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得中原者得天下论文

2023-12-10 04: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得中原者得天下论文

中原地区位居天下之中,沃野千里,滨临黄河,通达四面八方。

由于古代中国社会以农业为主,而中原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处于交通要道,因此中原的人口也是全国最多的,在冷兵器时代,人口就是一切,人口即国力。人多就意味着兵员充足、后勤保障充足。

而沿海地区在古代属于蛮荒不毛之地,难以种植,交通不便,人口较少。南方地区开发较晚,直到南宋时期,江南才超过中原成为经济中心。

在古代,政治中心常常在中原地区。

综上,古代中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又处于天下之中,即是经济中心,又是政治中心。因此,得中原者得天下!

为什么说得中原者得天下?

很赞同你说的北方出武士,南方出文人。差不多就是这样。北方人自古以来都生活在比较南方更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比如风沙、大雪、连续几个月的苦寒和饥饿,所以受自然法则影响、自出生就淘汰掉了大部分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而且饮食习惯也有关系,吃肉的和吃草的人肯定不同。
再说说中原的问题,我说说个人的看法,中原其实就是河南一省之地。河南土地平坦,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适于农耕,适合居住。对各路豪强的意义第一是正统,因为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其次可以整军、屯耕、驻军,而且很多大型城市都在中原,所以在防守上也有优势,能互为犄角,相互支援。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中原起家,南征北战最终一统天下。

为什么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

在古代,曾以“中原”一词来代中国,也用“中国”一词来指中原。《史记》中以中原为中国的用法就很多,比如:“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天官书》),“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秦本记》)等。(不过这里“中国”仅指中原一的部分,比我们所称的中原要小)。中原,可谓是中国历史文化之根。

中原”这个名称是指的一个大概的地理区域,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分界线,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位于黄河流域,指黄河上、中、下游,这在史书和辞书中是比较一致的,而其中更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包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以及内蒙、甘肃的部分地域在内,其中又以豫晋陕为重。直到现代仍广泛使用的“中原”指黄河流域,

4000年前,黄河流域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传说中孔子出生时黄河水是清澈的。西周时,黄土高原拥有森林4.8亿亩,森林覆盖率为53%,黄河中游地区是很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广阔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华夏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中心在中原地带。

女娲造人;伏羲教民结网,进行渔猎和畜牧并创造八卦;有巢氏发明巢居,教民构木为巢,四季遮风避雨,居住树上,以避野兽侵袭;燧人氏发明火,他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与动物完全脱离开来;神农氏发明种养殖业,告别采集、渔猎方式而定居生活。远古时代,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它们彼此间不断撞击、融合、同化、发展着。黄帝族发迹于此,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并和炎帝族融合,并把早期各氏族统一、融合为炎黄族,开创了中华文明,中国人也因此把炎帝和黄帝作为自己的祖先。

中原地区是东西南北经济交通的枢纽,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以社会综合发展程度而论,春秋以降,秦汉以前,中国政治大舞台是中原一带。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汉之争,主战场都在中原。战国时期全国有较为著名的经济都会26个,其中22个在黄河流域,如长安、咸阳、洛阳等,长江以南仅有姑苏等四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崛起,百家争鸣,从老庄、孔孟到申韩,其代表人物都主要集中在鲁、齐、楚、魏等中原地区。最适合耕种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特别是黄河流域内的中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经济发达。自古有“得中原者的天下”的说法。

在这片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不胜枚举的战争。诸如黄帝蚩尤涿鹿之战、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楚汉争霸、光武帝刘秀兴汉、曹魏中原称雄、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

在广阔的中原土地上,河南、山西以及陕西部分和三省交界的一片区域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自然条件,都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单独称为狭义的“中原”,即 “中原之中的中原”。这一片地区从古至今都是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是中国古代皇朝建都最多的省份。从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此建都或迁都于此。山西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中原地区的历史名人很多,其中圣人荟萃,有武圣关羽、科圣张衡、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诗圣杜甫等;文有杨修、白居易、韩愈、欧阳修、杜牧、王维、王之涣、柳宗元、司马迁;武有关羽、马超、岳飞等。还有韩非,武则天,杨贵妃,狄青,司马光,元好问,班固,班超等,不胜枚举。就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生养在此。

在古时,中原可以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说"得中原者得天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