊《新华社电讯(农村版)》,2月12日易名《黑龙江日报农村版》出版,4开4版,周3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版面大量刊载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和“革命大批判”的报道与文章,同时,宣传“农业学大寨”运动,报道一些农村治山改土取得高产的先进典型,如肇东县涝洲公社、甘南县太平大队、讷河县老莱公社胜利大队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该报于1979年1月28日,恢复《黑龙江农村报》原报名。适应工作重心转移,特别是农村实行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历史性变化,在宣传报道上,着重抓了两件大事:一是中共中央的经济政策的宣传;一是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和经济信息的传播。1979年以后,中共中央制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但由于多年来“左”的错误影响,政策实施中受到诸多干扰;农民中也有想富又不敢富,顾虑重重的问题。因此,《黑龙江农村报》把对农村经济政策的宣传放在了首位。1979年初,全省许多地区农村干部对社员搞家庭副业心怀余悸,不敢支持,对农民养牛养羊规定数字限制,超过即指责为发展资本主义。该报于1月7日、10日发表《理直气壮地把钱抓起来!》、《搞副业有功无罪,扣罚款理不应当》等言论和报道,为副业生产正名。同年9月23日,开展怎样对待家庭副业问题的讨论,到12月3日共进行11期。对干部解放思想,明确是非,社员放心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1979年,中共中央根据农民的实践,肯定了农村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当年秋,全省一些地区干部对联产计酬责任制尚有种种怀疑,只准社员劳动分组评工记分。该报于同年11月7日1版刊发《政策自有胜天力,联产计酬得丰收》、《政策得人心,生产大发展》两文,报道肇源等地部分生产队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取得受灾之年丰  收的事迹。1982年11月28日,该报刊登通讯《二十年和一年》,在全省最早报道了尚志县帽儿山镇实行大包干获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典型,12月26日发表《包干到户,富海真富了》通讯,报道甘南县富海大队实行大包干的经验,为黑龙江省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了舆论准备。1983年初,全省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该报即于1月7日1版设立《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导站》专栏,解答群众在实行承包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专栏到同年7月共出刊50多期,提出和解答了400多个具体政策问题。比如,1月30日专栏刊文《为农民呼吁,合理提留,让农民得到实惠》,对一些地区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中搞“高提留”,提出批评。报道后引起中共省委的重视,“高提留”很快降了下来。  在宣传落实经济政策中,该报十分重视反映农民的呼声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利益。1982年10月,该报接到大庆市大同区兴隆泉乡农民宫海来信。宫海是养羊专业户,他在信用社贷款1000元,到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敖林西伯公社买了28只羊。在赶羊返家路上,被这个公社的干部以“投机倒把”为由,扣下羊只,并罚款264元。本人对罚款不服,先后11次到该公社申诉,又到县有关部门告状,都无济于事。该报接到来信后,先后3次派记者前往调查,于1983年4月3日发表了宫海来信及记者调查附记,并以《宫海买羊有啥错?》为题,在报上展开讨论。一个多月时间,收到省内外读者来信500多件。中共省委、省政府负责人作了批示,报纸刊发6期讨论文章。最后,宫海被错误罚款一事得到妥善处理。整个报道,在全省引起很大反响。来信《宫海买羊有啥错?》被评为1983年全国好新闻。1983年6月,《黑龙江农村报》在新闻改革中,进一步提出“把报办在农民的心坎上,使报纸进农家”的要求。因此,更加关心和反映农民的切身问题,全心全意地为农民服务。比如,1984年3月18日刊登《谁能为这户农民解忧愁?》,把农民许春田自投资金万余元,跨区开荒1000多亩,但于播麦之际,因缺资金买种子而犯愁的事,向社会作了呼吁。报道发表后,引起各方的重视,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许春田得到贷款,解了燃眉之急。1984年5月,该报发表记者来信《民主乡农民畜牧服务公司呼吁,产销直接见面为何这样难?》,并在报上展开讨论,鲜明地支持哈尔滨市郊区民主乡姜文林等7户农民办畜牧服务公司,把鲜蛋直接送到市内副食商店销售,打开流通渠道的创举。这次被称作“鸡蛋碰石头”的报道,在黑龙江日报、中国农民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单位配合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哈尔滨市委的支持下,终于打破了原来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连续报道《鸡蛋碰石头》获得1984年全省好新闻特别奖。  该报为向读者提供政策咨询,在1版辟《政策问答》栏,回答群众来信中提出的政策疑难问题。1983年全省放开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这个专栏解答了:怎样才算正当的长途贩运?专业户劳力不足可不可以雇工?手艺人不承包责任田可不可以?承包耕地允不允许转包,等等。  该报还重点抓了农业科技宣传,帮助农民解决“想富无门路,想富不懂技术”的难题。1979年初,该报即设有《农业科技》、《学科学,用科学》、《国外农业》等专刊,2月份出版12期报,3个科技专刊共出8个版。此后,有关各类实用农业科技的报道,逐年增多。1982年4月,该报与省农业局、畜牧局、水产局等省直9个单位,联合创办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顾问处,聘请省内知名的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利、农机、气象、供销等方面专家、学者53名作顾问(至1985年底,联办单位发展到12个,顾问增至148名,另有政策顾问30多名)。该报《学科学、用科学》、《农业科技顾问服务处》两个科技专刊,主要由顾问根据农民需求撰稿。1983年6月后,这两个专刊合并为《科学致富》版,每周出4至5版,内设《科学种田》、病虫害防治》、《牛马经》、《园艺知识》、《解疑难》、《问必答》、《试试看》等小专栏,传播科技知识、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回答农民生产中各种疑难问题。1984年8月,增设《经济信息》专版,向农民,特别是各种专业户、重点户及乡镇企业、商业供销工作人员,提供省内外经济信息、市场动态、行情预测及新产品介绍等。  该报成立科技顾问处和开办《科技致富》专版后,三年间向农民介绍30多个有关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加工业等方面的致富门路,受到农民的欢迎。比如,黑龙江地处寒冷地区,冬季鲜菜短缺。该报向农民介绍顾问处顾问、蔬菜技术专家潘廷章的家庭日光温室修建技术,报道龙江县蔬菜专业户刘成信在7分地、3栋日光温室里种植各种蔬菜,一年盈利近万元的事迹。报道后,农民争相学习,仅哈尔滨郊区就修建起日光温室200栋。地处最北部的漠河县一位干部给顾问处来信说,通过学习温室栽培技术,他们那里冬季也可以吃到新鲜蔬菜了。1982年11月,该报介绍哈尔滨阎家岗农场引进的康贝尔鸭种,并连续刊载有关饲养技术讲座20多讲。通过该报介绍,二三年间,许多农户和家庭牧场因饲养康贝尔鸭而获益致富。该报4版为副刊版。1983年6月后,适应农民在物质、精神生活方面的新需求,由过去一般刊登散文、故事等通俗作品版,改为《村镇内外》、《农家生活》两个专版。《村镇内外》以社会新闻为主,表扬新风,针砭时弊,进行思想、道德、情操和法制的宣传。《农家生活》版,主要介绍勤俭持家、子女教育、妇幼保健、家用电器、饮食卫生等日常知识。以后,还辟有《青年之友》专版。该报从40年代末创办以来,一直重视群众工作,与农民通讯员和读者保持密切联系。进入80年代后,继续保持和发扬了这个优良传统。据统计,1984年该报收到读者信件2万余件,接待农民来访8000人次。对来信来访,该报都作了认真负责的处理,对其中具有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编发了《农民来访录》、《农民呼声》、《读者来信》等栏,在1版要位发表。该报还竭力为农民解急济难。1982年6月,收到依安县依龙乡农民王耀华的求助信,内述他的外孙女被疯狗咬了,在当地买不到狂犬疫苗,病人危在旦夕。该报见信后立即在哈市防疫站取得疫苗,当晚派人乘火车把药送到患者家里,使女孩转危为安,王耀华感动得热泪盈眶。该报由于在宣传报道和群众工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曾多次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表彰。1960年,该报作为先进单位出席全省文教群英会;编辑刘克俭被选作代表,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198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度召开第三次农村报刊会议,国务院农牧渔业部将该报提作会上交流的重点报纸。1984年初,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将该报办报经验,向全省新闻单位作了推荐。1985年,该报被评为全国先进新闻单位。1985年该报期发行量58万份,主编为侯国才。

大学生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材料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张天林现服务于兰西县燎原乡新阳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该同志自参加志愿服务以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主动摆正位置,深入工作一线,善于联系群众,勇于开展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村级工作,适应角色较快,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了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者应有的作用。

来到服务单位后,张天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到农户中了解民情,掌握新阳村的基本情况。新阳村距离兰西西北55公里,全村3933人,840户,土地面积26432亩,全村以种植玉米谷子等大田玉米为主,养殖业为副的经济结构,农民一亩地的纯收入只在150元至180元之间,怎样才能使这里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他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以下几个原因是制约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制约着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燎原乡新阳村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由于盐碱性较重,在加上长年干旱少雨,所以粮食产量并不高,这是根本原因。二是信息闭塞,没有充分利用科技,这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雨天车不通,晴天车难行,这样的路,已经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夏天一些瓜果疏菜无法运输,影响了农民的一些积极性,就是玉米也要比市场价少几分。

这些状况使张天林认识到,要使农民尽快致富,必须充分利用科技,用知识引领农民致富,把握机遇,走特色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于是他注重从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全力帮助农民查找致富门路,去年他在六屯走访调查时得知李中国家要将母猪产下的八只猪仔卖掉时,他努力做工作,劝他不要卖,一定要自己喂养,因为他在报纸、互联网上看到很多专家分析:说今年的猪肉供小于求,肉价上涨将在年后平稳,李中国听了张天林的劝告,就利用当地玉米等饲料喂养,近五个月后出栏,在春节前共卖了6500元,扣出成本3800元,净剩2700元,使这个四口之家人均增收近700元,相当于15亩地的纯收入,他说,“多亏小张当初的好主意,碰上这个价,真是掏上了”。农民高兴了,张天林心里也乐滋滋的,虽然对农业技术懂得不多,但是他每天都积极学习查找农业资料,并且利用当前的知识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新阳村四屯荣义龙,在年前种植了10多亩红小豆,年后也算小丰收,但市场价格一路走低,没办法的他只好以每公斤1.34元的价格出售,可仅仅隔了四个月后,红小豆竟涨到了每公斤4.6元,相反去年新阳村大豆喜获丰收,有几家亩产达到400斤,但百姓却望豆兴叹不成钱,原因是觉得价低不能出手,总期待02、03年价格,结果是越等价越低,越低起不想卖,不看供求关系。了解情况后,张天林通过查找网络和报纸等有关信息,得知02、03年大豆价格是极不正常的,而今年外国大豆正以物美价廉的优势涌入我国,所以大豆在短期内不会上涨,而化肥等农资将有小幅持续上涨,如果这样下去,将使本就缺乏资金的农民更加困难,掌握了这一信息,他便利用“五个中心户”开展活动的机会,通过告示板,小广播等形式,及时发布给农民,而后,四家联合起来共出手了一万斤黄豆投入了农资,与现在比,每户竟多拿300多元。信息灵了,致富的路就广了,由于信息渠道畅通,他感到做大村办企业是立足之本。新阳米业公司生产的产品“西北天”无公害小米,已销往我省的多个县市,销量一直不错,实现了企业盈利,而且每年还都吸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去年的产品在年前就已销售一空,但定货电话一直响个不停,而且有很多已成为固定代销商,面对此情此景,身为燎原乡谷子协会秘书长的张天林,感到加大生产规模,做响品牌已是当务之急,于是,他拟定方案后,同公司领导商量,把适合种谷子的农户和种植技术好的农户召集一起,与他们达成意向性共识,并签订合同,在同等条件下,保证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角钱的价格收购。同时,还吸引了一些新农户加入,使今年的种植面积增加了260多亩,使公司的原材料有了保证,预计2005年公司将同村民一样,会有很好的效益,同时,还开会确定了今后公司每年从利润中拿出4万元资金帮助贫困户和资助给村小学,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实践中,张天林把“种养兼顾、效益互补、科学发展、发挥优势、稳圆富梦”,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他想农业税的减免,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的是使村干部由向农民收钱,变成了为农民找钱、抓钱,由百姓说的“官”转为为百姓服务的贴心人。他针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种养业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的问题,与村委会一起采取聘请县乡农业专家及科技典型等讲课,举办了各业各类培训班10余场,先后有80%的农民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还加大了对农民在信息、市场、解难释疑等方面进行服务,提高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对于一些政策办法,未能有效的实施,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所以必须选举村民代表,以能够真实充分反映群众的意见,他挨家挨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让村民亲自选举代表,通过代表进行表决,通过了对修道、桥的提议,历时六天共修道长2400多米,新上土500多车,使道路变宽敞了、平坦了,让广大群众梳眉而笑。

人总是要有一定精神,张天林在短暂的时间里,通过走访农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广大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由于他掌握信息,传递信息快,老百姓亲切的称他为“小灵通”,对于这个称呼张天林十分珍惜,每当节假日回家他都不休息,伏在微机旁,搜索农业方面的各种信息,只要了解到有利于农民致富的消息,他不管家有什么事,都要力求返回村里,把信息准时告诉给农民,去年11月份在他结婚刚5天时,从网上了解到羊病防治的办法,他立即动身,返回村里,父母和妻子都劝他,等七天婚假期满再回去,可他说我在家少住几天没啥关系,可农户家羊正在生病,这是百姓的命根子,羊要死了,农民损失可就大了,听了这一席话,全家人都为天林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

去年十月初,张天林正负责向农户发放“放母还犊”扶贫羊,工作十分忙碌,这时手机响了,说母亲患尿结石要去做手术,让他回家,此刻他沉默了,回去吧这里还放不下,不回去母亲手术不放心。在乡情与亲情发生矛盾时,他想起了“忠孝不能两全”的一句古语,他怀着两难的心情告诉父亲说:“这里需要我,暂时离不开,母亲有您照顾一定会早日康复。等我忙完,立刻赶回去”,理解儿子的父亲知道他一定会这么说的,也就没勉强他。他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着广大农民。

在张天林服务的这段时间里,他时刻关注着贫困户、五保户的冷暖。他主动与乡政府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协商解决五保户、特困户的各种困难。每到节假日亲自给他们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利用节假日时间帮助他们春种秋收,并帮助他们解决越冬物资。

张天林是个热心肠,谁家的个大事小情,他总是跑前跑后的帮着张罗,那家闹矛盾了,都会找到他说理,他总是热情接待,认真劝解,使他们总是怀着怒气而来,带着笑容而去。他常说:作为村一级的干部,对待百姓要诚恳,要有热心,要有责任心,真诚的同群众说心里话,切忌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一年来,张天林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志愿者思想先锋、行动先锋、为民先锋的作用,新阳村在张天林的积极参谋,倡导下,干群关系密切,生产蒸蒸日上,去年新阳村被评为全乡精神先进村,其中六屯被评为全县重点精神文明屯,张天林的工作业绩,也得到了县委组织部项目办的认可。面对取得的成绩,他没有沉醉昨天的欢乐之中,他满怀“不服我心,不服我生”的远大理想和一颗仁爱之心又向着新一天的朝阳走去……

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志愿来到泾川县,在泾川县项目办的统一安排下,在泾川县教育局、社区学习中心开展服务工作,服务期满后自愿无偿的在团县委西部计划项目办服务4个月时间。在他心中,奉献,是一种精神;服务,是一种理念。由于在志愿者服务期间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泾川县团委、西部计划泾川县项目办授予“优秀共青团员”、“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荣誉称号。

时刻准备,奉献青春

机遇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求学路上的艰辛和坎坷,使他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并时刻不忘以“修德、博学、明理、笃行”的校训去锻炼和发展。大学期间,他一直担任学生会干部和学院教授的科研秘书和科研助理,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依然放弃到一些中等专科院校任职的机会,选择回到西部、回到家乡,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泾川县西部计划项目办在他的自荐材料中发现,他在组织协调、社会交际、科研写作等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特意安排他到泾川县教育局工作,协助由香港活知识立群社、西北师范大学、泾川县教育局三家单位联合实施的“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以“知识扶贫,建新农村”为宗旨,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现在发展知识社区,拉近城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内涵发展为目标。他的.工作是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泾川交流,组织策划各类学习培训,由于在大学期间他曾经组织过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到河西学院游学交流、策划举办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围谈会等大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策划经验,使各项工作开展得心应手,加之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勇挑重担,乐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使各项活动取得圆满的成果。

扎根基层,历练人生

凭借一时激情做出到西部来、到基层去得决定不难,但是在基层要呆得住、做得好就很难。为了努力做好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工作,他和同事一起先从宣传入手,加班加点工作,编辑发行了内部刊物《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通讯》。期间,负责《通讯》的约稿、部分栏目稿件的撰写、审稿、策划、排版印刷等工作;主动的维护“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工程的网站。包括网站的更新,资料的上传,新闻稿件的撰写,照片的编辑与处理,及时更新网站最新动态,维护社区学习中心“城乡互动网络中心”,使得世界各地的同仁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泾川县在推进“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工程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服务期间,他共撰写新闻稿件48篇,完成专题片拍摄2部,其中,泾川县电视台采纳报道新闻9篇。

为了稳步推动城乡互动交流活动开展,他一直奔波在由香港活知识立群社组织港澳学者、专家在泾川开展知识交流,送文化、送科技、送理念的各类交流活动中,每次都能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服务态度,完美的策划组织,赢得了港澳朋友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迎奥运、促健康”嘉年华会、教师专业发展日、学生研究性学习、暑假培训、“农村英语教师访港”交流、泾川县中小学教师ICT培训、校长论坛等大型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协调组织参加人员,准备学习交流材料,确保交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一件件平凡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来践行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奉献西部的宗旨。期间,共参与组织大型论坛和研讨会九次,内容涉及学校管理、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信息技术、家校合作、健康教育;先后三次组织泾川县师生赴香港、澳门交流学习;组织了27名农村英语老师赴清华大学培训;组织“港秦陇”师生夏令营活动;利用文艺晚会、嘉年华会、教育沙龙等形式,共参与培训教师3000多人(次),参加活动的学生5000多人(次),迎接社会各界人士8000多人。

另外,他经常深入基层,关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参加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及香港活知识立群社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的调研工作,积极深入教育第一线,了解农村教育教学现状及教研教改工作,并帮助学校在完善家校合作、构建学习型学校组织等工作上都表现积极。协调组织各项目学校及社区学习中心其他工作人员,为香港中文大学完成学生和教师校园生活问卷调查,包括问卷的印刷、调查、问卷数据的输入、整理。并同北京《新课程报》编辑部联系,为泾川县每月增加4版专刊,他又担负起泾川县教师教研教改、教师心得、学习型学校建设等版面的稿件收集与整理的工作。

情暖灾区,心系教育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杨明科一直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积极的参与泾川县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凡是有大型活动举办的场所,都能看见他忙碌服务的身影。尤其是在5。12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泾川县团委的组织下,积极帮助灾区人民筹集救灾物资,协助策划了抗震救灾晚会,并组织学生上街开展宣传募捐活动,共为灾区筹集救灾资金9。4万多元和物资1。6万多。同时为了响应平凉市创建国家4A级旅游城市,组织学生上街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公益活动,并在泾川县西王母主题公园暨市民广场开展环境整治、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等系列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美化泾川再立新功。

一个从贫困山区走出的孩子,倍加珍惜他人受教育的机会。在一次调研过程中,他得知李娜同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陇东学院英语专业,但家庭的不幸使李娜姐弟俩沦为孤儿,弟弟很早便辍学外出打工供姐姐上学,她在亲戚的接济下勉强维持生活和学习,但面对高额的学费她一筹莫展。杨明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团县委反映,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衔接在平凉日报社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并在全县发出了《倡议书》,得到社会各级的大力捐助,帮助孤儿李娜顺利的进入了学校,圆了她的大学梦。

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为广大农村初、高中毕业贫困学生提供上学和就业的机会,经团县委积极衔接争取,团省委青农部将泾川县列入全省农村贫困家庭两后生委培就业工作重点县,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真正将农村贫困学生的委培就业工作做好做实,杨明科又义务的加入到宣传活动中来,每天下班后,和同事在广场搭起宣传咨询台,通过视频播放、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动员“两后生”和学生家长送孩子到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这样既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负担,又能使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服务期结束后,很多志愿者忙碌于考试、联系工作,而他怀着对泾川县这片热土的喜爱和对憨厚朴实的泾川人民的感激,又申请来到泾川县团委,开始了自愿服务工作。他协助团县委筹备了泾川县第十三次团代会,帮助西部计划泾川县项目办迎接新一批志愿者,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社区课堂”,他组织志愿者们利用闲暇时间义务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开展功课辅导。通过朴实的行动,将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在泾川县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让西部志愿者这面光辉的大旗在泾川大地上永远迎风招展。

执著追求,无悔青春

2008年6月,在泾川县团委的推荐下,杨明科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甘肃省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考试,通过层层筛选,他成为所推荐的21名志愿者中的幸运儿。令人意外的是,他再次放弃了去条件较好环境工作的机会,申请回到服务地——泾川县。组织上将他分配到党原乡丁寨村担任党总支部记助理,他再次投身到祖国的新农村建设之中,肩负起带领群众生产致富,改善生活质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村域经济好快发展的光荣使命。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经常有听我们身边的党员或建党对象在那说“我没有机会为同学们服务”之类的话,我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不仅使你服务的人感到非常的开心,你自己也会从中受益匪浅的。以下是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所做的一些事,虽然是非常少,但我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作为一名医学生,最渴望的就是能够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我积极的报名参加了这次的青年志愿活动,经过老师们的培训之后,我就上岗工作了。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给一些智障的运动员做全身的体检,我被分配到“checkin”组,并担任组长,在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工作的同时,我认真做好“checkin”的工作,利用我会温州话的优势,跟那些智障的小朋友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得到他们最基本的资料,为我们下一步的检查做好准备。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他们的真诚和童心毫不隐饰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同时露出他们那真张笑脸,那时觉得我的服务是有价值的,能感受到做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的乐趣!我的青年志愿者的生涯就此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我还参加了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次是在为期八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一行25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虽然条件比较艰苦,大家都没有说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为山区的人们送医送药。我作为医疗组的组员,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如分诊、给病人发药、协助医生的工作,也做过我们团队的后勤——给组员们准备晚饭。各种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感受。由于大家的一起努力我们团队被评为当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省级优秀服务队”。另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中我负责视力调研组的工作,我就当地青少年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研,我所写的《青少年视力调查》获得了校级优秀论文。在文成期间,我还积极协助医疗组等其他组的工作,正是由于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服务团被评为“市优秀实践服务团”。

在学校里,我也是报着极大的热情做工作的。作为我们支部的组织委员,我认真做好我们支部的组织工作的同时,还组织负责了一些我们支部的活动,如在长寿老人院建立了我们支部的服务基地,定期组织我们的党员、建党对象去那边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卫生、为老人量血压、跟他们同乐等,使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我们的这个活动收到老人院的热烈欢迎,还给我们党支部颁发了锦旗。

以上都属于我过去做过的一点事,我觉得还是很不够的。但我会加油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青年志愿者的行列里来,特别是我们党员,我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并不一定说你一定要参加怎么样大型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你有一颗为人们服务的心!

天亮的个人资料是什么?

姓名:田亮
  性别:男
  籍贯:重庆
  生日:1979.8.27
  身高:1.72米
  体重:60公斤
  项目:跳水
  教育背景:大学
  个人爱好:汽车
[编辑本段]成材历程
  7岁进重庆市第一体校跳水队。教练是徐责禄。
  10岁进四川省队,教练是邓平。一年半后被送回市体校。
  1991年,张挺将他招至陕西省跳水队训练。
  1993年入选国家队,主攻跳台。
  1994年 全国锦标赛跳台冠军
  1995年 美国国际跳水大奖赛男子跳台双人冠军
  1995年 美国世界杯跳水赛男子双人跳台冠军
  1995年 南京第3届城运会男子跳台冠军
  1995年 第9届世界杯跳水赛男子双人,团体,混合团体三项冠军
  1995年 四国对抗赛跳台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跳台第四名
  1997年 第10届世界杯跳水赛混合团体冠军
  1997年 上海第8届全运会男子10米跳台亚军
  1998年 成都全国冠军赛10米跳台冠军
  1998年曼谷亚运会冠军
  1999年 新西兰世界杯单人、双人冠军
  2000年 世界杯赛单人、双人跳台冠军
  2000年 全国冠军赛单人、双人跳台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冠军
  2001年 世锦赛男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
  2001年 第9届全国运动会男子10米跳台冠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冠军
  2002年 全国跳水冠军赛男子10米跳台冠军
  2002年 世界杯男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
  2002年 全国锦标赛男子10米跳台冠军
  2003年 世界锦标赛男子10米跳台第三名
  2004年 国际游联跳水大奖赛珠海站男子10米跳台冠军
  2004年 第14届世界杯跳水赛男子单人、双人10米跳台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双人跳台冠军、单人铜牌
  2005年 江苏十运会男子10米台冠军
[编辑本段]退役
  2007年3月26日,“跳水王子”田亮征战赛场的身影将成为历史。
  陕西省体育局局长李明华26日证实,陕西省体育局日前批准了陕西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关于田亮退役的报告。这意味着田亮已经正式退役。李明华说,退役报告是田亮和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反复沟通后做出的决定,陕西省体育局尊重并同意这一决定。
  李明华表示,田亮在退役时对国家队的培养和社会各界的关心表示感谢,接下来他将继续担任陕西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并到清华大学完成他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结束了自己运动生涯的田亮早已转往演艺圈发展,但是至今除了接下刘镇伟执导的电影《出水芙蓉》外,还没有其他的大动作,原来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
  田亮:“我现在呢有三个比较大的事情:一个是完成我的学业,其次是把我去年创办的跳水学校经营好,第三个呢才是演艺圈这个事业。那么呢,这个我是以时间来划分的,可能占据我最多时间的是学习,那演艺圈这方面的事情呢,我只要去参加了,我肯定都是一种很真诚的去面对。”
[编辑本段]结婚
  田亮与叶一茜2007年11月29在西安香格里拉饭店喜结良缘。以“七瓣雪”为主题的婚礼显得浪漫而温馨,新娘叶一茜两次喜极而泣。
  当田亮向众人宣告“老婆,我爱你”时,叶一茜眼里泛起泪光;当叶一茜含泪致谢,刚说到自己“一定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能够与田亮结为夫妻”时,话还没有说完,声音就哽咽了,再次落泪。田亮给了她一个深情的拥抱。
  身着白色礼服的田亮在婚礼上反复感谢陕西体育局的培养和他的恩师张挺、谭敏夫妇,以及所有关心、爱护他的朋友。
  田亮说:“是陕西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当然要在西安举行婚礼。我至今依然把自己看作体育人。之所以低调成婚,是因为如今的我想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过自己的日子。今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但是以后,我会让茜茜更幸福!”
  北京奥组委、陕西政协和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也都向田亮发来贺电,祝福他“新婚幸福,终生美满”。新人双方的演艺界好友,包括王菲、李亚鹏夫妇等人也都通过礼物和现场展示的录像向他们表示祝福。
[编辑本段]奥运火炬手
  2008年奥运火炬手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北京奥运会的理念之一是“人文奥运”,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陕西省,将以浓郁的人文特色迎接“祥云”火炬的到来。
  陕西省省会西安,古称长安,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至今已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北京奥运火炬传递陕西段负责人、陕西省体育局副局长说:“我们将设计出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传递中国人文奥运特色的‘线路’,展示陕西丰富而厚重的文化遗存。”
  据介绍,奥运圣火到达西安后,将以隆重的仿唐入城式迎候,路线全长约42公里。除了在西安传递外,奥运圣火还将在陕西境内的“红都”延安、“秦都”咸阳和“中国农科城”杨凌等地传递。其中在杨凌传递时将采用“水上传递”的形式。
  据介绍,奥运火炬7月5日由宁夏传入陕西。陕西境内传递3天,先后在延安、杨凌、咸阳传递,最后一天进入西安。陕西共有624名火炬手参与传递,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开、闭幕式入场式旗手、著名篮球国手王立彬、著名作家陈忠实和“跳水王子”田亮都将参与圣火传递。
  除了这些声名显赫的名人外,普通人也有成为火炬手的机会。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代表成为火炬手,34岁的燕君芳非常开心。199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从传统的养殖业开始创业的她,将农民致富与市民健康连接在一起,已带动数万农民致富。燕君芳对记者说:“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年轻人施展的舞台,创业也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

在农村做什么行业赚钱

1、农村经济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不同类型的农村经济结构,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形成发展的规律。影响农村经济结构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人口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建立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地发展。

2、全国各地,东西南北各地环境、地形、气候等均有差异,不同地区可以发展的农村经济是有区别的,需要结合当地的乡村特色进行考察,可以先做市场调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温馨提示:①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相关产品由对应平台或公司发行与管理,我行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等责任。②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0-1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