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主办: 华侨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福建省泉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6-1398CN: 35-1049/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论坛创刊时间:198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称“《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福建省教育厅主管,华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在历次全国及福建省的科技期刊评比中,《学报》都荣获过大奖。曾获得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一等奖”,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9年,2008年“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于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学报》现为双月刊,A4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35-1079/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013,国内邮发代号:34-41,国外代号:NTZ1050。BRIEF INTRODUCTION TO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abbreviated to the Journal), started publication in 1980, is a comprehensive and academic journal about natural science, open distribution at home and abroad, sponsor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ujian Bureau of Educ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its work.The Journal has its purpose: adhering to the four cardinal policies, carrying out the principles of the “flowers blossom;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and theory combined with practic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overseas and those in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all sides, and in time reflect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bout dome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our university and others, and serving for developm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ist prosperit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Journal,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perspective and academic study, publishes the articles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observing and controll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mputer, applied chemistry,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pplied mathematics, etc. and the academic reports on achiev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heses on new technology, new design, new products, new crafts, new materials, new theori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t home and abroad.The Journal is not only a core Chinese periodical on comprehens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an important data bas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eriodical source that the authoritative abstracts have been recorded regularly. The Journal won the prices among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such as “ the first prize of good natural science of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eriodicals” in 1995, “ the good priz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periodic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1997, “ the goo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journals and the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1999 and 2008, and selected into “‘double?effect periodical’ of the China periodicals matrix” in 2001. The Journal welcomes the contributors from our university and others.The Journal is bimonthly publication, with format of A4. National Serial Number: CN 35-1079/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ISSN 1000-5013; Domestic Mail Number: 34-41; International Mail Number: NTZ1050.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华侨大学主编:徐西鹏主任:黄仲一 The Sixth Editorial Committee of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主编 (Editor in Chief)?徐西鹏 (XU Xi-peng)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 in Chief)陈国华 (CHEN Guo-hua) 黄仲一 (HUANG Zhong-yi)编委 (Members) (按姓氏笔划为序)王加贤 (WANG Jia-xian) 王全义 (WANG Quan-yi)方柏山 (FANG Bai-shan) 叶民强 (YE Min-qiang)刘 塨 (LIU Gong) 江开勇 (JIANG Kai-yong)张认成 (ZHANG Ren-cheng) 吴季怀 (WU Ji-huai)吴逢铁 (WU Feng-tie) 陈锻生 (CHEN Duan-sheng)周克民 (ZHOU Ke-min) 胡日东 (HU Ri-dong)高轩能 (GAO Xuan-neng) 黄心中 (HUANG Xin-zhong)童 昕 (TONG Xin) 蔡灿辉 (CAI Can-hui)欧阳明安 (OUYANG Ming-an)编辑部主任(Director)黄仲一 (HUANG Zhong-yi)=========================================
《华侨大学学报》是福建省教育厅主管,华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 《华侨大学学报》既是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又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权威性文摘期刊固定收录的刊源。
(2000年以来)承担的课题:主持: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角”(编号05BZX005)2005-20072、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峡西岸和谐文化百项调查研究”( 编号2007Z006),2007年3、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弘扬‘三平’精神”( 编号2008Z0112)2008年4、浙江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执政能力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编号073DKF006Z),2007~20085、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解放思想: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念保障(编号2008A075)2008年6、共青团中央规划研究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当代青年主导价值观的确立”,2008-2009.127、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伦理视域中的政治制度研究“(编号2003B013),2003~20068、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研究”(编号2010A009),2010~2013参与: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日常生活维度研究(08BZX00)2008~2010(第二人)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特殊规律研究(04BKS015)2004~2007(第二人)论著:1、《马克思生活哲学引论——生活世界的哲学审视》,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2、《政治:一个伦理话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7月3、《哲学与宗教》(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4、《生活哲学——探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经济哲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2月6、《精神的脉络——思维方式的历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7、《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1年主要论文(2000以来):代表性论文:1、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对话,《哲学研究》2009年第11期2、论马克思的“偶然的个人”,《哲学研究》2008年第11期3、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5年第8期转载,4、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内在逻辑,《哲学研究》2006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11期转载5、论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研究》2004年11月;《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6、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立场,《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10期转载7、论政治制度伦理——从腐败谈起,《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8、理论诉求与现实观照,《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9、当代政治伦理的实践探索与哲学反思(杨异之),《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10、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2期11、论非道德主义政治伦理,《哲学动态》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5年第5期转载12、宽容:现代政治的伦理内蕴,《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13、伦理视野中的政府权力观,《哲学动态》2002年第9期14、中国加入WTO的文化思考,《哲学动态》2000年第9期15、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学术研究》2008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10期转载16、“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17、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问题与路径,《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9期转载18、现实生活:超越“思辨哲学”的历史性转向,《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光明日报》2007年9月18日学术论点摘要1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范式”之比较,《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5期转载20、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精神,《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8期转载20、神圣与世俗:马克思哲学的两个向度,《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21、论“以人为本”的解放旨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22、论现代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宽容”,《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23、追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质性差距论”的实质——对何中华教授反批评的批评《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年第1期24、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研究中的若干谬见,《现代哲学》2007年第6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期全文转摘25、货币:对生活世界的改造和颠覆,《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26、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27、论马克思解放理论视域中的“宗教”,《东南学术》2006年第 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1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转载28、论当代中国生活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南学术》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转载29、哲学的生活归宿,《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5年第4期转载30、对中国“官文化”的理性批判,《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31、反思“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32、权力伦理:政治制度建设的价值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4期33、论“哲学语境”与“生活处境”的张力,《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34、论马克思生活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华侨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转载35、论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视域中的“宽容”,《华侨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9年第9期转载36、哲学:在神圣与世俗之间,《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5年第4期转载37、对话:思想互动与哲学创新,《东南学术》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6期转载38、解读“宗教”的新视角——宗教思维方式探究,《学术界》2000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论点摘要39、“论哲学的个性与马克思哲学”,《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转载40、“感性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域”,《三明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7年第11期转载。41、“解读‘马克思哲学观’的维度”,《渝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转载42、“生活哲学视野中和谐社会的建构”,《理论视野》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7期转载。43、政治制度伦理的地位、结构及其历史始端,《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44、超越“个体伦理政治”与“制度伦理政治”的逻辑,《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被被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45、论古希腊怀疑主义者对民主的正面影响,《福建论坛》2004年第3期46、执政能力建设的伦理取向——兼论执政合法性,《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