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23-12-05 1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Li, X.Z., Luo, G.Y., Jiang, H., Urban geo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ssues caused b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sturbances. Proc. of Int. Symp. High Altitude and Sensi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23-29.Luo, G.Y., Yan, C.H., Li, X.Z., Jiang, J.P., Explo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multiple model for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Karst areas with the theory of Preferred Plane in Karst areas.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3, 77(1): 129-135.Li, X.Z., Luo, G.Y., Liu, Y.D., Zhang, D., Yan, S.B., Geological and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n a metro project.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Elsevier), 2004, 19(3/4).Li, X.Z., Hua, A.Z.,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sandstone-gas outburst. International J.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ning Science(Elsevier), 2006, 43(1):2-18.Li, X.Z., Zhao, X.B. The impact of rock tunneling on groundwater in Epi-Fracture-Karst- Zone and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Proc. of 4th Asian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 Singapore, 2006.Li, X.-Z., Zhao, X.-B., Wang Z.S. The Changes of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duced by Rock Tunnelling in Laoshan Mountainous Area.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Springer), 2008,2(4):366-370.Zhang,Y.S., Li, X.-Z., Strength-reduc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Stability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with Primary Shotcrete and Rock Bol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08, 8:6513-6519.Hu, Z.-H., Li, X.-Z., Zhao, Xiao Lin, Wu Wei. Numer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nge of heat transfer in earth surrounding three subways. J. China Univ. Mining & Technol. (Elsevier), 2008, 18(1):67-71.Li, X.Z. et al.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rock mass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ensor based on back-analysis of fracture transmissivity an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Proc. of 9 Int. conference on Analysis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Singapore: Research Publishing, 2009, 513-520.Zhang,Y.S., Li, X.Z.,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with Weak Rock Layer. Modern Applied Science, 2009, 3(12): 22-27.L.Cao, W.B. liu, X.Z. Li, X.B.Zhao and H. Zhang. Micro Mechanics study of granular soil based on the 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s.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s: From Micro to Macro. Taylor & Francis Group, London, 2010, 421-425.Xiaozhao Li, Liang Cao, Lin Xiao, Gaofeng Zhao,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ctual Internal Fabri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61-263:1826-1830.L. CAO, H.Q. LI, X.Z. LI, R. YANG, W. WU, Y.Y. ZHOU. Analysis on Geological and Economy Influence Factors of Beijing Underground Spac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Grado, 2011(2):98-101 (The article is invited by the editor of the Russian journal)Li H.Q., Parriaux A. Li X.Z. The Way to Plan a Viable Deep City: from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Aspects.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HKIE-HKIP Conference o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Hong Kong, 2011, 53-60.Kai Wang, Xiancai Lu, Meng Chen, Yemu Ma, Kuiyuan Liu, Lianqi Liu,Xiaozhao Li and Wenxuan Hu. Numericalmodelling of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Tertiary source rocks intruded by doleritic sills in the Zhanhua depression,Bohai Bay Basin,China. Basin Research, 2011, 23:1–14.Wenbai Liu, Liang Cao, Xiaozhao Li, Yexun Li, Peng Wang. Experimental Study of Silty Clay's Deformation Field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Oedometer Test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61-263: 1539-1543.Xiaozhao Li, Liang Cao, Xiaobao Zhao.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impact of tunnelling on the groundwater in Epi-Fissure-Karst-Zon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2, 66(3):967-976.Liang CAO, Xiaozhao LI, L.Tacher, Rong Yang.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Based on Divis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trata Units [J].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2, 5(2):510-514.Xiaozhao Li, LiangCao, Zhiyong Xiong, Rong Yang, Juan Ma. Experimental and Quantitative Study on Micro-structure of Soft Soil in Suzhou. In: L.Laloui and A.Ferrari (Eds.): Multiphysical Testing of Soils and Shales, Springer Series in 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 2012, 207-212.Xiaozhao LI, Wenbo WU, Liang CAO, Huanqing LI, Zhongxing ZHANG. Evaluation of Geo-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Suzhou. Proceedings of the ACUSS 2012 conference. Published by Research Publishing. Singapore, 2012, 332-340.Yangsong Zhang, Xiaozhao LI, Jin Fan. Estimation of peak strength of jointed rock massed using GSI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ACUSS 2012 conference. Published by Research Publishing. Singapore, 2012, 325-331.Huan-Qing Li, Aurèle Parriaux, Philippe Thalmann, Xiao-Zhao Li. An integrated planning concept for the emerging underground urbanism: Deep City Method Part 1 concept,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3,38(6):559–568.Li HuanQing, Li XiaoZhao, Parriaux Aurèle, Thalmann Philippe. An integrated planning concept for the emerging underground urbanism: Deep City Method Part 2 case study for resource supply and project valuat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3,38(6):569–580.李晓昭,罗国煜,陈忠胜. 地下工程突水的断裂变形活化导水机制.岩土工程学报, 2002, 24(6):695-700.李晓昭,华安增. 含油气砂岩突出的宏微观预测.岩土工程学报,1998,20(5):22-26.李晓昭,张国永,罗国煜. 地下工程中由控稳到控水的断裂屏障机制.岩土力学, 2003, 24(2): 220-224.李晓昭,罗国煜,龚洪祥,严三保,张迪. 土体工程地质层组的划分. 岩土力学, 2003, 25(5):759-763.李晓昭,周扬一,汪志涛,章杨松,郭亮,王益壮. 测量统计范围大小对结构面迹长估计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10):2049-2056.李晓昭,安英杰等. 岩芯卸荷扰动的声学反应与卸荷敏感岩体.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22,(12): 2086-2092.李晓昭,肖琳,程建军,刘琦. 润扬大桥花岗岩风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0):1681-1688.李晓昭,乔恒君,熊志勇,赵晓豹,车平,马娟. 地铁隧道围岩传热规律的监测分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1):105-110.李晓昭,罗国煜,庄乾城,张伯文,刘广才,张申雄. 地铁工程勘察监理的探索. 铁道工程学报, 2004,(1):11-16.李晓昭,汪青葆,罗国煜.玄武湖水底交通隧道环境地质条件的分析与工程方案的评价. 工程地质学报,1999,7(2):118-124.李晓昭,张迪,华安增. 钻孔和巷硐周围流体压力变化对围岩变形及应力状态的影响.高校地质学报,2002,8(1):92-98.李晓昭,罗国煜,苏天明. 地下工程突水的富水优势断裂.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1):36-41.李晓昭,罗国煜,张迪,余缙. 地下工程突水的变形失稳机制与控稳优势层.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02,17(4):50-55.李晓昭,罗国煜,苏天明,余缙. 岩石地下工程突水的优势含水层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21(sup.1):84-86.李晓昭,陈鹏. 地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内容改革的思考.高教研究与探索,2003, (1):39-42.李晓昭,罗国煜,闫长虹,刘雅东,姚志祥,刘军西. 济南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其成因机制分析.地质与勘探,2003,39(5):28-33.李晓昭,蒋晃,由胜武,陈明雄. 城市地下工程应用人工地层冻结法的探讨.见:地下铁道文集.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373-379.李晓昭,赵文政,俞宏.老山隧道工程区构造裂隙控水规律与工程分类.见:大跨径隧道建设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肖琳,李晓昭,胡增辉等. 土体内在结构对热导率计算模型的影响研究. 地质论评, 2009, 55(4):598-605.郭亮, 李晓昭, 王益壮, 等. 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法的适用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3, 34(010): 2928-2937.曹亮,李晓昭,赵晓豹,刘文白,李家奇,侯晓亮. 苏州软弱敏感层的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2,20(3):419-426.

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反应器微生物量的测量

在正常运行状况下,复合生物反应器下部是固定生物膜滤床,上部是移动床,其微生物量为:1、CBBR混合液SS为1 604 mg/L,总量约为2.456 g。2、固定填料生物膜总量为12.036 g。3、移动床悬浮填料生物膜总量为1.428 g。4、CBBR微生物总量约为15.92 g。该工艺对污水除臭起到了很大作用,它的除臭工艺简单且效果显出。复合生物反应器与其他污水处理设备相结合,降低污水处理难度,从而改善周边环境,有效遏制病菌的传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药剂的产生将继续加大污水处理难度,所以水处理技术仍需随之提升,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4 MBR研究进展目前,MB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膜污染,提高膜通量;(2)探求合适的工作条件和工艺参数;(3)降低处理工艺的运行成本。张少辉, 郑平, 华玉妹〔1〕用反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等选取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聚醚砜膜(PES),采用板框式膜组件构成的厌氧MBR对高浓度食品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截留分子量对膜通量和出水效果的影响。王荣昌, 文湘华, 钱易〔2〕 分析了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研究了MBR运行条件对膜过滤特性的影响。杨玉旺〔3〕研究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应用进展。邢传宏等进行了管式MBR(分置式)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设计,认为运行成本主要由电费、药剂费和人工费等3部分组成。其中电费是最主要的,电耗为2.3kW·h/m3。鲁敏,曾庆福,张跃武〔4〕对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发生了浓厚兴趣。王亚娥等分析了影响超滤膜通量和过滤阻力的主要因素。杨磊等对MBR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和清洗进行了较详尽的试验。李军, 彭永臻, 杨秀山 ,王宝贞 ,杨海燕〔5〕着重研究了序批式生物膜法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其机理。姜苏等〔6〕研究了一体化A/O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白宇等〔7〕研究分析了污水深度处理生物滤层中菌群的时空分布特征。陈壁波等〔8〕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对造纸废水处理的意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论证。Cote P 研究了浸没式膜系统的电耗,包括抽吸泵及曝气2部分。每立方米产水仅耗电0.3~0.6 kW·h,而电耗是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荣宏伟等〔9〕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令人期待的结论。Wang L-Choo Ho等比较了浸没式和分置式MBR工艺运行时的电耗,结果是,在通量为18L/(m2·h)的情况下,前者电耗仅为0.2~0.4 kW·h /m3,而后者电耗为2~10 kW·h /m3。鲍立宁等〔10〕在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中反硝化菌相分析方面进行了研究。MBR因自身特殊的工艺也要求了不同于一般的超、微滤膜材料,但制备针对于MBR所用的膜材料的研究还很少。显然选择合适的膜材料是降低膜污染的一个重要方法,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 MBR应用实例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已有了MBR应用的实例。实践表明,膜污染严重、水通量低,是限制MBR推广应用最主要的原因。加拿大Cote P等 报道了北美洲在20世纪90年代MBR发展的概况。其中ZENON环保公司在1996年推出了组件膜面积为46m2、体积密度为63m2/m3的ZW-500型膜生物反应器,该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目前以小规模装置为主,处理能力为10~200m3/d,主要在办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和疗养地推广使用。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SRT为1~2年。滤出液经过紫外线消毒或活性炭吸附后,用作厕所冲洗水。在安大略省建成的日处理污水3 800m3的MBR装置,安装了ZW-500型膜组件144个,总膜面积6624m2。曝气池体积440m3,正常HRT为3.8h;厌氧反应池体积为380m3,HRT为2.4h。运行期间的MLSS浓度为12 000~20 000mg/L,MLVSS浓度仅为MLSS的55%~70%。运行9个月以来出水BOD和有机磷的去除率都接近100%。日本自1998年以来,着重推广了中水道系统的开发利用。其目的主要是将以厨房排水、洗脸及洗澡后的排水为主体的楼房排水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厕所冲洗水再利用。比如,日立工厂建设公司用高浓度活性污泥法和旋转平板超滤膜装置组合而成的系统作为大楼中水道的回用系统。因为膜板旋转,使膜表面的污泥被搅拌,从而可控制膜面污染。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公司和天津大学共同研制的MBR已有了一些的应用实例。以处理天津某写字楼排放的污水为例,该写字楼的建筑面积约为17 000m2,采用了日处理能力为25m3 的装置,设备本体占地3.2m2,投资10余万元,能耗为0.8kW·h/m3。处理出水可用作冲厕、绿化及洗车等。郑斐等〔11〕研制出生物膜法的新工艺—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吕晓辉等〔12〕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情有独衷,使脱氮除磷效率又有了较大的发展。6结语 1 MBR综合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超、微滤膜组件能替代CAS中的二沉池,更有效地进行泥水分离,并延长SRT,提高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能力。经超、微滤膜处理后出水水质好可以直接用于非饮用水回用。系统占地面积小,几乎不排剩余污泥,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2 MBR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膜污染仍是制约MBR推广应用的最主要因素。因为MBR中膜材料既要面临活性污泥、污水中固体颗粒的污染,又要面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侵蚀。虽可以通过控制抽停时间、曝气量等工艺参数以及采用适当的清洗技术来减少膜面的污染,但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是研制出一种抗污染、耐微生物侵蚀的新的膜材料及对膜进行适当的改性。 3 在应用MBR技术处理市政、生活污水并实现中水回用时,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即运行成本。因此,在研究中要始终将运行成本。作为考虑试验方案和确定试验结果的主要出发点。 7参考文献1张少辉, 郑 平, 华玉妹. 反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2):220~2242王荣昌, 文湘华, 钱 易. 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3):5~8.3杨玉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应用进展. 工业水处理,2004,24(2):12~15.4 鲁 敏,曾庆福,张跃武. 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04,17(4):5~8.5 李 军, 彭永臻, 杨秀山 ,王宝贞 ,杨海燕. 序批式生物膜法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其机理. 中国环境科学 2004,24(2):219~223。6 姜 苏, 周集体, 郭海燕, 张志勇. 一体化A/O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5):56~58.7 白 宇, 张 杰, 闫立龙, 陈淑芳, 郜玉楠. 污水深度处理生物滤层中菌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城市环境与城市,2004,17(4):21~23.8 陈壁波,李友明.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对造纸废水处理的意义. 中国造纸,2004,23(8):47~50.9 荣宏伟, 吕炳南, 张子辉. 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试验研究.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4,19(1):88~91.10 鲍立宁, 洪桂云, 黄显怀. 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中反硝化菌相分析.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2(5):1~4.11 郑斐,朱文亭. 生物膜法新工艺—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5(3):11~14.12吕晓辉, 胡龙兴.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  化学工程师,2004,108(9):20~22

戴瑜兴的科研生涯

1.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GK3096】及校企合作项目。2. 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数字化有源电力滤波技术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JJ40001】。3. 基于DSP和虚拟仪器技术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长沙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长科发 [2005] 21号)】及校企合作项目。4.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城市火灾自动报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湖南省建设厅科研项目【湘建科(2005)号】及校企合作项目。5.高性能数字化逆变电源设计理论与应用,湖南大学青岛创统公司博士研究生科研基地项目(2006.1~2009.12)。6. 可通信电气智能化技术,湖南大学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博士研究生科研基地项目(2006.3~2012.2)。7.大型数控系列多线切割机研究及应用,湖南大学宇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研究生科研基地项目(2005.10~2010.12)。8.数字化社区服务示范工程设计,校企合作项目(2006.9~2008.9)。9.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开发,校企合作项目(2006.9~2008.9)。10.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校企合作项目(2006.9~2008.9)。11.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逆变模块的研发,校企合作项目(2006.9~2008.9)。 1. 主要学术论文(1) 检测单相系统谐波电流和无功电流的一种新方法,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第19卷第2期,第一作者。[EI收录](2) Adptive Thresholding Denoising Algorithm Based on Cross-Validation.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and Systems Processings. Volume 1 2006.通讯作者。[EI收录](3) Zheng Chong-Wei, Dai Yu-Xing.The validity of high-pass angular spectrum filter in solid immersion lens system.Chinese Physics. Vol.14,No.8,August 2005,通讯作者。[EI收录](4) Energy Operator and Wavelet Transform Approach to Online Detection of 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 2006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ROCEEDINGS. 2006年11月. 通讯作者。 [EI收录](5) 基于内容的分布式Web服务器负载平衡算法。电子学报。2006年第6期。通讯作者。[EI收录](6) 基于Daubechies小波的谐波分析算法。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第6期。通讯作者。[EI收录](7) 基于DSP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信息与控制,2003年第32卷第6期,第一作者。(8) 有源滤波器逆变电路的滞环比较控制策略,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第26卷第3期,第一作者。[EI收录](9) 无差拍控制策略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8卷第4期,第一作者。[EI收录](10)单相UPQC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1期,第一作者。[EI收录](11)基于DSP的单相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设计,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第26卷第2期,通讯作者。[EI收录](12)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研究,照明工程学报,2003年第14卷第2期,第二作者。(13)A Simple Method on Designing Embedded Gateway Based on ICP/IP Stacks(ICEMI’2003),通讯作者。[ISTP收录](14)Digital Control Research of Sinusoidal Waveform Inverter(ICEMI’2003),通讯作者。[ISTP收录](15)Analysis and Control of Single-phase Active Power Filter,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ICMLC2003), 通讯作者。[EI收录](16)Digital servo Control Techniques based Sine Inverter Design (ICMLC2003) ,通讯作者。[EI收录](17)半导体式甲烷气体探测器设计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电气应用.2005年第11期,通讯作者。(18)基于DDS技术的可叠加谐波的正弦信号源设计.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12月第4期,通讯作者。[EI收录](19)基于DSP和虚拟仪器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低压电器.2005年第5期,通讯作者。(20)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火灾报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低压电器.2005年第6期,通讯作者。(21)基于Modbus协议的UPS与PC机通信设计与实现.低压电器.2005年第8期,通讯作者。(22)COM技术在OPC服务器中的应用及实现.控制工程.2005年5月第3期,通讯作者。(23)基于Internet的火灾报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电气应用.2005年第12期,通讯作者。(24)半导体气敏元件的温度补偿网络设计.传感器技术.2005年第10期,通讯作者。(25)基于电话线传输的家居无线安防报警系统.低压电器.2006年第1期,通讯作者。(26)工学类研究生科研选题问题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第11期。第一作者。(27)基于异步变频调制的UPS逆变数字锁相技术。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第3期。通讯作者。(28)一种基于DSP的(可变频)异步调制算法。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9月21卷3期。通讯作者。[EI收录]2. 主要著作(1) 主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 主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 主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 主要鉴定与结题项目(1) 数字化社区示范工程HC新城智能化系统研究设计与应用。(2) 数字化UPS/EPS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该项目于2005年11月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排名第一)。(3) 基于Modbus的EPS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该项目由青岛创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结题验收(排名第一)。(4) DeviceNet-Modbus协议转换器和基于Modbus的OPC数据存取服务器,由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于2004年11月结题验收(排名第一)。(5) 智能化居住小区建设的规范化运作研究,该项目由湖南省建筑集团总公司于2003年10月结题验收(排名第一)。(6) 基于TCP/IP协议UPS/EPS远程网络监控系统,该项目由青岛创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03年9月结题验收(排名第一)。(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研究,该项目于2000年1月通过湖南省建设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排名第一)。(8) 智能建筑控制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开发,该项目于2001年1月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排名第二)。(9) 基于虚拟仪器的可燃气体探测器自动测试系统,由上海松江费加罗电子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结题验收(排名第一)。(10)三相六通道信号发生器和基于Modbus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软件平台,由湖南同人电子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结题验收(排名第一)。4. 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 数字化UPS/EPS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200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 数字化社区示范工程HC新城智能化系统研发设计及应用,获200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3)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及电气设备选择,获1998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Builder智能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获2003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六。

陈宝春的主要论文

1) 郑振飞、陈宝春,钢筋混凝土无铰拱非线性平面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1988年第4期2) 陈宝春、郑振飞,空间曲杆结构的内力分析,全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城市桥梁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天津大学出版社3) 陈宝春、郑振飞,拱桥非线性温差的应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4) 郑振飞、陈宝春,福建古桥的建筑艺术,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5) 陈宝春、郑振飞,弯桥计算方法的研究述评,福建交通科技,1992年第2期6) 陈宝春、蒋春方、郑振飞,多格式斜桥受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7) 郑振飞、陈宝春,拱桥极限状态设计理论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4期8) 陈宝春、郭金琼,安溪凤城悬索桥设计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9) 陈宝春、郭金琼、郑振飞,铭选大桥设计,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0) 陈宝春等,某钢管混凝土拱桥静载测试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1) 陈宝春、张和秋、钱士唐,远行优先环交理论及其在紫阳分离式立交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2) 陈宝春、吴明仁, PWS编索法在轻型悬索桥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3) 陈宝春,肋板式钢筋混凝土悬索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增刊)14)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综述, 桥梁建设,1997(2)15) 陈宝春、郭金琼、毛承忠等,316国道福建闽清石潭溪大桥优化设计,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97(5)16) 陈宝春、孙潮,石潭溪大桥施工受力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11(4),1998年12月,pp:51-571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桥设计计算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12月, 26(6),pp: 81-8518) 陈宝春、邹中权,兰溪大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3(4),1998年12月,pp.73-7619)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199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 陈宝春、徐爱民,钢管混凝土拱肋截面温度场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99(3):86-9121)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 等,コンクりート充填钢管ァーチ桥の非缐形地震応答特性,第25回地震工学研究発表会讲演论文集,1999.722)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钢管コニケリート合成ァーチ桥ぉょび水平旋回架设工法の発展,桥梁と基础(日).1999(2)23) 陈宝春、陈友杰,钢管混凝土肋拱面内受力全过程试验研究,工程力学,17(2),2000年, pp. 44—50 (EI收录)24) CHEN Baochun, LIN Ying, XU Aimin, Analysis of the CFST Arch Bridge Temperature Inner Forc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Conference on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Los Angeles , March, 2000, pp. 239--24625)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Experimental Study on Whole Process of CFST Rib Arch Bridge under In-plane Loads,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rch, 2000, Los Angeles, pp167--17226) 陈宝春、徐爱民、孙潮, 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内力计算时温差取值分析,中国公路学报, 13(2),2000年4月,pp. 52—56 (EI收录)27) Baochun Chen, Shuisheng Chen, Yuqing Liu,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Natural Vib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seis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Theories and Applying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th Experts), Y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pp136-14628)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设计探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505—51229) 陈宝春、刘织、林涵斌,世界海底隧道工程进展与台湾海峡通道构想,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4),2000年8月:51-5530) 陈宝春、陈友杰、刘玉擎,钢管与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桥梁建设,2001(1),总第134期:17—2031) 陈宝春、孙潮、陈友杰,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公路交通科技,2001(2),pp24—28 ,32) 刘玉擎、陈宝春、彦阪熙,架构式合成タイドァーチ桥の构造特性ぉょび耐震性能,构造工学论文集,Vol. 47A,2001.3,PP:1475-148433)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长大スパン复合バランスドァーチ桥,桥梁&都市Project(日).2001(4),2001.4, pp:40-4434)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Liu Yuqiong, HYBRID ARCH BRIDGE OF STEEL TUBE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9-21, Sept. 2001, Paries France35) 吴庆雄,陈宝春,高桥和雄等,中国におけるコニケリート充填钢管合成ァーチ桥の建设の状况と技术の课题[J]. 桥梁と基础(日),2001(10):40-46,36) 陈宝春、王来永、陈水盛, 钢管混凝土悬臂短柱试验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6),2001年12月,pp: 98-1033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问题研究[J],桥梁建设,2002(3),总第143期,55-5938) Baochun Chen,STATE OF THE ART REPORT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orts, August 28-31 2002, Tianj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02,Beijin: 759—765 (ISTP收录)39) 陈宝春,欧智菁,王来永,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6),2002年12月,pp:838-84440)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1)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 (EI收录)42)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 (EI收录)43)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44)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45)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46)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7)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 (EI收录)48)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 (EI收录)49)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50)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51)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EI收录)52) 陈宝春,拱桥技术成就与展望,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朝华出版社,2004年,121-12553) 陈宝春、黄卿维、盛叶,体外索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中外公路,24(2),2004年4月,34-3754)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Truss Arch,Advances in Concrete an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ACS 2003, 17-19 September 2003, Xuzhou, China, pp:1367-137255) 陈宝春、杨亚林、孙潮,铝桥的应用与发展,世界桥梁,2004(2),2004年6月,68-7056) 陈宝春、黄福云、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短柱极限承载力的等效单圆管算法,公路交通科技,21(6),2004年6月:50-5357) 陈宝春,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肋刚度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4(3),2004年6月, pp:105-10958) 陈宝春、彭桂瀚,部分斜拉桥发展综述,华东公路,2004(3),2004年6月,89-9659) 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受力性能分析,铁道学报,26(4),2004年8月:87-92(EI收录)60) Baochun Chen, Recent Advances on Design Theory of CFST Arch Bridges, Metropolitan Habitats and Infrastructure--IABSE Symposium, Shanghai 2004, IABSE Reports, Vol. 88, 244-24561) 陈宝春 刘振宇 孙潮,半圆形钢拱的空间稳定性试验,中外公路,24(5),2004年10月,61-6562)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 Ze-bao Qin, Hiroshi Hikosaka,APPLICA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AND STUDY ON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rch Bridge IV, Advances in Assessment,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7-19, Novt. 2004, Barcelona, Spain, 38-5263) 陈宝春,黄玲,吴庆雄,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世界桥梁,2004(4),2004年12月,5-864)陈宝春、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肋灌注管内混凝土时的截面应力分析,中国公路学报,18(1),2005年1月,73-7665)陈宝春、黄福云、盛叶.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1),2005年2月,187-19466) 陈宝春、肖泽荣 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偏压构件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2),2005年4月,89-9567) 陈宝春,黄卿维, 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应用综述, 公路,2005年7月,2005年第7期,45-5368) 陈宝春、盛叶、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梁受弯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2(4),2005年8月,119-12569) Chen Baochun,State-of-the-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 bridge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Dimensions of Bridge (Keynote paper), 24-25 October 2005, Fuzhou, China, 13-2470) 陈宝春,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空间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005年第6期71)陈宝春,韦建刚,林英,管拱面内两点非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39(1),2006年第1期:43-4972)陈宝春 杨亚林,钢管混凝土上承式拱桥桥型分析,公路,2006年第2期,1-473)陈宝春,黄卿维,600m跨径混凝土拱桥的试设计研究,中外公路, 26(1),2006年第1期:80-8274)陈宝春,超大跨径混凝土拱桥的研究进展,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4月:198-20475)陈宝春 韦建刚 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单肋拱空间受力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3(5),2006年5月,99-10676)Baochun Chen, WEN-Jin Huang,Recent Achievements in Bridge Engineering in China (Keynote report),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37-5677)Bao-chun Chen, Jing Gao, Huai-ying Zheng,Studies on Behaviors of CFST “Fly-bird-type” Arch Bridge,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205-21278)陈宝春,杨亚林,钢管混凝土拱桥调查与分析,世界桥梁,2006年第2期,2006年6月:73-7779)WU Qingxiong , TAKAHASHI Kazuo,CHEN Baochun , Using Cable Finite Elements to Analyze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Stay Cables in Cable-stayed Bridge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23(6), Aug20 2006:691-711.80)Bao-Chun Chen,Future Trends on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SEYE-9), Science Press, 18th—21th, Fuzhou: 1997-200281)CHEN Bao-chun, OU Zhi-jing, Analyses on Critical Load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Laced Columns Compressed Eccentrically,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August 2006, Harbin, China, 111-11582)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长细比影响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73-7983)欧智菁,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面内极限承载力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80-83(102)84)陈宝春,黄卿维,葡萄牙亨里克拱桥的设计与施工,世界桥梁,2006(3),2006年9月:1-48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拱空间受力性能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5),2006年10月:732-73886)陈宝春,王远洋,黄卿维,波形钢腹板混凝土拱桥新桥型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09-21687)陈宝春,张伟中,汤意,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无风撑拱桥的设计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29-23488)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等效梁柱法,铁道学报,2006年第6期89)陈宝春,高婧,吴庆雄,钢拱桥发展概况,钢拱桥发展论坛,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第30卷(增刊),2006年11月:22-3090) Wu Qingxiong, Takahashi Kazuo, Chen Baochun: Influence of Cable Loosening on Nonlinear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Inclined Cable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Vol.25, No.3, February20 2007: 219-237 (SCI, EI收录)91)吴庆雄,陈宝春,桅杆结构的斜索面内固有振动计算的修正Irvine方程,工程力学,24(4),2007年4月,18-2392)Bao-chun CHEN, Jing GAO, Lin YE,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s in China,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fib Symposium Dubrovnik 2007, Croatia, May 20-23, 2007: 69-7693)陈宝春,黄文金, 圆管截面桁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8(3),2007年6月,31-3694)Bao-chun Chen, Desig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4th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to Structural Design, 28-29 June 2007, Venice, Italy: 349-35795)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40(6),2007年6月:32-4196)陈宝春,韦建刚,管拱面内五点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7年6月,24(6):73-7897)陈宝春,吴庆雄,王远洋,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7(3), 2007年6月:47-5398)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与研究最新进展,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II册),工程力学杂志社,2007年8月:395-39899)Bao-chun CHEN, An Overview of Concrete and CFST Arch Bridges in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29--44100)Bao-chun CHEN, Yuan-yang WANG, Concrete Arch with Corrugated Web—A New Aprroach for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807-814

山东省烟台市发云夼金矿床

发云夼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宋家沟村—发云夼村之间,故又有学者称之为宋家沟金矿。

1 区域地质概况

与胶东其他类型金矿不同,发云夼(宋家沟)金矿既不产于花岗岩中,也不产在老变质岩中,而是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NE向崖子断裂与NW向谭家-松椒滑脱拆离断层交会处、白垩纪莱阳组砾岩中。从平面上看,胶莱盆地总体上呈一长轴为NE向的菱形展布,自下而上分别沉积有下白垩统莱阳组(K1l)、下白垩统青山组(K1q)、上白垩统王氏组(K2w)和古近系黄县组(E1h),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和中酸性火山喷发沉积。基底岩系主要是太古宙胶东群和古元古界荆山群变质杂岩-混合岩-花岗岩,是胶东地块上的原始矿源层。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西部为大面积分布的鹊山花岗岩,东部以昆仑山花岗岩为主。脉岩发育,主要有闪长岩、闪长玢岩、煌斑岩和花岗斑岩等;矿区内以煌斑岩、闪长(玢)岩为主。区内线性构造发育,其中沿莱阳组砾岩与元古宙荆山群不整合面,发育沿盆地边缘产出的拆离断层带,是区内金矿床的主要控矿、导矿构造。发云夼(宋家沟)金矿的主要的金矿体均赋存在其次级滑脱断层中(图1)。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在盆地内林寺山组砾岩中已发现近于平行的3条矿化蚀变带,长2300~3300m,宽度约120~240m。带内岩石较破碎,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碎裂状蚀变强烈的砾岩构成金矿体。已初步控制了5个金矿体,分别为Ⅰ-1,Ⅰ-2,Ⅱ-1,Ⅱ-2和Ⅲ-1号矿体,其中Ⅰ-1,Ⅰ-2和Ⅱ-2号矿体规模较大。矿体长330~1250m,厚度0.74~11.64m。矿体总体呈似层状、不规则条带状、扁豆状,走向45°~55°,倾向南东,倾角65°~75°,主要工业矿体位于深部80~120m之间,地表矿品位较低或仅具矿化直至无矿,但普遍具有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矿体总体受矿化带的控制,深部矿化较好,显示出隐伏矿体的特征。

Ⅰ-1号矿体赋存于Ⅰ号矿化带中,长400~1250m,平均厚度4.90m,控制斜深270m。矿体呈透镜体状,总体走向55°,倾向SE,倾角73°,平均品位6.39×10-6。矿体位于构造角砾岩带下盘10~30m处,其厚度变化系数为80.71%,品位变化系数为142.94%,说明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矿石岩性主要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碎裂状砾岩,次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构造角砾岩,属于蚀变砾岩型矿石。

Ⅰ-2号矿体赋存于Ⅰ号矿化带中,与Ⅰ-1 号矿体斜列产出,长265~530m,平均真厚度7.78m。矿体总体走向45°~55°,倾向SE,倾角65~75°,平均品位5.16×10-6,最高品位355.08×10-6。其厚度变化系数为103.71%,品位变化系数为159.02%,说明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矿石岩性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碎裂状砾岩。

Ⅱ-1号矿体赋存于Ⅱ号矿化带内,地表出露长度约330m,宽0.80m。矿体呈透镜体状,走向54°,倾向SE,倾角68°。矿体平均品位3.92×10-6,平均真厚度0.74m。

图1 发云夼金矿区地质简图

(据于老臣等,2002)

Q—第四系;K2w—王氏群;K2q—青山群;K1l—莱阳组砾岩;Pt1j—荆山群变质岩系; —伟德山超单元任家沟单元; —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1—实测及推测断裂;2—不整合地质界线;3—金矿点

2.2 矿体的物质成分

2.2.1 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中金矿物为银金矿、自然金。其他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少量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和磁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与原岩成分相同,主要为斜长石、石英,少量为钾长石、白云母、粘土质和碳酸盐类矿物,多数重结晶成绢云母和方解石等。

2.2.2 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的化学成分见表1。光谱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1 中可以看出,矿石中Fe2O3,K2O,Na2O和Al2O3含量较高,显示与黄铁矿的高含量和交代过程中钾、钠的带入有关。与蓬家夼金矿相比,SiO2,Fe2O3,K2O+Na2O的含量明显偏高;而FeO,CaO,MgO及烧失量较低,说明了蓬家夼金矿中还原作用较强,大理岩(钙、镁)质成分较多(含较多荆山群地层),碳质成分较高,与其原岩的成分和条件有关。

从表2中可以看出,Au在围岩中含量极低,构造角砾岩中已达矿化,在矿体尤其是黄铁矿脉中金含量较高。Ag,Cu的含量在黄铁矿脉中较高,在矿体中含量较低。Ⅰ-2号矿体中铜含量比Ⅰ-1号矿体高。

表1 矿石化学全分析结果 w(B)/%

(据李洪奎等,2002)

表2 矿石光谱定量分析平均含量结果 w(B)/10-6

(据李洪奎等,2002)

注:括号内为样品数。与围岩相比,As,Sb含量在矿体中明显高于围岩,尤以黄铁矿脉为最高。而Ⅴ,Co含量稍高于围岩,其他元素含量在矿体与围岩中差别不大。

表3反映了矿石中主要伴生元素Ag,Cu,Pb,Zn含量均较低,S除部分可达综合回收指标外,大多品位较低,无综合利用价值;有害组分As的含量甚微,不会对矿石的选冶产生影响,因此矿石属单一矿种。

表3 矿石组合分析结果

(据李洪奎等,2002)

2.2.3 金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

宋家沟矿区的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次为银金矿。根据24粒金矿物的镜下观察与统计,将金矿物形态归为角砾状、枝杈状、细脉状、长角砾状、圆粒状及片状,另见有聚集分布约2 μm的微粒,其中以角砾状、枝杈状为主。金矿物粒度以中细粒为主,仅见一颗粒金(100 μm×260μm)。金颗粒一般在(5~40)μm×(24~100)μm之间,另外有2μm的微粒金。金矿物赋存状态分为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其中晶隙金占38%,主要赋存在黄铁矿晶隙中及黄铁矿与脉石矿物之间;包体金占33%,主要包含在黄铁矿中;裂隙金占29%,主要赋存在黄铁矿裂隙中。三者所占比例相差不是很大,均为金的重要赋存状态。

从金矿物成分(表4)中可以看出,金最高为76.80%,最低72.25%,平均74.52%。表中显示Au与Ag呈明显的“互补关系”,Fe,Cu,Zn随Au变化的规律性不强。

表4 发云夼金矿ZK19 金矿物成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w(B)/%

(据李洪奎等,2002)

2.3 矿石组构及矿石类型

矿石结构以粒状、碎裂和填隙为主,次为交代、包含。常见构造有致密块状、团块状、脉状、浸染状、角砾状和蜂窝状。

该金矿的矿石按自然类型可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两种。氧化矿石主要为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碎裂状砾岩,褐黄色,碎裂状结构,蜂窝状一块状构造,由砾岩经破碎、氧化而成。氧化带深度一般在3~10m之间,残留许多具黄铁矿假象的孔洞。原生矿石主要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碎裂状砾岩,灰白色—灰绿色,碎裂状结构,块状构造。黄铁矿呈细脉状、团块状和浸染状,主要分布在胶结物及其裂隙之中,砾石边缘和裂隙是黄铁矿易聚集的场所,黄铁矿化细脉含矿性较好(最高品位达355.08×10-6)。

2.4 成矿阶段

根据蚀变矿物特征及其穿插关系,宋家沟金矿的成矿作用从早期到晚期大致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

1)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生成矿物为石英、黄铁矿等,是早期的矿化,但矿化极弱。

2)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阶段:主要生成矿物为石英、绢云母和黄铁矿等,该阶段使砾岩普遍发生黄铁矿化、绢云母化蚀变,形成黄铁矿化、绢英岩化蚀变,但金矿化微弱。

3)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阶段生成的矿物成分复杂,以黄铁矿、石英为主,次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银金矿和自然金等,其中石英呈圆粒状、不规则状,大部分具塑性流动构造;黄铁矿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浸染状分布,部分聚集成脉状;金矿物与多金属硫化物大多沿黄铁矿的裂隙或晶隙分布。

4)粗粒黄铁矿-碳酸盐阶段:是晚期矿化阶段,碳酸盐矿物多呈细脉状产出,黄铁矿多为自形晶,呈团块状、脉状产出。

3 矿床成因

3.1 胶莱盆地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胶莱盆地是在晚侏罗世晚期至白垩纪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至古近纪初期消亡的断陷盆地。盆地内主要沉积了下白垩统莱阳组、青山组和上白垩统王氏组三套大的岩石地层单位,发云夼金矿产于莱阳群林寺山组蚀变砾岩中,而蚀变带受控于牟-即断裂带。资料表明牟-即断裂带对莱阳群具有明显的切割作用,对其控制不明显,但对青山群的分布和对王氏群的沉积起明显的控制作用。而矿体产于切割莱阳群的断裂破碎带中,它说明了是莱阳群形成之后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金矿的形成。

沿胶莱盆地的边缘,尤其是北缘、东北缘、南缘和西南缘,是以断裂构造、火山-岩浆岩带为基本特征的。而由火山-岩浆作用形成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具有不同位置、相同的展布方向和孪生排列的特征,如诸城-莱阳-牟平火山岩带和与之平行的青岛-海阳岩浆岩带就是佐证。而切割莱阳群、控制青山群分布的牟-即断裂带为深部火山岩浆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并在其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发云夼金矿的形成可能是这种机制的结果。在胶莱盆地的南缘,形成的五莲七宝山火山岩型金铜矿,与发云夼金矿应属于同一火山岩浆成矿系列。

再者,盆缘内的中生代沉积与基底岩系在空间相傍,基底岩系的金质活化会优先往低能空间运移,即在莱阳群林寺山砾岩中沉淀富集,形成金矿。

3.2 火山-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

胶莱盆地东部是我国中生代火山-岩浆岩带的组成部分,也是火山-岩浆热液型金-银-多金属矿的重要成矿带。区内已发现的与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有五莲七宝山金-铜矿、胶南七宝山银-铅矿、福山王家庄铜矿、邢家山钼矿、栖霞香夼多金属矿及与伟德山超单元有关的铜、银、钼、铅矿等。它们属于同一成矿系列,在成矿时间上,则表现为金、铜-银-铅、锌、钼等的时间分带。

1)岩浆岩条件。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均为浅成-超浅成潜火山杂岩体,呈岩枝、岩株、岩舌或大岩脉状产出,在时间和成因上与白垩纪以来的火山喷发、侵入活动形成的火山岩浆建造有关。潜火山杂岩体具有多期、多相、多岩性的特点,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火山活动晚期阶段形成的小侵入体,岩性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及闪长岩等,化学成分属钙碱系列的铝过饱和岩类,为金、多金属矿的成矿围岩。宋家沟金矿外围尽管没有见到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但推测应与早白垩纪晚期的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活动有关。

2)构造条件。区内白垩纪以来的火山活动主要发育于控盆断裂及其周围,受几组不同方向的断裂控制形成盆地边缘型火山喷发,经历了早期以喷溢为主、晚期以潜火山岩侵入为主的不同演化阶段,而晚期多相、多岩性的潜火山杂岩体常形成隐爆角砾岩带或充填于火山通道、火山角砾岩筒及火山口周围的环状、放射状断裂,是矿床的容矿场所。控矿构造有断裂、火山机构、潜火山岩接触带和层间破碎带等,尤其是前3种构造复合叠加的构造类型对成矿最为有利。因此,该类型金-多金属矿实际上是受火山机构、断裂及潜火山岩接触带3种构造的复合控制。

如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即产于隐爆角砾岩筒中,其侧为主火山口,与金-铜矿有关的岩性是石英闪长玢岩及辉石闪长玢岩等。

3)地层条件。资料显示火山-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与地层没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不同岩性的接触带对不同类型的矿床有某些制约作用。宋家沟金矿产于莱阳群林寺山组砾岩内的破碎蚀变带中,主要取决于它本身有较大的容矿空间。

3.3 成矿时代

发云夼金矿的形成时代应在莱阳群沉积之后、王氏群沉积之前,即与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期相一致。据孙丰月(1995年)采用K-Ar法所测的矿石中的绢云母年龄值为100.59±1.96 Ma,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晚期,与基础地质资料相一致。

4 矿床成因

4.1 稀土元素特征

区内砾石ΣREE为232.87×10-6~250.88×10-6,矿石ΣREE为352.00×10-6,矿石中黄铁矿ΣREE为64.51×10-6,磁铁矿ΣREE为277.11×10-6(张竹如等,2001)。与基底岩系中的玲珑花岗岩ΣREE(32.83×10-6~117.89×10-6)相比,盆地盖层砾岩中稀土有明显的富集趋势。

围岩、矿石、黄铁矿和磁铁矿的稀土分配模式均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ΣLREE/ΣHREE=1.88~12.71,δCe=0.8~0.91,为弱亏损型;δEu=0.41~0.54,为中等以上亏损,表明与原岩风化作用有关。围岩、矿石及矿石中单矿物稀土元素分配模式都具有相似性及同步性,表明了矿石与围岩具有继承性,即部分物质来源于围岩。

4.2 硫、氧同位素特征

矿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为7.7‰~8.8‰,平均8.52‰,极差1.1‰,略高于陨石值(5.6‰~7.6‰),显示其来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并在上侵过程中受到围岩的混染。

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8.6‰,8.9‰,9.4‰,平均9.0‰,皆为正值,以富集重硫、极差小(1.8‰)为特点,表明硫源来自深部或在较封闭的条件下形成。

综上所述,发云夼金矿的物质来源以深源为主(幔源及下地壳中的金),是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作用的结果,并在沿构造带上侵过程中萃取、交代围岩中的Au元素,共同组成金矿的物质来源。

4.3 成因讨论

我国砾岩型金矿主要产出于中新生代陆相砂砾岩层中,主要受沉积作用的控制,多分布于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边部;赋矿岩石成岩程度低,胶结疏松;在数层含金砾岩中,往往是下部砾岩层,尤其是底部砾岩层的含矿性较好。

由于发云夼金矿床的围岩主要为砾岩层,且其地表局部矿石(地表裂隙内矿石)确实表现出了砾岩型金矿的一些地质特征,因此有人认为是砾岩型金矿床。

邹为雷等(2003)对发云夼金矿床、兰德等砾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发云夼金矿床与典型的砾岩型金矿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①发云夼金矿床的含矿岩石为构造角砾岩,不是沉积冲积砂砾岩;②发云夼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而砾岩型金矿床受地层建造控制;③发云夼金矿床的矿石矿物比较简单,碳质成分很少,为深源碳;兰德金矿床的矿石矿物构成极为复杂,碳质丰富,碳质成分来源于迁移的烃类(Parnell,1996);④发云夼金矿床属于热液成矿,而砾岩型金矿床则主要以机械沉积成矿作用为主。认为发云夼金矿床是一个与层间滑动断层有关的热液金矿床,即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参考文献

李洪奎,杨永波,于志臣等.2002.山东省胶莱盆地东北缘宋家沟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5(3~4):142~150

沈远超,谢宏远,李光明等.1998.山东蓬家夼金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地质与勘探,34(5):3~7

孙丰月,石准立,冯本智.1995.胶东金矿地质及幔源C-H-O流体分异成岩成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杨金中,赵玉灵,沈远超等.2001.胶东宋家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类型-胶东层控矿床的新发现.地质与勘探,37(4):1~4

于志臣,李勇,万全政等.2002.烟台市牟平区宋家沟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山东地质,18(1):36~40

曾庆栋,沈远超,刘铁兵等.2001.胶东牟平发云夼金矿区地球物理综合找矿研究.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6(4):17~19张竹如,唐波,聂爱国等.2001.山东省牟平宋家沟金矿床地质特征.黄金,22(7):1~5

邹为雷,沈远超,曾庆栋等.2001.蓬家夼金矿与发云夼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兼议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模式.黄金,22(3):1~7

邹为雷,曾庆栋,李光明.2003.胶东发云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金矿类型辨析.矿床地质,22(1),88~94

(李杰美、王美娟编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