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湖北素质教育杂志

2023-12-07 06: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湖北素质教育杂志

《素质教育论坛》杂志是由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与湖北省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大16开本,每月下旬出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078/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7661,邮发代号:38-448,全国公开发行。杂志是中国教育理论期刊协会会员刊物。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全国各研究机构、中小学校及高等院校等。

《素质教育论坛》杂志合法吗?

其实属于一号2刊的刊物,不属于假刊,但也不合法。

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素质教育的机制一:约束机制
二:保障机制
三:动力机制
四:激励机制
素质教育概念、特点
素质教育概念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1、全体性
2、基础性
3、发展性
4、全面性
5、未来性
基础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期刊名称 素质教育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灵魂
素质教育的本质
素质教育的机制 一:约束机制
二:保障机制
三:动力机制
四:激励机制
素质教育概念、特点
素质教育概念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体性 2、基础性 3、发展性 4、全面性 5、未来性基础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展开 编辑本段期刊名称
素质教育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学习,同时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教研成果的平台,为评定职称提供理论依据,《素质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窗口,教学研究交流的平台,现面向全国常年征稿。《素质教育》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国内刊号:CN 11-4350/G4,国际刊号:ISSN1005-4197,邮发代号:2-415 一、读者对象:大、中、小学校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 二、栏目设置:创新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管理、师资建设、教育研究、探索争鸣、素质教育、专题研究、高教论坛、基础教育、人物专访、学术前沿、精彩案例、教学方法、经验交流、教师随笔、德育教育等栏目。 三、文章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杂志是一本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
业性于一体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全国各教育研究机构、中小学校及职业学校。杂志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办刊宗旨,奉行“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刊理念,旨在引导、传播素质教育理念和素教管理经验等信息;由中国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是全国唯一研究素质教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被例为国家级教育类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全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指定刊物; 读者对象:广大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科研院(所)领导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
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一
路坎坷,很不乐观,2008年4月24日在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组的筹备大会。陶宏开教授作为特邀顾问。陶宏开教授的素质教育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和建议。但是在会上,83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老先生的几句话,道破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和在社会、历史、人类方面的紧迫性。他说,人类现在正在毁灭自然,我们要尽快改变这种现象,急需提高全人类的素质;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小孩子,各位教职工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说,顺手带走没有喝完的水,这就是一种素质。 从现场来看,确实职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至少没有第二个人带走自己的水瓶,甚至地上随处可见。可悲可笑可气!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陶宏开教授的见解:素质分为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整体素质。现行的应试教育被教育者以听为主,而素质教育以被教育者的主动性为主。言简意赅! 但是高度有限,只针对孩子,却忽视了教育者自身以及所有社会人士。 1.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思想下的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胡锦涛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是高素质的理想社会。没有高素质, “和谐”从何谈起?没有高素质,“社会主义”将是虚幻的理想社会。 2. 素质教育,应该从全社会的高度发起。CCTV-1的公益广告,历经几十年,现在已经推起高潮。但是,素质教育不应该假借某某活动知名(如:学雷锋日,奥运会,博览会……)发起,社会是每一个个体组成的,生活由每一天每一秒每一瞬间组成,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在体现你的素质。“桥上的人在看风景,桥下的人在看你。”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3.素质教育应该从新闻人物做起,充分发挥新闻人物的社会效应。毛主席的时代,是特殊时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人民服务……那个时代,领导,榜样,先进,模范,标兵,做老实人……当年令人激动万分的一些词语,现在已经慢慢淡出。可是现在只有政府官员,没有了“领导”! “为人民服务”换成了“形象重于生命”。 “是谁领导我们闹革命,是谁领导我们翻了身?”——谁能领导我们搞教育革命,素质教育。——“我们的亲人,毛主席!”“我们的亲人,共产党!”??? 4.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领导带头,群众加油!为全人类,为社会主义建设,加油!
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目标
①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人格养成专家叶长强先生,因兴趣使然结识众多海内外文化大家、儒释道等百家要人、社会精英人士及名人骚客。浸淫于浩若烟波的中华文化中,总结出人格之精髓——大成模型,填补了国内外人文教育的空白。大成模型是对往圣先贤人格发展的总结与提升,以人体结构为模型,将全息人格分为道、德、知行、时间、契约、行为、结果、情感、抉择九个部分,以生命进化为前提,在外和内谐的格局内呈螺旋状平衡向道接近成长模型。 ②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一模式在今天已暴露出某些不足。(1)“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2)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同时也忽视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机处理的必要性。(3)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有鉴于此,有学者提出另外的观点,认为学习活动是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教材间以及学生与其他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充满着偶发的、不可预知的因素,因此,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教育活动开始前就对学习结果作出明确规定,而应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目标,并不断修正目标,使之随时适应新的情况。简言之:既不应有预先统一的目标,也不应有恒定不变的目标,应当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严格说来,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目标,那么,还要不要统一的教育目标?要不要具体的教育目标?回答都是肯定的。
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灵魂
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把它喻为“灵魂”“核心”“关键”,是我党三代领导核心一以贯之的思想,在今天具有尤为重大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青少年学生表现出政治上积极上进,学习上勤奋刻苦,生活上丰富多彩的主流精神风貌。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社会越来越把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做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思想阵地,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另外,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也仍然存在,这些都必然影响青少年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再加上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明确,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不落实;体制、机制、队伍和投入政策措施不到位;重智轻德、重课堂轻实践等倾向十分严重;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和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一部分学校忽视思想教育工作,一部分教师不能为人师表,一部分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起着负面导向作用,造成一部分青少年心理脆弱、理想淡漠、思想混乱,少数青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本质
其实,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的问题,回答应该是清楚的。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了。 例如,它明确地区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甚至不惜将正常儿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数统计。第三,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机制
一:约束机制
实施素质教育既需要解决“令行”的问题,也需要解决“禁止”的问题,禁止是对背离、干扰、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行为的禁止。“令行”与“禁止”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约束机制尽管着眼于“禁止”,其实是为了“令行”,是为了在社区内产生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舆论和共同的风尚习俗,造成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在行为上进行自我控制。可见,必要的约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是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的约束包括法规约束、组织约束和文化约束等形式。就法规约束和组织约束而言,也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①决策环节,这是对约束的方向、内容、力度等作出决定的过程。例如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0年1月3日),规定的若干个“不得”,同时规定:“对加重学生负担的违纪事件,一经核实,必须严肃处理,对有关责任人要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约法三章》《十不准》等规范性文件,包括对违反行为的惩罚规定。这些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正确决策。 ②实施环节,这是落实约束手段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约束与反约束的矛盾、冲突过程,既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也需要执行者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执法必严的气势,以利于维护决策权威,保证其真正落实。据报道,为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山西省长治市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凡是教师工资不能兑现的地方,首先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凡教师工资发放不了的,县(区)书记、县(区)长和机关干部的工资一律停发。仅仅40天后,全市5293名教师工资全部得到解决。 ③监控环节。这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环节和约束对象进行监督、核察和调控的过程,也是对越轨行为施以惩罚的过程。 ④反馈环节。有关的约束决策是否正确,约束是否收到预期效果,整个约束过程能否良性运转,对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反馈环节获得确切信息,以便对决策、实施、监控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
二:保障机制
素质教育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指为素质教育运行提供必备的基条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的,孤立的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建立健全素质教的保障机制,就是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 素质教育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两个环节。①明确保障的内容和要求。首先,要保证学校经费和设施达到规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简称“三个增长”)。近年来总的形势不容乐观。至今不少学校,特别是老少边山地区的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笔”的阶段,一些学校甚至连粉笔也要限量供应。学校应该具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运动场地和器材等,几乎是一无所有。不少学校教师工资常遭拖欠、克扣,进修、培训的经费更是无从谈起。学生生活单调,视野狭窄,孤陋寡闻,哪里谈得上提高和全面发展?其次,要尽快有效地改造薄弱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主要是指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差、教学质量差、社会声誉差的学校。近些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的前途也越来越关心、重视。在愈刮愈烈的“择校风”中,条件好的学校人满为患,而薄弱学校则难以为继,师生在精神上受到创伤,信心削弱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这些现象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不利于维护公民教育和学习权利的平等,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动力机制
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提高人的素质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既是个人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就一个地区而言,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满足社区发展各种需求,符合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十分现实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尚未被充分揭示,少数学校和家长误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产生某种抵触情绪,因而,建立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首先就是要将阻力变为动力。 素质教育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①动力源开发环节,即激发人们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人们将单纯的片面的文凭需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②动力转化环节,将对优良素质的需要这一潜在形态的动力转化为追求优良素质的现实动力,转化为参与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⑧动力反馈环节,指整个动力机制输出结果对动力机制运行产生影响的过程,通过反馈,动力主体可以获得有关信息,从而对自身动力的方向、强度、持久性等做相应调整。
四:激励机制

给省级教育类报刊杂志投稿

  教育类报刊杂志投稿地址:
  报纸类
  《中国教育报》:北京海淀文慧圆北10号 100088
  
  《考试报》:海南海口五公祠后路14号 571100
  《中学生学习报》:河南郑州工人第一新村 450000
  
  《学习报》:山西太原建设南路15号出版大厦 030012
  
  《中学生理化报》湖南长沙左家垅桃花坪1号 410012
  《学习方法报》:山西太原黄陵路西巷5号 030031
  《中学生科学报》:北京海淀北洼路43号 100036
  
  《中国中学生报》:北京朝阳左家庄北里5号 100028
  
  《教师报》:陕西西安药王洞119号 710003
  
  《教育导报》:四川成都陕西街26号 610041
  
  《教育时报》:河南郑州顺河路11号 450004
  
  《中国教育时讯报》:北京海淀文慧圆北10号 100088
  
  《德育报》:山西太原黄陵路西巷5号 030031
  
  《教育信息报》:浙江杭州文三路求智巷5号 310012
  
  《现代教育报》:北京海淀北三环西路11号 100088
  

  杂志类
  《上海教育》:上海长宁路491弄36号 200050
  
  《人民教育》:北京海淀文慧圆北10号 100088
  
  《班主任》:北京北四环东95号 100101
  
  《班主任之友》:湖北武汉武昌武珞路9号 430060
  
  《现代中小学教育》:吉林长春人民大街138号 130024
  
  《教育探索》:黑龙江哈尔滨南岗中兴街19号 150080
  
  《素质教育》:北京9666信箱 100086
  
  《高中生》:湖南长沙彭家井11号 410008
  
  《中学生》:北京朝阳左家庄北里5号 100028
  
  《成才之路》:黑龙江哈尔滨太平区南直路和平小区35楼 150056
  
  《中小学管理》:北京西城德外什坊街2号 100011
  
  《教育文汇》:安徽合肥屯溪路435号省人大联合楼8楼 230022
  
  《教师博览》: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96号 330046
  
  《教育科学研究》:北京朝阳北四环东路95号 100101
  
  《考试》:北京永安路106号 100050
  
  《现代技术教育》:北京清华大学电教中心 100084
  
  
  《教育仪器与实验》: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35号 100080
  
  《招生考试通讯》:辽宁沈阳和平区北区马路37号 110002
  
  《课程 教材 教法》:北京沙滩后街55号 100009
  
  《高考》:辽宁长春建设路43号 130061
  
  《教学与研究》: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59号 100872
  
  《数理化解题研究》:黑龙江哈尔滨外景阳大街47号 150020
  《理科考试研究》:黑龙江哈尔滨滨河兴路50号 150080
  《中国考试》: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39号 100080
  
  《教学与管理》:山西太原黄陵路西巷5号 030031
  
  《课堂内外》:四川重庆渝中区双钢路3号 400013
  
  《数理天地》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37号 100080
  
  《数理化学习》:黑龙江哈尔滨和兴路50号 150080
  《中学生理科应试》:黑龙江哈尔滨师大 150080
  
  《中学理科》:广西南宁建政路37号 530023
  《中学生百科》:湖南长沙韶山北路643号 410007
  
  《中学物理》:黑龙江哈尔滨和兴路50号 150080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陕西西安陕西师大 710062
  
  《物理教学探讨》:四川重庆北碚西南师大 400715
  《物理教学》:上海中山北3663号华东师大 200062
  《物理教师》:江苏苏州大学 215006
  《物理通报》:河北保定合作路1号 071002

  《电化教育研究》:甘肃兰州安宁东路805号 730070
  
  《中小学电教》:吉林长春湖园路1号 130022
  
  教育类报刊投稿地址
  报刊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信箱
  人民教育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100088
  北京教育 北京市8032信箱 100088
  辽宁教育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29号 110031
  小学教学设计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吉林教育 长春市西长春大街95号 130042
  山西教育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天津教育 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 300113
  黑龙江教育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5号 150080
  陕西教育 西安未央区纬26街中段 710016
  湖南教育 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1号 410008
  湖北教育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 430079
  四川教育 成都市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6楼 610041
  江西教育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 330046
  福建教育 福州市鼓屏路162号省教育厅二楼 350003
  上海教育 上海长宁路491弄36号 200050
  江苏教育 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 210013
  中小学数学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楼 100037
  中小学教材教学 北京沙滩后街55号 100009
  课程.教材.教法 北京沙滩后街55号 100009
  小学语文教学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小学教学参考 南宁市建政路37号 530023
  **小学教学研究 南昌市沿江北路40号 330008
  特区教育 深圳市人民北路深中街头16号 518001
  江苏教育研究 南京市中山北路259号 210003
  班主任 北京北四环东路95号 100101
  **班主任之友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武珞路9号 430060
  中小学音乐教育 杭州市建德路9号 310006
  科学课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 430079
  小学德育 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楼一楼 510631
  南通教育研究 南通市人民中路161号五楼 226001
  教育艺术 北京804信箱 100037
  **小学青年教师 郑州市顺河路11号 450004
  河北教育 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 050061
  环境教育 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100036
  **教学月刊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310012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 100101
  中国校外教育 北京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心 100035
  现代中小学教育 长春市人民大街138号 130024
  现代特殊教育 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 210013
  中小学管理 北京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100011
  学科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100875
  中小学教学研究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2号 110032
  海盐教育科研
  海盐新课改杂志
  嘉兴教育
  中国教师报 (详见下面“相关信息”)
  浙江《教育信息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
  全国各地教育类报刊(学生)投稿地址一览表
  报刊名称 编辑部地址 邮编 电子信箱
  作文周刊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鼓楼东路26号 041000
  中国儿童画报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楼 100028
  少年日报 长海长宁路491弄36号 200050
  中国少年报 北京左家庄北里5号楼 100028
  少年儿童故事报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路9号 310006
  农村孩子报 安徽省宿州市东仙桥街南区五楼 234000
  小学生阅读报 长春市人民大街173—1号 130022
  少年之友报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 232001
  语文辅导报 辽宁省铁岭市邮政局第58号信箱 112000
  少年先锋报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76号 400020 EMAIL— EMAIL—
  少年科普报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新华大街18号 113006
  作文评点报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师院路8号(甲) 13600
  少年智力开发报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822号 050081
  关心下一代周报 江苏省南京市梅园新村大悲巷12号 210018
  江海晚报“南通教育”南通市人民中路161号 226001
  小龙人报 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109号 750004
  语文报 山西太原市广场收投局12022信箱 030012 (低幼版) (故事版)
  语文报(小学版)山西太原市双塔寺街124号1107室 030012
  小学生学习报 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 450004 作文编辑室:
  小学生拼音报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中街29号 100061
  小学生世界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310012
  少年文学 武汉市长江日报路特1号 430015
  学习方法报 山西省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030031
  读写知识 北京市西城区东新开胡同67号 100035
  百家作文指导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中央大街 1637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