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赏识教育完整

2023-12-09 03: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毕业论文赏识教育完整

小学英语教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1]张海娟. 针对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两级分化现象的研究策略[J]. 学周刊,2016,05:52.

[2]李艳文.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16,05:104.

[3]张盼静.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学周刊,2016,05:185.

[4]张婷婷.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6,08:63.

[5]石丽君.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6,08:123.

[6]张琦.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途径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 学周刊,2016,08:178.

[7]骆北刚,陈伟娜. 性别差异对小学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02:45-46+135.

[8]陈欢.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30-131.

[9]刘顺利. 小学英语歌谣情境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 英语广场,2016,04:153-154.

[10]马毅新. 让情感教育成为小学英语和谐课堂的催化剂[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6:123-125.

[11]彭熹. 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9:178-179.

[12]张婧. 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J]. 电子测试,2016,07:165-166.

[13]张桂莲.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16,20:38-39.

[14]张忠伟.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16,20:49-50.

[15]郝晨霞.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学周刊,2016,20:86-87.

[16]易凤.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记忆方法[J]. 学周刊,2016,20:200-201.

[17]刘敬文.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171-172.

[18]炎萍. 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海外英语,2016,05:50-51+59.

[19]陈丽萍,汪玉冰.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分析[J]. 海外英语,2016,06:7+9.

[20]江景干.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 海外英语,2016,06:12-13.

[21]何小雪. 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应用[J]. 海外英语,2016,04:14-15.

[22]胡晨媛. 小学英语课堂中活动教学的研究[J]. 华夏教师,2016,S1:20.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拓展:强化专业英语教学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对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毕业论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证明,毕业论文工作的成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所下降,这已经成为共识。其中,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反映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满足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强化专业英语教学的角度,初步探讨理工科类大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正确认识专业英语在毕业论文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修订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类大学的专业英语必须注重读、听、说、写、译等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使学生不仅能顺利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而且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因此,专业英语的落脚点在于“应用”;,这与毕业论文的目标是非常吻合的。目前,毕业论文的质量不如人意,与对专业英语的认识偏差有一定的关联。

专业英语教学对毕业论文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专业素养毕业论文要求具有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搜集资料、获取数据的能力,并在专业方面具有综合、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专业英语的学习能有针对性地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具有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就可以从国际互联网上及时获取和传递准确的专业等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2、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在做毕业论文前的学识视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专业课程的.许多内容由于种种原因还停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水平的经典理论阶段。如果大学生的学识视野只停留在中文参考书,显然就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通过专业英语学习,一方面可以学习参考专业英语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法;另一方面,专业英语中介绍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本专业新研究成果和新技术的文章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

3、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毕业论文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成功科技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毕业论文可以在大学阶段通过实践和训练充分地体现出来。掌握专业英语对于继承科技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取得或创新实力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精通专业英语,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开放、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使创新思维能力在不断学习和实践应用中提高。

二、着力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专业英语在工科院校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促使学生将基础英语用于专业工程技术学习中起很大作用,对培养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科技的最新发展和动态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也是贯彻外语教学“不断线”;的重要步骤。专业英语既涉及到基础英语,又涉及到专业内容。因此,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一方面是基础英语到应用英语的过渡,另一方面应该更注重其应用性,强调围绕着专业交流的实际需要。

1、着力明确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毕业论文的有机内在联系明确的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有利于减少教学目的的不确定和随意性。专业英语与毕业论文的直接联系反映在毕业论文的英语摘要和查阅英语资料中,而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深入。为了增强专业英语与毕业论文的内在有机联系,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宜安排在部分专业课之后毕业论文之前。时间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左右。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专业英语总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在了解毕业论文要求的基础上,增强专业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增进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信心。

2、着力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为毕业论文打下坚实基础众所周知,专业英语有别于基础英语,因此,专业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目前各个理工科类大学的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师情况均有所区别,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该强调以教学效果为宗旨。其一,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必须着力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专业英语课的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应注重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建立学好专业英语的信心;开阔学生英语学习、专业学习的视野。其二,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必须着力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要善于采用现代化和多功能的教学手段但又不迷信于多媒体教学手段,重在教学效果。

同时,注意优化教学手段,重点在于“参与式”;和 “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主动性。最后,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应与各专业课程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该紧扣专业内容,学以致用充分挖掘学习潜能。补充或采用部分全英文教材内容, 介绍一些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动态,以促进本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实际应用。总之, 着力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的提高将为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本科毕业论文 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者出现多元化趋势。从年龄来看,低龄学习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儿童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外儿童汉语无论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特点上都应有别于成人。本人根据语言汉语的习得特点,从而思考探究出对国际幼儿汉语课堂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具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营造等各方面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国际幼儿汉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认知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而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认知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发展和认知能力都是基于直接的、具体的经验并通过这些经验的积累而发展的。因此,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语言的发展是以认知为前提,伴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
  1对教学原则的启示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1.1培养兴趣原则
  国际幼儿汉语教学的首要原则是要培养且不断激发幼儿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乐于表达,有自信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对汉语的语感和亲近感。所以无论是教学内容、方式甚至是教学游戏的选择,都要坚持难度适中的原则,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以免幼儿产生畏惧情绪,知难而退。
  案例:“西部牛仔”是笔者的汉语课堂中一个很受欢迎的小游戏,游戏规则简单易懂:两个学生背对背站着,教师给每人发一张生词卡片,然后数“1, 2, 3",学生在各自方向向前走三步,数到“三”时学生转身,以最快的速度读出对方手中的卡片,较快的学生获胜。这个游戏教师在一至五年级的每个班都使用过,学生很容易理解规则,游戏效果和教学效果都很好。
  于是,用一个课时在Pre-k班教过颜色词后,第二个课时教师计划让幼儿玩“西部牛仔”来复习。教师兴致很高,认为幼儿会很喜欢这个游戏,但结果游戏进行得并不顺利,根本没达到预想的效果。刚开始很多幼儿并没有理解游戏规则,有的听到教师数数时不向前迈步,有的听到“三”以后还一直向前走,有的还没等到“三”就转过身,有的转过身读自己手中的卡片,等等,状况百出。试玩了几遍,幼儿学习者终于将规则大致弄懂,但己经不像开始时那么兴奋,教师也已经有点儿失去耐心。正式开始游戏以后,几个踊跃尝试的幼儿表现得很不理想,转过身的时候,没几个人能说出正确答案。教师的脸色变得难看,因为学生的表现不理想,而主动要求参与游戏的幼儿也越来越少,最后教师只能叫那些根本没举手没兴致的幼儿玩游戏,而很多幼儿表示“不愿意参加这个游戏”。最终,这个“西部牛仔”游戏在Pre-k班惨淡收场,一节课结束,教师和幼儿们都一脸闷闷不乐。
  在后来的不懈尝试中,Pre-k幼儿慢慢熟悉了“西部牛仔”游戏,也能玩得很尽兴。在案例1中,这个游戏进行的时机明显是不恰当的,此时进行,对幼儿来说难度偏大,以至于破坏了其参与游戏的兴趣。而教师过于看重游戏结果,其消极反应更加重了幼儿的畏惧心理,让幼儿怯于展现自己,也严重影响了幼儿学习这些生词时的兴趣和信心。
  1.2“沉浸式教学”原则
  “沉浸式教学”营造了跟母语习得环境最为接近的学习环境,能使幼儿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尽可能地轻松自然。但“沉浸式教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实现,这时就要尽量营造汉语环境,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应尽可能充分地使用独白、问答、对话演示、讲故事等多种方式使幼儿沉浸在汉语环境中。由此也对教师课堂语言的示范性、丰富性、可接受性提出严格要求。
  1.3赏识教育原则
  认知心理学认为先天与后天几乎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中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这种相互影响也体现在国际幼儿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不能忽视幼儿汉语学习中先天因素的制约,但后天努力也很关键。教师对待幼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习能力不足的幼儿要给予鼓励,及时肯定,让这些幼儿也能体会到学习汉语的乐趣;对待学习能力突出的幼儿,需要提高要求,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加深难度,以免幼儿产生自满情绪,或因学习内容没挑战性而失去兴趣。同时也可以发挥“先进”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其他幼儿向其学习,使整个群体处于积极向上的汉语学习氛围中。笔者接课后,首先教会幼儿学习者说“真棒”和“加油”,而这两句口号在Pre-k与kindergarten使用频繁。让幼儿们学会在其同伴表现欠佳时,握拳喊“加油”;在同伴表现出色时,伸出大拇指说“真棒”。
  2对教学策略的启示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2.1通过直观形象进行直觉学习
  通过动作、表情或直观形象使幼儿进行直觉学习。“在幼儿的思维结构中,很明显的具有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的现象: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但当遇到简单而又熟悉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而当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困难程度较高时,又不得不求助于直觉行动思维。”由于幼儿这种直觉行动性思维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他们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具有直观形象性。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幼儿学习汉语时无法脱离具体实物、动作和情境等,他们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直观动作、丰富的表情或具体的情景来实现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也使幼儿的汉语学习变得自然,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一门外语。因此,国际幼儿汉语教师要善于利用图片或实物,积极创设情景,再现与幼儿息息相关的生活。   教授生词时,在不脱离大纲的前提下,笔者都会尽量选择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切实联系的,可供他们实际使用的生词。例如,教“食物”主题时,笔者决定将中国食物的比例缩小,并且限定在幼儿去中国餐馆可以吃到的食物范围内,例如“饺子”、“面条”、“米饭”等。事实证明,幼儿看到“西餐”图片时,要比看到“中餐”图片时的反应强烈,尤其是对根本没有接触过中餐的幼儿而言,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实现对这些“西餐”汉语词的理解和表达。同时,笔者鼓励幼儿去中国餐馆点餐时,尽量用中文表达。一个Pre-k的幼儿曾极为自豪地说,他去中国餐馆吃饭时,跟服务员说他想吃“饺子”,还向服务员展示他会使用中国筷子!这种情况让笔者颇感欣慰,而实际上,该生也是Pre-k班的幼儿中对“饺子”的记忆最牢固的。
  2.2根据教学内容形成知识表征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其心理表征的能力在逐步发展。表征的两种主要方式是字词和图像,二者是有差异的。有些观念用图像来表征更好也更容易,有些则更适宜用字词来表征。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笔者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游戏也是不断进行调整的。图像凭借与所表征事物的相似性,更适合用来捕捉具体的和空间性的信息。例如,进行动物、水果、食物等汉语词汇的教学时,主要进行“拷贝不走样”等模仿游戏来帮助幼儿形成对这些生词的图像表征。字词则凭借符号来表征事物,更便于用来捕捉抽象和分类性的信息。相比较于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日常问候语、数字、日期等的教学,更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形成相应的抽象概念。
  3对具体教学方法的启示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3.1游戏法的运用
  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游戏内容有强烈的兴趣。由于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效果也逊于无意注意,所以笔者在Pre-k与kindergarten班的汉语教学大多都需采用游戏法,将游戏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让幼儿们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汉语。例如,“苍蝇拍”是教师加深幼儿对生词发音初步印象的重要游戏,他们对这个游戏也保持了长久的热情,实践证明,该游戏对他们记忆生词确实是很有帮助的。即使对于某些规则复杂的游戏,如“水果蹲”或“西部牛仔”等,幼儿刚开始会因为对规则的陌生,表现欠佳;但只要对该游戏的兴趣还在,他们就乐于不断尝试,渐渐地就会越来越熟练,表现也会越来越好。这恐怕也是传统教学难以企及的效果。
  3.2多种教学法的并用
  国际幼儿汉语教师首先要打开思路,广泛吸收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情境教学法、表演法、游戏法等多种语言教学流派中的有益观点,再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采用更有效的具体的教学方法。
  例如,展示法的使用很多时候对笔者所在小学的汉语课堂教学颇有帮助。向幼儿解释游戏规则时,因为他们自身的理解能力限制或汉语教师的英语表达不到位,有时会出现解释半天幼儿还是一知半解的情况。这时笔者往往会请已经理解的孩子配合,向其他幼儿展示一遍游戏流程和规则,再辅以语言解释,使学习者明白。
  又如,由中国幼儿学习汉语发音的过程得到启发,笔者借鉴了中国老师或家长用手势、体态语等表示声调,以此帮助幼儿加深印象,掌握四声变化的方法。美国幼儿完全没有声调的概念,但笔者在教生词进行示范发音,尤其为了强调一些发音较难的词时,也会用手势或体态语等来表示声调,进行示范。这种“全身反应法”一方面让幼儿动了起来,让本来比较枯燥的正音过程变得有趣;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给了幼儿一些关于汉语声调的粗略印象。
  3.3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际汉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化多角度教学。幼儿阶段己经奠定了其高级情感的基础,例如美感。“幼儿的美感除了表现在他们对色彩分明的物体会产生愉快感之外,还体现在他们很早就表现出来的对音乐、舞蹈,尤其是唱歌的快感。”幼儿特别喜欢一边唱歌一边进行有节奏的活动。笔者的Pre-k与kindergar ten幼儿中文歌曲学得很快,且很少遗忘,歌曲的配套动作也记得非常清楚。譬如,教师每次要求他们唱《两只老虎》时,他们不用回忆也可以马上展现出来,还会主动配上相应动作。
  通常,幼儿更偏爱包含自己熟悉内容的音乐、舞蹈或影像视频,例如,他们很喜欢“中国版《灰姑娘》――叶申”的故事,故事情节的相似性使得他们对这个东方姑娘也很快产生亲切感。当然,对于新奇陌生的视频影像,幼儿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对笔者展示的京剧“变脸”视频很是惊叹,这一全新且神奇的事物给他们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

急求小学教育管理毕业论文,若结合五年级班主任管理写最好了,有没?

  惩罚用在教育中由来已久,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素质教育的深入、对赏识教育的提倡以及一些个别恶性体罚事件的出现,导致人们对教育惩罚愈来愈反感,甚至有人喊出废除惩罚,教育领域对教育惩罚也是讳莫如深、谈“惩”色变,出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不作为”现象,对学生管不得、说不得。很显然,现在人们对教育惩罚在理论上认识很模糊,在实践中不知如何科学有效的操作。
  本论文将通过文献分析法、现场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小学教育中的惩罚问题分四个部分进行探究:
  第一部分对教育惩罚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上的解读,分析了惩罚、教育惩罚以及合理教育惩罚的内涵,列举了常见的几种惩罚类型,分析了惩罚的特征,与相近概念进行了概念辨析,同时列出了惩罚的几种常见功能。
  第二部分对惩罚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惩罚的教育价值、管理价值以及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第三部中描述了当前学校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即不敢惩罚和滥用惩罚,并从思想方面、法律方面、制度方面和教师个人素质方面分析了教育惩罚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部分,对教育惩罚的实施提供了一些策略上的建议,在思想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惩罚观,应遵循尊重性、真诚性、公平公正、最少最后、适度灵活和低频率几大原则,同时在思想方面、立法方面等宏观层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笔者希望通过对教育惩罚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自己以后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提前进行思考,扫清认识上的障碍,也希望能够给一些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以小小的启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