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朗读者杂志在线阅读

2023-12-10 17: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朗读者杂志在线阅读

《朗读者》([德] 本哈德·施林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朗读者

作者:[德]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钱定平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8

页数:226

内容简介:

侦探小说家写的爱情故事,但也有人说其实和爱情无关

它是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从德国每所中学到世界各地,这本《朗读者》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

《朗读者》是首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首的德语小说,奥斯卡奖封后之作

《朗读者》讲述15岁的中学生米夏恋上36岁的女人汉娜,他们开始交往,读书,做爱。不辞而别的汉娜在八年后作为被告出现在审判纳粹战犯的法庭上。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汉娜宁愿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让文学界震惊的故事,很快成为全世界范围的阅读话题。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作者简介:

本哈德•施林克(1944— )

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现在柏林洪堡大学任教职,并是北威州宪法法官。曾获德语推理小说大奖。《朗读者》无疑是他最轰动的作品,先后荣获四个重要奖项,被译成35种语言,并成为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德语小说。据其改编的电影获2009年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

《朗读者1-3辑》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朗读者》(董卿)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朗读者

作者:董卿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1

页数:941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共分三辑。以节目为基础,增加文学含量,提升阅读品质,是本书的编纂追求。

全书共收录七十位朗读者的访谈、九十四篇文本、一百五十四张照片。

访谈部分,补充了因节目时长限制而被剪掉的精彩片段;

文本部分,进行了内容扩充、版本甄别、名家译本的替换;

增加了朗读者小传和名家文本点评;

著名主持人、主编为本书拍摄了D家照片;

使用了AR技术,将聆听朗读与阅读文本完美结合,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董卿,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因主持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而广受关注。 2017年,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

《朗读者》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朗读者》([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朗读者

作者:[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钱定平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2

页数:197

内容简介: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3个月后,少年伯格从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侵袭中恢复过来,他只是为了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情欲,或者是爱情,在15岁的少年伯格心中渐渐燃烧起来。

电车售票员汉娜总是让伯格为她朗读,《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并最终影响了后来岁月的时光……

作者简介:

本哈德·施林克,1944年生。在海德堡及柏林学习法律。1992年起任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并兼任北莱-威州宪法法官。又是作家,曾出版小说多种,其中以《朗读者》最为著名,是首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冠军的德国小说。

《朗读者董卿》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朗读者董卿》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朗读者》第八期——勇气是一种品质

一个人,一段文。

朗读者第八期主题词:勇气!

01

朗读者:江一燕,中国女演员。

她是一位镁光灯下的明星,清纯又靓丽,热情且充满活力。除了做演员,她还有许多不同身份,拍照拿过《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奖,做公益支教入选过《感动中国》候选人,此外她还写书、拍电影,生活丰富多彩得令人羡慕。

舞台现场,谈起自己支教的事,江一燕一脸的幸福。她说:“坚持在广西山区支教已经九年,每年都至少待一个月。什么课都给同学们上,还上过朗读课。每次去都尽量不提前通知,怕孩子们知道‘小江’老师要回学校,而两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当她讲起一个转了学的孩子,在跑步一个小时去看她的路上,竟然熟悉地叫出孩子的名字“蒙桂祥”,并与孩子们拥抱告别时,我很吃惊:这绝不是明星作秀!一位每年支教一个月的老师,如果不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她是很难叫出孩子们名字的。

作为明星,她愿意把时间和爱洒到山区的贫困孩子身上,实属难能可贵;而一年年地飞去支教,坚持近十年,成为孩子们最爱的‘小江老师’。可以说她是在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啊!这将带给那些贫困的山区孩子多少自信和勇气!

提到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帮助,会给孩子们很大的勇气时,江一燕坦言:“我小时候是一个很孤独的孩子,不知道跟谁交流。”

在江一燕的记忆中,这种孤独的改变起始于一位名叫章燕的舞蹈老师,给了她许多勇气,几乎重塑了她的生命。

她说:“ 突然有一天有这样一个老师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她又像你的大姐姐又像你最亲密的朋友,我觉得她完全改变了我 。”

“章燕老师教会了我坚持,让我有勇气登台跳舞”。

遗憾的是,就像每一个故事都未必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一样,章燕老师在江一燕初中时因病离世,但江一燕为实现老师追求舞蹈的最高殿堂的心愿,而努力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并带着勇气一直走到了今天。

在江一燕的记忆中,最幸福时刻之一就是燕子老师骑车送她回家的时候。她坐在自行车后面,老师的长发被风吹起来,虽然只看到老师的背部,却感觉老师好香、好美!

“在一个孩子很孤独的阶段,老师一直陪伴着我,她让我变得更开朗。这种细心的爱,让人感觉得好温暖。”

看到这里,一副美丽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可是羞愧也袭击了我的心灵,作为一位职业教育者,对孩子们的爱远远比不上章燕老师的细腻。

江一燕所坚持的公益支教的事业,或多或少是受到了章燕老师的影响。“爱”的教育永远是老师开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金钥匙!

最后,江一燕朗读了陈忠实的《晶莹的泪珠》,献给她最最亲爱的章燕老师。

02

朗读者:汪明荃、罗家英夫妇。

汪明荃,1947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演员、歌手、节目主持人。罗家英,粤剧表演艺术家。

我很诧异汪明荃和罗家英他们二人的婚姻。从1987年认识,相识、相恋了整整30年。两人谈了22年的恋爱,直到2009年,61岁的“阿姐”汪明荃才和62岁的罗家英结婚。

汪明荃坦言这是她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因为我们俩单身了很久,然后在六十岁的时候才决定结婚,我觉得这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

现场汪明荃、罗家英夫妇接受董卿采访时,一唱一和的“斗嘴"几乎伴随着整个访谈。

“我这个人喜欢干净整齐,他一回家却乱七八糟。”

“她是个大女人,我也是个大男人,不晓得谁要听谁的?”

“不能给女人吵架,吵不赢的,不能给她们讲理,她们都是歪理。”

“在场的主要都是女观众,你要小心。”

“不说了,喝茶。”

于是罗家英只好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表示“不说了,喝茶”,便不时地给太太倒茶、碰杯,这些可爱的表现令场面显得温情至极,彰显了他们夫妇相敬如宾的恩爱幸福。

他们给大家带来的朗读内容是冯骥才的《老夫老妻》,用以献给互爱的对方。

03

朗读者:秋爸、秋妈。

他们是郎才女貌的高材生夫妻,2002年9月生了一对令人羡慕的双胞胎男孩秋歌秋语。但是,就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双双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这对于两位名牌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无疑于晴天霹雳。

几年后,长子又被诊断为白血病,秋爸秋妈的感觉如同地狱里又发生了地震,年轻时有理想有抱负要献身科学的秋爸爸说:“现在,最牵挂的就是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未来,生活需要重新规划。”“每一天的生活都需要勇气,都充满了挑战”。

他们从最开始的痛苦到后来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慢慢地他们开始深入了解孩子的病情,用知识武装自己。秋爸爸还在网上建立了一个自闭症家长平台,免费对自闭症家长开通心理咨询服务与帮助,面对那些曾经想带着孩子去跳楼,极端失去生活勇气的自闭症孩子家长,秋爸爸说:“苦不苦,看看秋爸爸,他们家两份堵;累不累,看看秋爸爸,他们家两份罪。”

就是这样,秋爸秋妈凭借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苦苦支撑,给孩子重新撑起了一片天。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家庭的不抛弃不放弃。

秋爸秋妈朗读的是海桑的《给我的孩子》篇章,用以送给孩子秋歌秋语。

秋歌秋语,一双可怜的孩子;秋爸秋妈,一对患难的夫妻。愿你们坚强起来,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相信你们会好起来的。

04

朗读者:李宁,奥运冠军,原中国著名体操队运动员。他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先后摘取十四项世界冠军,赢得一百多枚金牌。

他是体操王子,也是商界传奇。有人说:“李总这一辈子,活了别人好几辈子。”李宁在完全不同的领域,通过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就。

对于李宁来说,到目前为止,他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不是在世界大赛上挑战各种高难度动作,而是当初离开运动队,直接去了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小县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最开始,面对运动休闲商品稀缺的市场,李宁很快便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然而随着其他竞争对手相继入场,李宁公司在经营上也开始遇上了越来越多的瓶颈。2012年,李宁公司调整战略布局,甚至一度遭遇经营危机。为了帮助公司度过危机,李宁重出江湖,开始代理李宁公司的CEO,力图重振当年创建品牌时的雄风。

谈起这次公司的低谷和当年身为运动员时,在汉城奥运会上接连失误遭国人批评造成的低谷,哪一个更需要勇气面对?李宁坦言:“作为运动员,个人的挑战会大一点,成功也是你,失败也是你。作为一个企业大股东,一个有决策权的人,是否能平衡好最终往哪走,需要勇气。”

现场,李宁朗读了巴金的《做一个战士》,谨以此篇献给带给他勇气的李宁团队和那些陪伴李宁品牌成长的人。

05

朗读者:翟墨,航海家、艺术家。

翟墨,他原本是一位艺术家,因内心深处的自由偶然被唤醒,却成了一位航海爱好者。

曾有一位老船长,给了翟墨许多启发和勇气,让他对航海产生了兴趣。那是在新西兰拍摄纪录片时,遇到的一位老船长,翟墨在听说他已开船围地球转了一圈半后,毅然买了一艘船开始了环球航海。

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自驾帆船环球航海一周的壮举,成为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

怎么掌舵?如何扬帆?翟墨一开始并不懂。虽然莽撞,但是却又令多少人向往?

也许他的内心早就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却总被世俗所累。对自由的向往一直在心中,偶然的一点触动,加一点点勇气, 就“扬帆渡鲸浪,帖帖如安流”。

他说:“海洋是我永远的眷恋!”

06

节目最后,压轴出场的是樊锦诗。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是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并兼任多种职务。2009年,樊锦诗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她从第一次听说敦煌,就彻底的爱上敦煌,一辈子与敦煌缠绵纠缠,守护国宝几十年。年少时的樊锦诗选择北大考古毫不动摇,毕业后的她也勇往直前,毅然放弃城市生活走进敦煌。

人们叫她敦煌女儿,可她生在北平,长在上海。25岁那年她前往大漠深处,守护国宝54年,发表论著百余篇,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只是为了与莫高窟的千年衰亡之命搏上一搏!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2014年,樊锦诗筹划30余年的“数字敦煌”档案落成,它的实现,宣告了莫高窟的消亡,从某种意义上,永恒停摆。敦煌莫高,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莫高窟以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消逝着,她拼着命把莫高窟记录下来,送到千千万万人的眼前。

用董卿的话说,那是“逆天”的勇气啊!

樊锦诗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全部献给了敦煌,献给了莫高窟。

樊锦诗院长的同事和好友们朗读了余秋雨的《莫高窟》、季羡林的《在敦煌》、冯骥才的《人类的敦煌》,献给以她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

“敦煌是永远读不完的,无论你读书万卷还是学富五车,在敦煌面前,你永远是个才疏学浅的小后生”

勇气是一种力量,勇气是一种品质。

无声的文字。

有声的倾诉,

喜欢朗读者!

喜欢董卿!

前几期您漏看了吗?请关注: 不想告别——致《朗读者》第七期观后分享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