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作文与考试杂志社

2023-12-10 10: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文与考试杂志社

《作文与考试》的投稿地址:长春市清华路156号。
邮编:130021。
《作文与考试》杂志社由共青团吉林省委主办,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出版的一本新生代语文教育类期刊,读者以中小学生和语文教师为主。《作文与考试》坚持和倡导“新思维、新表达,真性情、真思想”的健康、朴素、清新的作文理念,特别注重以朴实无华的内容的力量吸引读者。并且在“快乐作文、高分考试”的旗帜下,切实为广大读者在“作文”与“考试”之间搭起了一座通畅、快捷的“桥梁”,从而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作文与考试杂志稿件要求: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审稿周期一般为5个工作日,作者也可来电查询,以免影响正常发表。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册。

有关投稿,大家都来说说!

以下地方适合中学生投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文与考试》

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

《作文与考试》杂志简介

《作文与考试》是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主办的一本新生代语文素质教育类期刊,读者以中小学生和语文教师为主。小学版为月刊,小32开,48页。高中版和初中版为半月刊,大32开,56页。上半月"作文天地",下半月"阅读世界",上下联动,内容互补。
《作文与考试》2000年创刊伊始,即以全面提高青少年语文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健全人格、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想像力、倡导个性发展、树立积极进取、自信自强、自由独立精神为己任,坚持探索语文教育改革新思路,摸索语文素质教育新方法,为科教兴国出力。

《作文与考试》坚持前卫、活跃、充满生命力的新作文思想,提倡新思维、新表达,注重真性情、真思想。
《作文与考试》密切关注语文教学与考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努力在语文学习与考试之间搭起一条充满理解和统一的通畅而快捷的新桥梁。
《作文与考试》提供可资借鉴的作文范例,精彩实用的阅读文章,细致独到的考试指导,具有题型全面、考点前瞻、评点权威、体例新颖、考试实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体贴周到的考试信息与指导服务。创刊4年来,连年"点中"高考和十几省市中考作文题及阅读题,正确呼应了教育改革与考试改革方向。
《作文与考试》汇聚了一大批全国最优秀的语文教师,读者遍布全国(台湾、西藏除外)。目前,杂志与全国各省市区的中学建立了广泛、友好、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后劲十分强劲。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012 国内统一刊号:CN22-1335/G4

●地址:130021长春市清华路4-1号
●电话:5643274(高中)5631897(初中)5659174(小学)
5664872(广告)5643347(发行)5666922(传真)
●电子信箱:(公共)
(高中)
(初中)
(小学)

高中版:每册2元,半年24元,全年48元。邮局订阅代号:12-77
初中版:每册2元,半年24元,全年48元。邮局订阅代号:12-76
小学版:每册2元,半年12元,全年24元。邮局订阅代号:12-25

《作文与考试》杂志由共青团吉林省委主办,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出版,开有“作文选评”、“高考新视线”、“考场作文技巧”、“每月题库”、“阅卷直播间”、“系列讲座”、“素材库”等栏目,对高中生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作文与考试》杂志社的网站

曹州与亳州皆于明代嘉靖(1522~1567)年间引入牡丹,也同于万历(1573-1620)年间达到繁盛。两地之间相互交换品种,“曹花多移自亳”(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亳州也引进入不少曹州名品,如《亳州牡丹史》中记载一种“金玉交辉”的品种,说是:“曹州所出,为第一品。”又有“忍济红”“萍实红”两种,也产于曹州。《曹南牡丹谱》亦云:“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曹州一士人家,牡丹有种至四十亩者,……多到一、二千株,少者数百株。”(《五杂俎》)。由此可以看出,现今牡丹的主要产地菏泽,在明代就已开始繁盛了。

北京自辽、金建都于此,牡丹栽培日渐兴盛。明代的《北京考》上记载辽圣宗(公元982-1031)在统和12年(995年)三月去长春宫观赏牡丹。在明代,牡丹栽培极盛,“金殿内外尽植牡丹”。城外还有三大名园梁家园、清华园和惠安园。

在江南,明代以江阴牡丹为盛。此外杭州、苏州、上海也有不少种植。广西灌阳也产牡丹,据明代《广西通志》记载,在广西“牡丹出灵川、灌阳,灌阳牡丹有高一丈者,其地名小洛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