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出版编辑基础知识

2023-12-09 07: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出版编辑基础知识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包括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一般安排20周。

编辑出版学主要学哪些方面的知识?

  编辑出版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的知识与方法;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

  5.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本知识。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一般安排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 媒体创意 广播电视编导 国际文化交流

编辑|对图书出版的基本认知

        对于传统编辑来说,有很多种:策划编辑、文字编辑、校对、审稿等。其中出版是一个图书编辑的基本技能。

        这篇文章写一下关于出版的一些基本知识,能提升一些对出版的认知。

        出版是指编辑、 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 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这个认知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探讨、商榷才共同确认的。

        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只不过称呼不同,在古代出版活动称为“梓行” “雕印” “版印” 等

        出版活动主要又三个要素构成:编辑、复制、发行。

        2.1 编辑是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不是出版活动,因为它没有经过正规的编辑。所以本篇也不是出版,只是发了篇文章。

        2.2 复制是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活动,如图书印刷,不过图书印刷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以后再记录。

        2.3 发行是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即卖东西。

        当前的 “网络出版” 也属于六大出版媒体之一。因为具有出版活动的三个要素: 编辑、 复制、发行。

        出版是相对于“作品”来说的,作品是出版的前提。作品也不局限与文学书籍,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作品、音乐、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等,除了图书出版、还有电影出版,音乐发行等活动。

        共分为六大类:图书、报纸、期刊、 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 互联网出版物。

        其中前三类又合称为“纸质出版物” 或 “印刷型出版物”。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划分的基本类别,这也是出版社在申请书号时使用的分类方法。

               

        分为学术研究类、知识普及类、大众生活类、娱乐类等。

        分为文字类、图画类、图文类、声音类、图像类、多媒体类等。

        分为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只限国内发行的出版物、仅在内部发行的出版物等。

        出版物需要精神生产过程。

        一般商品很少有负面的社会效应。

        但对于出版物,优秀出版物的正面社会效用很大,劣质出版物、 反动内容的出版物的反面社会效用也非常大。

        所以,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出版物的出版管理规定。

        一般物品社会效益越高,经济效益越高。

        但图书等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很可能产生对抗关系。

        一些学术类著作的出版,由于读者范围小,经济效益基本没有保障。而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图书并不一定比学术著作的社会效益好。

        所以出版社和编辑也应该有文化担当,尽量出版、打造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这样不仅可以传承、传播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而且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

        图书由于固定成本不变,印数越大,每本书的固定成本越小。所以,印制500册图书利润率可能要亏本,而印50000册图书利润率会很可观。

        但是要考察市场,不能为降低固定成本而盲目加大印刷量,造成人为的图书库存量加大,最终使总成本加大,因积压而亏本。

编辑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需要具备七个能力

编辑应具备以下条件:

1、写稿基础能力不可少,不管什么样的选题,什么样的新闻,写稿无障碍。跟你说,报社的记者和编辑职位是互生的。一般,除开实习以外,一般就是先是记者,然后升职成资深记者或编辑,然后再是版面编辑/栏目编辑,最后的话开始升到编辑部主任,一点一点的升。

2、除开写稿好外,编辑需要有良好的改稿能力,能对文字句句斟酌,除了错字以外,还要看一些细节话的东西,完善记者的稿件。拿我们杂志来说,发稿和改稿过程中有硬性的错误,是要罚钱的,这些错误包括错字,语句不通顺等等。

3、作为编辑,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排面布局或者图片协调方面的工作,更多的会跟美术编辑作大量的沟通。这之中包括完稿过程中的一些删改问题。

4、英语能力肯定是需要的,因采稿子的过程中,谁都不能保证你采访的对象不是老外。如果老外的话,你就需要用英语跟对方沟通。另外,即使不是采访,平时为了版面好看,或者栏目需要,也会对一些句子,词汇进行外语翻译。有些至于会开通英语双语文章,虽然有专门的外语编辑,但是到了文字编辑这边,仍然会自己过一篇,看看对方翻译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原稿的内容。

5、相关证件的话是有的,不过这些证件一般不对非本行业人事开放。比如记者证,编辑证。这些都是需要你在职的情况下,根据你工作的年限,企业或者机构按排你培训或者考试,获得这些证件。普通话这个你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考,但这个证书一般报社杂志社不是特别强调。

编辑是一种工作类别,也是一类职业身份。指对作品等进行编写。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士,中文被称为“编辑”或“修改”,编辑属于一种职业,其对应英文词汇为Editor。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主编或总编辑(总编)。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编辑分类:

编辑的分类包括两种,文字编辑(Copy Editor)和美术编辑(Art editor)。前者主要负责行文措辞、知识点描述、内容结构,后者则需要揣摩分析著作的选题、中心思想、学术真伪、理论价值,所以编辑具有专业偏向性,比如文学、教育学、哲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都有相关的编辑工作。

不同于文字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岗位,编辑不仅需要读懂某一种类型的图书还要能够评审一类专业性内容。一本书、一份论文、一篇文章的出版或是发表与否,编辑有决定性作用;文字编辑只负责对选定内容进行细致化的整理和修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编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