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描写洛阳的旅游文章

2023-12-08 14: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描写洛阳的旅游文章

描写洛阳的一处景点-《牡丹园》
放假了,爸爸妈妈带我去洛阳玩。洛阳这几天可真热呀!太阳把我们都快晒成烤地瓜了,就算这样,也挡不住我们游玩的热情。

我们先来到了美丽的国家牡丹园赏花。这里的人特别多,人山人海的。我和爸爸妈妈在人丛中钻,在花丛中看,一丛丛牡丹花像一群可爱的仙子,五颜六色,有紫色、有白色、有粉色、有红色、甚至还有绿色的,真让人大开眼界。妈妈给我买了一把带有牡丹图案的团扇,我非常喜欢。

我们还去了洛阳的百年老店“真不同”,吃了大名鼎鼎的水席。我最喜欢里面的一道菜是“盛世牡丹”,其实就是用萝卜丝做的,但是味道还是很好吃。

这次的“五一”洛阳行,虽然很开心,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来得及去,期待下次洛阳行哦!

谁有描写洛阳名胜古迹的作文?

美丽的洛阳,这是个历史悠久、风景诱人的大都市。它地处河南省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兴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二十亿世纪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名,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其中龙门石窟最为著名,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称“伊阙”,这里山河壮丽,风景优美,石窟密布在伊河两岸的崖壁上,长达一公里之余。他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合称为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世界各地的人都来此观光旅游,引得游人如潮。
 
 
  其次就是白马寺了,它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是洛阳的一绝。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自古以来,洛阳牡丹就以品种繁多,花色绝伦而名扬天下。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称誉牡丹,实不为过。牡丹乃花中之王,雍容华丽,色艳香妍,冠压群花,盛开在暮春。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欧阳修称赞“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因此有“花中之王”“万花一品”诸多美称。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我喜欢这种富贵的花,比野花更喜欢。因为我觉得他们倾尽全力的开放,越是娇贵,越是珍爱。
 
 
  古都洛阳正焕发着青春的力量。一条条马路更加宽敞,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中原明珠,波光漪漪的洛河湖面,绿油油的草坪,连古老的卢舍那大佛也为古都的变化而面带微笑。到了夜晚,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犹如节日的礼花在空中绽放。优雅的环境,美丽的景观,古都洛阳日渐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我们要积极投身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刻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我们的聪明才智熔铸洛阳现代化的大厦,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奋力向前。我坚信,洛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游洛阳龙门石窟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游洛阳龙门石窟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了 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对峙,伊水中流,是 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指示牌上面介绍,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多处。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

奉先寺是 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捐修的。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坏和盗卖,至今这里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

我们先看了一个名叫宾阳三洞的洞窟。坚硬的石头上有三个大窟,窟上刻着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边还有许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细。连佛的神情、衣服、姿态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边还有几个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虽然小一点,但还是非常精致。

我们向前走,走到了万佛洞。万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仅仅有两厘米。我一开始以为是洞内的墙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是花纹,但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尊佛像。每个只有两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细致。真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达17.4米。佛的.一个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着很朴素,面带微笑,像一位和蔼的老奶奶。石窟内壁的花纹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菩萨和一个徒弟,非常壮观!

这次的旅游,让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历史的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洛阳,千年古都,在唐代作为长安的陪都,文化和经济同样繁荣。在秀美的洛河旁,曹植写下了传世之作《洛神赋》,在娇美的牡丹花帝,刘禹锡吟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洛阳无数耀眼的文化明珠中,龙门石窟,一定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站在龙门石窟的大门前,我不禁心潮澎湃,往远处看,平静的伊河蜿蜒而又曲折,阳光在上面洒下斑斑点点的金光。行走在龙门石窟的小道上,两旁松柏参天,可一直没有佛像的影子,我不禁有一些急躁。终于进了西门石窟的大门,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东门石窟、香山寺和白园。顿时,佛像立刻就密集起来了,抬头一看,山壁上都是小洞,洞里的佛像或立或坐,但面上都十分慈祥。有的上面还依稀辨认出一些斑驳不清的颜色。

但是,有一些东西,让我感到很痛心,有不少佛像都没有了佛头,还有的没有手,甚至有的面对我们仅仅是一个空窟。有些佛头和佛像是被外国人带走了,可有的不是,一看就是刻意破坏,十分明显,这是“文革”留给我们后人的“丰富遗产。”再往前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奉先寺,说是一个寺院,其实就是卢舍那大佛。大佛容貌慈祥,高达17米,我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把大佛一点一点雕出来的。在旁边立着佛的两名弟子,有一位已经严重毁容,上面仿佛被人用巨斧猛劈了多次,手也被砸断。再旁边是两位大菩萨,最边上是二力士和二天王。我想,雕刻大佛的人,在雕刻时,一定是怀着一颗恭敬而又虔诚的心,大佛的比例十分和谐,上面的衣饰雕刻的也很好,二力士,二天王形态各异,或凶神恶煞,或慈眉善目,雕刻人对它们一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它们却在文革中,受到了巨大的损坏。如果古人看到自己的心血被人这样肆无忌惮地破坏,不知道他们做何感想。中国人自己做的东西被中国人自己毁掉,听起来好像是个笑话,可这却是事实。

离开了龙门石窟,可那残破的佛像犹如阴云一般,在我心中挥之不去。风化是文物的杀手,可人祸更是!龙门石窟之殇不是因为风化,而是因为无知的人!希望龙门石窟此后无殇,佛像不再被人类的斧子和镐子所惊扰,让这抹风景一直闪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