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世仪中国发酵工程方向唯一的院士伦世仪 Lun Shiyi (1928.11.9 -) 发酵工程和环境工程方向专家。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教授。国家级发酵工程重点学科点的创建人。在发酵工程高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和比拟放大、氨基酸流加发酵过程的优化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在工程应用上获得多项成果。在废水高效厌氧生物处理工程领域的技术基础研究,论述较多,其中有的概念和方法已应用于工程实践。环太湖地区、淮河、长江江苏段沿岸几类工业点污染废水的节能高效微生物治理流域,以及在几种有机酸的代谢调控技术和优化发酵等方面继续有所进展;作为梯队成员之一,先后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授权技术发明专利9项,实用专利2项。主编《环境生物工程》一部。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1985年至今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纺织轻工学科组第三、四届召集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伦世仪教授是唯一的国家级发酵工程重点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发酵工程专家,第一位发酵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在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纺织轻工学科召集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微生物杂志》编委。195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此后一直在无锡轻工大学任教,从事发酵工程、环境生物技术和酶工程的科研与教学。四十年来,孜孜不倦,大胆探索,成果累累,贡献杰出:伦世仪从事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研40多年,在发酵过程动力学、高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模型化和比拟放大、工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及废水处理工程、颗粒污泥培养的可控化以及微生物去毒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国内外一流的成果。其中他研制开发的工业规模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建成的10多个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业规模装置,为淮河流域、太湖和长江流域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达标作出了贡献。他曾主编高校教材《生化工程》,参编《发酵工程与设备》及《酶制剂工业》等书籍。近十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International Biology of Actinomycetes Society 董事International Chemical Biology Society 执行委员会委员《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副主编《Journal of Antibiotics》 编委《Marine Biotechnology》 编委《Frontiers in Antimicrobials, Resistance and Chemotherapy》 编委《生物工程学报》 编委《中国抗生素杂志》 编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兼职教授
男,1962年5月生,中共党员。分别在清华大学、无锡轻工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日本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研修2年,现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Porcess Biochemistry、J. Agr. Food Chem、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编委,啤酒发酵工程技术、乳品生物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4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1984年9月至1990年12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6月任江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该同志长期从事环境生物技术和发酵工程的科研工作,在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毒害性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与应用、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控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近8年来,他负责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14项,科技转让项目21项。9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15项成果为国家淮河、太湖、长江等流域污染治理重点工程,获得很好的环境效益;多项成果已经工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0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轻工、教育部、上海市、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教育部、科技部等项目5项,企业委托项目5项。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主要学术论文254篇,其中140多篇SCI收录论文,被SCI索引超过1000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5项。主编并出版教材、科技书2本;完成专著1本,科技书2本。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2项,并获江苏省优秀专利。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1项教学成果获原轻工总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的1项教学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硕士研究生33人,其中14人已获得硕士学位,1人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博士生19名,其中9名已获博士学位。陈坚同志曾入选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于2001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度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第二届青年教师奖)、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