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期刊

2023-12-07 10: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期刊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影响因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9月,是由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据2021年4月14日中国知网显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共出版文献4758篇、总被下载886379次、总被引11394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61,(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21。据2021年4月1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文献量共4120篇、基金论文量为1304篇、被引量为8811次、下载量85850次,2018年影响因子为0.35。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份学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好吗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为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学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广西科技厅和来宾市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公司、中科曙光、新道科技等国家级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学校;国家“1+x”证书试点院校,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校。
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1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共1617.1亩,其中主校区来宾校区1010.1亩,柳州校区607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318人,各类留学生241人;有12个二级学院,49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8个。
近年来,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获得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共8个,打造教师教育类、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类、食品与生化工程类、机械与汽车工程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经济与管理类等特色专业集群6个。学校获得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项目4个,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学校承担广西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3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获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7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326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自治区级科研奖8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9篇,被SCI、EI、ISTP引收录190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25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打造形成了“立足师范本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
当前,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培养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及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师资成果

建校五十五年来,学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和“启智育人、博识敦行”的校训,坚持“立足桂中,凸显师范,服务民族、农村新发展”的办学思路,为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合格人才,不少毕业生被评为全国、全区、地(市)级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成为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材。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8人(正高职称34人),占专任教师46.5%;具有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教师172人(博士6人),占专任教师44.9%;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别为188人和115人。2009年来,学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承担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170多项,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共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140项;共获得自治区级科研奖项6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49篇,被SCI、EI、ISTP收录167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05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学校的智能信息计算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和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等已经形成科研特色。 当前,学校正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推动转型发展,作为广西“推进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将按照“校市共建、校地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将学校建成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教育学、工学为主要学科,以培养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及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学校还常年聘有外籍教师到校任教,与印尼阿莎菲亚回民大学、越南东方大学、河内大学、泰国北柳皇家师范大学、美国艾得蒙大学、荷兰鹿特丹商学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办学关系。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怎么样?

简介: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0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共1617.1亩,其中主校区来宾校区1010.1亩、柳州校区607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640人;有13个二级学院,53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10个,高职高专专业43个。学校有专任教师47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86人(正高职称44人),占专任教师39.16%;具有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24人(博士14人),占专任教师47.16%;博士生导师1人。“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45%和31%。近年来,学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学校被确定为广西教师教育重点培育基地。承担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48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自治区级以上科研立项91项,其中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自治区级科研奖6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9篇,被SCI、EI、ISTP引收录190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25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2016年被自治区教育厅列为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   当前,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2016年8月,学校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并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公司、中科曙光等国家级知名企业实现了实质性合作办学。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培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及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2016年9月)
注册资本:2720.5万人民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