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获取”,你在百度中搜索“开放获取”即可得到很专业的解答。由于文字较长,恕不赘述。开放获取的网站现在也较多,列举国内的几个: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或开放获取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
其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截至2010年,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开放存取期刊目录)共收录OA期刊4953种,其中2014种提供文章层次的浏览,共收录文章384945篇。
在OpenDOAR(由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和瑞典的伦德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2月共同创建的开放获取机构资源库、学科资源库目录检索系统)注册的OA仓库已达1620个。
类别:
1、OA期刊
开放存取期刊是一种免费的网络期刊,旨在使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因特网无限制地访问期刊论文全文。
此种期刊一般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获得、无限制使用的运作模式,论文版权由作者保留。在论文质量控制方面,OA期刊与传统期刊类似,采用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
开放存取期刊不再利用版权限制获取和使用所发布的文献,而是利用版权和其他工具来确保文献可永久公开获取。
2、OA仓储
OA存储也称为OA知识库,包括基于学科的存储和基于机构的存储。学科OA存储最早出现在物理、计算机、天文等自然科学领域,采取预印本的形式在网上进行专题领域的学术交流。
于是一些学术组织开始自发地收集这些可共享的学术信息,将其整理后存放于服务器中供用户免费访问和使用。发展至今,很多学科OA仓储仍主要以预印本资源库的形式存在,对某一学科领域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所有研究者开放,提供免费的文献存取和检索服务,以供交流、学习。
3、其他OA资源
除上述两种形式外,各种其他形式的OA资源也陆续涌现,如个人网站、电子图书、博客、学术论坛、文件共享网络等。但这些资源的发布较为自由,缺乏严格的质量保障机制,较前两类开放存取出版形式而言,随意性更强,学术价值良莠不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放存取
最近,随着中科院推出并立即修改了18年的分区表,各种有关学术期刊的话题又多了起来。今天,我从杂志名称入手,聊一聊有关期刊名称的那些事儿。
三驾马车 vs 四大天王
很多学术期刊由于地位、内容、出版社等方面的相似性,被归为了一类,并且冠以绰号。有三个一组,也有四个一组。
三驾马车之 CNS :
这大概是学术界最出名的期刊组合了,搞科研的尤其是生物口的都不陌生:Cell,Nature,Science。关于这个名称的起源已很难考证。我在网上看到的最早的一个出处是颜宁老师说当年神经生物学课里,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英文缩写恰好就是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并引发和三大期刊名字的联想【1】。当然,也有不少人把C、N、S三个字母的顺序变换着念,NCS、SNC、SCN等等,其实说的是一回事。
三驾马车之 国产CNS :
国内期刊现在越来越壮大了。其中,以下三本可谓势头强梦:《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科学通告》(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三本期刊的首字母连在一起,不就是CNS吗?于是将它们并称为国产CNS【2】。虽然暂时在影响力方面同国际版CNS都有一定差距,但相信这几本年轻的国内期刊将拥有光明的前途。
三驾马车之三大综合期刊 :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
早年间这一块是《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的独角戏,10年Nature首推Nature Communications大获成功,成功引领了高水平开放获取期刊的潮流。五年后,Science也推出了有Science版Nature Communications之称的Science Advances,和另两家杂志渐呈分庭抗礼之势。从一度落榜中科院分区一区的大行衰运,到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重返一区,这三本综合类期刊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
四大天王系列
似乎四个杂志并称的更多。比如数学界的“四大”:《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新进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Acta Mathematica,以及《美国数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化学领域也有所谓的“四大”:《德国应化》Angewandte Chemie,《美国化学会志》JACS, 《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
生物四大综合期刊:Current Biology、BMC Biology,Elife,Cell Reports
出版社也有四大:Elsevier,Springer/Nature,Wiley,Taylor。
当然,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四大神刊: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Oncotarget,Medicine。这几本期刊由于开放获取、发稿量(尤其是国内学者发稿量)巨大、以及文章档次参差不齐而被戏称为“神刊”。其实,“四大神刊”上面有相当多的高质量文章,特别是,有些学者可能不那么在意杂志,或厌倦于频繁更换杂志的繁琐的投稿流程,最后“屈尊”于这几本“神刊”。这些杂志里每一篇认认真真的paper,都凝聚了科研人无数的心血。最重要的应该是文章本身,只不过今时今日的科学界,承载文章的期刊承载了太多它或许不该承载的东西。
说子刊,谁是子刊?
现在的杂志越来越多。很多杂志纷纷推出各种子刊。最出名的当属Nature系列了。那么,什么是子刊?以Nature系列为例,有Nature冠名的期刊都可以成为子刊。按照这一标准,Nature Communication也应算在内,只不过看起来其地位比其他子刊低那么一点点。对此,Nature集团有一个大致相当的英文描述:Nature-branded journals。现在,Nature子刊的数目已达46本(其中包括18本Nature Reviews系列杂志)【3】。
Nature子刊的规模还在膨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食品专业的童鞋就要有福了,因为据可靠消息,新子刊Nature Food即将在未来两年和大家见面。那么杂志的主编是不是该由chief editor改为chef editor?照这么下去,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会出一本Nature Dumplings。那时候,最爱吃饺子的我一定去应聘主编,届时杂志的主页应该是这样的:
随着各种子刊越来越多,也有一些作者把本不属于子刊的期刊说成是子刊。最著名的当属前面提到的Scientific Reports。尽管现在身处“四大神刊”行列,但2011年刚创刊的时候,SR可是作为很多Nature集团文章转投的对象,我就曾听说过不少被Nature和旗下子刊接连拒稿而直接怒投SR的壮举,想必不少文章都有很高的水准。或许是不了解情况,或许是子刊到神刊心有不甘,有作者会把SR称为Nature子刊。更有人在自己的publication记录里的Scientific Reports直接写作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好了,按照这一逻辑,那么下面几个杂志的名字应该这样改:
Nature Genetics -> Nature Nature genetics
Science Advances -> Science Science Advances
PLOS BIOLOGY -> PLOS PLOS BIOLOGY
最犀利的当属Cell旗下干细胞领域知名期刊Cell Stem Cell,因为它要改成
Cell Cell Stem Cell 读起来不拗口吗?
莫以刊名论英雄
杂志的刊名不是随便起的,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先创刊的杂志,比如Nature,Science们,往往能在起名上占得先机。而一些学术界的后起之秀只好避开这些名字,另辟蹊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所谓的“水刊”。比如下面这几个:
Elife :电子生活?名字看起来确实像科普杂志。这可是一本高水平杂志,由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一众大佬(由于不满影响因子的评价体系),联合德国马普学会和英国Wellcome Trust联合打造。
iScience:不知道有多少童鞋会像我一样音译为爱Science?该杂志绝非《我们爱科学》英文版。其作为Cell最新推出的优秀期刊,名字中的i代表的是important。
PLOS系列 :PLOS全称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公共科学图书馆?其实,这个名字是为了强调其Open Access,对于所有人免费开放。
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只能说,这些杂志的刊名,不是太省略,就是太谦虚。
既然有名字像“水刊”的“牛刊”,也会有“名过其实”的杂志。比如,来自瑞士的Frontiers系列,名称前沿(frontiers),但其旗下杂志上文章的前沿性,恐怕和上面几本“科普读物”都有所差距,更不要说CNS了。当然,最出名的还是那本名叫《自然与科学》Nature and Science的杂志了:因为只要你在该刊上发paper,就可以说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啦。
本文纯属调侃,一说一乐,各位切莫当真。最后,祝各位童鞋19年都能在自己心仪的杂志上大把发paper!
引文
1. 颜宁,为何要发CNS? 2012,
2. 徐旭,Science Bulletin实现IF突破,国产CNS全面崛起。2017,
3.
有纸质,不过其实国内frontiers in纸质版大部分都是在网站打印的,可以利用打印机获取。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是一本开放获取的期刊,frontiers+of的基本都是隶属于中国本土的英文学术期刊,是由教育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总听到身边有人说,老是收到frontiers的审稿邀请,多如牛毛。
国内的frontiers of 系列,多达20余种期刊,覆盖社会、经济、材料、能源、医学和生物学等众多领域。除engineering、quantitative biology、protein&cell外,都是以frontiers of 开头。
Frontiers in期刊
同学们要注意“Frontiers水刊”都是欧美的Frontiers in这一系列期刊。早期发展还不错,但后期经历了盈利化管理、编辑辞职、HIV/AIDSdenialism事件、撤稿事件等后,让众多学者对其抱有审慎态度。
虽然有人说欧美版Frontiers in 系列期刊都是在捞钱(特别是人民币),水刊很多;但不可否认其中不乏有一些好期刊的存在,比如Frontiers in genetics、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