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广告设计与欣赏论文

2023-12-09 15: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广告设计与欣赏论文

  论广告创意
  摘要: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于灵感,要遵循一定的创意原则。现代传播学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为广告创作注入了科学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从而丰富的发展了现代广告创意策略。sO100
  应用较为主要的广告创意策:USP广告策略、品牌形象策略、广告定位策略等可以使广告创意臻于完美而获得创意工作的成功。
  关键词:广告创意;USP广告策略;品牌形象;广告定位;传播学;市场营销。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商业社会中,广告充斥着每个角落。这些广告有的平庸无奇有的却表现独特、新意怡人,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产生如此差别的原因,除了设计、制作方面的因素外,广告创意不平的高低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广告策划之后,广告活动就进入了实质性的创意阶段。此时,广告创作者要考虑的是如何充分、艺术性地表达阐释广告主题的问题。成功的广告战略首先来自不同凡响的卓越创意。创意是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驱动力。
  一、广告创意内涵
  (一)什么是广告创意。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扩张、竞争不断升级、商战已开始进入“智”战时期,广告也从以前的所谓“媒体大战”、“投入大战”上升到广告创意的竞争,“创意”一词成为我国广告界最流行的常用词。“Creative”在英语中表示“创意”,其意思是创造、创建、造成。“创意”从字面上理解是“创造意象之意”,从这一层面进行挖掘,则广告创意是介于广告策划与广告表现制作之间的艺术构思活动。即根据广告主题,经过精心思考和策划,运用艺术手段,把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以塑造一个意象的过程。简而言之,即广告主题意念的意象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广告创意”,有必要对意念、意象、表象、意境做一下解释。
  “意念”指念头和想法,在艺术创作中,意念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在广告创意和设计中,意念即广告主题,它是指广告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要说明的观念。它是无形的、观念性的东西,必须借助某一定有形的东西才能表达出来。任何艺术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是艺术表现的对象;二是以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它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将这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构思活动,就是创意。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形象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传递客观事物信息的符号。一方面必须要比较确切地反映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必须能为公众理解和接受。同时形象的新颖性也得重要。广告创意活动中,创作者也要力图寻找适当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广告主题意念如果艺术形象选择不成功,就无法通过意念的传达去刺激感到遗憾染和说服消费者。
  符合广告创作者思想的可用以表现商品和劳务特征的客观形象,在其未用作特定表现形式时称其为表象。表象一般应当是广告受众比较熟悉的,而且最好是已在现实生活中被普遍定义的,能激起某种共同联想的客观形象。
  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表象经过创作者的感受、情感体验和理解作用,渗透进主观情感、情绪的一定的意味,经过一定的联想、夸大、浓缩、扭曲和变形,便形成转化为意象。
  表象一旦转化为意象便具有了特定的含义和主观色彩,意象对客观事物及创作者意念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其所能引发的受众的感觉也意象会有差别。用意象反映客观事物的格调和程度即为意境。也就是意象所能达到的境界。意境是衡量艺术作品质量的重要指挥。
  (二)广告创意的原则。
  广告创意的独创性原则。所谓独创性原则是指广告创意中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而要勇于的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独创性的广告创意具有最大强度的心理突破效果。与众不同的新奇感是引入注目,且其鲜明的魅力会触发人们烈的兴趣,能够在受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长久地被记忆,这一系列心理过程符合广告传达的心理阶梯的目标。
  广告创意的实效性原则。独创性是广告创意的首要原则,但独创性不是目的。广告创意能否达到促销的目的基本上取决于广告信息的传达效率,这就是广告创意的实效性原则,其包括理解性和相关性。理解性即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就要善于将各种信息符号元素进行最佳组合,使其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其关键是在“新颖性”与“可理解性”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而相关性是指广告创意中的意象组合和广告主题内容的内存相关联系。
  二、广告创意的金字塔原理。对发展广告表现的创意面议,金字塔原理(PyramidPrinciple)是特别有效而极具实用性的工具。从金字塔原理,可洞察广告设计者的思考过程,究竟用什么逻辑把创意发展到极致。
  从金字塔结构可以看出广告的创意是仅次于金字塔顶端。创意的金字塔原理,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资讯(information),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企业内部资料,竞争企业情报以及经济环境资讯等。这些包罗万象的资讯只是个别的统计数据,仅供参考,不可照本宣科笼统应用,必须经过第二个层次审慎的分析(analysis).此一层次涉及的范畴犹为广泛,必须运用统计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经过分析评估之后,才有第三层次广告创意的出现。唯有通过这些层次所延伸出来的创意都是发挥广告效果的动力,才是弹无虚发的广告招术。
  三、广告创意的过程及其思考方法
  (一)广告创意过程广告创意过程可分下列五个阶段1、准备期--研究所搜集资料,根据旧经验,启发新创意,资料分为一般资料五特殊资料,所谓特殊资料,系指专所拥有的特征,即差别化所构成。因此最好的品牌即具有强势品牌力的品牌是指在消费者知觉中市场市场地位者(品牌形象好),而且有活力的品牌。而强势品牌对于企业增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有着重要作用:市场佛教通常是强势品牌;强势品牌通常享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强势品牌没有生命周期。
  (三)品牌形象的形成
  每一品牌在市场中都存在着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意味着人们从一个品牌所联想到的一切情感与美学品质。品牌形象给产品附加了虚幻的形象、个性和象征,使人们对同样的东西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情感,这正是品牌形象发生作用的心理基矗树立品牌形象,必须为品牌选择和创造合适的广告意象,能够表现品牌特质和个性,并能为消费者接受。从广告实践来看,广告意象的选择和创造可以有以下几种:
  1、合适的模特儿如:
  将“西部牛仔”形象深深印在脑海中的“万宝路”香烟广告。
  2、商标人物
  李奥·贝纳于1935年为绿色巨人公司的豌豆虚构的“绿色巨人”人物形象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形象。
  3、拟人化的动物卡通形象
  英国Hofmeister啤酒在以年轻啤酒饮用者为目标市场的广告策划中,为满足年轻人自我认同的需求,反映年轻饮用者的特性和向往,在其创意中便着力塑造了一个潇洒、聪明的乔治熊形象。
  4、名人形象
  力士香皂的印刷品广告中插印影星照片,从而树立起“力士香皂,国际影星所使用的香皂”这一形象。
  5、普通人形象
  法国一家广告公司曾请了一位80岁高龄的洗衣老妇充当洗衣机广告主角,播出不久,这位老太太便成了大明星,这个品牌洗衣机的销售额,也从全国第四位升至第二位。
  六、广告定位策略定位观念是继“独特销售主题”品牌形象策略之后,对广告创意策略最具划时代意义的理论。
  (一)定位观念的提出及其要点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个今年爆炸的社会,过多传播的信息一方面使我们可能更多地了解我们周围,但另一方面,却使我们的心智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过多的广告产品、品牌信息与受众容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众多的产品和品牌中,受众购买决策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买什么,更主要的是接受和选择哪一个品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艾·李斯等提出了“定位”观念,主张在广告策略中运用定位这一新的沟通方法,创造更有效的传播效果。即使广告和品牌信息在受众的心中找到一个位置称为“定位”。
  1、定位的心理基础和特征定位是一种攻心战略,定位观念使得广告创意的出发点从商品转向了消费者,要求更细致的消费心理研究。定位观念特征:定位为受众有限的心甜味提供了一种简化的信息;定位借助的是一种位序符号;定位与受众心理的保守性和可塑性。2、定位的竞争特征定位要“相对于竞争对手”,表明定位广告是一种竞争性广告,因为定位是一种心理位置上的竞争,定位承认并利用竞争品牌的位置和优势。(二)广告定位策略
  广告定位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领导者定位——建立领导地位。这是一种旨在占据某一产品类别中第一或领导位置的定位策略。“第一”是最容易进入心智的途径;“最大”也有同样的效用,所以,争劝第一”、“最先”、“最大”,就可以成为领导者。
  2、比附定位——紧跟行业领导者。这是在竞争品牌领先位置相当稳固,原有位序难以打破重组的情况下,或自己品牌缺乏成为领导品牌的实力和可能的情况下可采取的一种定位策略,这种定位策略使自己的品牌与领先品牌发生一定的比附性关系,在承认竞争品牌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占据紧随其后的位置。
  3、细分定位——寻找市场空隙,细分定位是在原有的位序序列中,分解出更细更小的类别,在大阶梯中分解出小阶梯,然后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小类别或小阶梯上的领导位置。在广告创意中,寻找空隙的策略很多,例:价格空隙,性别空隙、年龄空隙等。通过这一手段我们可以寻找到象很多成品牌所寻找到的市场空隙来作为我们广告创意和进行广告诉求的立足点。
  4、重组定位——重新为竞争定位,在市场上自给自足产品类别都成百上千,想寻找一个尚虚位以待的空隙,机会很少,而领导者和“第一”的位置更是唯一。面对上述困难,最不幸的选择是退出竞争,但企业可以利用重组定位策略,为自己创造机会。重组定位策略的要点是根除一个既存的观念,产品,然后再把一个新的观念或产品搬进人们的心智中。
  5、“高级俱乐部”策略——公司在不能取得第一名或某种很有意义的忏悔,而市场空隙又不存在时,便可以采取这种策略。通过这一概念的提出,将本处劣势的公司纳入“高级俱乐部”中,而俱乐部成员在受众看来,才是最佳的。这无疑提升了公司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
  参考书目:现代广告学/汪涛编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0
  广告文化学/李建立著.——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6
  广告制作/樊志育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
  品牌促销/朱方明等编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
  市场学/李景泰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3

求!!广告设计论文

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的形式
与内容的关系及操作过程
摘要:平面文字设计及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该文从这两点切入,从中探求抽象形式与具象
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及版式设计的具体操作步骤,从而得出平面文字的基本规律及设计原则。
关键词:平面;文字设计;标准字体;版面设计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以一种视觉
形象的面貌出现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着,它不仅承载着传播信
息、沟通你我的功效,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美感因子,散发着
独特的视觉魅力。在现代视觉设计领域的众多视觉媒体中,
文和图都是两大基本的视觉构成元素,文字在平面媒体中的
排列组合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其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所以
说,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诉求力,赋予版
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技术。但是,在很多平面作品中,文字
也会以相对独立的姿态出现。如,日本著名电子产品的LO-
GO—SONY就是如此。在此特定情形下,文字似乎取代了一
般意义的标志中的图案。它既是形式符号又可看成代表了标
志的本质内容,视觉传达的直接性和力量感恰恰是图文结合
形式所不能比拟的。本文就是要侧重从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
的“标准字体”与“版面设置”两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能借此
管窥平面文字设计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原则。
一、标准字体的形式与内容
前文提到,组成完整平面的构成元素中,文字与图片通
常是并存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般情形下,作为视
觉识别形象,只有图片是不够的,而文字也不能被简单地看
成是图的附属,其脱离开图成为独立的视觉形象,也是非常
普遍的。而我们通常把在LOGO中出现的文字称之为“标准
字体”。
谈及标准字体的设计就不能不谈“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二者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
系统,而其中的视觉识别部分VI是企业将沟通和设计概念
加以明确化变成表象标志,并将其展开向企业内外传递讯息
的系统战略。标准字体就是其中的基本要素与核心部分,可
看作是整个战略得以实施和拓展的设计原点之一,其重要地
位是毋庸置疑的。具体来说,标准字体是指经过设计的,专用
以表现企业名称或品牌的字体,因此,标准字体设计包括企
业名称和品牌标准字体设计两种,在具体实例中常与标志联
系在一起,具有明确的说明性,可直接将企业与品牌信息传
达给受众,与视觉和听觉同步传递信息,强化企业形象和品
牌的诉求力,其在设计中所起作用与标志性同时存在。
1.标准字体的特性
作为企业的识别形象,就应具备该企业自身所独到且规
范的视觉属性。因此,标准字体设计应具备对内的“同一性”
和对外的“排它性”两大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对于企业内部,
不论其视觉形象应用的环境以及凭借的媒体如何变换(可以
小到一个书签上的字体,或者大到建筑上的路牌广告),都应
保证该企业标准字体的统一化和规范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形
成使其区别于他者的形象,以求达到个性化且向受众推介自
我的目的和作用。
2.标准字体的设计原则
(1)人的视觉流程。水平方向上,人的视线一般是自左向
右流动;在垂直方向时,视线一般是从上向下流动;大于45
度斜度时,视线是从上而下的;小于45度时,视线则是自下
向上流动。认识了这些规律在实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文字组
合的合理性,不应与其规律背道而驰,否则会给观者视觉带
来不适之感。
(2)字体的外形特征。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视觉动向,
例如:扁体字有左右流动的动感,长体字有上下波动的感觉,
斜字有向前或向斜流动的动感。因此在组合时,要充分考虑
不同的字体视觉动向上的差异,而进行不同的组合处理。比
如:扁体字适合横向编排组合,长体字适宜作竖向的组合,斜
体字适合横向或倾向的排列。合理运用文字的视觉动向,有
利于突出设计的主题,引导观众的视线按主次轻重顺序流
动。
(3)设计基调的确立。对作品而言,各具其特有的风格。
在此前提下,一个作品版面上的各种不同字体的组合,一定
要具有一种符合整个作品风格的审美倾向,形成总体的情调
和感情品位,不能各种文字自成一格,各行其道。总的基调应该是整体上的协调和局部的对比相统一,于统一之中又具有
灵动的变化,从而具有对比和谐的艺术效果。这样,整个作品
才会在视觉上具有美感,符合人们的欣赏心理。除了以统一
文字个性的方法来达到传达设计的基调外,也可以从方向性
上来形成文字统一的基调,以及色彩方面的心理感觉来达到
统一基调的效果。
(4)注意负空间的合理运用。在文字组合上,负空间是指
除字体本身所占用的画面空间之外的空白部分,即字间距及
其周围空白区域。文字组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空
间的运用是否得当。字的行距应大于字距,否则观者的视线
难以按一定的方向和顺序进行阅读。不同类别文字的空间要
作适当的集中,并利用空白加以区分。为了突出不同部分字
体的形态特征,应留适当的空白,分类集中。
以上几点文字间组合的基本规律是使字体的个性化效
果更好体现的重要设计理念。而当标准字体的设计完成后,
要想使字体达到真正的同一性和规范化,须按照标准化制图
法标示标准字体的作图法和尺寸,制作大小不同规格的样
本。以便设计完稿或避免各自绘制的误差,使标准字体真正
达到标准化目的。
3.标准字体的制图法
所谓标准字体的标准化制图,是在应用中保证标准化、
统一化的手段。包括对标准字的形态、空间、笔划、角度配置
以明确的标准。
(1)方格栅绘制法:此法是以等分线划出方形格子为标
尺,将标准字配置其中,注明宽度、高度、角、圆心等关系与位
置。如标准字较为单纯可进行重点标注;标准字造型复杂,则
尺寸标注应尽量详尽,关键之处更应注明。此法还包括根据
标准字造型取带角度的斜格和长方格,可在标准字是斜体或
扁体、长体时使用。方格的单位应选择字体笔划成比例的尺
寸,以简明且易识别、易制作为基本原则。
(2)直接标注法:此法是将尺寸直接标注在线框绘制的
标准字体上,往往运用在尺寸比较复杂而方格无法表示清楚
的标准字体中,也可两法结合使用。
(3)圆弧、角度标示法:为了说明字体线条的弧度和角
度,可用圆规、量角器标示,来确定位置。
设计标准制图时要注意,若在粗略、草图的阶段使用的
标准作图的话,最好能将天地、左右的尺寸定为1:5或2:9
的比例。若画了更细致的等分线和尺寸的话,那么,须反复的
线目数量较多,写上很多数字,却使人很难判断基本形。还可
用实线加说明线的办法,并以粗细线和虚实线明确区分,字
形线也可用色彩或实心字来表示,但还应与说明线明确区
分。标准字体是文字设计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据此可
知字体设计的内在规律与设计原则。除此之外,在平面媒体
中文字的形式也并非独立存在的,更多时候是与图片、色彩
甚至肌理等元素同时出现,以求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
在平面中,文字与图片等其他元素的相互关系也是设计者应
着重探究的一环。平面中的图与文,二者孰主孰副?如何和谐
共存并能更好地表达主题,就需要对其版面的设计和编排等
问题进行具体且深入的研究。
二、版面设计中构成元素间的形式与内容
首先,我们不能将平面中的版面设计简单界定为单纯的
文字编排模式,其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探讨和比较文字与图片
以及其他重要构成因子的关联性问题。所谓版面设计,又称
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主要指运用造型要素及
形式原理,对版面内的文字字体、图像图形、线条、表格、色块
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编排,以视觉方式艺术地表达
出来,且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编排,使观者直觉地感受到某些
要传递的意思和信息。从图文关系问题出发,版面的形式大
体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以图为主,强调图片、色彩等元素,
而文字在其间似乎仅仅起到调节、说明和点缀等辅助作用。
招贴设计就是此类的代表。其二,文字因素占据画面主导地
位,凸显文字的说明性和指向性特点,图片等视觉元素则退
居其次的背景地位。如,书籍封面设计、报纸版式设计等。但
不论何种类型的版面设计都应当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理
念,这样才可设计出真正符合现代意识的优秀作品。
1.版式的设计原则
形式应为内容服务,但就版式而论,形式当为功能服务。
什么是版式的功能呢?无疑是易读。简化阅读行为的过程,是
版式的要义,无形间也提升了信息含量,亦即有效地传递信
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过多的信号导致人们作
出一种抛弃的反应,从而去寻找自我封闭。信息的强弱及清
晰与否,是由它的纯粹度决定的。针对当时平面媒体普遍存
在的纵横交错、字体繁复、线纹叠加的版式现状,省略化的图
文处理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原则上一律横题,这既与
视觉流程相一致(人的阅读视线呈水平状扫描),也因去除了
题位的横竖交织而简化了阅读动作;原则上去除纹饰和框线
(无线之线是线条的最高境界),引入组版第四元素———空
白;在繁复的字体“表情”中,确立最单纯以及最具“表情”的
一种,超粗黑和报宋,在对比中快捷传递强度信息,达至阅读
扁平化的最佳效果。
由此可见,版面是一种繁复的设计体系,强调功能,也能
动地制约着内容,诸如标题长度、题文图位比例、文字编辑的
组稿组版要素、版面空间容量(条数),等等。版面也是一种简
化的设计体系,概括地说,就是在版面中秉承“精”、“简”、
“巧”为其不变之设计法则。
版面设计并非只用于报刊的排版当中,网页、广告、海报
等涉及到平面及影像的众多领域都会用到版面设计。好的版
面设计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或者加强信息
传达的效果,并能增强可读性,使内容更加醒目、美观。版面
设计是艺术构思与编排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是艺术与技术的
统一体。
2.版面设计程序
版面设计通常会经过以下几个程序完成,但也会因设计
者个人习惯、设计要求等因素增加或者减少个别步骤。
(1)构思并画出草图。可能会有若干草图备选。
(2)选出设计稿。从草图中选取一个或者几个贴近设计
要求的,并进一步描绘出细节。
(3)正稿。在甄选出最后设计方案后,对该方案进行正式
的设计、编排、绘制等操作。
(4)清样。清样是从印刷设备上制作出的校样。清样应当
同最终的印刷成品的版面设计一致。制作清样就是为了防止
在正式印刷制作前仍有没能发现的文字错误(上接第49页)纰漏,不合乎设计要求的细节,或者是没有调
整好分色方案等。如果出现错误,就需要回到上一步继续修
改,因此,清样制作可能不只一次。
(5)编辑与定稿。
版面设计和排版不尽相同,二者的差别时常被我们忽略。
简单地说,可以认为排版就是版面设计程序中的正稿的编排,
即在完整的版面设计工作中包括了排版。排版更侧重技术性
的工作,仅仅在指定的方案中,运用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表
格等内容进行组织。如果是制作印刷品,还要按照印刷要求进
行分页。相对于排版,版面设计更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需要
考虑各要素编排的方案,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设计活动。
关于平面中的文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应用的范畴非常
宽泛。本文只是从字体设计和文字与其它平面设计重要构成
元素的关系这两点切入,从中探求抽象形式与具象内容之间
的关联因子。文字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从
事视觉设计人员的必修课。无论是汉字、英文还是拉丁文字
……其造型、结构和笔划,均具有象形、指事、会意等特点和
功效。根据这些对其进行不同情调的艺术加工后形成的视觉
形态,具有了高亢而又别致;刚劲而又细腻;浪漫而又概括的
特殊意境,成为既表达文字意义,又表现文字形象的寓意图
案,文字自身的结构美是其美学基础,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推
敲、装饰美化。还要依据文字的各自基础和民族欣赏习惯,从
文字内容出发,力求生动、确切地体现文字内容,以最简单、
合理、朴实的手法去表现文字设计的最佳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天一.CI设计[M].第一版.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巍.广告设计教程[M].第一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6.
[3]王亚非.美术字设计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广告的论文

关于广告的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广告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广告设计概念性分析

广告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整个中间过程,包括广告的主题、图形文字、创意、形象衬托等多个要素构的集合。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广告来达到吸引人们专注度及眼球的目的。

二、广告设计起源性分析

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一张发现于埃及古城底比斯遗址的三千年前的寻人启事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其实是中国宋朝时一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是中国最早的广告。而国外最早的印刷广告则发现于1471年的英国一家售书海报。

广告发展到今天,供其发布的媒体更加丰富,形形色色的广告随处可见,只要人们所在之处、所经之地,无论是看到、听到的,广告几乎无处不在。没有一种传播手段能像广告这样,在画面中迅速而有效地传达具有丰富个性化的思想内涵。以往“广而告之”的初级阶段广告已经不复存在,现今的广告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告知”,它受到了广播、报纸、电视、杂志、数字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运用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有的大小画面,卓越的创意构思,形成了现代广告的主要特征。广告设计的灵魂离不开彰显个性的构思,出奇制胜的手法,使结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创意,没有创意的广告只是简单的告知,只是没有生气的信息堆积。例如,某些房地产广告盲目跟风、概念雷同、翻版随处可见,这种举措让原本非常注重创新的行业导致形象渐渐模糊。

三、新时期广告设计思维分析

首先,横向思维的产生。横向思维有助于我们通过众多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思路入手,能使我们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它可作为纵向思维的对立方式,给人以新的启迪。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不同构图方法的表现、不同题材内容的选择、不同工具材料的运用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横向思维来创作。

其次,求异思维的产生。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众多创造性思维成果诞生的重要运思策略。这也是相对于常规思维来说的,从而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其思维活动的要诀在于不受任何框架、模式的约束,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难题,创造更美好的东西。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分析,假如把花的生长或凋谢过程完美的呈现出来,可以把正视、仰视、俯视等多种角度效果向结合的展示在作品中等等,这些形式都是要运用求异思维来创作完成的。

最后,想象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想象思维的出现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使其形象思维更加具体化。想象思维主要由再造想象思维、创造想象思维两部分构成。在头脑中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是指的再造想象思维,创造想象思维更加丰满,再现现成事物的同时,创造出全新的形象。假如在美术创作的角度上分析,如过要创作人在飞翔,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地球被人握在掌心,也可以创作动植物组合成新的生物等等,这些形式都是要运用无尽的想象思维空间来创作。

四、市场经济下广告设计方法分析

首先,市场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广告设计要适应产品市场宣传,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整个市场的需要,企业要高度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产品市场宽广多样,依据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宣传手段和宣传策略,找准目标市场,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特征是企业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获得最佳广告效益。

其次,一件好的广告作品应该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要了解产品消费者心理,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状况,依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制定不同特色的广告,使消费者在接受产品信息的同时,还能体验到欣赏商品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加深对广告的印象,提升广告的效果。因此,从广告审美角度分析消费者接受心理,对于广告效果研究很有好处。

另外,为了使广告效果更加形象具体、更加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在合乎情理的情况下,广告设计要结合市场需求通过夸张、象征、对比、幽默等手法来渲染和烘托主题,提高观众对广告的认知和感悟程度,广告设计往往追求奇特和标新立异,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因此,广告创意是整个广告的灵魂,它体现了创意者的审美境界与价值取向。所谓广告创意就是对广告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所进行的.观念性和新颖性的文化构思,广告人通过想象、组合和缔造对广告创作对象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使广告对象的潜在现实属性升华为社会公众所能感受到的具体形象。创意有时是一句能打动消费者的广告语,有时会是一个能唤起消费者愉悦心理的眼神或笑容,创意有时候又是一个既能反映广告主要经营理念和产品特色,又为品牌树立独特风格的标志等等,创意看似简单,其实好的创意更为复杂。

最后,杰出的广告创意需要付出艰苦的思维劳动,有些广告创意以有趣的搞怪的甚至出人意料的方式来达到表达、传递广告诉求的目的。众所周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一系列广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所呈现的所有广告信息都只阐述一个“美味”。麦当劳的几版电视广告都十分的具有与生俱来的戏剧性的广告创意哲学。其中一版广告片中,婴儿躺在摇篮时而欢笑,时而哭闹,令人感到费解。答案在片尾部分出现:原来每当摇篮晃到麦当劳拱门标志时,婴儿就高兴,拱门离开婴儿视线,他就啼哭。这部短短几秒钟的广告看似简单,却给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创意,对麦当劳标志发自本性的喜爱,使观众看完后,在惊叹叫绝的同时又会开心地乐意接受,从中我们领略到了广告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就是广告体现出来的自然的创造性,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人意想不到却又都在情理之中。因此,一个成功的广告创意设计是否能抓住观众的视线,并使观众对其内容情节或者画面,或者背景音乐念念不忘,深深记在心里,多产品本身记忆更加深刻。

结束语:

言而总之,一个好的广告设计师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在自己的行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突破以往固定思维,要与时俱进,在保留自己的特色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发散思维进行创新,才可以保证屹立在广告设计的浪潮中。

参考文献:

[1]贾雯鹤,陈书杰.广告文化解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2]柳礼泉,刘社瑞.广告文化的负效应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潘向光,张殿宫,崔绍忠,马姝.国际广告文化与国际商标的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4]李玉进,李成增.广告文化对广告活动的影响及其负面效应分析[J].新学术,2008,01.

[5]高芳英,李庆春,邱冬梅.传播改造交流整合――谈商业广告的文化功能[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6]赵华,米彦泽,陈爽,李明.论电视广告中的人文关怀[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7]周至禹着.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