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宜(1931年—2010年11月13日),江苏省苏州市人。为范仲淹的28世孙,自幼对诗书画都很敏悟。学生时受过当时文史哲方面杰出学者的熏陶,师从吴门画派的杰出名家樊伯炎,深得吴门真传。1949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精于诗书画,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2010年11月13日13时42分,因病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79岁。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历任《东北日报》(后改名《辽宁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等职务。1957年年仅26岁时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受沉痛打击,全家下放到辽西建昌县一个十分落后的山村。后被建昌县委书记发现其才华,调入县里工作。1983年调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1984年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任外文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98年起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
目前,沈阳报业市场上的几张综合性日报以各自的操作理念运营着。《沈阳日报》是市委机关报中少数几家“大报养小报”的代表,在《沈阳晚报》亏损时,《沈阳日报》连续4年广告额突破亿元,是集团的经济支柱。在晚报、都市报的多重挤压中,凭借稳定的读者群和品牌影响力,《沈阳日报》仍然是国内外知名品牌广告商不能忽视的中心城市主流媒体。在全国150余家晚报中,《辽沈晚报》各项指标均位列前10名,2003年广告额2.02亿元,上交集团利润5000万。除了具备老大的综合优势,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在大连和鞍山的办报实践,令《辽沈晚报》在强势中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警觉。前任总编辑孙刚——现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更曾兼任《半岛晨报》总编辑,成功在大连立足,这带给《辽沈晚报》换位意识和知己知彼的心态。加之在沈阳没有同集团的报纸切分市场,《辽沈晚报》在防守反击中大胆、果断。比如,去年红马甲公司开展的“百日有奖订报会战”,出动省城1300名、外埠400名“报嫂”走进数千个居民小区、院落,将发行量推高到70万份;今年,集团大投入、高成本支撑《辽沈晚报》的版面规模和强力发行策略,压缩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从今年开始,《沈阳晚报》的总编辑不再由《沈阳日报》总编辑兼任,从晚报升任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的梁利人给了自己的继任者前所未有的自由操作空间:人权、财权、物权,走出护卫日报的战略定位,以更结合市场实际的操作,拉开全力追赶的架势。今年第一季度,《沈阳晚报》广告增幅近50%。《时代商报》现在是沈阳报业市场上新办报纸中唯一一个开始赢利的,有了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该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了。引资助力正在洽谈中。对于《华商晨报》,2004年生死攸关。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人才素质等诸多方面处于劣势,但有超强的市场敏感和拓展新领域的竞争意识。一方面,发行量不断攀升,成本居高不下,广告的滞后期超过半年,最大的危险随时有可能到来;另一方面,坚持意味着有机会成为成长性变量和新一轮竞争的推动力。在内外双重压力下诞生的《沈阳今报》,刚刚站稳脚跟,最易受到市场格局变化的冲击,集团的支持强度、融资力度、与市场的对接程度都会支持影响其发展状况——没有硬伤,优势待建。强者有霸气,弱者有锐气。这是今天的沈阳报业市场。
武春河: 中国书协四、五届理事、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中国书画》、《义之书画报》艺术顾问。曾先后担任《辽宁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欧阳中石评武春河书法】
“又见春河同志的作品,原有的印象更深了。他仍在孜孜不倦地从前人及同行中汲取好的东西用来滋养自己。看得出,他开始注意学习魏晋之前的书法遗存,使书法表现力更强,文化内涵更丰富。这种不断探求及善学精神,对一位已年届古稀的人来说,十分难得。”
[专家学者论武春河书法]
(1)综观武春河先生的作品,可见其疾徐有秩,欹正相倚,率意而不轻浮;着意而不刻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意境。因此有人说,春河先生的字耐看,不能一眼望到底,犹如站在一座山的顶峰看大海,有时波澜起伏,汹涌澎湃;有时平静无声,宁静深远,令人时而激动,时而沉静,给人以艺术享受、文化滋养。——兰舟 《从业之余的心灵歌唱》
(2)武春河十年前曾写“书魂”二字,悬之客厅,有方家赏评,给出两个字:大气。经过十年的历练,他的字除大气不减之外,又多了几分奇气和逸气。因此用大气、奇气、逸气评价武春河的书法,我觉得恰到好处。——子鹏 《大气、奇气、逸气——武春河书作欣赏》
(3)在长期的临帖、读帖和创作中,春河先生善于选择经典范本,捕捉其特点,领会其神韵,融会于心并化为自己的血肉,从而在创作时笔随意而出一气呵成。——方敏 《无我则妙——与武春河先生谈书法》
(4)武春河作书多以行草为主,尤擅大草,喜在行草中融入北碑笔意,其书颇具汉唐气象与魏晋神韵,又兼有宋明意趣。作行草而用碑法,有着极高的难度。武春河走碑帖融合一路,符合中国书坛当下的审美走向。——朱中原 《胸中气象 笔底波澜——走进武春河书法的美学世界》
武春河,河北徐水人,1944年出生,1968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中国书协四、五届理事,老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会长,原《经济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国书画》杂志名誉社长、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任《辽宁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经济日报》总编辑、社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自幼习书,涉猎百家,自成面貌,尤以行、草见长。作品气势宏大、雄强,气韵生动、清逸,既严格遵循传统之法则,又充溢当代创新之精神,为世人所重。作品《中国书法》、《书法》、《中国艺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美术报》、《书法世界》等多种专业报刊都专题报道过其书艺成果;其作品曾参加中国书协组织的《二十世纪书法大展、名家书法展》、《共和国五十周年书法大展》等多项高层次重大展览,并赴香港、澳门、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展出。2005年7月,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武春河书法艺术展》获得成功。出版有《武春河书法选》、《嘤鸣集》等。
武春河,1944年生,河北徐水人,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高级编辑,曾任《辽宁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从业之余,潜心翰墨。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中国书法》、《书法导报》等多种专业报刊有专题介绍。出版有《武春河书法选》、《嘤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