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经济评论的几点要求
1.关注并紧紧围绕新闻热点,出手迅速。
作为新闻的一种形态,经济评论必须具有新闻的基本特性,一是,选择必须带有“经济”这一鲜明个性;而作为公众媒体,选择又必须符合最广大受众的共性需求,即所谓“公众关注度”。因而在“经济时评”的话题选择力求个性与共性的有机融合。如:《一付药治不好药价虚高》、《大户型动了谁的奶酪》、《谁在破坏公平竞争》等等,这样的选题,符合公众的关注度;二是所论之事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经过对这些含有新闻要素的事实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议论,开掘出事实的内涵,以升华读者的认识,进而强化新闻的导向性和舆论监督作用。如针对近来居高不下的房价引发广泛关注、大排量汽车被征收消费税等今年以来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热门话题。
2.文章要言之有“理”,不能是泛泛空谈一切常识性道理,也不能是生活经验的简单堆积。
这里讲的“理”,不是单纯的公理与道德,更强调和侧重于学理、理论。“老生常谈”最容易使人“疲劳”,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对于群众普遍关注的经济问题,“经济时评”不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简单说教,而是从经济学、法学、经济体制等专门科学的角度进行论述,深入浅出,使读者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新闻的另一面,使他们能从具体到抽象,看到表象后面隐藏的更多新闻事实。比如针对去年五一景区停车场收费投诉再次增加的情况,北京日报财经新闻版的“经济时评”没有简单地指责停车公司,而是向读者阐述了按照价格规律:求大于供时如果受到人为的压低价格,肯定会产生供应短缺的问题。因此探讨可在旺季提高停车费,以提供企业积极性,缓解停车难。
3.文章表述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写报纸的经济评论虽然理论性较强,但也不能长篇大论展开论述,更不能板起脸来“当先生”教训读者。“经济时评”注重用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解读专业性的东西,使那些曾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的经济理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现在很高超高楼层的住宅都没有避难层。“经济时评”在分析呼吁这一问题时,就用比较浅显的语言解释了其中隐含的经济学规律“溢出效益”,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启迪。其中的表述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拉近了读者与专业性较强的新闻话题的距离,有利于增强报道效果。
文章抓大放小,把信贷和钱(M1?)分开看,用信贷规模去解释很大一部分经济波动,简化了思路,易读易懂。但经济波动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其他因素来帮忙。经济机器上的齿轮很多,除了信贷规模这个一级因素以外还有好多二级因素,比如各国的货币政策就是一堆相互齿咬的大齿轮直接影响经济周期;全球化的投资/投机对于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会间接影响货币政策;公共政策也会有影响投资/投机,诸如此类的次级因素都没有反映在他的框架里。但话又说回来,剪掉了繁复的枝叶,这篇文章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经济周期的主干。有人批评说信贷规模和经济周期的关系correlation而不是causality,我个人觉得这是个鸡生蛋生鸡的问题。索罗斯试图引用反身性的概念开解释这种相互促进直到崩溃的关系,但他的书实在是太难读了。
【摘要】20多年来中国的GDP 每年以9 %左右的速度递增,这种高速增长举世瞩目。对经济增长理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以及理论界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争论进行了综述,并在此提出管窥之见。【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综述 Abstract : The GDP of China has increased at the speed of 9 %for 20 year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high speed is outstanding that attracts the atten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gives an overview on the latest theories of the causes for China’s high-spee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iscussion centered on it s perspective. Meanwhile , the author present s her proposals.Key words : economic growth ; economic development ; overview 一、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综述(一) 经济增长理论综述1.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他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所组织和运行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 西方主要流派的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颇具代表性的主要有:模型派。该派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剑桥经济增长模式为代表,通过建立经济增产模型解释经济现象,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决定性作用。结构派。该派以刘易斯、罗丹等为代表,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一国经济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与经济结构的转换的过程的统一。新增长理论派。该派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认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收益,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同时他们还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新制度经济学派。该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良好的经济制度体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数。(二) 中国经济增长原因综述众所周知,20 多年来中国的GDP 每年以9 %左右的速度递增,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举世瞩目。理论界不少学者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做了各不相同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1978 —1999 年间我国在产权制度、市场化程度、分配格局以及对外开放度等几方面的变迁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他们指出,以非国有化、市场化、对外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宏观制度变迁为20 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提供了可靠的制度支持,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起到了其他因素难以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制度创新与变革仍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有的学者指出,投资驱动型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长达20 多年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是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超高增长。他们指出,有资料显示,1978—200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年均增长11 % ,比经济增长速度高1. 7 个百分点,投资率平均为36 %左右,尤其在经济扩张期投资率往往超过40 %。可见资本的快速积累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强调,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很大差距,较好利用技术转移与创新所形成的后发优势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他们以日本及亚洲四小龙为例分析指出,中国从事低附加值的农业人口比较多,资源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潜力很大。正是依靠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与应用能力,使中国经济从技术进步中受益匪浅,进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与发展。有的学者根据卢卡斯的增长理论分析指出,我国经济能取得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的出口以及大量的外商投资。他们认为,国际分工正从以产业产品分工为界线向以要素分工为界线发展,各个国家凭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形成一个分工体系。中国的要素优势在于廉价、优质、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从1992—1997年,中国吸引外资2 050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如此庞大的国际资本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双赢局面使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与增长。还有的学者看法是,不同的发展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不同的。他们认为1977 —1997 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属于制度供给型经济增长,即通过改革以新体制代替传统的严重束缚生产力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从1998 年至今,经济增长从制度供给推动转向了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但由于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投资和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因此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投资为主导的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上述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原因的分析各有特点,但他们大多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并没有对经济增长原因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全视角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解读需要从多层面、全视角综合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我国经济的客观实际。不过这还需要以经济学为主的各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二、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前景是当前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地快速增长,直接关系到各项改革措施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利润与投资者的收益的增减和城市职工下岗、农村贫困等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无论是企业、投资者、政府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关注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于是,究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前景如何便成了当前理论界关注与争论的焦点。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争论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观点:1. 以胡鞍钢、林毅夫等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前景看好,认为中国能保持20至50年之久的高速增长,其依据在于:首先,中国现实国情表明其现在处于现代化的初中期阶段,起点低增长潜力大。他们指出,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经验来看,基数小,增长快;基数大,增长慢,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具有追赶效应,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在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在低基数基础上的高增长将成为必然趋势。其次,在未来几十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中国城市率将大大提高,城市人口的增长若按年均10 %计算也将高达1. 4 亿,这会带来巨大的新增城市人口购买力,加上农村潜在市场的开拓,将推动相关产业如家电产业等的高速增长至少可达20 年。再次,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凭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日趋良好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市场和政府鼓励等要素所形成的综合优势而日益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这无疑也会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2. 部分学者以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依据,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持久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两极分化问题、腐败问题、就业问题、资源与环境等问题的存在,轻则将阻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重则将使中国陷入像拉美那样经济停滞不前的泥坑。其中有人认为,单单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就很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滑落,并使我国经济出现较长时间的衰退。另外有专家指出,中国近年来人均收入增长率低于GDP 的增长率,加上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倾向和资本收益的外溢,将会极大地制约储蓄率,而储蓄率的下降与资源瓶颈的约束都会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增长。还有人认为,贫富差距的扩大,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导致消费的严重不足和相应产能过剩将抑制经济增长,甚至可能演化成经济社会危机。3. 还有部分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前景持相对客观、冷静分析的态度,他们既看重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形势,又能慎重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隐患。他们认为,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他们对现存诸多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后指出,很多问题的存在是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紧密相关的,解决诸多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其中以吴敬琏为代表的资深学者指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体制基础仍未消减,这种增长模式推动的工业化道路的系列负面效果,比如造成土地、淡水、煤、电、油等稀缺资源高度紧张,生态环境加速恶化,配置不当,经济结构扭曲等问题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他还进一步分析指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干预经济问题,是体制改革问题。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干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最后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终能够通过发展自身得以解决,未来几十年仍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为迅速的一个重要时期。三、作者观点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均增长率以9. 8 %的速度增长,增速名列全球第一;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七位;其他经济指标都有令人羡慕的数字。同时从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以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为中心,不仅形成了东亚“经济圈”,而且形成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这都是令人可喜的。但是正如上述争论中所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国高速增长的基石是不够稳固的,它的下面还潜伏着不少流沙,如果处理不好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经济增长是否伴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生产的规模化,经济增长能否使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和生活环境能否大大改善,笔者认为,关键确实在于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实现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力的增加和资本存量的增加等。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即提高生产效率。这主要通过知识的增长、技术进步、生产管理的改善、规模效益、资源转移、产业组织与结构的改善以及较好的经济政策来实现。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增长既依赖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也依赖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实现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同时注意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一定的积累和资源投入率是保证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但是,高积累和高投入只是保证高速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果高积累和高投入不但没有伴之以生产效率的提高,反而导致生产效率的严重下降,即使一时实现了高速度,这种速度也不能持久,经济增长方式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只有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条基本途径结合起来,在维持较高积累率和资源投入率的同时,又特别注重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方能实现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可是我们知道,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显著提高,但是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 %以上,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而且中国经济进程中的许多突出问题,如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表明,不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现实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中国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了必要的体制环境和外部条件。再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政府不断增加的教育、研究发展经费的投入,将大大加强基础研究的力度,提高应用研究的水平,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直接动力。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进清洁生产,同时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通过优化结构促进环境保护,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第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根本又在于制度创新,所以必须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系列难题。第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社会和谐有深刻的要求,即要求建立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均衡关系。这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按“五个统筹”原则努力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法制秩序等。总之,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使中国经济增长建立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之上。而这种转变的实现,则意味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趋势将勿庸置疑。另外,笔者还想指出的是,我们在注重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不应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与唯一目的。毕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不仅仅只是GDP 的增加,不仅仅只是物质财富的增长,也不仅仅只是企业利润的增多,而最终应当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需要的全部满足上。因而应把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追求目标,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发展服从于、服务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资历太浅不敢评价,但因为受益良多,所以会花时间认真写一下我的想法。
(我会先简单阐述一下Dalio的思想,没耐心看论文的同学可以通过这个部分轻松掌握之后讨论的基础,然后我会说说相关的争议、其他人对Dalio的评价和我的一点疑问。)
我是去年听了Danny W老师的答案里推荐之后去找来读的,这篇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2012 edition只有21页,读完之后感觉太有帮助了,又去找了Ray Dalio的Economic Principles [4] 读,这本有200多页,包括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 2013 edition(增改了部分内容)、Debt Cycles: Leveragings & Deleveragings 和 Productivity: Why Countries Succeed & Fail Over the Long Term 三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