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企业家杂志沈南鹏

2023-12-09 09: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企业家杂志沈南鹏

  沈南鹏现任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和理事、耶鲁中国中心理事会主席,天津股权投资协会会长、北京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上海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红杉资本沈南鹏在10月17日投资企业CEO峰会暨十周年上说:我不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但是我知道下一步的创新是年轻人来驱动的。假设按照过去一年红杉的创业者平均年龄,平移10年,10年后来参加红杉盛会的创业者,平均年龄最好的预测是出生在1993年7月。

  沈南鹏在大会上的主题发言对上述问题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没有点透行业趋势,但之前他在媒体曾表示过,消费网际网路、企业级应用和 “网际网路化” 的传统消费及服务行业为红杉中国重点看好之列。

  沈南鹏观点:

  1、网际网路创业如何拼得过BAT?

  BAT,这些巨人们,BAT也很努力,他们也不断的创新,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小公司,你能够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你跑得足够的快,你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巨头的。

  2、未来十年的风口在哪里?

  10年当中还会有更多的精彩,这样的精彩其中有一部分我相信是来自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关于分口,说实话真的很难预测,有一点我非常坚信的,就是下一个十年红杉还会做好服务者的提供者。

  3、谁是未来十年的王者:1993年出生者

  我不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但是我知道下一步的创新是年轻人来驱动的。假设我们按照过去一年红杉的创业者的平均年龄,平移10年,10年以后来参加红杉盛会的创业者,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呢?最好的预测是他出生在1993年7月。

  4、资本寒冬论?

  在红杉的世界里面没有创业的风险,我们追求的是优秀的创业者,我们追求的是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冬天可能对于我们来讲是更好的播种的时候。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各位领导、来宾: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红杉10周年的庆典。

  今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10年 了,我们 10年 走来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首先我们感谢投资人,如果他们没有对于我们的信任就没有红杉中国投的这些企业。我们要感谢 10 多年来的人们,有财务顾问、有券商、有媒体。我昨天看到过一个数据,在过去的十年里跟我们合作的券商超过 100 家。尤其是那些天使投资者们,我们有很多、很多合作的案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感谢今天来参加我们峰会的,以及一些还在路上的红杉的创业者们,你们的辛勤努力使我们的资本达到了最优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你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精彩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人们的生活,从京东商城,从百团到大众点评网,从华大基因到全年时代,从中通快递到德邦物流,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我就不一一说了。

  创业者很辛苦,红杉的团队也很辛苦的,红杉人都很忙,他们时间去哪里了?他们可能很少有时间留给自己,也很少有时间照顾家里人。确实这个行业恐怕最重要的就是给投资人提供最好的服务,很多人说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眼光,有非常好的眼光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这个时间走来我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这一行还是那句话 “为人民服务” 这个人们就是我们投资的创业者。这种服务是体现在许许多多细节里面,可能给我们某个企业是牵线搭桥找一个战略伙伴,也许给这个企业几个财务总监候选人,就在几天前我收到一个电话,有一家相当成功的网际网路公司完成了最近的融资,因为种种原因红杉放弃了,但是那个创业者给我打电话,感谢红杉,因为红杉的团队给他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报告,那个报告里面包括了那个行业的分析,加上红杉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他非常的感动。他说红杉永远是我的合作伙伴,尽管您不是我的股东,这就是我们的为人民服务。

  过去的一些媒体说创业和创投的冬天到来了,这个话在 2008年 我听说过,在 2012年 也听说过,所谓的冬天里面红杉所播种的种子长出来了庄稼,今天都非常的健康,在红杉的世界里面没有创业的风险,我们追求的是优秀的创业者,我们追求的是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冬天可能对于我们来讲是更好的播种的时候。

  今天在座的嘉宾当中我看到了大众点评网、诺亚财富、奇虎,这三家企业我们投资了过了 10年,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继续做他们的股东,同样在红杉的投资企业当中有 10 几家,我们有超过三轮以上的投资。我想资本市场会有它的波浪,外部环境也有变化,但是红杉的决策不会改变。我们需要做优秀创业者长期持续和稳定的合作伙伴。

  刚刚讲到了创业者非常辛苦,应该向他们致敬,我们还是向这个时代致敬,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新时代和大时代,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下面已经给很多、很多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记得在 15年 以前,作为第一批的网际网路创业者我和电商,还有另外两位创始人开始那个创业历程,那个时候我们想过,在中国的网际网路当中有哪些是我们要做的。但是,今天科技的变革让许许多多的产业产生成功企业的机会,不仅这样的,今天的机会往往是小公司的机会,如果一个行业只有大公司的机会那恐怕对于创业者来讲不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在网际网路这个行业里面,我们早就有了 BAT,这些巨人们,BAT 也很努力,他们也不断的创新,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小公司,你能够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你跑得足够的快,你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巨头的。这个在过去的 10年 当中经常发生,我相信在未来得 10年 当中还会有更多的精彩,这样的精彩其中有一部分我相信是来自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这些创业企业在国内竞争当中练了很多的内功,其实有相当的竞争力,他们有实力走出国门的。我们要为成功的创业者喝彩,我们也要为失败者们鼓掌。

  我在过去几年当中,有媒体问我,你能不能告诉我红杉有哪个企业失败了,我不太愿意说这些名字,并不是说担心这个影响红杉的声誉,其实我感觉其中有很多的创业者还在努力,他们还在路上,即使他们碰到了失败,其实他们本身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我们其实在投资这些创业者里面有 10 几家是而次创业甚至是第三次创业,他们以前的创业算不上成功,但是以前的意愿给他们带来宝贵的财富,让他们更加的成熟。

  我们经历了这 10年,我们非常憧憬下一个 10年,10年 以后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说实话真的很难预测,有一点我非常坚信的,就是下一个十年红杉还会做好服务者的提供者。有一点肯定,十年以后主持红杉年会的是不一样的,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里面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者来创业。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从同年龄的时候,这些创业者他们的商业敏感度和成熟度是超过我们那个时候的,他们有更加国际化的事业,也有商业的薰陶。所以,我不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但是我知道下一步的创新是年轻人来驱动的。假设我们按照过去一年红杉的创业者的平均年龄,平移 10年,10年 以后来参加红杉盛会的创业者,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呢?最好的预测是他出生在 1993年7月,我相信他是创造下一个红杉奇迹的人,也是创造未来中国奇迹的人。
  沈南鹏的风险投资
  沈南鹏被《投资与合作》杂志评为2006,2007和2008年度风险投资家,被《英才》杂志评为2006年年度聚人气投资家,被清科公司评为2006和2008年度十大风险投资家,被《福布斯》杂志和《环球企业家》杂志分别评为中国2007和2008年度最佳风险投资家。 他被《当代经理人》杂志评为2006年最具领导力的50位CEO,被《中华工商时报》评为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人物。他也曾被《Asian Venture Journal》杂志评为2004年“亚洲年度企业家”。2010年获选《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50人——点金之魅。2011年12月5日,上海——《福布斯》中文版第六次释出“中国最佳创投人”榜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赛富基金主管合伙人阎焱、永宣投资总裁冯涛夺得前三甲的宝座。这也是沈南鹏连续第二年登上榜首。

  在金融危机的新环境下,2009年沈南鹏领导的红杉依然延续了以往看多“中国”的投资策略,在科技和传统领域都投资了众多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公司,同时旗下三家已投资企业分别在纽交所,香港主机板和国内A股成功上市,实现了全面开花的傲人成绩;他也是新浪和易居中国合并资产,完成中国房地产资讯集团成立短短148天后在纳市达克成功上市的幕后推手。12月,厚度哈领衔的投资基金帮助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完成了中国第一门户新浪网的控股收购。

  沈南鹏现在为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上海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和上海青企协会副会长。
  沈南鹏的另类创新
  “所谓创新企业不见得在产品有一个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技术,往往更成功的企业是把技术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好的应用。”

  在2010陆家嘴论坛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沈南鹏对“创新”做了“创新式”的解读。

  沈南鹏从自身VC投资、PE投资的经历总结,认为,与既往的纯技术创新不同,在中国,应该倡导将创造性的、革命性的技术与中国本土市场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更好应用的公司。这些公司既可能会在消费等传统行业内出现,也可能在网际网路等新兴行业出现。关键在于要在技术和中国的使用者需求之间找到非常好的结合点,让技术在市场上得到最大的利用。

  沈南鹏还表示,他非常看好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和新能源行业。医疗健康行业将得益于医改的推进,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将是最大的机会。新能源行业中,太阳能等技术在中国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清洁技术方面也面临巨大的增长空间,政策的支援将使这些产业度过最艰苦的发展期。沈南鹏表示对这类创新行业和产业转型越来越有信心。

  

沈南鹏的红杉153个项目狂吸122亿!

沈南鹏的红杉153个项目狂吸122亿!

沈南鹏,196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上海交通大学学士,耶鲁大学硕士,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也是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的创始人。现任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和理事、耶鲁中国中心理事会主席,天津股权投资协会会长、北京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上海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

京东、聚美优品启动上市、唯品会并购乐蜂网、大众点评获腾讯战略投资,这些眼花 缭 乱的资本运作,都有红杉中国的背影。在并购上市的大潮中,红杉资本赚得盆满钵满,一夜之间,几乎整个中国PE界都在谈论红杉。

创立于美国的红杉资本素有“硅谷风投之王”之称,以互联网投资著称。2005年,沈南鹏带领的红杉资本首次进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沈南鹏更多布局传统行业,在中国的声名也远不如红杉硅谷总部。2010年之后,也就是进入中国第5年,红杉中国才开始布局互联网。

“最近圈内都在谈论红杉,不过大家都有些过度神化红杉中国了。就我们了解,红杉资本在中国基本上是采取广撒网的方式,其实成功率远远不到1/4,你看到的都是成功的项目,就互联网投资经验和投资收益看,和红杉总部还是有不小差距。”一名阿里系PE人士如此评价。

从2005年沈南鹏带领红杉资本进入中国开始,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沈南鹏交出了怎样的答 卷?

广撒网153项目,上市21家

理财周报记者根据红杉中国主页显示统计:红杉中国主要投资的四个板块:消费品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与传媒、能源与环保、健康产业,还有其他。

而据Wind数据统计,红杉在中国共投资153家公司,其中有21家已上市,上市退出率约为13.7%。这样的投资成绩似乎也不足以让人顶礼膜拜。理财周报通过多种方式数次联系红杉中国高管和公关,截至截稿时未得到具体回应。

理财周报进一步统计发现,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红杉中国基金共投资了186次,涉及项目153个,其中,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占59次,其他与互联网相关的投资达49次,总共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高达108次,占比高达58%。目前已上市的21家公司中,有12家是互联网公司。

“沈南鹏在国内互联网领域投资了近百家,目前投成功的也是这么几家,现在评价成功与否,为时过早。”上海一名专门从事TMT投资的PE人士说。

从传统行业转战互联网

其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红杉资本在中国的.投资,远配不上红杉总部“硅谷风投之王”之称。

纵观近10年红杉中国投资的具体项目来看,可以以2010年为分水岭。2006年和2007年红杉中国投资的频率大幅提高,分别为27次和30次,但互联网软件与服务仅各占4次。其他多为传统行业领域。接下来的两年投资频率大幅下降,分部为16次和8次,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的投资进一步降低到共有4次,当时的红杉甚至开始将目光投向房地产领域,还涉足教育服务领域。至此,红杉中国似乎与红杉总部背道而驰。

2010 年之后,互联网投资的占比逐渐扩大,似乎开始回归到红杉的正轨。根据理财周报(新浪微博@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平台money-week)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红杉中国突然加大投资力度,投资频率分别为33次和37次,达到历史顶峰,其中互联网软件与服务行业的投资总共高达33次,占据两年投资的半壁江山。即使在其他行业的投资,也多以互联网为主,比如互联网零售、应用软件、家庭娱乐软件等。

2012年受宏观大环境影响,红杉中国仅投资8个项目,其中与互联网相关的达6个,2013年投资19次,互联网比重依然占据第一。

这种从传统行业回归到互联网行业的投资逻辑被沈南鹏解释为,“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寻找中国GDP增长下,个人消费提升所带来的新需求。因美国的消费品市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成熟,红杉只能专注于科技发展,但在中国,除技术变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本身也是巨大的机会。”

而红杉的一名LP将其解释为红杉在中国走了机会主义路线。毕竟对于进入一个新市场的外资PE而言,业绩才是王道。

入主中国9年狂吸122亿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红杉中国团队目前管理约20亿美元的海外基金和近40亿人民币的国内基金,用于投资中国的高成长企业。

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根据Wind数据的显示,红杉中国共管理12只基金,其中2010年发行最多,达4只基金,至今仍有两只尚未募集完成,分别是珠海红杉基金和无锡红杉恒业基金,募集规模分别为10亿元和7.98亿。

一般情况下,红杉中国的募集资金额度均在10亿以下,最大的一次是募集资金高达20.5亿元的天津红杉聚业基金,最后超募到26亿。2012年9月至今,红杉中国并没有募集新的基金。至此,红杉中国共管理资金规模达78.38亿。

那么,进入中国9年以来,红杉资本究竟在中国赚走了多少钱?

从退出渠道来看,红杉主要通过并购和上市退出。红杉中国153个投资项目中,21家已在美国、香港、内地等地上市。对这21个上市项目投资收益进行逐一估算发现,红杉中国仅这21个上市项目,总投资净收益约122亿人民币。

不过,忽略期间的各种失败项目成本、人力成本不计,红杉中国这9年21家成功上市的项目回报122亿人民币,折回仅19.3亿美元,而红杉总部最近仅凭 6000万美元投资得到了WhatsApp19%股份一单便获利近30亿美元。红杉中国团队交出的答卷与美国红杉的差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红杉中国获利最丰厚的项目当属奇虎360和唯品会,分别净赚4.98亿美元和2.37亿美元。

奇虎招股书显示,红杉2006年向奇虎360投资600万美元,当时每股50美分,2006年11月第二轮投资中注资100万美元,每股66美分。奇虎 360首日上市股价达34美元,红杉持股8.5%,价值5.05亿美元。由此计算,红杉700万美元投资五年获得72倍回报,尽赚4.98亿美元。

2010年,红杉开始投资唯品会,注资3500万美元,净收益2.37亿美元,虽然账面收益比不过奇虎360,但红杉资本作为幕后主导,将唯品会、乐蜂网、聚美优品三者归宿巧妙安排,坐收最大渔利。

当然,红杉中国也投资了不少的失败公司。红杉资本在中国的第一个上市项目——亚洲传媒便出师不利,虽然成功上市并获得7倍收益,但一年以后便因资金被占用的丑闻被迫退市。此外,麦考林业绩的不理想导致在资本市场上沦为垃圾股。

沈南鹏经典语录

沈南鹏经典语录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具有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沈南鹏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1、同样,希望媒体对基金有更宽容的态度,尤其是对早期风险投资基金。作为一个早期公司的投资者,失败率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也应该正面这样的结果,在失败的案例中学习成长(当然还会有新的失败),但关注早期创业企业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应该得到大家更多支持。相信很多媒体朋友和我有同感。

2、我感觉媒体首先是得把功课做好,了解基本情况,比如那个基金投了,股东到底是谁(即使7年前我也是一个小小的股东)等等;其次,我一直呼吁媒体对早期创业企业“手下留情”,一茶一坐目前的情况我不了解,不好评论。但感觉不要动不动就用“诉讼”“困境”等喧幱之词,尤其是标题和图片的使用。

3、再说一点小额贷款的事,中和农信也在汶川和舟曲等多个灾区发放了救灾贷款,支持灾民安居乐业,恢复生活,这类款管理得好的话,捐的钱在那里滚动使用,社会效益好,而且实际上坏帐率很低。

4、孟加拉的尤尼斯为类似的模式拿了诺贝尔经济奖,中和农信其实早就开始了这样的艰难的尝试,50多个贫困县的布点和管理,不容易,一个有理想和报负的团队。

5、雨中逛维也纳,多瑙河没有想像中的美丽,也没见盛名中的"蓝色"。但细雨夜色里寻访莫扎特,施特劳斯的故居就别有一番意境。

6、是魔咒,也是机遇与挑战。一步一个脚印,漫长的征途刚刚开始。

7、潮涌失忆了,不知哪里听来的,我们可是几百公里以外的公司也投啊,只要是优势创业。

8、每次听创业者痛骂叹息这些时,心里就很痛。一个个胸怀理想和使命感的企业家不得不去经历忍受那些人格的扭曲和沉沦。

9、热爱生活,珍视当前,是海外诸多阶层的统一共识,无论是饱学之士还是一介渔夫。有这样五彩斑斓的外观,一定有宽容并蓄的人生,一定有自我自在的追求。

10、希望和众多创业者共同学习、交流!也祝天下所有创业者能够坚持到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11、互联网行业里新冒出来的几个创业者值得关注,都很年青,产品技术导向,有冲劲,而且大部分是都是二次或三次创业。

12、运气都很重要。对PE投资来讲,除了找到“好”项目以外,审慎调查的严谨性也是非常关键的。

13、行业自然会有一个人才提升和淘汰的过程,这个行业也没有像会计师和律师行业有一个专门的考核,尤其是早期的投资,每一个投资人员都来自不同的背景。基金在扩张团队的同时,也应该非常注意人才的质量,因为人才的素质对基金投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

14、“不尽调”对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来讲是不可接受的,后面两个“不”则是技术问题,每个项目都有它特定的条款,没有办法相互类比。

15、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每个行业的竞争力都是由几个核心因素组成的,而在投资这个行业,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投资团队,持续有效的投资文化,是需要时间和磨练的。

拓展: 沈南鹏的创业故事

1998年,还在德意志银行从事投资工作的沈南鹏投资了一家软件企业,他坦言当时低估了创业的艰苦程度,这家企业虽然在2000年互联网高潮时期成功融资,但到了今天,尽管一年有几千万的销售收入,但仍然没有走出所谓的"红海",利润低,而且似乎也看不到有什么突破的空间。

作为风险投资家,沈南鹏给希望得到自己青睐的创业者们的提醒和建议是:

首先,创业是具有高风险的事情,作为一名创业者应该做好全面准备。美国的绝大多数成功创业者都经过了比较充分的准备阶段。一方面是精神准备,即创业需要坚持,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另一方面是遇到困难能否坚持和耐得住寂寞,是创业者要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第二就是创业即使走对了方向,即使有一个好的团队,也未必能够一定成功。沈南鹏说,有些企业即便没有关闭,但也从来没有真正达到一定规模和市场份额,这样的例子在创业领域比比皆是。

从创业投资基金的角度来看,一家企业到底值不值得投资?其中有一个"51比49法则"。没有哪个合伙人在创业的'时候就能确凿判断企业一定成功,但是如果投资者在决策时有51%的感觉或意见认为应该投资,而有49%的相反判断,这个差别不大的比例就能促成投资方做出投资决策。而那些被"枪毙"的商业计划书是一文不值吗?沈南鹏说:"只是这些企业在投资方那里得到的是遗憾的‘49比51’的判断"。"51比49法则"揭示了创业者获得风险投资的难度和偶然性,同时更说明创业的高失败率。沈南鹏认为,从风险投资人的角度看对一个企业能否成功都尚且如此的不确定,创业者就更应该做好可能失败的准备。沈南鹏说,尽管做了充分准备,商业模型也是正确的,但由于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创业还是有可能失败。

沈南鹏向准备期的创业者们建议:除了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创业者还要为自己从事的新行业做好技术准备,在制作商业计划书和组建团队时候要把创业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充分考虑进去。

做好创业的准备,创业者还必须"善变",要始终以一种变化的心态去面对市场的变化。"即便今天去看我自己在2002年写的如家商业计划书,也会发现彼时的想法和今天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当时的创业计划绝对不会预料到企业今天所面临的实际发展状况",沈南鹏说。

所以,沈南鹏强调:"作为一位好的创业ceo,他需要的素质就是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市场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商业计划,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向,尤其在公司早期,这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是创业者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人,那么他的创业很难成功",他说。

经验的积累对于创业很有帮助。但是,具备创业的精神、做好对创业困难的估计、进行具体的创业准备,这些都需要跨越一定的时间进行积累。沈南鹏说:"现在我自己作为投资方代表,不会对一个年轻人下如此的判断:说因为这个人有冲劲所以可能会更容易成功。"他认为一个学校里出来的人可能会是一个天才,会有很多技术层面的准备,但是如果要想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最好还是在大型机构或实际工作岗位上积累一定经验。"央视的创业节目里有口号说,创业照亮前程,但是做一个白领,做一个高级打工者也是一种很好的前程,而且是创业很需要的",沈南鹏说。沈南鹏对自己99年创业之前在投行工作的那段打工时间一点不感到遗憾,那段经历带给他很多东西,为后来的创业做了很多精神和其他层面的准备。

在沈南鹏收到的商业计划书里,有关互联网的创业计划比例是最高的。但是沈南鹏建议要在这个行业发展的人的创业眼光应该放得更广一些。他认为,在中国,大型的互联网集团已经形成,创业者的商业模型虽然有可能促成第二个新浪、百度或者腾讯,但是机会越来越少。在某个新的互联网产品和机会刚刚出现的时候,大的互联网集团有能力迅速组织自己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很快建立领导地位。在中国的很多行业都有创业机会,"中国的创业者应该考虑传统行业,在中国消费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传统行业所提供的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广泛的",沈南鹏说:"大家应该关注中国具有广泛前景的某一个消费产品或服务领域,在未来5到10年时间里,这些领域可能会产生价值超过几十亿美元的公司,我相信这些企业都会有机会"。

如何评价沈南鹏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球第一创投人?

沈南鹏是时代的弄潮儿,在互联网创业投资时代,沈南鹏与张磊占据半壁江山,他们被称之为互联网创投的时代人物,互联网里面的半壁江山都是由他们两人领投的,特别是沈南鹏,携程/如家/腾讯/阿里巴巴等等都有投资过,在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如鱼得水,借助自己的远光和在外留学投资的经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创投领头人物!

这次沈南鹏被《纽约时报》等权威媒体评委全球第一创投人,可以说是合情合理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沈南鹏开始教数学,觉得自己的数学不仅仅局限在教学,于是留学到海外读律师mba,发现还是行不通,恰巧那时候回国潮很热,沈南鹏抓住这个时机在红衫旗下工作,随后创下诸多壮举!领投携程/创下如家/阿里腾讯和搜狐等等都让沈南鹏成为红衫基金的领头人物,这次被评为全球第一创投人也是理所应当!

不得不说,人口红利在八九十年代还是一片愿景,沈南鹏借助红利趋势,再有资本的注资,在世纪末成为诸多top公司的争抢人物,也是十分不容易,沈南鹏在背后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也是分不开,创建携程的时候也是沈南鹏最辉煌的时候,那时他还是红衫资本的领头人。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沈南鹏和张磊都是中国互联网的创投人物,他们在中国的互联网投资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没有他们对互联网的促进,就会缺啥很多闪光点!

这次沈南鹏被《纽约时报》评委全球第一领投人,可以看的出中国的领头人物越来越被世界认可,中国的投资资本也越来越有地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