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华读书报好发表吗

2023-12-06 0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华读书报好发表吗

出刊后一个月内得到样刊,稿费一般都在出刊三个月后。
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作者地址不够长期稳定,所以现在很多刊物也推出了稿费支付电子化,如新京报、南方周末等。

中华读书报是否国家级

应该算是的。
《中华读书报》由新闻出版署、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1994年7月创刊以来以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大量的读书出版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风格,在各界读者中受到好评,文章频繁被各报刊转载,是一张颇具影响的文学类报纸。
《中华读书报》是一张以倡导正确的读书理念、发布前沿的图书信息、交流健康的阅读体验为基本宗旨的重要报纸,深受知识界和众多读书人的关注和欢迎。   《中华读书报》每周三出版,对开20版。一版刊登文化新闻和书刊信息,二版谈发生在书里书外的事情,三版是家园副刊,四版为新书精彩片断摘录,五版新闻热点观察,六版刊载书评,七版为世界各地和港台澳信息,八版是为爱书人办的读者服务版。此外,还轮换刊出世界图书、科技视野、国际文化、时代文学、文史天地和好书俱乐部等多个专刊。同时,刊登新书广告和邮购信息。

50分跪求:报刊投稿方式(以情感、生活、时评类文章为主),最好是中稿率高些的

好帮你了。。。不但有电邮,还有地址:

希望能对你有用。

1、北京
1-1100733《人民日报》北京市朝外金台西路2号

大地(散文、随笔、杂谈、诗)(总台)
文艺部王必胜刘梦岚卢祖品(诗)王力军(评论)
徐怀谦(散文)
副刊
周末文艺(散文、诗、影视评论)罗雪村
文化副刊(文化随笔)
科教周刊
1-2100062《光明日报》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周末文萃韩小蕙

肖海鹰,
文化副刊李宏伟wyb@gmw.cn
文艺观察付小悦wyb@gmw.cn
书评邢宇皓
1-3100050《新京报》北京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王小山
1、 对各领域最新好书(最近半年内出版)的书评。
2、 对最新流行畅销书的分析批判性评论。3、 书话,一切与读书有关的精妙文字。字数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内。信箱:
批评广场
1-4100028《京华时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
胡同副刊张莉丽 7to7@@beijingtimes.com.cn
坐家专栏胡庆云,
宠物版(讲宠物的故事或与宠物有关的故事) 600字左右
1-5100026《北京青年报》北京朝阳区白家庄东里23号院A栋
天天副刊各版E-mail投稿方式:登录副刊主页
点击某版版名进入后,再点击“我要投稿”即可直达编辑信箱。
非常感受(随笔)陈新邵延凤
非常感受陈新马雄鹰
刘佳
人物在线孙进罗劲松
动感书屋晓春
风俗地理田利平
每日健康李彤李文
幽默地带版卢燕
生活张向红
1-6100027《北京晨报》北京东城区中街9号东环广场A座3层
文化副刊·城事高栎华
城市笔记(反映都市人群生活的感受、经历等) 赵昀
时尚见解(对流行的话题、事物、现象发表议论)赵昀
快乐工场(生活中的幽默好玩的故事如段子、短信、笑话等)
都市书缘
城市表情副刊佟彤
情感故事副刊佟彤
随意阅读副刊佟彤
人在都市黄立群
早茶(读者直言、人文时空、看法)
早茶(网虫)李新
早茶(成长)(宠物)赵昀
1-7100734《北京日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文艺周刊部
副刊部
百姓写作(小小说、散文、随笔)陈戎
随笔副刊
人在旅途
杂文
网络文学
生活周刊
京华生活
文艺周刊观点李静
1-8100734《北京晚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副刊中心
五色土·副刊(散文、随笔、杂谈)骆玉兰

五色土·副刊(散文、随笔、杂谈)李峥嵘 张丽
五色土·从与自然王达人陈玉珍
家园
1-9100010《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生活圆桌(讨论生活观念,讲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苗炜
1-10100050《中华读书报》北京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家园副刊王小琪
看法张隽
争鸣郁言
了望祝晓风
中外书屋·人物赵彤宇
艺文空间·中国文学赵晋华安心
阅读前线王洪波
1-11100027《中华工商时报》北京朝阳区东方东路8号
新周刊·文化副刊(生活随笔、故事新编、市井小品、闲情闲趣、杂文评论):
陈利民
读书陈贺新
收藏
商旅
副刊
1-12100702《中国青年报》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
总邮箱综合新闻
国际部专版
教育科技 考试
文化副刊徐虹,
作文
调查观察
青年话题
法治社会
就业
冰点
屋檐下朱晓戎
读书缘肖云祥
经济生活
体育
绿
青春热线
摄影
军旅
1-13100702 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
副刊版(情商)
态度版
城市品味副刊姜蕾
态度副刊何乐
态度(小杂文)
旅行笔记副刊
城市 阅读
青年体验
1-14100832《解放军报》北京西城区阜外大街34号
长征(散文、诗)陈先义
1-15100009《中国妇女报》北京地安门西大街103号
婚恋·家园周刊主编田鹰 投稿信箱:
一版、婚恋随笔(600字左右一组文章,加一篇大稿)侯晓然
二版、感受(生活随笔)王文
三版、家事(生活文章)侯晓然
四版、家居吴京
女性周刊
副刊
1-16100016《中国合作经济报》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南四路居
1-17100000《中国新闻周刊》北京
随笔栏目
副刊
1-18100023《中国新闻出版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55号(2350信箱)
采风(散文、随笔、诗)李晓虹
书谭马国仓刘蓓蓓
1-19100011《中国特产报》北京安外安德路西营房2号
1-20100028《中国贸易报》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
1-21100011《中国交通报》北京安外安华西里三区13号楼
文化副刊(随笔、杂谈)经晓晔陈菁闻
1-22100021《中国民航报》北京市十里河2264信箱
1、 云海副刊
2、阅读副刊赵绍玲,
1-23100740《中国旅游报》北京建内大街甲9号
文化专刊·凡人视角副刊武葳 ,
五花海(游记)武葳 ,
江山(散文、游记、诗)魏晓霞
三味书屋(书评、读书随笔)魏晓霞
触摸都市副刊张玫
1-24100043《中国电子报》北京市石景山路23号
1-25100714《中国绿色时报》北京朝阳区和平里东街18号
绿色潮·生活副刊:曹志娟
1-26
1-27100025《中国畜牧报》北京朝外八里庄北里1号
1-28100029《中国冶金报》北京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号楼
紫烟副刊(散文、诗)洪景森
1-29072750《中国石油报》河北省涿州市
驿路随笔
生活空间王云峰
1-30100011《中国化工报》北京市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化苑选萃(散文、随笔、杂谈)黎红
园地(散文、杂文、诗歌、小说)李明月
1-31100037《中国矿业报》北京市西城北礼士路70号
文化观胜王新生山川观光张丽华(共用)
1-32100026《中国国门时报》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
绿地华静
1-33
1-34100085《中国包装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雅芳园6楼
副刊(散文、随笔、杂谈)韩勇
1-35100081《中国引进时报》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路甲42号
1-36100053《中国商报》北京宣武区报国寺1号西2楼
社会周刊·生活舞台(生活文章)
杂文随笔/时评书话
话吧小品
藏友俱乐部
1-37100013《中国文化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
文坛风景(散文、随笔、书香、动态、聚焦) 张昱
品味生活(生活方式、生命宠爱、闲暇一刻、食尚主义)包亚茹
每周关注 (言说)朱家雄
养生花园赵京玲
风尚空间张焕引
欢乐城市熊涛
车行天下包亚茹
1-38100007《中国文物报》北京市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文物之旅(散文、游记、杂谈)张伟王征
1-39100088《中国知识产权报》北京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1-40100088《中国专利报》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1-41100009《中国医学论坛报》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15号
1-42102209《中国经济时报》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芥子园副刊李成刚
芥子园阅读徐冰xbing@
文化
百姓广场
总编室
1-43100044《中国测绘报》北京西外紫竹院百胜村1号
1-44100835《中国建设报》北京百万庄建设部内
文化周刊·长城(散文、随笔、小说、诗歌)李迎
都市生活(生活故事)袁晓红
风景旅游殷敖佗
的士周刊·空间七彩路季颖
副刊
副刊
1-45100831《中国建材报》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人世间(生活文章)陈亚军
生活(生活随笔)郭君梅,
五色石(散文、随笔、诗)何谱
1-46100053《中国经济导报》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
社会周刊城市副刊李坤民
阅读董璐
绿色/生活: 阅读/文苑:
1-47
1-48100009《中国花卉报》北京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127号
芳草地(散文、随笔,花文章)王健 (总信箱)
花与生活副刊李宝泉
1-49100814《中国有色金属报》北京复兴路乙12号
五光十色副刊明明
1-50100734《京郊日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喜鹊副刊(诗 随笔)
1-51100027《中国劳动保障报》北京市直门外斜街小关56号
创业驿站
创业驿站副刊
洪鸿
1-52100031《中国教育电视》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1-53100020《中国社会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
婚姻 两性
故事版魏光洁
1-54100820《中国老年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
苍松副刊石祥
周末版
王嘉翔 杂文与老年生活有关
朝花夕拾版 记实类文字人生家庭散文随笔为主,也有杂文。栏目有 老夫 老妻、名人家风、情感驿站、家事点评、家教杂说
旅游 编辑:卢彦对于各地旅游景点的介绍性质的文字
银发广场(风格似城笔)
1-55100071《中国工商报》北京丰台区花乡纪家庙

大潮·广角(人生随笔)
副刊
1-56100053《中国税务报》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税苑
1-57100036《中国审计报》北京海淀区莲花苑小区5号华宝大厦17层
文化生活(文化随笔)丘桑
周末·社会之窗(生活文章)宋岳
专刊部 (文史与读书版 )刘谦谦
消费理财赵秀华
家庭生活专版:面向家庭,贴近生活的服务类版面。有女人(男人)手记、
食经(美食心得,类似梁实秋雅舍谈吃之类的小文,千字左右)、
云游天下(对一地的人文地理风物的游客笔记,最好有质量好的照片,可以是关于一地
的一组稿件)、健康快车、生活看板等。编辑宋岳:
1-58100036《中国经营报》北京阜成路79号
副刊
1-59100029《中国质量报》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2号北奥大厦6层
文化生活(在路上、心灵驿站、尴尬事、百味生活):段薇
文化视窗
休闲娱乐
市井万象
实惠消费贾书哲
副刊
1-60100826《中国信息报》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61100081《中国气象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电话:
云海(生活散文、随笔、诗)任庆烽
1-62100061《中国环境报》北京崇文区龙潭路3号旁门
文化广场(随笔)丁品
副刊
1-63100860《中国海洋报》北京复兴门外大街1号
1-64100861《中国船舶报》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生活何金 ,
100861《中船重工》(周刊)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副刊(散文、随笔、诗)何金,
1-65100034《中国国土资源报》北京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
社稷坛(生活随笔)任晓路
休闲(生活文章)张玲
副刊·作品
1-66100011《中国土地报》北京市安德里北街23号
1-67100040《中国房地产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七星园
1-68100864《中国科学报》北京三里河路52号
1-69100037《中国汽车报》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路22号
1-70100036《中国军工报》北京阜成路26号
1-71100830《中国航天报》北京海淀区阜成路8号(北京849信箱)
副刊
1-72100010《中国航空报》北京东城区亮果厂5号
1-73100832《中国国防报》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国防广角
1-74100740《中国远洋报》北京市东长安街6号
1-75100027《中国安全生产报》北京市东直门外斜街小关56号
信箱
副刊
1-76100031《中国保险报》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22号
品位专栏刘嵘
青春岁月
副刊
1-77100044《中国人口报》北京海淀区交大东路甲36号 电话: 62255624
生活纪事 (城市笔记) 徐闳
生活空间(生活文章)潘华虹
生活顾问谭亚明
家庭副刊(家庭生活中的情感、故事,感悟、恋爱、家教)
1-78100053《中国水利报》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利人生:谈心亭、生活茶座、心灵释放(怀旧散文)、有话想说等,
均要求与水利行业有关。编辑:冷秋
生活周刊
蓝色周刊
1-79100032《中国档案报》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16号
副刊
1-80100101《中国人事报》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天地人副刊温金海杨晓冬胡超玲
副刊
1-81100011《中国黄金报》北京安外青年湖北街1号
1-82100073《中国财经报》北京丰台区广安路甲54号
副刊主编 胡兆燕(北人)
1-83100031《中国证券报》北京宣武门西大街97号
1-84
1-85100039《中国食品质量报》北京海淀区五棵松路91号
1-86100073《中国食品报》北京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楼
1-87100834《中国物资报》北京月坛北街25号
1-88100009《中国艺术报》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九洲(散文、随笔、诗、阅读)冉茂金,
生活之镜(散文随笔)shhzhj@
1-89100866《中国广播报》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新风格副刊(随笔、生活文章)
1-90100859《中国电视报》北京复兴路11号
民间文汇
1-91100088《中国电影报》北京海淀区文慧园路3号
1-92100010《中国演员报》北京东城禄米仓胡同71号
1-93100005《中国摄影报》北京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1-94100803《中国图片报》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1-95100061《中国体育报》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1-96100061《中国足球报》北京体育馆路8号
1-97100037《中国机电日报》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葡萄园1号
1-98100718《中国职工科技报》北京安外六铺炕
1-99100044《中国企业报》北京紫竹院南路17号
1-100100088《中国民族报》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北京8090信箱)
文苑(散文、随笔、诗、阅读)孙燕
风情大观(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面貌最佳)彭凤平
1-101100035《中国教育资讯报》北京东绒线胡同40号
副刊
1-102100044《中国电脑教育报》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6层
副刊
网络文化版宋辰
1-103100022《中国纺织报》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8号甲2号楼
1-104100062《中国服饰报》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北里中区12楼
1-105100007《中国产经新闻报》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95号
1-106100086《中国资产新闻报》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6号
1-107100081《中国图书商报》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北楼
励志/成长/文学副刊
1-108100029《中国集邮报》北京朝阳区安苑路11号
邮色生香 新邮天地 品邮溯源 邮票与传说 邮人心情:与邮票有关的历史、文化、心情、
介绍、品读散文随笔。1000字以下编辑:小鲁
1-109100037《中国消费者报》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副刊
1-110100036《中国城乡金融报》北京复兴路甲23号
文艺周刊(散文、小说、杂谈、书评)王汉
员工创作
1-111100010《中国红十字报》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43号
总信箱
副刊(散文、随笔、诗)莫寒梅
1-112100054《中国医药报》北京陶然亭路甲8号
健康周刊·道德/社会适应
1-113100027《中国中医药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1-114100036《中国减灾报》北京复兴路63号
1-115100761《中国电力报》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
文化周刊:刘建锦 文化:人生旅途、说说无妨、小小说。
发各种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杂文。
星期刊(文化、文学、生活副刊)
1-116100013《中国煤炭报》北京安定门外和平里北街21号
1-117100011《中国石化报》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8号
朝阳周刊·文学艺术(随笔、散文、诗歌、小说)姜高毅
社区家庭(家庭生活类)丁中琴
休闲娱乐蔡琳,
生活时尚、百姓茶座、生活趣事、人在旅途、故事:
1-118
1-119100015《中国律师报》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1号
1-120100083《中国地质矿产报》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1号
1-121100027《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北京东直门外斜街小关
1-122100091《中国市场经济报》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3号楼
1-123100021《中国改革报》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北里甲10号
时代周刊·家春秋王丽娟
另类人生于河
1-124100007《中国纪检监察报》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
清风文苑(散文、随笔、杂谈、诗)唐瑜
1-125100007《中国人才报》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1-126100027《中国轻工报》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32号
1-127100825《中国农机化报》北京市月坛南街26号
1-128100855《中国铁道建筑报》北京复兴路40号
1-129100029《中国日报》(英)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1-13010004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北京石景山路22号万商大厦22层
园区文萃(随笔类):
1-131100036《中国计算机报》北京市海淀区恩菲大厦7层
1-132100863《中国科协报》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1-133100088《中国教育报》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作品 / 综艺风朱平
品味生活(生活文章)郭铭
人文阅读杜悦
1-134100000《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
副刊
1-135100028《中国儿童画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6100028《中国儿童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7100028《中国少年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8100028《中国中学生报》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9100036《中学生科学报》北京市海淀北洼路甲5号
1-140100037《中华建筑报》北京百万庄建设部内
1-141100031《中华新闻报》北京市西交民巷50号
精神家园副刊王欣,
通讯员园地
1-142100054《中华合作时报》北京市宣武区半步桥街13号甲鑫城大厦
〈安全时讯〉生活副刊(生活文章)李彩琴
1-143100011《中华老年报》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五路通14号
1-144100037《中华时报》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17号
百姓副刊
1-145100040《世界新闻报》北京石景山路甲16号
异域风情
家副刊(情感)陈儒斌
1-146100730《世界金属报》北京市东城灯市口75号
1-147100061《世界体育周报》北京体育馆路8号
1-148100733《环球时报》北京朝阳金台西路2号
1-149100078《国际商报》北京方庄小区芳星园三区14号楼
1-150100039《国际电子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
1-151100710《国际经贸消息》北京安外东后巷28号
1-152100803《新华每日电讯》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
1-153100044《新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北京西外北礼士路54号
1-154100733《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朝外金台西路2号
神州副刊(散文、随笔)刘敏君杨鸥
1-155100075《人民政协报》北京市南三环中路赵公口小区20号
文化周刊 毛梦溪 午夜雨声 文化评论类的老实人
商世春秋 王悦 世说商语 关于经商的感悟
健康周刊 寻医 黄萱专家提示 自我保健 防患未然 家庭医生
问药 新概念 家庭用药 健康热风 自备药物
年华 颐寿养生 王晶 戏曲情缘 往事 追求(散文类吧)
年华 食品营养 黄静 滋补圆桌 食话食说 风向标等
读者之友 张敏
港澳台侨杜军玲 风格:海外风情介绍,游记
朝花夕拾:刘仰东 钩沉类历史、文化随笔
旧闻新读黄存琦历史类随笔
1-156100062《人民法院报》北京崇文区东花市北里西区22号
天平周刊文学作品高领
人物春秋罗书臻
文化评谈李芹
1-157100078《人民公安报》北京方庄方星园三区15号楼
往事悠悠(回忆性文章,以亲情为主);
新知随笔(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知识类杂文随笔);
人世间(纪实类文章,多与警察办案有关);
姑妄看之(类似城市笔记,有一定讽刺意义,每期一篇);
生活沙龙(生活、科普知识)
1-158100841《人民海军报》北京西三环中路19-27
1-159100011《人民邮电报》北京安外大街181号
1-160100038《人民铁道报》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
旅人(千字文,关于火车的旅游故事):
副刊,
1-161100081《人民武警报》北京西三环北路1号
1-162100040《检察日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绿海·生活(散文、随笔)彭程

哪些报纸可以投稿(自己写的文章)?

1、北京
1-1100733《人民日报》北京市朝外金台西路2号

大地(散文、随笔、杂谈、诗)(总台)
文艺部王必胜刘梦岚卢祖品(诗)王力军(评论)
徐怀谦(散文)
副刊
周末文艺(散文、诗、影视评论)罗雪村
文化副刊(文化随笔)
科教周刊
1-2100062《光明日报》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周末文萃韩小蕙

肖海鹰,
文化副刊李宏伟wyb@gmw.cn
文艺观察付小悦wyb@gmw.cn
书评邢宇皓
1-3100050《新京报》北京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王小山
1、 对各领域最新好书(最近半年内出版)的书评。
2、 对最新流行畅销书的分析批判性评论。3、 书话,一切与读书有关的精妙文字。字数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内。信箱:
批评广场
1-4100028《京华时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
胡同副刊张莉丽 7to7@@beijingtimes.com.cn
坐家专栏胡庆云,
宠物版(讲宠物的故事或与宠物有关的故事) 600字左右
1-5100026《北京青年报》北京朝阳区白家庄东里23号院A栋
天天副刊各版E-mail投稿方式:登录副刊主页
点击某版版名进入后,再点击“我要投稿”即可直达编辑信箱。
非常感受(随笔)陈新邵延凤
非常感受陈新马雄鹰
刘佳
人物在线孙进罗劲松
动感书屋晓春
风俗地理田利平
每日健康李彤李文
幽默地带版卢燕
生活张向红
1-6100027《北京晨报》北京东城区中街9号东环广场A座3层
文化副刊·城事高栎华
城市笔记(反映都市人群生活的感受、经历等) 赵昀
时尚见解(对流行的话题、事物、现象发表议论)赵昀
快乐工场(生活中的幽默好玩的故事如段子、短信、笑话等)
都市书缘
城市表情副刊佟彤
情感故事副刊佟彤
随意阅读副刊佟彤
人在都市黄立群
早茶(读者直言、人文时空、看法)
早茶(网虫)李新
早茶(成长)(宠物)赵昀
1-7100734《北京日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文艺周刊部
副刊部
百姓写作(小小说、散文、随笔)陈戎
随笔副刊
人在旅途
杂文
网络文学
生活周刊
京华生活
文艺周刊观点李静
1-8100734《北京晚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副刊中心
五色土·副刊(散文、随笔、杂谈)骆玉兰

五色土·副刊(散文、随笔、杂谈)李峥嵘 张丽
五色土·从与自然王达人陈玉珍
家园
1-9100010《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生活圆桌(讨论生活观念,讲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苗炜
1-10100050《中华读书报》北京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家园副刊王小琪
看法张隽
争鸣郁言
了望祝晓风
中外书屋·人物赵彤宇
艺文空间·中国文学赵晋华安心
阅读前线王洪波
1-11100027《中华工商时报》北京朝阳区东方东路8号
新周刊·文化副刊(生活随笔、故事新编、市井小品、闲情闲趣、杂文评论):
陈利民
读书陈贺新
收藏
商旅
副刊
1-12100702《中国青年报》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
总邮箱综合新闻
国际部专版
教育科技 考试
文化副刊徐虹,
作文
调查观察
青年话题
法治社会
就业
冰点
屋檐下朱晓戎
读书缘肖云祥
经济生活
体育
绿
青春热线
摄影
军旅
1-13100702 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
副刊版(情商)
态度版
城市品味副刊姜蕾
态度副刊何乐
态度(小杂文)
旅行笔记副刊
城市 阅读
青年体验
1-14100832《解放军报》北京西城区阜外大街34号
长征(散文、诗)陈先义
1-15100009《中国妇女报》北京地安门西大街103号
婚恋·家园周刊主编田鹰 投稿信箱:
一版、婚恋随笔(600字左右一组文章,加一篇大稿)侯晓然
二版、感受(生活随笔)王文
三版、家事(生活文章)侯晓然
四版、家居吴京
女性周刊
副刊
1-16100016《中国合作经济报》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南四路居
1-17100000《中国新闻周刊》北京
随笔栏目
副刊
1-18100023《中国新闻出版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55号(2350信箱)
采风(散文、随笔、诗)李晓虹
书谭马国仓刘蓓蓓
1-19100011《中国特产报》北京安外安德路西营房2号
1-20100028《中国贸易报》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
1-21100011《中国交通报》北京安外安华西里三区13号楼
文化副刊(随笔、杂谈)经晓晔陈菁闻
1-22100021《中国民航报》北京市十里河2264信箱
1、 云海副刊
2、阅读副刊赵绍玲,
1-23100740《中国旅游报》北京建内大街甲9号
文化专刊·凡人视角副刊武葳 ,
五花海(游记)武葳 ,
江山(散文、游记、诗)魏晓霞
三味书屋(书评、读书随笔)魏晓霞
触摸都市副刊张玫
1-24100043《中国电子报》北京市石景山路23号
1-25100714《中国绿色时报》北京朝阳区和平里东街18号
绿色潮·生活副刊:曹志娟
1-26
1-27100025《中国畜牧报》北京朝外八里庄北里1号
1-28100029《中国冶金报》北京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号楼
紫烟副刊(散文、诗)洪景森
1-29072750《中国石油报》河北省涿州市
驿路随笔
生活空间王云峰
1-30100011《中国化工报》北京市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化苑选萃(散文、随笔、杂谈)黎红
园地(散文、杂文、诗歌、小说)李明月
1-31100037《中国矿业报》北京市西城北礼士路70号
文化观胜王新生山川观光张丽华(共用)
1-32100026《中国国门时报》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
绿地华静
1-33
1-34100085《中国包装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雅芳园6楼
副刊(散文、随笔、杂谈)韩勇
1-35100081《中国引进时报》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路甲42号
1-36100053《中国商报》北京宣武区报国寺1号西2楼
社会周刊·生活舞台(生活文章)
杂文随笔/时评书话
话吧小品
藏友俱乐部
1-37100013《中国文化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
文坛风景(散文、随笔、书香、动态、聚焦) 张昱
品味生活(生活方式、生命宠爱、闲暇一刻、食尚主义)包亚茹
每周关注 (言说)朱家雄
养生花园赵京玲
风尚空间张焕引
欢乐城市熊涛
车行天下包亚茹
1-38100007《中国文物报》北京市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文物之旅(散文、游记、杂谈)张伟王征
1-39100088《中国知识产权报》北京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1-40100088《中国专利报》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1-41100009《中国医学论坛报》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15号
1-42102209《中国经济时报》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芥子园副刊李成刚
芥子园阅读徐冰xbing@
文化
百姓广场
总编室
1-43100044《中国测绘报》北京西外紫竹院百胜村1号
1-44100835《中国建设报》北京百万庄建设部内
文化周刊·长城(散文、随笔、小说、诗歌)李迎
都市生活(生活故事)袁晓红
风景旅游殷敖佗
的士周刊·空间七彩路季颖
副刊
副刊
1-45100831《中国建材报》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人世间(生活文章)陈亚军
生活(生活随笔)郭君梅,
五色石(散文、随笔、诗)何谱
1-46100053《中国经济导报》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
社会周刊城市副刊李坤民
阅读董璐
绿色/生活: 阅读/文苑:
1-47
1-48100009《中国花卉报》北京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127号
芳草地(散文、随笔,花文章)王健 (总信箱)
花与生活副刊李宝泉
1-49100814《中国有色金属报》北京复兴路乙12号
五光十色副刊明明
1-50100734《京郊日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喜鹊副刊(诗 随笔)
1-51100027《中国劳动保障报》北京市直门外斜街小关56号
创业驿站
创业驿站副刊
洪鸿
1-52100031《中国教育电视》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1-53100020《中国社会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
婚姻 两性
故事版魏光洁
1-54100820《中国老年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
苍松副刊石祥
周末版
王嘉翔 杂文与老年生活有关
朝花夕拾版 记实类文字人生家庭散文随笔为主,也有杂文。栏目有 老夫 老妻、名人家风、情感驿站、家事点评、家教杂说
旅游 编辑:卢彦对于各地旅游景点的介绍性质的文字
银发广场(风格似城笔)
1-55100071《中国工商报》北京丰台区花乡纪家庙

大潮·广角(人生随笔)
副刊
1-56100053《中国税务报》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税苑
1-57100036《中国审计报》北京海淀区莲花苑小区5号华宝大厦17层
文化生活(文化随笔)丘桑
周末·社会之窗(生活文章)宋岳
专刊部 (文史与读书版 )刘谦谦
消费理财赵秀华
家庭生活专版:面向家庭,贴近生活的服务类版面。有女人(男人)手记、
食经(美食心得,类似梁实秋雅舍谈吃之类的小文,千字左右)、
云游天下(对一地的人文地理风物的游客笔记,最好有质量好的照片,可以是关于一地
的一组稿件)、健康快车、生活看板等。编辑宋岳:
1-58100036《中国经营报》北京阜成路79号
副刊
1-59100029《中国质量报》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2号北奥大厦6层
文化生活(在路上、心灵驿站、尴尬事、百味生活):段薇
文化视窗
休闲娱乐
市井万象
实惠消费贾书哲
副刊
1-60100826《中国信息报》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61100081《中国气象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电话:
云海(生活散文、随笔、诗)任庆烽
1-62100061《中国环境报》北京崇文区龙潭路3号旁门
文化广场(随笔)丁品
副刊
1-63100860《中国海洋报》北京复兴门外大街1号
1-64100861《中国船舶报》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生活何金 ,
100861《中船重工》(周刊)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副刊(散文、随笔、诗)何金,
1-65100034《中国国土资源报》北京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
社稷坛(生活随笔)任晓路
休闲(生活文章)张玲
副刊·作品
1-66100011《中国土地报》北京市安德里北街23号
1-67100040《中国房地产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七星园
1-68100864《中国科学报》北京三里河路52号
1-69100037《中国汽车报》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路22号
1-70100036《中国军工报》北京阜成路26号
1-71100830《中国航天报》北京海淀区阜成路8号(北京849信箱)
副刊
1-72100010《中国航空报》北京东城区亮果厂5号
1-73100832《中国国防报》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国防广角
1-74100740《中国远洋报》北京市东长安街6号
1-75100027《中国安全生产报》北京市东直门外斜街小关56号
信箱
副刊
1-76100031《中国保险报》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22号
品位专栏刘嵘
青春岁月
副刊
1-77100044《中国人口报》北京海淀区交大东路甲36号 电话: 62255624
生活纪事 (城市笔记) 徐闳
生活空间(生活文章)潘华虹
生活顾问谭亚明
家庭副刊(家庭生活中的情感、故事,感悟、恋爱、家教)
1-78100053《中国水利报》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利人生:谈心亭、生活茶座、心灵释放(怀旧散文)、有话想说等,
均要求与水利行业有关。编辑:冷秋
生活周刊
蓝色周刊
1-79100032《中国档案报》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16号
副刊
1-80100101《中国人事报》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天地人副刊温金海杨晓冬胡超玲
副刊
1-81100011《中国黄金报》北京安外青年湖北街1号
1-82100073《中国财经报》北京丰台区广安路甲54号
副刊主编 胡兆燕(北人)
1-83100031《中国证券报》北京宣武门西大街97号
1-84
1-85100039《中国食品质量报》北京海淀区五棵松路91号
1-86100073《中国食品报》北京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楼
1-87100834《中国物资报》北京月坛北街25号
1-88100009《中国艺术报》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九洲(散文、随笔、诗、阅读)冉茂金,
生活之镜(散文随笔)shhzhj@
1-89100866《中国广播报》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新风格副刊(随笔、生活文章)
1-90100859《中国电视报》北京复兴路11号
民间文汇
1-91100088《中国电影报》北京海淀区文慧园路3号
1-92100010《中国演员报》北京东城禄米仓胡同71号
1-93100005《中国摄影报》北京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1-94100803《中国图片报》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1-95100061《中国体育报》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1-96100061《中国足球报》北京体育馆路8号
1-97100037《中国机电日报》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葡萄园1号
1-98100718《中国职工科技报》北京安外六铺炕
1-99100044《中国企业报》北京紫竹院南路17号
1-100100088《中国民族报》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北京8090信箱)
文苑(散文、随笔、诗、阅读)孙燕
风情大观(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面貌最佳)彭凤平
1-101100035《中国教育资讯报》北京东绒线胡同40号
副刊
1-102100044《中国电脑教育报》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6层
副刊
网络文化版宋辰
1-103100022《中国纺织报》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8号甲2号楼
1-104100062《中国服饰报》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北里中区12楼
1-105100007《中国产经新闻报》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95号
1-106100086《中国资产新闻报》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6号
1-107100081《中国图书商报》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北楼
励志/成长/文学副刊
1-108100029《中国集邮报》北京朝阳区安苑路11号
邮色生香 新邮天地 品邮溯源 邮票与传说 邮人心情:与邮票有关的历史、文化、心情、
介绍、品读散文随笔。1000字以下编辑:小鲁
1-109100037《中国消费者报》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副刊
1-110100036《中国城乡金融报》北京复兴路甲23号
文艺周刊(散文、小说、杂谈、书评)王汉
员工创作
1-111100010《中国红十字报》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43号
总信箱
副刊(散文、随笔、诗)莫寒梅
1-112100054《中国医药报》北京陶然亭路甲8号
健康周刊·道德/社会适应
1-113100027《中国中医药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1-114100036《中国减灾报》北京复兴路63号
1-115100761《中国电力报》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
文化周刊:刘建锦 文化:人生旅途、说说无妨、小小说。
发各种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杂文。
星期刊(文化、文学、生活副刊)
1-116100013《中国煤炭报》北京安定门外和平里北街21号
1-117100011《中国石化报》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8号
朝阳周刊·文学艺术(随笔、散文、诗歌、小说)姜高毅
社区家庭(家庭生活类)丁中琴
休闲娱乐蔡琳,
生活时尚、百姓茶座、生活趣事、人在旅途、故事:
1-118
1-119100015《中国律师报》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1号
1-120100083《中国地质矿产报》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1号
1-121100027《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北京东直门外斜街小关
1-122100091《中国市场经济报》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3号楼
1-123100021《中国改革报》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北里甲10号
时代周刊·家春秋王丽娟
另类人生于河
1-124100007《中国纪检监察报》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
清风文苑(散文、随笔、杂谈、诗)唐瑜
1-125100007《中国人才报》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1-126100027《中国轻工报》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32号
1-127100825《中国农机化报》北京市月坛南街26号
1-128100855《中国铁道建筑报》北京复兴路40号
1-129100029《中国日报》(英)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1-13010004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北京石景山路22号万商大厦22层
园区文萃(随笔类):
1-131100036《中国计算机报》北京市海淀区恩菲大厦7层
1-132100863《中国科协报》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1-133100088《中国教育报》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作品 / 综艺风朱平
品味生活(生活文章)郭铭
人文阅读杜悦
1-134100000《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
副刊
1-135100028《中国儿童画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6100028《中国儿童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7100028《中国少年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8100028《中国中学生报》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9100036《中学生科学报》北京市海淀北洼路甲5号
1-140100037《中华建筑报》北京百万庄建设部内
1-141100031《中华新闻报》北京市西交民巷50号
精神家园副刊王欣,
通讯员园地
1-142100054《中华合作时报》北京市宣武区半步桥街13号甲鑫城大厦
〈安全时讯〉生活副刊(生活文章)李彩琴
1-143100011《中华老年报》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五路通14号
1-144100037《中华时报》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17号
百姓副刊
1-145100040《世界新闻报》北京石景山路甲16号
异域风情
家副刊(情感)陈儒斌
1-146100730《世界金属报》北京市东城灯市口75号
1-147100061《世界体育周报》北京体育馆路8号
1-148100733《环球时报》北京朝阳金台西路2号
1-149100078《国际商报》北京方庄小区芳星园三区14号楼
1-150100039《国际电子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
1-151100710《国际经贸消息》北京安外东后巷28号
1-152100803《新华每日电讯》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
1-153100044《新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北京西外北礼士路54号
1-154100733《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朝外金台西路2号
神州副刊(散文、随笔)刘敏君杨鸥
1-155100075《人民政协报》北京市南三环中路赵公口小区20号
文化周刊 毛梦溪 午夜雨声 文化评论类的老实人
商世春秋 王悦 世说商语 关于经商的感悟
健康周刊 寻医 黄萱专家提示 自我保健 防患未然 家庭医生
问药 新概念 家庭用药 健康热风 自备药物
年华 颐寿养生 王晶 戏曲情缘 往事 追求(散文类吧)
年华 食品营养 黄静 滋补圆桌 食话食说 风向标等
读者之友 张敏
港澳台侨杜军玲 风格:海外风情介绍,游记
朝花夕拾:刘仰东 钩沉类历史、文化随笔
旧闻新读黄存琦历史类随笔
1-156100062《人民法院报》北京崇文区东花市北里西区22号
天平周刊文学作品高领
人物春秋罗书臻
文化评谈李芹
1-157100078《人民公安报》北京方庄方星园三区15号楼
往事悠悠(回忆性文章,以亲情为主);
新知随笔(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知识类杂文随笔);
人世间(纪实类文章,多与警察办案有关);
姑妄看之(类似城市笔记,有一定讽刺意义,每期一篇);
生活沙龙(生活、科普知识)
1-158100841《人民海军报》北京西三环中路19-27
1-159100011《人民邮电报》北京安外大街181号
1-160100038《人民铁道报》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
旅人(千字文,关于火车的旅游故事):
副刊,
1-161100081《人民武警报》北京西三环北路1号
1-162100040《检察日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绿海·生活(散文、随笔)彭程
回答者: intermilanwang - 副总裁 十级 6-14 11:18

GEN TA YI YANG

出版\编辑

  :《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23日头版头条刊登了《编辑出版专业面临就业市场考验》一文。文中指出,当前的中国出版业对编辑出版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业界人士都在表示“求贤若渴”。但是,当前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时却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出版社不爱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文章提出,为什么“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没有分享到做大了的“奶酪”,这样的尴尬究竟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个问题值得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当前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一系列问题。2003年5月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部分学生在肖东发教授主持下,针对这一问题,在网络论坛上开展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参与讨论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和有见地的观点,对于认识当前编辑出版教育的诸多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下面择要发表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出版业需要
  怎样的人才

  肖东发:首先要看我国当前的出版业是否需要人才。我想强调的是我国当前的出版业不是人才太多,而是亟需要高层次多方面的人才。例如懂得经营之道的管理人才,熟悉法律和外文的版权贸易人才,了解读者熟悉市场的策划宣传人才,了解海外出版业现状能开发华文出版业的人才,熟悉我国传统文化,能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到海外的优秀人才。如张元济、王云五、胡愈之、叶圣陶、邹韬奋等都是杰出的出版人,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时代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才,这给我们的教育和出版单位都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具体到国内的出版社、期刊社和音像、电子出版社,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呢?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回归线(真实姓名不详):我现在某出版社工作,很想跟肖老师和各位交流探讨。
  出版社作为一个经营企业,可以说是多工种协同配合运营的整体,就每个环节层面上说,每个环节都有学可研,都需要专门人才,就整体层面上说,又需要宏观管理人才。
  就出版社具体工作而言,不懂出版专业知识的人肯定做不好出版工作,可是只懂出版专业知识的人也肯定做不好出版工作。我这里只就编辑工作而言,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最能体现编辑工作价值的一面,就是对选题的策划和文稿内容的加工。如果一个编辑对某一学科知识没有基本的了解、对学科的发展脉搏不能有所把握,那这个编辑很难策划出到位的选题,即使只是做文字编辑,也无法判断出书稿的优劣和提出具体的加工意见。编辑加工工作,不应只是限于一般技术层面,如标点、错别字的订正、版式等,更重要的是订正内容的纰漏。
  殷明慧:不知出版人才是否能大概划分为管理方面的和业务方面两种?这两种人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前者是要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后者需要搞编辑加工,注意的是内容校对、版式设计等微观问题。
  杨 虎:恐怕没有必要分得那么细吧,现在的从业者应该有业务“一条龙”的能力,而不是仅仅熟悉出版业的某一个环节。那种懂市场而不懂业务,或者懂业务而不了解市场的人,都不可能做好出版工作。所以,从业者都应该成为出版行业的通才。
  周 娟:我感觉出版业很需要杂家和通才,因为要出版的东西是不确定的,覆盖多个领域。从业者不仅要了解出版物的内容(这就包罗万象了),还要讲究经营之道,熟悉市场。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也就决定了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肖东发:以前我曾组织同学围绕“新时期中国出版人应具备的素质”这个话题进行过讨论,大家从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经营管理能力、学术修养、知识视野等各方面对出版人的素质提出了不同看法。从理论上讲,新时期对出版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说来,就是特别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出版单位招聘人才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我们更愿意选择有某一学科背景知识的毕业生,而不是纯编辑出版专业出身的人才,当然优秀的人才例外。”这就是客观现实,我们只能正视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想办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的编辑出版教育
  应该怎么办

  肖东发:现在国内编辑出版专业教学点已近40家,数量十分可观。但业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思路:一种观点认为,学科点办得太多,发展太快,应该控制规模,限制招生人数;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拓展学科领域,搞“大出版”“大编辑”,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适用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影视、音像、电子和网络传播各个传媒系统,拓宽就业市场,不愁学生无用武之地。
  在教育模式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通才教育,认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是当今世界大学教育的潮流;另一个思路是强调特色化、专业化,他们认为人不能成为全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是有分工的。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都有一定道理。就学生而言,应鼓励他们兼修其他专业课程,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学有专长,成为复合型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1. 编辑出版专业的独立性
  丁 佳:既然编辑出版学的发展壮大是大势所趋,那么就需要认真考虑这门专业
  究竟要办成什么样子。
  我想借电影的例子做个比较。电影诞生之初,大致走了两条路:商业化操作和依附文学。一些人不齿于商业制作,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书商攒书;一些人高喊电影也是一门艺术,但他们总爱说电影是综合艺术,似乎把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舞台艺术等糅合起来就是电影,糅的越多越好。而这样做的结果恰恰使电影失去独立性,迟迟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庆幸的是那些可以名垂电影史的大师们终于从种种艺术中解放出来,拍摄纯粹的电影,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编辑学是否也有类似特点?当编辑需要具备各种学科的知识,但编辑学如果作为
  独立的学科来发展的话,必须找到它本身作为学科存在的特质,像历史上人类学
  、社会学等学科的诞生成长一样。
  曹晓明:出版产业有一套自己运行的机制、规律,这些正是出版人应该掌握而其他专业的人不具备的,我们对出版人才的教育也应建立一套适应出版实践的体系来。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逐渐将其发展成为出版领域的应用学科,强调这些学科在出版业的实用性。当然,这些知识的提炼、知识体系的建立不可一蹴而就,还要面临我国目前兼具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足的问题,谁来做这样的事业,谁有能力做这样的事业,都是培养我国出版人才要解决的问题。
  2.“有所专长的通才”教育
  陈 喆:关于编辑出版教学的重点,确实存在一个专还是通的选择问题,但时代对于编辑出版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需要“专”,也需要“通”。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相关院校授课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恰恰形成了互补,这样的形势,既有利于用人单位有目的地选择人才,也有利于毕业生择业的供求相对平衡。但是编辑出版人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自然还是“有所专长的通才”。
  李 萌: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注意博与精的结合。对我们专业的同学而言,在了解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对其他的知识面做一个扩展,但是我觉得要求我们通晓各个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一个相关专业进行深入学习,或许会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作用。
  蓝艳玲:出版业的产品是出版物,出版物是具有科学文化属性的特殊产品,出版业是具有浓厚文化意蕴和文化教育功能的产业。这就决定出版人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知识素养和人文意识。现在的问题是具有知识素质和人文意识的人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太弱,即使看了有关方面的书,到了实践还是不行,而真正懂经营的人又对编辑出版业务不甚了了。所以还是主张通才教育——人文与商业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雷向晴:我比较认同以“大编辑”“大出版”的理念为指导拓展我们的学科建设。出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行业,在当代信息社会里,出版业是繁荣发展的大众传媒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势在于为互相之间密切关联的各种传播媒介提供内容,也就是经过加工的信息。因此我认为,我们专业一个值得考虑的切入点,应当是提高我们处理信息、管理信息的能力。
  3. 办学方式与效果感言
  罗 康:我认为北大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思路就值得总结。就我们2000级和1999级来说,一年级和二年级作为文科实验班,学习文史哲基础课,三四年级学习编辑出版专业课。之前的基础课虽然学得比较浅,但是我认为还是很有好处的,接触的东西很广,眼界也开阔了很多,而且文史哲对于一个编辑来说是基本功,学了这些基本知识给我们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此后的专业课虽然很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也颇有收获。只要认真地修好每一门课程,对自己的学科思维的培养还是很有好处的。
  赵 晨:反思一下我们前两年跟着文科实验班上课,确实学了很多东西,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文史哲什么都学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很浅,毕竟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门门精通。关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我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再回到院里学习专业知识,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可能学习会辛苦点,但大学四年过得充实其实是每个学生的希望,而且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后,大家在学习中会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至于像直接接触专业时那么懵懂,自己学习也有了针对性,毕业后也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
  罗 康:虽然整体情况还不错,但是现在的课程好像还不是很充实,还需要改进。好些专业基础课,我学完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知识上还是有很多空缺。比如出版史,一个学期的时间要讲那么多的知识,我觉得有点紧,是不是可以考虑开设一些专题研究方面的课程,比如断代出版史等,然后就是工具书。我认为对一个编辑来说查找资料,学会运用传统和现代工具书都非常重要,上肖老师的课的时候学到了好多东西,但是我觉得因为时间的限制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自己有过写论文查资料的经验,我认为自己在检索利用文献资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不足的。
  罗 康:以前出版案例等课尝试过邀请出版界人来讲课,这种形式我认为是很好的。现在出版经营管理的课也还在做。我考虑是否可以跟出版界的人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定期邀请他们过来讲课而不是随机性的,在话题的设置上也要有安排,这样大家可以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也会比较方便。想起200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时候就有很多专题讲座,包括国外出版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讲座,我们专业也可以考虑开这样的讲座和沙龙,总之有一个辩难和讨论的气氛,对专业课的学习肯定大有好处!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赵 晨:对于编辑出版这个学科来说,除了理论的研究以外,实践也非常重要。我老觉得我们平常的讨论由于缺乏实践,不仅像纸上谈兵而且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实际是什么样子的。有一句话我很赞同,即“理论都是实用的”,对于实践性这么强的一门学科而言,如果我们讨论的理论对于实践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那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性了。
  肖东发:几位同学的观点都涉及到编辑出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一直都坚持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的做法。从办学者角度来说,我认为,编辑出版教育应该与出版产业互相支持,紧密配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利用出版单位的人才资源和基地优势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事实上,现在学界和业界在这一方面都有很多举措,如我们专业与北大出版社,武汉大学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单位为学生实习提供基地和指导,社长、总编与教师一道讲课,为培养出版人才做出实际贡献。这种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
  杨 虎:编辑出版行业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联合业界人士办学以外,教师给同学提供较多的参观机会也很有必要,参观对象包括优秀出版社、国际图书博览会、书市、书店,等等。还有必要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业界和学界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学术课题,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出版业的感性认识,也能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参与实践锻炼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多参加与编辑出版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到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兼职,从校稿、组稿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也就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有些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一方面说明同学们的能力并不差,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5.增列博士、硕士点,提升专业教育层次
  肖东发:出版业十分需要高层次人才,这一点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坚持除了本科教育以外,还应该在有条件的院校里增列编辑出版学博士、硕士点,以提高专业教育层次,健全专业教育体系。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以致增列编辑学博士、硕士点困难重重。虽然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已经培养了10届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已有十多篇以编辑出版课题为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获得通过,但总感到“名不正言不顺”。这些以编辑出版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大多是在相关专业下以“挂靠”形式培养出来的,很多人将这一现象无奈地比喻为“借鸡孵蛋”。
  回归线(真实姓名不详):我首先承认编辑有学、出版有学,在高校设立博士、硕士点非常有必要,而且只有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在培养方向上就应明确为出版培养哪一层面的人才。在校的学生应选读第二、第三学位,并不一定都要读到硕士或博士;正在从事出版工作的,也应不断充实自己的出版专业知识,学校和出版社如果能有一个良性的互动渠道是最好的。从整个学科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后劲来说,我觉得应扩大对博士、硕士高层次人
  才的培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