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安律师杂志

2023-12-07 1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安律师杂志

临沧市委书记(1950-)
李国伟,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男,汉族,云南凤庆人,1950.8生,1972.3参加工作,大学文化。
2006年8月当选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少男少女》杂志副编审、广州人
广东广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广东省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广州齿轮厂工人、团支部书记,解放军一六五师炮团炮手、班长、文书,《少年文艺报》编辑、编辑部主任,《少男少女》杂志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编审。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报刊工作者。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我们这样设计人生》,历险小说《少年警队》、《阳台上的绑架》、《太空俘虏》、《非洲巫师的咒语》、《连环大追捕》、《马戏团劫案》、《诺西森林的野人》、《狮面神像》、《沙漠追踪》、《马戏奇案》、《太空遇险》、《神秘的咒语》,系列童话《发高烧的外星人》等。
[编辑本段]原湖北省政府副主席(1893-1978)
李国伟,原名忠枢,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李皋秀早亡, 自幼依靠母亲扶养长大。祖父是一位学识比较渊博的塾师,李国伟从6岁起,便跟随祖父读四书、五经,学习算术、历史、 天文、地理等知识。在祖父的栽培下,养成了好学上进的习惯。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李国伟考入上海澄衷中学。同年秋季入震旦大学。1910年读完预科,因家里缴不出学费被迫退学。他在家自学英语,半中后适逢唐山工学院(一说唐山路矿学院)招收学膳免费生,李国伟赴考被录取,攻读土木工程科。
1915年,李国伟毕业后,经同班同学托人介绍至柳江煤矿,担任该矿建造轻便铁路测量员的临时工作。次年3月,全线测量工作完成后,他到北京另谋职业,请同学转托在陇海铁路任局长的哥哥介绍至东路第一分段(开封景家楼)担任副工程师。
1917年,李国伟28岁,经堂姑丈华艺三(时任无锡商会会长)介绍,与荣德生长女荣慕蕴结婚。荣德生曾在《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 “知为大器,不论家况也。”
1918中初,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陇海铁路原来的工程计划紧缩,李国伟被调至陇海铁路工程总局任绘图员。这时他回无锡迎接母亲和妻子到郑州安家。不久他又调至徐州铁路分局任绘图员,全家亦随迁徐州。同年秋,荣慕蕴回无锡探亲,荣宗敬要她劝说李国伟改行,从事实业,到汉口去负责筹建福新第五面粉厂,同时,荣宗敬也请华艺三致函敦促李国伟能走“实业救国”之路。李国伟在亲友们的劝说下,终于辞去徐州铁路分局工作。于1819中冬,全家迁至汉口,从此李国伟便与荣家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负责“福五”的筹建和设备安装工程,首先,他选定了紧临汉水又靠京汉铁路桥口终点处的地方为厂址,这样既可利用铁道线直达厂内,又可兼收汉水船运之便,为今后发展生产,减少运费,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这一点深得荣氏兄弟的赞许。筹建过程中,除了工厂设计依靠行家外,其余李国伟均亲自动手。1919年10月“福五”竣工投产,当时拥有美制面粉机22台,600匹马力蒸汽机l台等主要设备,能日产牡丹牌面粉6400包。投产后,荣家任命李国伟为协理兼工程师。从此李国伟开始致力于钻研制粉工艺。他针对当地小麦含杂质较多面影响粉质的情况,认真组织工人筛选。同时还通过改进制粉机的性能,提高了面粉的质量。不久,牡丹脾面粉就畅销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并通过美商洋行,远销英、荷等国,因此开工8个月就获利20余万元。“福五”在产销两旺,盈利优厚的条件下,又不断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至1925中增建了第二车间,增添了能日产面粉6000包的美制最新制粉机一套。至中底竣工后,连同第一车间,而粉日产量增加到1.2万包,投资也增加到150万元,为开办时的5倍,已雄居华中面粉厂之首,在荣家12个面粉厂中也跃居第4位。为了就地解决“福五”所需的面粉袋布,一年半之后,经荣家同意,李国伟又着手在汉口创办第二个工厂——中新第四纺织厂。1922年2月投产,李国伟兼任“申四”副经理和工程师。该厂在创办初期, 由于连续3年亏蚀达36.9万元,因而引起福新系统一些股东和少数高级职员的忧虑,他们以“申四”会把“福五”拖垮为理由,向上海总公司提出了出卖“申四”专办“福五”的建议;风声传出,汉口的日商安泰纱厂也四出活动,妄图吞并“申四”。李国伟在全厂职工的支持下,毅然派代表到上海向荣宗敬陈说利害,最终才避免了一场被日商吞并的危机。
随后“申四”不断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产量和品种均有较大的增长。从1929年底起除生产面粉袋布外,又增产了斜纹、哔吸、直贡呢布等应时产品,因而生产有了转机。后来经理荣月泉退休,由李国伟接任“申四”、“福五”两厂经理。
1930年春,李国伟赴日本进行考察,他特别重视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回国后,在厂内进行推广,如革除封建的工头制,使用专科毕业生负责车间管理等,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1933年3月,“申四”在停工维修时,不慎起火,除栈房和公事房外,厂房、设备全被烧毁。李国伟被汉口警备司令部以火头罪拘留1天,后经律师辩护才获释。李国伟为此心情十分沉重,但荣家并未责怪他,荣宗敬随即召开股东会议,决定将股金增至92万元重建“申四”。李国伟即利用追加股金、保险赔款和银行的抵押货款着手重建,并添置了当时最先进的英制纱锭2万枚,修复了被毁纱锭5万枚余,添置了3000千瓦发电机一台和全套锅炉设备等,至1935年春,终于建成了当中国内第一流的大型纺织厂。在该厂投产前后,李国伟采取了三项较大的改革措施:一是毅然决定招收大批青年女工。开设短期养成工训练班,在10个月中,先后培训出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标准工作法的新工人千余人,取代了工厂遭灾后离去的老工人。二是为了适应美制纱机的性能断然改变总公司规定的混纺工艺,采用长纤维细绒棉花专纺16支纱,使产量大增,成本降低,产品拉力增强,因而获得了市场信誉。三是针对“申四”所产12磅细布产质量低于当时汉口同类产品的水平,将原来每方英寸的经纬纱各减少10根,织出一种产量高、成本低,售价仅及同类产品80%的,名闻一时的“绿双喜牌”轻质细布。1935年起,李国伟又通过买旧机、添购新机,把原来的布厂扩充成拥有800台布机的大厂。因此重建后的“申四”开始进入了生产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
1937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华北、华东等工业较集中的地区相继沦陷,使武汉地区的经济出现了暂时繁荣的局面。李国伟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全力组织“申四”、“福五”增加生产,因而在抗战初期,两厂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如“申四”1937中的盈利高达185万元,为1936中的3.8倍;在1938年8月工厂内迁之前, “申四”、 “福五”所积欠的约700万元债已全部还清。
但是好景不长,国民政府于1938年1月下令武汉的所有工厂企业必须全部内迁至川、陕、湘、滇等地。这时荣家内部对企业的内迁问题,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即以荣德生为代表的大股东们,因看到当时国民党军队一再溃退,认为“汉口守不佳,内迁也没有办法”,主张将“申四”、“福五”的生产设备全部寄存于汉口沙逊洋行的栈房,或全部出租给美商经营,为此他们还派专人去国民政府疏通,企图达到不内迁的目的。而李国伟、章剑慧等一批中青年资本家和广大职工都主张内迁,李国伟一面多方劝说荣家支持内迁,一面于同年4月即亲至重庆视察并选购土地,8月底,李国伟又亲赴陕西宝鸡踏勘,并至西安拜见省主席蒋鼎文,蒋面允给予特别协助,同意在宝鸡购地400亩 ,借给50吨钢筋和一千筒水泥以支持其建厂,李国伟通过重庆和宝鸡两地考察。把宝鸡与重庆相比,决定把大部分设备迁往宝鸡。荣德生等人只好同意内迁,并函嘱李国伟要努力“报效国家社会,在荒僻创造事业”。李国伟全力投入紧张的内迁抢运工作,两厂设备从1938年8月底起,经水陆两路先后运至重庆和宝鸡。
1938年10月,在内迁工作基本完成后,李国伟即去上海参加“申四”临时股东会议,汇报迁厂经过。股东们因怕内迁企业亏本受累,会上决定内迁企业都不准用“申新”、“福新”的牌号,而另行成立庆新股份有限公司,下设庆新纱厂和庆新面粉厂,以“申四”、 “福五”的设备出租给庆新收取租金。
李国伟回到重庆后,决心发奋创业,因陋就简,先建造生产车间和职工食堂,因而庆新纱厂即于1939年1月率先建成开工,不久全部设备开足生产,每月产纱220件。接着庆新面粉厂亦于1939年5月建成投产,日产面粉500包。由于战时重庆一度经济繁荣,投产较早的企业,都能获得厚利。在沪股东们见有利可图,就主动提出恢复“申四”、 “福五”牌号。
1939中4月起, “申四”宝鸡厂在李国伟亲自主持下,在荒僻的土地上进行筹建工作,同年8月建成投产,因受动力限制仅开2000纱锭。1940年8月又两次遭日机轰炸,受到了一些损失。为了抵御日机轰炸,李国伟组织工人在工厂附近山头开挖山洞,建造窑洞车间55.4万立方米,装有2万纱锭,至1941年春建成投产。由于原料、劳动力均十分低廉,所产棉纱可近销关中,远销渝、蓉,在资金上又能得到重庆厂的支持,故“申四”宝鸡厂的发展较快。
在内迁企业获得初步发展后,李国伟便把历年盈利继续投资于原有企业的扩充和创建新企业上。1940年初,扩建了“申四”重庆厂的第二工场,使纱锭增至1万枚;1941年在成都创建拥有4200枚纱锭的“申四”成都厂和日产面粉500包的建成面粉厂。同时,从1941起,通过修旧利废创设了日产面粉2000包的“福五”宝鸡厂和日产面粉1000包的“福五”天水厂。当时后方难以获得进口设备,李国伟等人决心自力更生,依靠自己创办机器铁工厂来制造所需设备。他从194l年起先后在宝鸡创办了宝鸡铁工厂,在重庆创办了公益面粉纺织机器广。两厂除制造出120台机床等工作母机外, 还自制了一批制粉机、细纱粗纱机、梳棉机和打包机。又自制成全套小型造纸设备,于1944年4月创建了以废棉为原料的鸡宏文造纸厂,日产新闻纸一吨半。为了缓解工厂用煤的困难,李国伟于1941年集资3000万元,在陕西自水县创办了宝兴煤矿公司,先后采得上等半烟煤3000余吨,后因交通困难问题,李国伟在宝鸡还设立了运输大队,购置卡车40余辆,以装运各厂的原物料和产品往来于川陕、川黔、渝蓉等公路上。又自备木船多艘利用嘉陵江等水道运输物资,成为当时内迁企业组织最完善的企业之一。
1941年6月,李国伟在宝鸡宣布成立了申四、福五、建成、公益、宝兴五公司总管理处,自成系统,由他总揽荣家内迁和新建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1942年,国民政府对棉纺织和面粉工业实行产销统制和苛征高税政策之后,使内迁企业逐步陷入困境,不得不靠接受政府的加工来维持生产。此时,李国伟被迫采取了三项对策,来保存内迁企业的经济实力。第一,通过贿赂和拉拢地方官员的办法,操纵原料市场。他到处设庄,压价收购棉、麦等工业原料,囤积居奇以攫取厚利。第二,各企业通过设立暗帐,隐匿巨额利润,以逃避和抗拒高税政策,如“申四”各厂从1939一1945年的暗帐盈利为934万元, 盈利率高达161%,而明帐盈利仅325万元,盈利率为70%。第三,抽调资金,大量购储外汇和黄金,来保持币值。据1945年的帐面统计,“申四”、“福五”系统共积储外折汇合美金达300多万元。
在抗战胜利前夕,李国伟草拟了一个以“申四”为发展重心的《申新纺织公司战后复兴计划》,该计划除了保留原设在上海、无锡的申新二、三、五、九厂外, 拟在郑州、常州、汉口、济南新设申新一、六、七、八厂,计划尤其注重发展“申四”。
抗战胜利后,李国伟即着手建立以武汉为中心,以川、陕和上海为两翼的企业体系。他先致力于汉口“福五”、“申四”的恢复工作。为了加强对战后企业发展的领导,李国伟于1946中9月,把五公司总管理处迁到汉口。并增设了上海办事处,以加强同总公司和海外的业务联系。他还大力标买敌产。
1946年秋,标买上海纸器厂扩建成宏文造纸公司上海厂;同年11月,标买日资三兴第五面粉厂改为建成面粉公司上海厂;1948年1月,标买重庆军政部纺织厂(拥有2万纱锭)改为渝新纺织厂;1947中春,又租用芜湖益新面粉厂,改为“福五”芜湖厂,可日产面粉1800包,后因经营不善,于1948年11月退租。此外,李国伟还购进敌产上海美华肥皂厂,汉口汉莹冰厂等。1947年李国伟将“福五”日产面粉3000包的制粉机拆迁至广州,建立“福五”广州厂;1948年又把国外到货的2万纱锭改运至香港,创建了九龙纱厂,接着五公司总管理处亦迁至广州,继而该管理处又和李国伟一同迁往香港。
1950中元旦,李国伟响应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召唤,毅然回归,继续主持领导总管理处所属各企业。1951年,李国伟首先向陕西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准将宝鸡各厂和“福五”天水厂改为公私合营新秦企业公司,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之一。1954年,他又将汉口“申四”、“福五” 上海宏文造纸厂,上海和成都的建成面粉厂,渝新纺织厂(包括已并入的 “申四”重庆厂),成都“申四”“福五”和广州“福五”等厂一并申请公私合营,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到来时,“福五”重庆厂亦实行了公私合营。至此,李国伟兴奋地对人说: “我一生所经营的工厂,都已还之于人民,这实在是我最愉快的一件大事!”
回国后,李国伟先后担任了武汉市人民代表,湖北省政府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届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民建常务委员。1956年,他还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出访苏联、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1978年10月1日李国伟病逝于北京,终年76岁。他的家属遵照李国伟生前的遗愿,把他历年购买的公债28万元如数捐献给了国家,并把发还在“文革”中被扣的30万元个人存款,充作教育基金,捐献给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以支援两会发展教育事业。

文科女生适合什么专业?

1、教育学

类似于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其实是目前找工作都挺容易的。不过想要发展更好亦或者想要进入就业环境不错的学校,提高学历,学好语言是非常重要也是可以给未来就业加分的。且工作稳定很不错。

2、小语种

小语种是目前所有文科生报考比较热门且选择方向很多的一类专业,毕竟文科生真正好就业的专业并不多,而小语种只要能够学好通常找工作是没啥问题的,但如果可以建议可以掌握两到三门语言就业更有优势。

3、会计学

会计学是目前文科女生报考最火热的专业了,这个专业以高就业率而闻名,实际上报考的学生是非常多的。甚至很多进入社会的在职人员也会选择学个会计来拓展未来的就业方向,毕业找个工作没问题的。

4、财政学类

这类经济学专业其实最适合去考公务员了,可以说几乎都是为公务员而准备的一类专业。女生报考的话通常来说就业率都不会差,考公务员不仅工作稳定,而且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是很好的, 可以参考。

5、中医学

其实女生学中医学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就业,不过想要成为中医肯定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如果在医药行业发展的话,其实是比较有优势的。目前来说医药行业的收入很高,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待遇还是可以的。

6、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可以说是目前最紧缺的人才之一了,都知道是按照小时来计费的,所以收入很高。做这一行还是很吃香的,但是不要觉得这个行业收入高就报考。想要从事这个行业的难度也是很大的,一般需要研究生学历。

givenchy是什么牌子

Givenchy是一个法国本土时装品牌

Givenchy,中文名纪梵希,属法国时装品牌,初期以销售香水为主,后涉及护肤品和彩妆事业,在2018年度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排名433位,后来推出了高级时装,并被业界认可,他的创始人是贝尔·德·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

该品牌创立于1952年,1952年2月2日纪梵希首度在巴黎推出个人的作品发表会。在这场以白色棉布为主,辅以典雅刺绣与华丽珠饰的时装展中,他的创意才华令在场人士惊艳不已,同时也奠定了纪梵希在时装界的尊崇形象。

扩展资料:

品牌创始人的职业生涯介绍:

1927年,纪梵希出生在法国Beauvais的一个富有家庭,父亲是矿山业主,家里并不赞同年轻的纪梵希从事时装事业,而是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律师,但纪梵希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1945年,毕业于巴黎艺术学校后,纪梵希涉足时装界的第一份工作是为巴黎Jacques Fath设计室设计服装,然后是Robert Piguet设计室。

1946年,与Lucien Lelong的助手皮尔·巴尔美(Pierre Balmain)和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一起为Lucien Lelong设计室工作。

1947年~1951年,一直为Elsa Schiaparelli设计服装。

1952年,纪梵希创建“纪梵希工作室”(the House of Givenchy),其以潇洒精致走红巴黎。与此同时,将自己的第一个系列命名为Bettina Graziani。简洁的蝉翼纱上衣配棉质百褶裙,清新明朗。

1953年,纪梵希开始为好莱坞电影明星设计服装,并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

1955年,纪梵希开始设计非配套穿女装,并把奥纶纤维(聚丙烯腈短纤维)引入女子高级时装。

1957年,向Audrey Hepburn致敬的L'Interdit香水推动了品牌正式进军香水界。

1982年,纪梵希在纽约时装工学院举办30年回顾展。

1981年,被Veuve Cliquot香槟公司收购后,母公司又与法国Louis Vuitton合并。

1988年,纪梵希因为财经原因,将自己的商业转让给了路易.威登(LVMH)集团,但自己一直担任“法国纪梵希设计室”首席设计师,直到1995年退休。

参考资料来源:

GIVENCHY官网-GIVENCHY品牌历史

百度百科-纪梵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