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计算机学报综述

2023-12-09 17: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计算机学报综述

2003年起本刊已增加综述文章栏目。这些综述文章均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撰写。 2005年起, JCST将改为210×285大16开本,平均每期144页。订阅信息请浏览中文首页。2007年通过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验收2006年首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2006年第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2005年改为210*285大16开本,每期144页,由Springer代理纸版海外发行,电子版全球发行2004年与Springer签署合作协议2004年第二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2004年进入DBLP数据库2003年开通国际化的在线稿件处理平台2003年第三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02年首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2002年改为每期112页2001年开始由邮局国内发行(发行代号:2-578)2001年第二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00年首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00年被SCI(Web of Science, CompuMath Citation Index, Research Alert)收录1999年建立期刊网站1998年被Computer Abstract收录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1年进入国际市场,由美国Allerton出版公司代理海外发行90年代初期相继被EI,SA,JICST,AJ,MR,Zbl Math,Computing Review收录1986年创刊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009年,计算所共有在研项目369项。当年新立项目课题164项,包括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11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联合基金1项、面上和青年基金25项;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3项、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项。另外还有院地合作等其它项目。年度到款3.2亿元。2009年,计算所共取得科技成果31项。其中,863计划重大成果“曙光5000A”系统峰值运算速度达到233.5万亿次,Linpack值为180.6万亿次,在2008年11月发布的第32届TOP500排行榜上位列第10,是当时除美国以外世界上最快的高性能计算机,在2009年4月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受到鉴定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562篇,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报告384篇;被SCI收录85篇,被CPCI收录212篇,被EI收录466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210篇;申请专利142项,授权专利152项。 2010年,计算所共取得科技成果50项。其中,973项目重大成果“延长摩尔定律的微处理芯片新原理、新结构、与新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原理、新结构与新方法,并研制出万亿次原型芯片TGAP、16核可扩展性验证芯片Godson-T。项目组在计算机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部分科研人员还应邀在ISCA会议上做特邀报告,部分成果被国际同行引用。2010年曙光6000在2010年5月31日发布的第35届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上排名第二,龙芯3B芯片流片成功等。计算所部署的其它科研方向也取得了新进展。2010年全所共发表论文591篇,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378篇。第四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优秀论文奖和优秀著作奖共评出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十篇,优秀论文奖二等奖十八篇;优秀著作奖二等奖一部。 2011年,计算所共有在研项目495项。当年新立项目课题247项,包括科技部“863”项目2项、“973”项目8项、“火炬”计划1项、科技支撑计划1项;工信部重大专项21项;发改委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1项、对外交流与合作2项、面上和青年基金42项;网安中心项目15项;北京市项目11项;中国科学院项目22项;横向项目76项。年度到款额达4.5亿元。2011年,计算所共取得科技成果45项。申请中国专利115件,其中发明专利11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申请国际PCT3件;获得中国授权专利158件,其中发明专利157件,实用新型1件;获得国外授权专利6件。 2013年,计算所共有在研项目627项(包括新增项目239项)。其中,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8项(新增7项);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参与25项(新增8项);主持或参与国家863计划课题23项(新增13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4项(新增9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58项(新增1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增3项),青年基金72项(新增28项);主持或参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3项、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新增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3项(新增3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院地合作项目13项;承担横向项目155项(新增68项)。年度科研经费到款超过2.7亿元。2013年,计算所共发表论文390篇,其中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A类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35篇。 2014年,计算所共有在研项目650项(包括新增项目203项),其中,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2项(新增3项);主持国家“973”项目3项(新增1项),参与课题26项(新增5项);主持或参与国家“863”课题31项(新增10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4项(新增1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项(新增4项)、面上项目64项(新增17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新增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青年基金77项(新增11项);主持或参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项、院重点部署项目5项(新增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5项(新增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国际合作项目5项(新增2项)、院地合作项目11项;承担横向项目171项(新增53项)。2014年,计算所申请发明专利214项,获得新授权发明专利68项,授权专利总数达1095项。2014年计算所发表代表性论文94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刊物,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宗旨是报道中国计算机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最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计算机类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一直被评为中国计算机类核心期刊,是国务院学位办指定的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中文重要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刊登内容覆盖述评、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及其他计算机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重大应用成果。 《计算机学报》 中国计算机领域代表性学术刊物,其宗旨是报道代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前沿水平的科研成果。《计算机学报》始创于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中文编辑形式与读者见面,同时以英文摘要形式向国际各大检索系统提供基本内容介绍。 刊登的内容覆盖计算机领域的各个学科,以论文、技术报告、短文、研究简报、综论等形式报道以下方面的科研成果: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安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以及新技术应用等。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 1986年创刊,双月刊,ISSN 1000-9000。 主编是李国杰院士,编委会由85位国际权威专家组成,其中外籍编委占60%。 栏目的设置反映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国际研究热点和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研究。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避免综合性期刊论文内容分散,该刊每期设有专题栏目将相关领域的文章集中发表。读者对象为中国国内外大专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师生以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员。2005年起JCST由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代理国际出版发行。中国境内由报刊发行局总发行,邮发代号2-578。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创刊于1989年,是中国CAD & CG领域第一个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该刊以快速传播CAD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知识与经验为目的,刊登有创新的学术论文,报导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及时反映该领域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向。 刊登的内容包括综述、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图形算法与技术、CAD/CAT/CAM/CG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虚拟现实与计算机动画、图像与图形的融合、用户界面与多媒体技术、科学计算与信息可视化、VLSI设计与测试及电子设计自动化、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系统集成与协同工作等。

又快又水的计算机核心期刊

1.《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主办,月刊,影响因子1.574,相对来讲比较好中。征稿范围: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图形学、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并行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新技术应用及其他计算机相关领域。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主办,月刊,影响因子:1.701,它是我国CAD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第一个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栏目设置主要有:综述、图形算法与技术、虚拟现实与计算机动画、图像与图形的融合、VLSI设计与测试及电子设计自动化。

叶丹的代表论著

1.徐罡、叶丹、黄涛,ONCE:一种基于XML的虚拟企业运行支撑平台,机床,2004.9:53-562.徐罡、黄涛、叶丹、刘绍华,分布应用集成核心技术研究综述,计算机学报,2005.4待发表3.Shaohua.Liu,Dan.Ye,Jun.Wei,Gang.Xu,Yonglin.Xia,andYu.Liu,“POPbeyondSODA,ReachingtheNewHorizonofServiceCooperation”,InProceedingsofthe28thAnnualInternationalComputerSoftwareandApplicationsConference(COMPSAC2004),IEEEComputerSociety,HongKong,China,Sept.28-30,2004,pp.280-285.  4.叶丹,陈禹六,面向问题的动态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结构,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vol.39,No.14:210-212.  5.叶丹,陈禹六,大型集团企业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管理科学,2003.4  6.YeDan,ChenYuliu,XuXiaofei,IntergratedModellingMethodologyforVirtualEnterprises,IEEERegion10TechnicalConferenceonComputers,Communications,ControlandPowerEngineering,October28-31,2002,Beijing,China  7.XuXiaofei,YeDan,LiQuanlong,ZhanDechen,DynamicOrganizationandMethodologyforAgileVirtualEnterprise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00,Vol.15,No  4:368-375(EI检索)  8.叶丹,战德臣,徐晓飞等,多视图集成化的动态联盟建模方法,高技术通讯,2000,Vol.10.No2:82-85(EI检索)  9.叶丹,战德臣,徐晓飞,谢炜.敏捷虚拟企业组织形态及描述方法.高技术通讯.1997,7(7):26-30(EI检索)  10.叶丹,战德臣,徐晓飞.企业的敏捷性及其度量体系.中国机械工程.1997,9(4):21-23  11.叶丹,田卫,李全龙,战德臣,徐晓飞.动态联盟企业的模型化及其工具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9,5(1):13-17(EI检索)  12.YeDan,XieWei,XuXiaofei,ZhanDechen.Multi-AgentBasedGroupDecisionSupportSystemsforVirtualOrganization.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workshoponCSCWindesign,1998,Tokyo  13.YeDan,XuXiaofei,ZhanDechen,XieWei.AGroupDecisionSupportSystemsfortheBuildingofAgileVirtualEnterprises.ChinaEuropeNetworkforIntegrationinManufacturing,1999,Nanjing:36-42  14.叶丹,徐晓飞.企业过程再工程的实现方法及其信息技术支持.第四届中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学术会议论文集.哈尔滨,1996:63-67  15.XuXiaofei,YeDan,ZhanDechen,LiQuanlong,AMethodologyforDynamicOrganizationofAgileVirtualEnterprises,The16thIFIPWorldComputerCongres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TechnologyforBusinessManagement(ITBM),2000,Beijing:320-327  16.战德臣,叶丹,徐晓飞,李全龙.动态联盟建立过程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7,3(4):3-7(EI检索)  17.战德臣,叶丹,徐晓飞,李全龙.动态联盟企业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9,5(3):11-15  18.谢炜,叶丹,徐晓飞,战德臣.面向动态联盟组织建立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9,5(1):18-22(EI检索)  19.李全龙,叶丹,战德臣,徐晓飞.动态联盟企业过程模型表示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9,5(4):29-34(EI检索)  20.徐晓飞,战德臣,叶丹,谢炜,李全龙.动态联盟的建立及其集成支撑环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8,4(1):9-13(EI检索)  21.徐晓飞,战德臣,叶丹,李全龙,谢炜,李向阳.动态联盟企业组织方法体系.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9,5(1):7-12(EI检索)  22.XuXiaofei,ZhanDechen,YeDan,LiQuanlong.BuildingAgileVirtualEnterprisesThroughanIntegratingSupportEnvironment.Proceedingsof200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ManufacturingSystemsandManufacturingAutomation,2000,Guangzhou:246-251

陈文龙的发表论文列表

陈文龙,徐明伟,杨扬,李琦,马东超. 高性能虚拟网络VegaNet. 计算机学报, 2010, 33(1):63-73.陈文龙,徐明伟. 面向地址空间分离网络的地址映射模型:AMIA. 计算机学报, 2012, 35(1):76-85.(EI源)  陈文龙,徐明伟,徐恪. 可重构集群路由器并行路由分发模型. 通信学报. (EI源, 已录用)  陈文龙,徐恪,徐明伟,杨扬. 基于构件的可重构路由开发环境.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9, 10(1):28-33.  陈文龙,徐明伟,杨扬,韩冬. 一种新型的可扩展路由器FIB表分解存储模型. 计算机学报. 2011, 34(9):1611-1620 陈文龙,肖融,李昭,徐恪. IPv6路由器面向PIM-SMv2的分布式组播转发研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7, 28(11):2002-2006..  徐明伟,江学智,陈文龙. 路由器分布式控制研究综述. 电子学报, 2010, 38(8):1892-1899.胡光武,陈文龙,徐恪.一种基于IPv6的物联网分布式源地址验证方案.计算机学报,2012,35(3):1-11  李杰,吴建平,徐恪,陈文龙. Hidasav: 一种层次化的域间真实源地址验证方法. 计算机学报. 2012, 35(1):85-100.(EI源)  刘昕,徐恪,陈文龙,赵玉东. 融合物联网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 电信科学, 2011年,第11期:66-7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