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灯笼作文(通用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竹香盈笼,自然用最适宜的情怀,孕一方水土,一方人。传承流转的血脉,是不被俗尘贯穿的初衷,初春的光彩,流连在万紫千红的灯笼上。
每当想起灯笼时,一群孩子提着纸灯笼在街巷里喧嚣嬉闹的场景便出现在脑际。
春节过后,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元宵节了。正月村里逢集,总有提着纸灯笼在集市上叫卖的人。他们的灯笼精巧厚实,村里人一般都会花上几毛钱给自己的孩子买个纸灯笼,正月十五的时候让孩子们提着到街巷里碰纸灯笼。碰灯笼是故乡的老习俗。元宵节晚上,孩子们都提着纸灯笼汇聚在街巷里,互相碰撞着灯笼,看谁的灯笼结实,看谁眼疾手快。
元宵节那天,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这些灯笼大多是纸做的,偶尔有些是塑料的。灯笼里面是掏空的,常放些棉油和灯芯进去。大人们说元宵节点亮灯笼可以镇宅驱邪,护佑平安。孩子们吃过汤圆后,急匆匆地把红蜡烛放进灯笼里,然后挑起亮闪闪的灯笼到街巷里去。村里人也会走到街巷上看灯。据说看灯会让日子光明温暖,红红火火。
街巷犹如星光璀璨的银河。一盏盏鲜艳明亮的纸灯笼在街巷里闪烁流动。孩子们挑着纸灯笼在街巷里跑跑颠颠,眼前的纸灯笼纷繁多彩,形状多样,有圆的、有方的、有形如蝴蝶的,也有样如荷花的。颜色更是多种多样,有红的,黄的,还有五彩斑斓的。灯笼上画着人物、花鸟或十二生肖。
夜色渐晚,几个小伙伴提着灯笼喊:“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话音刚落,我们脚步向前,几盏灯笼摇摇摆摆地碰在一起。几个回合,不分上下。天上的满月越爬越高,朦胧清冷的月光笼罩在热闹的街巷里。夜深了,街巷的灯笼就所剩无几了。当只剩下两盏灯笼时,人们就簇拥着,吹着唿哨、欢呼着,看他们一决雌雄。
几十年如竹叶生香,一方人育一脉传承。如今,我们的元宵节再无纸灯笼,街巷里熙熙攘攘的红灯笼也越来越少。但我愿,手艺在,情永存,无愧!
灯笼这两个词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题记
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仿佛是天性。我从小就喜欢明亮的东西,喜欢拿着小电灯、荧光棒类似的东西耍着玩,喜欢在太阳底下荡秋千,喜欢在夏夜里扑抓萤火虫。
我没读小学之前是住在姥姥家的,姥姥家在乡下,那里有绿油油的麦田、漫山遍野的小野花儿和小野果、热情朴实的小伙伴、更重要的还有我最爱的灯笼!
【旧俗】
乡下还存在许多旧俗,比如重阳节要插艾草、端午节邻里之间互相馈赠粽子、为了避邪元宵节或除夕长辈要给孩子买灯笼等等。
元宵节当天姥爷总会笑眯眯的递给我个灯笼,灯笼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的、有建筑的、有植物的、有人样的。我比较喜欢兔子形状的灯笼,因为夏夜里姥爷总会戴着眼镜摇着蒲扇,绘声绘色的给我讲玉兔捣药的故事。我那时总会坐在马扎上望着明月静静地听,直到姥爷讲完故事,我总会问一大串稀奇古怪的问题:“玉兔为什么要捣药?它为什么不跑掉。”姥爷:“做错了事受罚是不能跑的。”我说:“那我要乖乖的听话不做错事,我可不想去捣药。”姥爷轻笑不语。
【星星点灯】
那时候我很贪玩,一会儿跑去村头找王婶家的彤彤玩,一会儿跑去北路拉小雨去挑灯笼……远远望去黑黑的夜里好像星星点灯,孩子的玩耍声夹杂着犬吠声响彻了云霄。
当我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回家的路,蹑着脚步轻轻地推开门但还是惊动了姥姥,姥姥轻轻地斥责过后,就端来了热热的饭菜,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离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乡俗也在渐渐消失,我也被爸妈接回了城市,尽管我鬼哭狼嚎闹着回乡下,也没有让爸妈同意我回乡下,他们的理由总是:“乡下的教育太差,我们是为了你好。”
我喜欢乡下,因为乡下有蓝蓝的天、青青的草、热情的小伙伴、还有温暖亲切的灯笼。
【没变还是变了?】
那年我上小学六年级,成绩达到了爸妈的要求,爸妈和我就连夜坐车回乡下陪姥爷,那天刚好是元宵节,我开心的给姥爷回了一个电话。
乡下没变,姥爷家还是那两扇大铁门,院里还是栽着那两棵石榴树,进了门我在堂屋桌子上发现了一盏灯笼,兴奋地刚想去提,一个响亮的哭声惊着了我,姥爷:“妞妞不哭,你姐姐只是觉得你的灯笼好看,想摸一摸不是要你的灯笼哦。”我好像是和那个小女孩换了一下角色,走了一个过场。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说:“怎么这么幼稚跟个小孩儿抢灯笼。”我木讷地笑了笑:“逗她玩呢,灯笼这么幼稚我才不玩呢。”
我也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想去改变却改变不了,这种事情是常态。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关,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吴敦厚说,他以前做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蔑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了。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更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永乐朝在午门大立蓖山灯柱,又在华门外设“灯市”,使得北京尚有“灯市口”街道。民国后,花灯之举虽仍在,但平淡了许多,幸亏如今因着中国热,灯笼又逐渐在居家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灯笼的材料,有的由原来的纸、竹子变成布、塑胶、铁线,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也大不相同。
传统中寺庙是以黄色为主,灯笼的大小、颜色全以个人喜好变化,无所谓一定的象征意义。
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学校)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今天早上妈妈很早就把我叫了起来,她告诉我今天是正月十五又名元宵节,晚上可以提着灯笼去外面玩。我一听可以玩就高兴了起来,我问她:“是不是去买灯笼啊?”妈妈却说:“我们不买,自己动手做。”听了这话我好兴奋心想灯笼怎么做呀!
吃过早饭后,妈妈把一切收拾妥当后。就看见妈妈手里拿着柴刀从屋里走出来了。我马上跑过去问:“妈妈,你拿刀去干什么?”妈妈说说:“去砍竹子。”我说:“我也要去,我要去看一看是怎样做成的。”妈妈说:“好,你可要看仔细哟!”
我和妈妈一起来到竹园,就看妈妈左看又看,最后找了一根竹节上的一根竹子,她马上把竹子砍断。就见她拿着刀背很熟练的把竹枝全都砍下来了,我们把砍好的竹竿拿回家,妈妈又找来了锯子,把他们又锯成竹片。一会功夫,又见她把竹片劈成和筷子一样粗细的竹签。
一切都准备好了后,就见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子,胶水,红纸等东西。妈妈在地上画了一个草图后,就用刀把竹签砍成了四根长的和八根短的。然后就把八根短的做成了两个正方形,又把这两个正方形绑在了四根长竹签的两端。就好像是变魔术一样,一个长方体就出来了,最后妈妈又把纸剪成和长方体一样长的长条,再拿胶水把它粘在四根长竹签上。就这样一个灯笼做好了!我把灯笼高高挂在屋子里,希望给我带来好运!
虽不像女娲娘娘,爱她的泥巴孩子而献身,小孩子喜欢泥,喜欢玩土,却仿佛是天性,独个儿的宝儿,有了泥巴就不闹了。
乡间河边,孩子成群结队在水边嬉戏是少有例外的事,扑通通,溅起银白色水花,不知何时,浪花镶上了金边,孩子们也累了,跪坐在岸边玩泥巴,嚷嚷声渐渐地和在了泥巴巴中。
如果我是一颗青葱的树,我会选择清晨迷雾下晶莹的露水,也会选择淅淅沥沥小雨后与彩虹相间的阳光,不过,我最终还是会选择湿漉漉的,散发着松香气味的泥巴。真的,泥巴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年年灯节,虽是宝马香车,欢声笑语,满路盈盈笑语,我却停不下脚步,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人头攒动,眼花缭乱。蓦然回首,惊喜地发现它就在身后--泥人人儿。带着蓝铃铛的喜羊羊,牵着红手绢的小姑娘,一身黑色鬃毛的马儿,又或是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一双怪眼似明星的齐天大圣。像是有磁力似的,我对泥人着了迷。望着一双大手,种植过玉米小麦的,布满褶子的农民的手,只是几下眨眼的功夫,一个活生生的泥人就出世了。你永远猜不得下一个泥人,但在泥人师傅手下都是栩栩如生的了。
树上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远离了家乡,就像没娘的孩子,日日夜夜念着老家的小河,树林,泥巴地,以及那掺杂着几粒泥土碎石的锅巴饭。这是系着泥土甘甜味道的情愫,使我寤寐思服的地方。
泥巴黄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根。五千年前的轩辕氏,不就是在中华大地这片土地上立下深根的吗?涿鹿之战打下这片土地,嫘祖缫丝,伏羲造八卦,华夏生生不息,文明在土地上繁衍生息......
手抓泥巴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双眼沾湿,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泥巴爱得深沉。
今天是农历初九,昨天刚刚下过雪,外面很冷。吃过晚饭后,我和姑姑还有叔叔去外面溜圈,途经人民广场,发现原来广场在过年期间布置上的灯笼,好大的灯笼真是漂亮的不得了。
在灯火辉煌下,人们伴着辉煌的灯光还有响亮的音乐在快乐的跳着广场舞,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看着他们的神态,感觉丝毫没有一丝寒意。
广场上跳舞的、照相的、玩耍的,整个广场上都是欢快的笑声,不过最抢眼的还是广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大红灯笼,圆圆的、红红的好像一张张大红笑脸在对我们哈哈大笑,真是漂亮极了,我忍不住又让姑姑帮我照了相,留做纪念。
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那样的短暂,眼见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少,姑姑催着我和叔叔也回家了,又是高高兴兴的一大天。
今天我们劳技课上布置了一项作业,要做一个小巧玲珑的小灯笼。老师还给我们看了视频,我便按照视频和妈妈一起做了起来。
首先,我们先拿出来了几张彩纸,我选了两张粉色的和两张橘色的,我又把把那些彩纸一折为四,用圆规在上面画一个圆,然后用剪刀沿着圆的.边缘慢慢剪下来,这样四个小圆就做好了。我照这样一共做了20个小圆,把那些小圆对折再对折,找出圆心,然后把圆片的边缘依次往圆心翻,折成一个三角形。接着把那些三角形的边贴着另外一个的边,做成一个大圈圈,这就是灯笼的中间部分。然后再将剩下的三角形分为五个一组,中间串一条流苏,可是我家里没有流苏,所以我拿出了一根袋子上的绒带,把它底端拆一下,这样一丝一丝的样子就当做流苏好了。最后把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五个小三角形粘起来,把它们做成两个小圈圈,黏贴在中间的大圈圈上,把流苏串进去。最后可以把上面剩下部分的绒带打一个小结,弄成一个圆圈,可以套在手指上。这样一个灯笼就完工了,太棒了!
经过一天的学习,又做了一个小手工灯笼,我真开心呀!好了,太晚了,今天就写到这里,我要去睡觉了,拜拜!
寒假里,学校有个做花灯迎元宵的活动。做灯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妈妈先上网查找了方法,然后我们娘俩上市场买来了一大堆材料:铁丝、彩纸、白胶……
回家后,我们先设计出灯笼的形状,接着就正式开工了。妈妈先用铁丝做出了两个五角星。随之困难也来了,要把两个单独的五角星组合起来就麻烦了。无奈我们娘俩一个是柔弱的女生,一个是弱小的儿童,实在无法解决。后来,我们请来了援手——爷爷和爸爸。这下,我和妈妈就不用发愁了。我们只要给框架糊上彩纸就可以了。这一步可是要非常细心,不然脆弱的纸可是要罢工的。最后进入了装饰点缀阶段。因为今年是猴年,我们先剪了猴子,又贴了福字,镶嵌了几朵漂亮的小花。
这样,一盏自制的五角星灯笼就完工了,就等着元宵节来秀我的花灯啦。
我的故乡在北更,秋天,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灯笼,秋风吹来,柿子灯笼树在摇晃,一个个红灯笼好象在阳光下翻滚着,闪闪发亮。真可爱。
春天,细雨如丝,一棵棵柿子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嫩黄的叶子,慢慢的,柿子树叶长厚了,毛绒绒的,它在雨雾中欢笑着。
春天过后,柿子树上挂满了青青的母指大小的小柿子,它扁扁的,有点像西红柿,等柿子渐渐长大了,颜色也渐渐地从青色变成黄色的了,等柿子成熟了,它的颜色就变成了橙黄色。你剥掉它的皮,就可以看到那黄色的果肉,当你轻轻的咬它一口,那黄色的汁水就会流出来,舌头上,牙齿上同时染满了金黄色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柿子,不能吃,只要牙齿一咬开它嘴里就会感到苦涩,熟透了的柿子还要从树上摘下来泡上石灰水,过一个星期后才可以吃,那时它才甜。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柿子,因为好吃,就吃得太多了,感觉肚子很不舒服,还有点恶心。妈妈说:“柿子虽然甜,但是不能吃得太多,特别是肚子饿的时候不能空腹吃,它不好消化的。”从此,我才知道,柿子吃多了也不行的,吃多了对胃不好。
今天,我参加了小记者团的一个活动,要去和福利院的小朋友一起做灯笼,度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开了半小时的车,终于到了福利院门口,我把头探出车窗,一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只见金光闪闪的字,长长的天桥,漂亮的操场四周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哇哦!这么美的福利院,里面的小朋友一定很开心幸福吧,我这么想着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活动室。
活动开始了,福利院的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走进来,个个都是笑容满面,有的还过来跟我们握手。大家坐好要开始做灯笼了,听完水晶老师介绍做灯笼的步骤,大家都很兴奋,拿起自己准备的材料,马上动起手来,有的剪纸,有的画画。我也不甘落后,拿出带来的纸杯专心做起来。
过了一会儿,好多小朋友都完成了手上的作品,我也只差一点儿,啊!终于做好啦。它是那么漂亮,那么精致,如果点上蜡烛就更好看了。这时,老师叫我和旁边的人自我介绍,我有点害羞,看着老师鼓励的眼神,我鼓起勇气说了一番,他也小声告诉了我名字和年龄。哈,看来福利院的小朋友也有点害羞呢。
最后,我们一起拍了一张合影,大家都把做好的灯笼挂了起来展示,五颜六色的各式灯笼轻轻晃动,就像在空中跳舞一样,真漂亮!
寒假就快到了,而且也快将近元宵节了看着街上到处卖着灯笼,我心想看我自己怎么作为一个灯笼。
话音刚落,就听见妈妈手机一响,我一看,原来是社区服务中心胡老师发的信息,说:“做灯笼活动开始啦,我赶快报一个名字”。
到了这栋楼那天我们来到社区胡老师拿着模板让我们看说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灯笼男嘛我们异口同声说道“不难”“那我们就开始吧”
首先准备一个长24cm的长方形,宽17cm的长方形。在用圆规画是七个圆剪下来,再在长方形纸上画17个横线。再把圆形折成半圆。(每个,折成对称的。)
然后再把半圆粘在长方形上面,画的是七个横线上,再用黄色卡纸剪成长1cm,宽24cm的长条,粘到长方形纸的上面。
最后,再一次用黄色卡纸剪出一个长6cm宽4cm的黄条,粘在半圆的下面,然后把半圆整理一下,最后把长方形一卷,一个灯笼就做好啦。
这是我第一次做灯笼,我自己都感觉高兴和兴奋。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制作——气球灯笼。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材料:一个气球、一大包红色黏土(颜色可以任选)、一根擀面杖、一把剪刀、一个小灯珠、一根细长绳子。
然后,就是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啦!妈妈让我拿出黏土,用擀面杖把黏土擀成薄片,再用剪刀剪成粗细差不多的细长条。她负责把气球吹大。这剪黏土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剪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儿。黏土根本不听话,刚剪开这头,那头又粘在了一起,好不容易剪好一根,我心里一乐,伸手一抓,它竟然断了。“嘿!你买的啥土啊?这质量也太差了吧!”我开始埋怨起来,妈妈却在一旁哈哈大笑,竟然也不来帮我。我只能手忙脚乱地继续擀“面饼”、剪细条。终于,妈妈宣布可以把剪好的黏土条往气球上贴了。说是随便贴,只要每根细条不挨在一起,要留出大大小小的缝隙,而且最底端要留一个稍大一点的空位,用来放小灯珠。这也太简单了,不一会儿,我就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整个气球。
我满意地看着这个像鸟巢一样的气球,开始幻想亮灯后是什么样子,那一定很美。等黏土干透以后,我用剪刀把气球剪破,气球迅速缩小,我从一个缝隙里将气球取出来,就剩下一个圆圆的黏土空心球啦!最后,我们把绳子缠绕在小灯珠上,紧紧地系个死结,从之前留的空位里把灯珠放进去,再提起绳子的一头,一个完美的气球小灯笼就做好啦!
我的气球小灯笼真的很漂亮呢!在夜晚关上灯,点亮小灯笼,会有更多惊喜哦,大家快来学做一个吧!
一天早晨,好朋友程瑞琦来告诉我天马鞋店要在九天之内做出六千个小灯笼,需要我们帮忙。
我狼吞虎咽地吃了早饭,和瑞琦一起来到天马鞋店。只见里面有许多用五颜六色的珠子串起来的装饰品:喜字、十二生肖、笔筒、王冠等。我明白了,原来是用珠子串灯笼呀。看到这些漂亮的饰品,我心里打起了小鼓:我能做出这么漂亮的饰品吗?
一会儿,一个大哥哥开始教我们串灯笼。首先,拿一根玻璃丝串上六个黄色的珠子,把玻璃丝对齐,让珠子一边三个。然后用串珠子的线串过第一个珠子,留下一个小空,用另一根线套入,在空中使劲一拉便形成了一个圆。这时要留出一个结,用手按住珠子,然后用串珠子的线一拉,结就会钻进珠子里。这样,按同样的步骤串其它颜色的珠子,颜色的选择要注意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最后,把线剪下来,打一个结,一个漂亮的小灯笼就做好了。
看着容易做着难。我串的灯笼不是不圆,就是图案搭配乱了。我想放弃时,大哥哥不停地鼓励我:只要有恒心,不气馁,就一定能成功的。在他的鼓励下,我重新拿起我串的灯笼,串了拆,拆了串,串串拆拆很多次之后,我终于编出了一个漂亮的灯笼。串第二个时,我感到容易了很多。不到一小时,我串灯笼的速度已经和大哥哥不相上下了。
临近中午,我已经串了十几个漂亮的灯笼。欣赏着我亲手串的灯笼,我高兴极了,因为今天上午我不仅学会了串灯笼,更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听妈妈说图书馆那里今年有一场别开生面的灯笼展览,而且都是各个小学展出的灯笼作品。我们在过年前爸爸和我一起做了灯笼,不知道能不能被挑中在灯笼展览里面展示。我真想迫不及待地冲到那里去。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出游去看灯展,我不知道有多高兴。
一到灯展的现场,真的是人山人海。而且看到了一片灯的海洋,各式各样的灯笼应有尽有,还有许多各种形状的灯笼,有鱼形的,上面有许多鳞片,妈妈告诉做鱼灯意味着“年年有余”,是吉祥的意思。还有十二生肖的灯笼特别多,各个活灵活现,生动逼真,尤其是鸡的形状,胖胖的,大大的,因为今年的生肖是鸡,所以鸡的灯笼特别漂亮。还有一个灯笼,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一艘宇宙空间站,做的特别精致而且很逼真,好佩服这个同学能做出这么有创意的灯笼,我要向他学习。
因为看灯的人实在太多,我们一家兵分两路,我和妈妈一组,爸爸和弟弟一组,分头行动。我和妈妈一直期待能找到我的灯笼,可是灯笼一眼都望不到边,我想想如果要找到我的灯笼估计也要到明天早上了。
虽然没有找到我的灯笼,但是这次看灯笼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下次我还要来看灯展。
寒假里老师让我们做一盏灯笼,因为开学不久,元旦将至,用来打扮校园的。
寒假即将倒数,老师在家长群上说请各位家长拍一下自己家孩子的灯笼,猛然发现还没做。我就大叫一声,便马上找起材料。
爸爸看到我蹲在地上东找找西翻翻,笑眯眯地问我:“要不要老爸帮忙呀?”我大吼一声:“用不着”因为那笑眯眯的背后是无限小看我。
做灯笼并不容易,我找到了4个小红包颜色不同寻常,又从去年日历上剪下中国结和须。我并不打算用胶水粘因为红包有两面,中间不粘因此就用订书机。可是订书机的钉子我找了好久,最后在工具库待了半小时多终于在一小铁盒里找到5排。
先把红包折好,很难,一个是红包小,二是必须要在长的中点和宽的中点折个三角形,每个红包有四个角就有四个三角形四个红包十六个三角形,而且红包上不能有半点折痕。
折好后还有一个问题哪面朝里哪面朝外,角在里面还是在外面。出于方便我把角往外转,但订好后又后悔了,不好看怎么办呢吧两个两个角用透明胶粘起来了。原本用了6个红包,但订好后围不起来,拆了一个又拆了一个。
接下来就简单了,但是我是纠结着,想(修改):方案1:用线把须从下面的洞穿到上面的洞再加上中国结,比较好看。方案2:用透明胶把中国结粘在上面的洞上,不容易掉下来。为了又好看又不掉两种合在了一起,把线穿在须上穿过下洞在须和线的连接处粘上透明胶,穿过上洞用线穿上中国结,并在连接处粘上透明胶。把透明胶塞进洞里,大功告成喽!马上拿到爸爸的眼前摇晃,爸爸惊喜地说:“我的女儿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事了。”当然他很欣慰。妈妈也鼓励我说我长大了。
当然也按时上交了,看见自己的灯笼在校园里,虽然体积不大,一眼看去却很起眼,很好看。看到各种各样的灯笼,却还是觉得自己亲手制作的最好看。
走马灯是元宵节里的一种庆祝方式。
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又叫跑马灯、串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
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或者元宵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