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全球第一份生态经济杂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3年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生态经济》杂志以“深入读者、深入产业”为基本编辑思想,力图以全球视野,全面关注和报道最新生态资讯,关注全球生态经济领域的热点事件,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传播生态经济知识,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瞩目,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谋、企业家的助手和读者的益友。由于依托新华社、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自然之友”等专业咨询机构,发挥出版社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网络和书刊互动的资源优势,《生态经济》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影响力正日益上升。 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前沿论坛绿色经济产业观察绿色设计家园故事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云南省第二届期刊评选优秀期刊、优秀主编、优秀编辑、优秀栏目奖(生态警示录)(2006)全球第一份生态经济杂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主编:高晓铃ISSN:1671-4407CN:53-1193/F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609号新闻出版大楼4楼邮政编码:650034邮发代号: 64-5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生态经济创刊时间:198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2012:《发展中国西部区域资本市场的探讨——以贵州省为蓝本》,载于《贵州社会科学》第9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11:Of Enterprise Group Culture Force-management and control, performence and path The Invitation of 2011 iismes. (ISTP)2010:《我国公司债券信用溢价的实证研究》,载于《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2010:《中国企业集团海外并购中文化力整合的可行性研究》,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第9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10:《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风险投资控制系统研究》,载于《统计与决策》第9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10:《企业战略风险研究综述》,载于《生产力研究》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10:《企业集团文化力管控研究综述》,载于《生产力研究》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09:《中国央企的文化力考察——基于模糊数学的实证研究》,载于《统计与决策》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09:《绿色制造的机制研究》,载于《统计与决策》第13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09:“A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research of corporation cultural force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Invitation of 2009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 Statistics Studies. (ISTP)2008:《企业文化力内涵、生成与功能体系研究综述及其展望》,载于《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1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05:《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研究》,载于《财经研究》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
一、贵州财经大学邮编是多少 贵州财经大学 的邮编为550025,该校地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二、贵州财经大学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 ,简称“贵州财大”或“贵财”,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 贵州财经大学 ,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 南京大学 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任 贵州财经大学 名誉校长。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严谨务实、负重致远”之贵财精神,恪守“厚德、博学、笃行、鼎新”之校训,致力于“富民兴黔”,培养经世致用的“儒魂商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培训了8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证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花溪、河滨、鹿冲关三个校区,其中主校区位于国家级开发新区——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学校占地总面积5106.8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0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共221万余册,电子图书159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
学校承办有国家统计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1个。设有学院(部)17个,其中包含1个开放型的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1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密歇根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硕士研究生1603人,留学生35人。有教职工1874人,专任教师1273人,其中高级职称807人,拥有博士学位528人。聘请若干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为开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重点建设的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校级重点学科。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有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4个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2个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含培育)项目,4个贵州省师资团队重点建设项目,3个省级课程重点建设(含培育)项目。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重视平台建设和科研服务,现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研机构(基地)5个,省级大学科创园1个、省级创新团队3个,获批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经济数据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设置校级科研机构40个,初步形成了绿色发展、反贫困、生态经济、山地经济、经济史及农村金融等特色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特色。《 贵州财经大学 学报》被评选为北大中文核心、CSSCI期刊。学校依托学科、人才、智力等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贵州省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欠发达地区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中心和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咨询中心,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国内外交流和研究的战略合作。先后与中央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等高校建立了科研教学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普列汉诺夫大学、印度尼西亚特里沙克旅游学院、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门大学、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教师培训、教师互派。与匈牙利多瑙新城大学、乌拉圭奥特大学、马来西亚友尼达国际大学、拉曼大学、泰国北碧皇家大学、四色菊皇家大学、日本大和语言学校等合作开展科研和留学生短期交流项目。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联合申报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 西密歇根学院,是贵州省第一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3个本科专业;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西密歇根大学、美国马歇尔大学合作举办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伯克莱学院合作举办4个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设有4个本科专业;现有合作办学本专科学生4636人。开设有计划外全日制高等国际职业教育项目,在校学生1212人。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非洲厄立特里亚政府合作建有1所孔子学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主基调、两个发展极”、“三个着力点”、“四个新维度”的发展战略,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努力把 贵州财经大学 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在哪里
贵州财经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贵州财经大学教务处电话
贵州财经大学有几个校区
贵州财经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济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主要开展全球化开放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该中心在充分汲取国际主流经济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理论研究特色——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凸显现代、指向未来,惟理而不惟权、惟实而不惟书,开放交流、纵横比较、创新进取。该中心的创立:来自于国情的呼唤,成长于学界的期盼,服务于和谐的发展,通达于创新的彼岸。该中心侧重于使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等主要分析工具,在致力于现代经济理论创新的同时,也尽力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文化支撑、人员培训和决策信息等智力服务。该中心将与学术界、企业界、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保持通畅和谐的互动交流,定期举办包括学术论坛在内的各种学术活动,为经济学家提供讲台、为企业家提供平台、为政府官员提供舞台、为学子们提供看台,为那些愿意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的志士仁人提供跳台。我们全体研究人员的普遍共识和惟一宗旨,就是能够竭尽全力地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做我们理应做的事情。在学术风格上,我们非常看重学品学术学问,尤其推崇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马寅初以及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三位先生的学术风骨。我们会用激情活跃理性并以理性引领激情,在文化激荡的簇拥下,沿着怀疑、批判、反思、超越、创新的学术隧道而昂首前行……中心地址:中国·济南·济微路106号(济南大学经济学院)邮编:250022 (1)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路径与长效发展机制研究(2)路径依赖、制度变迁、制度效能与制度竞争力研究(3)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精英人才研究(4)产权制度创新、国有经济退却和民营经济崛起研究(5)公共产品、政府职能、宏观政策与经济自由度研究(6)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规律与城市化发展进程研究…… 中心主任:俞宪忠: 1956年12出生,男,汉族,无党派,山东省滕州市人,100%的纯粹农民家庭出身。2007年12月获得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人力资源方向)学历和学位。现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浪网和凤凰网财经专栏“经济学人”。在学术研究方面主研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先后共出版经济学著作与教材11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日报》、《经济研究资料》、《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口年鉴》、《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界》、《天津社会科学》、《浙江学刊》、《财经科学》、《学术论坛》、《齐鲁学刊》、《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理论学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30余篇,95%以上为个人独立作者,其中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口年鉴》、《经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文摘报》、《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学术百家》和各大网站等媒体多次全转、摘转和摘目。独立主持和骨干参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和一般研究项目共3个,另外还独立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共3个。先后共获得第三届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中国人事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山东省第6届精品工程奖(2001)、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0、2008)等多个学术奖项。学术秘书:张伟,男,汉族,1964年11月生,原籍河南省上蔡县,现为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环境经济方向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成员,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兼职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山东生态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研究机构研究员等。研究方向为体制转轨与环境经济管理、城市发展投融资。张伟在体制转轨与环境经济管理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迄今已经在绿色投融资理论与实务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一是对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水平与绩效进行了测算,探讨了体制转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其代表性成果为《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统计评价方法研究》和《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绩效的统计测算与对策研究》等研究报告和论文。二是探讨了环境污染末端治理以及发展绿色技术创新进行污染源头控制的对策。其代表性成果为《经济体制转轨绩效与城市环境设施投资体制个案研究》专著、《市场化、城市新型工业化与创业投资绿色化研究》专著以及《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城市污染治理设施投融资绩效研究》、《依靠区域创新推进山东省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等研究报告和论文。三是研究了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依靠发展低耗低污产业促进环境保护的作用机理和对策,重点探讨“投融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保护”的作用机理和对策。其代表性成果为《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新型工业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外商投资推进探讨》、《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山东文化大省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文化产业资本运营研究》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张伟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包括:一是拟对绿色信贷进行深入研究,重点探讨“绿色信贷---企业绿色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的作用机理和对策;二是拟对绿色产业集群融资进行深入研究,重点探讨“利用外资---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保护”的作用机理和对策。围绕研究方向,张伟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高水平刊物《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0多项;先后出版著作5部,主编教材4部;获得山东省、国家统计局等优秀科研成果奖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