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王念孙《读书杂志》

2023-12-11 10: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王念孙《读书杂志》

读书札记。王念孙的《读书杂志》是按照关于校勘兼训诂的读书札记编排的。《读书杂志》是清代王念孙先生在校勘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清代朴学的代表著作。

《逸周书》纯行不二曰定在王念孙《读书杂志》的第几页

读书杂志·逸周书》校勘论证不足之处、理据有误处或校勘有误处进行评议,以就教于方家。

一. 论证不足

1.“美女破舌”条

笔者认为,此条王氏的校勘有论证不足之嫌。《逸周书·武称篇》:“美男破老,美女破舌。”王念孙云:“卢(文昭):‘今《战国策·秦策》引此破舌作破少。唯高诱所注本与此同。’念孙案:美女破舌,于义亦不可通。舌当为后。美男破老,美女破舌,犹《左传》言内宠并后,外宠二政也。隶书后字或作与舌近似而误。段氏若膺《说文注》曰:‘舌、后字有互讹者,如《左传》舌庸讹后庸。《周书》 美女破后讹破舌’是也。” [1]朱俊声、孙诒让赞同王氏之校。孙诒让曰:“王校是也。吴师道《战国策校注》云:《修文御览》引《周书》作‘美男破产,美女破车。’文义皆不及今本之长。”笔者认为王氏之说,欲成定论,还有待于把校勘与训诂结合起来,把句子串讲清楚,以更充分的论证使人信服,尽管他除了引段玉裁《左传》舌后互讹之言作为佐证,且在校勘文字中说明“东魏敬史君女舌称制”,舌字为后字之误,但仍不足以证明此“美女破舌”之舌字当为后字才通,例如《逸周书汇校集注》辑录的潘振、陈逢云、朱右曾等人之说,皆不以为是误字,而以舌字阐释之,初看似乎比王氏之说更精彩。潘氏云:“老,如方伯称天子之老,大夫称寡君之老,皆是。破老者,邦君必国亡,卿士家必丧也。美女破舌,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也。”陈氏云:“国君好艾则远弃典型,故破老;国君好内则忠谏塞路,故破舌。”朱氏云:“舌,谏诤之舌。”经过比较,我还是相信王氏舌当为后之说。因为,美男与美女对文 ,为性质相似的事物,行为动词皆为破,则所破者应该是性质相近的事物。老,释为君王所倚重的老成人。正如《诗经·大雅·荡》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老与后为一类,若是舌,不是一类。且“美男破老,美女破舌”下文有“淫乐破正,淫言破义”,正、义亦为一类。唐大沛云:“美少年进则老成人弃矣。破,败坏也。美女在御,则正后失宠。”老作为尊称,《诗经》中就有此用法,《小雅·十月之交》:“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言执政者弃元老大臣。古代对元老大臣称老,古籍皆有记载。《礼记·王制》:“属于天子之老二人。”郑玄注:“老,谓上公。”《曲礼下》:“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左传·昭公十三年》:“天子大夫称老。”[2]美男破老,言外 乱;美女破后,言内 乱。上文云:“伐乱,伐疾,伐疫,武之顺也。”其次,我赞成王氏之说,因为舌字若为后字之讹,不象上述诸说,需增字而义明。又刘师培就舌字还有异文车字,言:“舌、车音殊,奚克通假?盖舌本作居,(《修文御览》)车则同音借字。破居,犹云毁室。今本讹舌,《杂志》易后,似非。”对比之下王念孙的校勘是对的,因为,按刘师培说,舌若为居,不仅老与居非一类事物,而且因为这两句话是针对邦君诸侯而言,美女毁室也扯得太远,宠爱美女首先冲击的自然是后,从而使宫廷内混乱,至于混乱到不可收拾,家毁国亡,是最后的结果,正如外宠必然使小人凭其年轻貌美而得势,使老成人被遗弃。甲骨文后字有作 者(见《汉语大字典·口部》第244页收有此字),与篆书居字相似。甲文后字象人产子之形,“古”象子形(甲骨文《粹四Ο一》构件“人”下从“子”可证)。婴儿顺产头先出,故头在下[3],而篆文居字作居,从尸、古会意,是蹲踞的踞的本字,寓意蹲踞是从古以来的习俗,尸象人卧之形,尸亦人也。[4]窃以为“美女破居”之居字本为后()字,因形似而误为居,刘师培言(《修文御览》)“车”为居的同音 借字,有其音理依据 ,但无通假之例,所以说车为“居”的“借字”是不妥的。实际上是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后”字先误为“居”,而中古“居”与“车”音近,故又误为“车”。

《读书杂志》的作者是谁?

王念孙(公元一七四四年~一八三二年),字怀祖,号石臞,世人称石臞先生。江苏高邮县人。清代著名音韵学家、训诂学家。干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升郎中。擢陕西道御史,转吏科给事中(绢:?),最后官至永定河道。

王念孙出身于学者官宦之家,祖父王曾禄一生以讲学为业,父亲王安国是雍正进士,官拜吏部尚书,长于经学。王念孙幼承庭训,八岁能属文,十岁学毕群经,旁及各种史籍,被誉为“神童”。干隆二十一年,著名学者戴震来京在王府执教,王念孙和段玉裁均拜戴震为师,研究文学、音韵、训诂,造诣精深。王念孙不仅是一位清正廉洁、勤于国事的官员,更是一位在学术上作出重大贡献、开创一代学风的宗师。他一生勤奋写作、著述宏富。《读书杂志》正编在王念孙生前于嘉庆十七年(公元一八一二)至道光十一年(公元一八三一年)陆续刊印;余编由其子王引之整理,于道光十二年刊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