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手”是出现频率较高的新词之一,“抓手”的原义是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的部位,现在主要用于表示“着力点”、“着力处”。
“抓手”一词有时只是一般的工作途径、方法、契机、手段、凭借、载体等含义,有时又指突破口、切入点。它的流行主要来自于党政官员、官方媒体、文秘人员的争相效仿,在某些讲话和文件中有滥用之嫌,甚至引起一些争议,被部分网民讥为“新八股词语”。
抓手一词的来源
“抓手”并非外来词,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不是某地区的方言俚语,就是顺应时代的新词汇。
“抓手”一词的初现是有其时代背景和文化底蕴的,在特定地区、特定场合使用也毫无可指责之由,但“抓手”一词的泛滥,却离不开众多使用者的推助,其中更多的是领导干部、文秘人员刻意效仿所致。
“抓手”既然不属规范用语,也非一般人能理解的新词,这个词汇之费解显而易见,至少目前还令人不敢认同它的约定俗成性,因此,对它的使用就应该慎之又慎。
“抓手”的原义是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的部位,只要把手“抓”在上面,人便有了依托,有了凭借,如果没有“抓手”,某些活动和工作就无法开展。买电视机,纸箱上有“抓手”。
乘公共汽车,车厢里有“抓手”。包装后的商品和礼品,都有“抓手”。各种机械和工具,没有抓手,人就无法操控。
扩展资料:
应用举例
1、第一种应用
日常生活中,“抓手”无处不在。《高级汉语大词典》(金山词霸电子版)的解释是:[方]∶拉手。英语中对应的单词是handle或Knob。“抓手”一般是名词,但有时也用作动词,如:他无处抓手(这里指安放和固定手部的动作)。“抓手”还是时下的网络用语,是英语的意译。
2、第二种应用
时下流行于领导讲话、权威报刊以及标语口号中的“抓手”,是由汉语方言词引申出来的新词,意指重点工作、重要途径、突破口、切入点等,与网络用语无关。
例如:
(1)为此,我们一方面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带动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求是》2004年第15期)
(2)领导下访制度成为浙江“执政为民”的重要抓手(新华网2004/10/1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抓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着力点
求是杂志半个月一期。
相关杂志:
1.政治学研究(季刊)
2.求是(月刊)
3.中国行政管理(月刊)
4.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季刊)
5.瞭望(周刊)
6.社会主义研究(双月刊)
7.教学与研究(月刊)
8.理论与改革(双月刊)
9.党的文献(双月刊)
10.新视野(双月刊)
11.青年研究(月刊)
12.中国青年研究(月刊)
13.探索(双月刊)
14.党建研究(月刊)
15.中共党史研究(双月刊)
16.学习与探索(双月刊)
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月刊)
18.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
19.理论前沿(半月刊)
20.理论探讨(双月刊)
《求是》获奖
求是杂志社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思想理论界的大力支持。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思想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也经常在《求是》上发表文章。
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半个月一刊。
《求是》杂志为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出版,每册定价11元,全年定价264元。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1000/D
国际编号:ISSN 1002-4980
邮发代号:2-371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SM5
1958年,《求是》的前身《红旗》杂志创办;1988年6月底,《红旗》停刊,并于7月1日创办《求是》杂志,委托中央党校主办;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一个月以后,《求是》改由中央主办,恢复了党中央机关刊的地位。
截至2014年8月,《求是》在中国国内发行量154万册,在中国以外发行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2018年6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求是》共出版文献12068篇、总被下载1791813次、总被引69624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6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