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阿尔山旅游资源论文

2023-12-09 05: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阿尔山旅游资源论文

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地区一向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阿尔山以他独特的火山熔岩地貌和地质奇观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专家们和探险者们的眼球.  
2001年的夏天,一个叫刘欣的年轻人在阿尔山下的一个村子里的一户人家中意外发现了一枚小巧玲珑;通体呈红色,夺目耀眼的红色石块.刘欣精通石雕,一眼就看出这块小石头不是一般的石头,有可能是红宝石.于是他和同伴李跃云开始了一场寻宝之旅.  
阿尔山一带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传说阿尔山中有一巨大矿脉,由于阿尔山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矿泉,俗名温泉,有些泉眼早在元代就已被开发利用,现阿尔山地区仍在使用着约七八十口温泉,那么宝石会不会是由于某种地球内部运动而使矿脉接近地表,再经过地下水的冲刷而被冲刷到下游呢?谁也不清楚.刘欣和李跃云先到疗养院矿泉区了解了附近矿泉分布和哈拉哈河走向之后,沿河两岸详细探察,一草一木,都不放过,也没有发现宝石的任何线索.怎么办呢?刘欣仔细观察了哈拉哈河的流向,分析了水流速度和水位等,推测矿脉很可能就在上游,他们计划从哈拉哈河左岸一路上溯,顺路拜访金江沟等新开发的温泉区,直到大拐湾.李跃云也同意这个办法.
于是两人一起整装行动.沿路的景色多半呈寒温带所特有的景色,由于还在暖季,阿尔山显得很暖和,阳光也并不刺眼,落叶林和针叶林在这里争相争地盘,低矮的灌木相嵌其间,油蛉在歌唱,荆棘遮蔽了前方道路,河滩边一堆一堆的鹅卵石杂乱地堆着,毫无次序,似乎千万年来人迹罕至,河水泪泪地流着,似乎在述说着千万年的历史?刘欣细致的观察附近的地质地貌,他发现越往哈拉哈河的上游走,草木越稀疏,较高等的植物也越少.两天后他们经过金江沟,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线索.于是决定继续前行,从金江沟往上,沿岸遍布着许多玄武岩,玄武岩是地壳运动和火山喷发的一种产物,不是一般的石头,玄武岩一般呈暗灰色、 棕色,质地纹理较粗,表面有龟裂痕迹.经过上亿年的衍化,由于各种作用,玄武岩风化脱落,石头变得酥软无比,一敲就掉,许多大块岩石也变成许多小石块,散布在方圆数十米的范围内.刘欣震惊不已,他用DV拍下了这一切,李跃云也有了新的发现,他在河畔洗手时竟意外发现淤泥里有一块绿色的宝石,他欣喜若狂,这一发现可能验证了刘欣的推断.两人欣喜不已.当夜他们夜宿在这宁谧的野外.  
之后他们一路翻山越岭,在一块凸出的长着灌木的玄武岩台地上,刘欣不经意用地质锤一敲,敲下一些绿宝石碎屑!可是别的石头上却没有,线索断了吗?不,没有!同一天他们在河流的拐弯处发现了又一枚红宝石,由于哈拉哈河上游河水湍急,到这里一改弯曲的走向.由于虹吸现象的作用.水流速度放缓,河面变宽,一些鹅卵石被堆沏在河滩上~~~~~~  
·刘欣和李跃云经过大拐湾之后,决定兵分两路,刘欣在哈拉哈河左侧寻找宝石矿脉,李跃云在右侧寻找,傍晚在大拐弯附近会合.刘欣戴着山地帽,拄着探路杖,一路往哈拉哈河上游走去,沿路散布着许多丘陵台式地貌,石质也变得更坚硬无比,水流也十分湍急.刘欣思索着,那两块红宝石的质地和色泽大体一致,圆滑坚润,似乎受过上千万年的水流的冲击和磨刷,那么这些宝石肯定是在哈拉哈河的上游冲击下来的.这怕未必吧?令人震惊的是,在哈拉哈河左岸火山熔岩区,龟板状的大地四散开来,哈拉哈河人间蒸发,大地上还有河流穿越过的痕迹,火山熔岩所造成的火山锥、火山洞、火山丘、火山屿、火山台和熔岩流等特殊地貌让人吃惊.一座座耸立的圆形山丘,破裂的玄武岩,涵洞样的火山洞,流沙覆盖着的火山台,无不各具特色.刘欣似乎忘却了此行的目的,尽情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衣镶嵌在坚硬的玄武岩中,顽强地繁衍,矮松迎着风向生长,虽然很矮,但是有一股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啮齿类动物在小丘里筑洞安家,小型的晰蜴穿梭在低矮的灌木丛中,无不彰显出阿尔山的独特魅力.谁能想到,在大兴安岭深处还有如此美景,有些熔岩东倒西歪,仍成流动之势,仿佛在向人们介绍亿万年前这里的历史,凝固的岩浆到处都是,呈灰黑色,上面有许多凸起的小孔,这是火山里的石灰质,凝固后所特化的形式.刘欣又发现了火山蛋,火山口里的固态物质在火山喷发时被抛到几千米的高空遇冷凝固成一个似蛋形的石块,所以叫火山蛋.火山蛋里往往有地表下的矿物质特征.这一点刘欣自然清楚,他用地质锤敲击火山蛋,得到了许多绿色宝石,这些宝石比原来发现的宝石体积大的多,而且形状更规则,光亮程度也比先前的要好很多,刘欣非常高兴,晚上和李跃云的见面使他大吃一惊,李跃云也带回了一粒红宝石.后来他们又一直前进到达驼峰岭;领略了堰塞湖独特的自然风光后,因天气原因撤回乌伦贝尔.刘欣他们采集的几块宝石经鉴定并非红、绿宝石,而是属于亚宝石的一种石榴石.虽然他们寻找矿脉失败了,但这种精神却值得大家赞赏.而他们的行动也引起了中科院的关注.  
两年后,中科院专门派出科研组赴阿尔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搜集了大量岩石、熔岩、动植物标本,完成了对天池、驼峰岭的测绘工作.由于阿尔山是全中国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区域面积最大的;有大量的火山丘、火山屿、火山台和堰塞湖的地方,所以2004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

阿尔山植物特点

  阿尔山市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西北端,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阿尔山全称“哈伦 阿尔山”,蒙古“热的圣水”之意。地理座标为东经119°28'――121°23',北纬46°39'--47°39'之间。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118公里,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阿尔山市东与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兴安盟扎赉特旗毗邻,南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西连蒙古国的东方省,北与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鄂温克族自治旗相连,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边境之一,国境线长93.434公里。

  阿尔山市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全年主要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与西北干寒气流影响,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大陆型高山气候区,地方小气候特征明显。全年气温较低,无霜期短,气湿年较差、日较差大。
  四季特征
  阿尔山市具有独特的四季特征,即春秋相连,夏季特征不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光、热、水和风的季节变化明显。
  春季至秋季 阿尔山市春季平均起日为5月6日,秋季平均止日为9月20日,春秋相连约持续138天。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温度日较差大,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偶有降雪和“倒春寒”现象发生。降水量变率大,发生春旱的较低。大风日数增加。全年最高气温出现在7分,同时降水量增大,水汽充沛,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较频繁,给农作物造成危害,但水热同季又是农作物生长的旺季。8月下旬到9月中旬,温度明显下降,降水明显减少,早晚温差大,秋霜随之出现。全年无霜期为90天左右。
  冬季 阿尔山市冬季漫长而寒冷,平均起日为9月21日,平均止日为5月5日,长达7个多月(227天)。由于受西北冷空气的影响及蒙古高压的控制,冷气团长期滞留,多寒潮风雪天气。大寒期达3个多月,积雪覆盖期为152.2天。冬雪量平均达3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5%,极端最低气温为-45.7℃,出现在1966年1月19日。偶有大风发生。
  日照
  阿尔山市太阳辐射总量为5275兆焦耳/平方米,作物生长季内总辐射量占年值的66-69%。年日照数为246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6%,日照月份分布为5月份最大,平均为255.3小时;12月份最小,平均为140.1小时。
  温度 湿度
  温度 阿尔山市气温南北温差大,冬夏寒署悬殊。年平均温度为-3.1℃,其中白狼地区以南的五岔沟、西口、明水地区气温渐高,白狼以北地区气温较低。阿尔山市最冷月平均气温-25.6℃,最高气温平均为16.6℃。0℃以上积温1898.5℃,5℃以上积温1738.3℃,10℃以上积温1345.9℃,15℃以上积温520℃。
  湿度 阿尔山市水气压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年平均为5.3毫米汞柱,在兴安盟属最低地区。相对湿度比全盟其他地区偏高,年平均湿度为70%。每年7-8月份最大,约为80%左右,春季50%左右,冬季76%--79%。
  降水
  阿尔山市降水量年平均值为445.3毫米,年降水量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占全年的47%左右,冬季降雪量达36.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7%,比全盟其他地区多4.5%左右。降水变率相对稳定,表现为春秋季大,夏冬季小。

  阿尔山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气流影响,主要盛行西北风和偏西风;春秋相交季节受东南季风影响,主要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小于2.7米/秒,是兴安盟风速最小的地区。

  阿尔山市水资源总蓄积量地表水为7.92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18亿立方米,人均1.63万立方米。
  阿尔山市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密切,属于大兴安岭水源涵养区,普遍存在潜水地下水,埋深1.8--3.5米,良好的含水层7--8米,由卵石、河砾层构成,粗中砂填充(0.1厘米的颗粒不足10%,所以透气性能良好)。矿泉水资源丰富,日涌水量2000余吨。
  阿尔山市有天然草场500万亩(含林间草场)。根据气候特点、植被特点以及地形条件的不同,这些草场可分为草甸草原草场、草甸林缘(林间)草场、低地草甸草场、沼泽草原草场4类,其特点分别为:
  草甸草原草场 分布广泛,山坡沟谷都有。该类草场植被以中生灌木和中旱生草本为建群种或优势种,混生一定的中生或旱生植物,常见的灌木有兴安杜鹃、二色胡枝子、虎棒子、绣线菊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线叶菊、多叶隐子草、地榆、苔草、铁杆蒿、裂叶蒿、山野豌豆、羊草等。土壤以灰色森林、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为主。
  草甸(林缘)草场 主要分布于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植物主要是中生、中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主要为中生阔叶杂草类,如地榆、萎菱菜、野豌豆、日荫菅等。土壤多为灰色森林土、草甸土。
  低地草甸草场 分布于河流两岸的滩地、山谷地、山麓冲积边缘和平原的甸子地等,主要由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也包括中旱生、湿中生植物,常为高大草群,代表植物为地榆、萎菱菜、裂叶蒿、大叶樟、老鹳草等。土壤为黑土和草甸土。
  沼泽草原草场 多发育在土壤潮湿、地下水丰富、经常接受地表或溢出为短期地表水季性积水地段。草场多以湿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群落组成常以莎草科植物为主,代表植物有三棱苔草、灰脉苔草、塔头苔草、沼萎菱菜等。土壤为沼泽土壤。

  阿尔山市动物资源丰富,均属寒温带栖自动物,其中动物有5目12科30余种,禽鸟类有12目19科40余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金雕、黑嘴松鸡、黑鹳、丹顶鹤;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梅花鹿、马鹿、驼鹿、驯鹿、鸳鸯、猞猁、麝、天鹅、雀鹰、盘羊等;属于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的有紫貂、雪兔、水獭、黄羊、狍子、细嘴松鸡、雉(野鸟)、沙鸡、榛鸡(飞龙)等;益鸟益兽有啄木鸟、燕子、猫头鹰、杜鹃、鹰蝙蝠、伯劳、狐狸、黄鼬、香鼠、艾虎等;此外,还有黑熊、野猪、狼、山狸、野兔、獾、天鹅、野鸭、刺猬、獐、蛇、交嘴雀、中杜鹃、红胁蓝尾鸲、北来雀、北噪鸦等。
  市境鱼类主要有继鳞鱼、哲罗鱼、柳根、马口、狗鱼、泥鳅、鲶鱼等。
  阿尔山市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共有57科190属269种,野生油料植物有山杏、榛子、文冠果、白桦、黑桦、油松等;野生淀粉植物有蒙古砾、灰菜、稗、狗尾草、野豌豆等;野生药用植物有地榆、赤芍、老鹳草、狼毒、苦参、艾蒿、黄芪、黄芩、柴胡、桔梗、车前、蒲公英、金莲花、防风、甘草、白芍、苦豆子、乌头、白头翁、走马芹、苍术等。
  野生观赏花卉植物有芍药、柳兰、杜鹃等。
  野生食用菌及蕨类有猴头、木耳、紫花脸蘑、白蘑、小黄蘑、杨树蘑、蕨菜、广东菜等,水生植物主要有水葱、蒲耳、轮叶黑藻等。
  阿尔山市境内矿泉资源丰富,且具有水质好、矿化度高、储量大、易开发利用等优势。已得到权威部门认定并已被开发利用的有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五里泉、圣水泉及有待鉴定和进一步开发的金江沟温泉。
  一、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
  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位于温泉街。在东西宽70米,南北长500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48眼温度成份不同、作用疗效各异的矿泉。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温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钠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
  阿尔山温泉群处在阿尔山断裂带上。受新生代构造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阿尔山地区形成了伊尔施、阿尔山、五岔沟等一系列断裂带。地下水尚断裂带渗透到不同尝试与不同成份的岩隙中,经过长期地热作用与矿化作用,形成了今天矿泉的不同温度与不同矿化成分;被矿化的地下水在不断的热循环的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不断补给下,涌出地面,形成了今天的阿尔山矿泉群。冷泉水来自地表潜水,温泉、热泉、高热泉水来自地下深层循环水。
  阿尔山矿泉群48眼温泉各有出处,且冷热殊异;最低1.5℃,是高48.5℃,温差47℃;最相近的两泉仅距0.3米,水温温差却在14℃以上。48眼泉中,温度低于25℃的冷泉在25个;温度为25.1--37℃的温泉12个;温度为37--42℃的热泉10个;42--48℃的高热泉1个。这样分布密集且温差悬殊功能各异的矿泉在世界上已 的矿泉群中,是独一无二的。
  矿泉涌水量的稳定,据测定,48眼矿泉总涌水量为559.64吨/昼夜。其中有18眼矿泉涌水量较大。
  阿尔山矿泉属碱性重碳酸钠、钙泉(pH=7.4--8.5),也属含放射性氡泉(Ra=11.7--60.63Kmn),泉水中除上述主要成份外,还含有氯、镁、硫酸根、硅酸根、氟、锶、锰、铜、铝、钛、钡、银、铯等元素。
  阿尔山温泉早在几百年前就为科尔沁草原、呼伦贝草原及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所发现和利用。清咸三年(1853年)黑龙江呼伦贝尔总管府派人考察、勘测,并于此后开始修建经营,从此阿尔山温泉得到正式开发。由于战事频繁、交通阻隔,阿尔山温泉实际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民国37年(1948年)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阿尔山温泉的价值真正为世人所认识,并正在适度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1994年8月,在南泉区内打一口井深为288米的地热井,温度48℃,属高热泉,日涌量600吨,水质及元素同34号泉相同。
  阿尔山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1999年,阿尔山市建立了温泉、天池、樟松岭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
  一、温泉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包括阿尔山疗养院温泉群、圣水泉、五里泉、金江沟温泉及阿尔山市区饮水区(自来水公司取水区)等矿泉资源,是阿尔山市发展战略中“疗养”的主要依托。
  二、天池自然保护区
  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伊尔施镇境内,海拔1020--1474米,面积9450公顷。该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呈多样化分布,天池、杜鹃湖等6个湖泊点缀于保护区内,石塘林隐身其中。该区是阿尔山市景区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是阿尔山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景区。
  三、樟松岭自然保护区
  樟松岭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山市伊尔施境内,总面积10209公顷。保护区内有437公顷的天然樟子松林,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加之靠近阿尔山口岸的地缘优势,该保护区将成为阿尔山市旅游业的又一重点景区

阿尔山旅游景点介绍

阿尔山旅游景点介绍:

1、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区

阿尔山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一座新兴的边境旅游疗养城市。这里分布着世界上第二大的矿泉群。其中最大的就是海神圣泉疗养院矿泉群,有48眼温泉。

2、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

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内蒙古阿尔山市白狼镇白狼林业局施业区属中低山地貌,是属于嫩江流域洮儿河发源地,距白狼镇3km,总面积1135hm2。

地理坐标为北纬47°01′18″~46°59′56″,东经120°06′38″~120°10′41″。南起白狼镇鹿村,北至白狼林业局苗圃,西以国铁白阿线为界,东以白狼峰山脊为界。距阿尔山市温泉街30公里,距兴安盟盟委所在地乌兰浩特市220公里,距乌阿一级公路20公里,紧邻S203公路,距阿尔山伊尔施机场50公里,据阿尔山市核心景区3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周围旅游资源组合度较高。

3、阿尔山白狼峰景区

阿尔山白狼峰为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90%,主峰1511米,峰顶为近200公顷的冰川遗迹。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理类型多样,生态系统完整,洮儿河及其支流沿白狼峰东西两侧流淌,它以“美、绝、险”三大突出景观令人倾倒。

近年来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修建了木栈道、观景台、水泥路等,进一步增强了旅游服务能力,结合举办杜鹃节、圣水节等多种节庆活动,提升旅游发展带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白狼峰已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特别是深受摄影、绘画、书法、作家和影视传、自驾游爱好者的青睐。

4、南兴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兴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距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阿尔山市区25公里,距阿尔山林俗文化景区---兴安林俗村10公里,紧邻S203公路。1996年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被自治区文明办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兴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南兴安隧道、南兴安隧道堡垒等部分组成,是日军在东北地区修建的军事设施,是日军侵华的重要铁证之一。

5、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南麓。这里气候独特,昼夜温差明显,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植被类型属寒温带针阔混交林,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具有独特的北国风光。

公园内有大兴安岭第一峰——特尔美山(海拔1378米)和大兴安岭第一湖达尔滨湖;有火山爆发时熔岩流淌凝成的石塘林和天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