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硕士发不出小论文

2023-12-06 08: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硕士发不出小论文

发表小论文是不算难的,关键是发表什么级别的小论文,如果是发表到核心期刊,是比较难的,如果是发表到普刊,非核心期刊,就容易很多。如果提前做好准备,投稿并发表,一年左右内就能发表出来。如果只留出几个月的时间,就比较难了,你可能得找快速发表论文渠道给发表,我之前找的淘淘论文网,还是蛮靠谱的,其他家的都乱七八糟,感觉没有淘淘论文实在。建议学弟学妹们提高警惕,不要被骗发到那种垃圾期刊上,假刊上,我有同学就上过当,后来重新发表的。

专硕导师不发小论文不让毕业怎么办

那就发呗还能怎么办啊
硕士生到底应不应该发小论文才让毕业这一话题也是有过讨论的,但是我在此就我自己了解的一些情况和大家讨论下。
本校当然是要求每位硕士生发表一篇核心期刊的小论文才让申请答辩,我是一个工科专业,所以大家很多时候是在实验室做着实验,想能尽快的把自己的小论文写出来,到时候可以按时毕业。也有同学在抱怨为什么要发表小论文才让毕业,很多学校就没这个要求,那些硕士生都在外面做家教做兼职,而且有的学校博士毕业只要求发表一篇SCI就可以了,为什么我们课题组老板要求发三篇呢?三篇按学校要求都可以博士毕业啦。
上面从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目前很多人苦恼的一个问题,硕士生要不要非发表核心期刊的论文才让毕业?就我个人了解,我认识的一位文科专业的同学,从选题到最后论文修改完毕,只花了16天就完成了,而且发表到了核心期刊,我们都被他的速度给惊呆了!我们光做实验就得一年时间,等结果出来才能写论文,文科专业的白天去做兼职,晚上回来打游戏,可是就那么一晃悠功夫,论文就发表了。我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做实验,有时做慢了还会遭到老板的责备,很多时候我们对双休已经完全没概念了,我们都这么点时间,花一年多来做实验,等到写论文时已经研三了,那时候大家都要找工作,写大论文。所以我们早做完一天,研三就可以多出一天去找工作。有些人由于没做完,研三还在哪儿做实验写论文,把出去找工作的机会也耽搁了,当然他们明白,先毕业才是关键。
通过上面的讲述,现在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理工科和文科;第二部分是要求发论文才毕业和不用发论文也可以毕业两类人群。文科和理工科的区别是:大多数文科专业不用花很长时间去做实验,当然有的文科专业也是要做一些实验之类的。所以一旦没有导师的安排指导,而单纯的只要求发表论文,那么剩下的很多时间只有出去做兼职或者找一些活动打发时间,来挥霍曾经因为自己的无知而进入考研队伍的冲动。理工科会花很多时间来做实验,有的寒暑假都没有,就只希望能按时毕业。这种文科很闲,理工科忙得要死的现状就这样存在着。文科生羡慕理工科生很充实,理工科生羡慕文科生可以出去兼职赚点小资之外还有大把时间来看电影打游戏,这种围城一样的相互羡慕让人觉得自己总是缺点什么来平衡目前的不幸。
下面我们来重点说第二部分人群,要求发论文和不要求发论文。要求发论文,其质量如何呢?这是很多人都曾经争论过的,很多名校决定不要求发表论文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出的,但是如果不要求发论文,那么大把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没有论文要求,到时候拿不出大论文怎么办?如何毕业呢?每年都会提到我国的教育质量问题,我国的科研水平问题,这些情况是在逐步好转呢?还是每况愈下呢?本研倒挂说明了一个问题,金字塔模式被打破之后,大家不免对硕士生的质量问题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很多刚进校有读博意向的人最后也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们很多人觉得,读博那是在浪费青春,在浪费父母的钱,也是在浪费国家的钱。读博又怎样?还不是要出去找工作,这反映了不少同学的心声。再说目前本硕生的就业率低于博士和专科也是让硕士生很尴尬的场面。
前段时间听一位硕士毕业两年的校友讲,那些不用强制发表论文的学生,他们有自己充足的时间去为自己的求职准备,去培养自己缺乏的能力,即便没发表论文,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是可以胜任,有的还极其出色,由于那段时间培养的一些技能。相反,那些要求发表论文的学生由于常年在实验室呆着,没有很多时间去培养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在工作中列显逊色。这也说明目前教育的一个尴尬场景,学校培养的方向能不能用到工作中去,缺失的链条在哪里?
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个学校单纯笼统的要不要发表论文去决定让不让学生毕业,这是有点不合理的,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去要求,去培养,或许这样会合理一些。硕士生的质量问题是看在校科研能力还是看日后工作能力我觉得也是目前也要评价的一个标准。

【转】 硕士生要发小论文吗?

硕士毕业,需不需要发表小论文,争议很大。复古派坚称,如果硕士文凭到手之时,居然连一篇像样的学术小论文都未曾发表,于情于理皆不合;现代派则宣扬,研究生扩招使得硕士文凭注水已成不争事实,与其强迫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地编论文,还不如彻底取消这一硬性规定;更有骑墙派,认为二者皆有理,适宜与否只可相机而动,随机应变。盛嚣尘上的辩论,不仅让学生迷惑,更令部分导师渐生疑虑,硕士生究竟要不要发表小论文呢? 如果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学生也就责无旁贷,自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论文答辩资格的审查要求。研究水平高者或参与项目多者,写起论文自然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无心向学者或独立鼓捣者,无外援可引,须凭一己之力, CNKI是其最大的学术资源保障,复制粘贴是其最好的论文写作利器,在东拼西凑、人人为我的精神指引下,完成一篇小论文亦属手到擒来的小事。既然发表是最紧要的目的,不管论文水平高低,发表即等同于成功。几百人民币是论文发表的通行证,至于文章是否真有学术价值,是否真能体现研究者的科研素养,对很多硕士生所写的论文,用这种标准去衡量,本身就是一种苛求。特别是那些只需要两年就完成学业的小硕士,指望他们在一年修学分一年写毕业论文的紧张态势下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恐怕更是强人所难。总之,学校要论文,学生就会坚定地实施发表万岁战略,这就是目前高校的常态。 如果学校不做强制性要求,那么研究生还需要发表小论文吗?恐怕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学校都不做硬性规定,还劳那个神?有时间的话,应该多考几个证书、多去几个现场单位实习才是正道。可是,来读研究生,居然连篇像样的论文都写不出来,为什么不直接参加工作?仅仅为一张不断贬值的文凭耗费几年大好光阴,真那么合算吗? 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究竟有多难?科技进步到今天,简单的研究大多已经被前人收入囊中,遗留的尽是难啃的骨头。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看起来好啃的,却发现早已有人捷足先登,轮到你啃时上面已经没什么肉了。例如,写项目评价方面的文章,以前只需要用模糊评价法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排序即可,现在如果还只知用这种研究方法,那就贻笑大方了。言必称复杂系统,书则要系统思维,论更需精益求精,论文写作难度的增加直接决定了硕士研究生写作意愿和投入度正在逐渐消解。既然好写的都消失殆尽,剩下全是难写的,而不发表论文又于己无伤,从理性的角度决断,自然是不写为上上之策。 是否愿意花费很多心思去完成一篇精致的小论文,这是很多研究生的困惑。仅仅为了一篇文章,付出如此之多,真的值得吗?这样的疑问我相信在很多学生的脑海中不止一次地出现。回想尚未踏入研究生学习之时,很多学生都曾梦想要在学问的道路上有所斩获,为什么最后却行之不远呢?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岔路,拐上了捷径,甚至自作聪明、心甘情愿地被人导引上了歪路。等到回望之时,发现物是人非事事休,于是草草收场。 硕士阶段写作的小论文,往往是大多数学生人生的处女作,弥足珍贵。如果没有心血注入,就有点暴殄天物了。论文水平的高低,受很多因素所限,不见得写得出的文字都是上品,因此我们不强求硕士生写出的论文一定字字珠玑,但我们必须能从论文的一字一句中读出作者的呕心沥血。 俗话说看棋长三级,意思是一个人不一定能下出高水平的棋,但高手下出的招数他却可以欣赏。就如同足球迷都会津津乐道于马拉多纳的过五关斩六将,却少有人能如梅西一样复制同样的精彩。写作学术论文更是如此。我们写出来的文字,往往并非我们心里所想的文字,而是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层级所能达到的范畴。没有人不想写出传世经典,但想到不一定能做到。大部分人也许都摆脱不了著名的韩乔生定律,即在解说比赛时,韩乔生眼睛里看着球员A ,脑子里想起了球员B ,嘴里说着球员C ,实际指的是球员D ,观众听以为是球员E 。有些小论文,仔细审视,其效果大致如此,足见好文章之难啊。 既然写不好,那就在理解力和鉴赏力方面多下苦功。长期阅读经典文献,时常和同好学术者交流,定期接受高水平学者的教导,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自然与日俱增。哪怕自己写不出令人击节叫好的文章,至少也能逐渐拥有辨别真伪、区分良莠的能力,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别人的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性,是否具备一篇高质量论文所必需的元素,是否能在阅读完一篇文献后明了作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一个人只有经常接触高层次的事物,其境界才会逐步提升,对自我的要求才会越来越严格。如果不真正用心去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经典文献,很难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极易受井蛙之见的蒙蔽,变得妄自尊大,不可一世,距离写出令世人拍案叫绝的文字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研究生小论文怎么发表?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研究生小论文发表无非就是两种渠道:

  1.在期刊对应的数据库里检索这本期刊,然后在数据库的刊物首页里点击投稿系统.注意:一定是在数据库的首页,千万不能随便百度,杂志社很多是没有自己的官网的,你百度检索到的,很有可能是虚假广告或莆田系代理网站,要防被骗.

  2.联系社内编辑,目前很多期刊杂志社都是联合征稿,编辑也是在主动地去联系作者约稿发表(时代在进步,等着别人投来的期刊杂志社都是国内顶尖期刊,而很多普刊杂志社还是需要编辑自己去寻找作者进行约稿的.)社内编辑现在鱼龙混杂,有很多代理或中介也冒充编辑的身份,如果加上了一定要核实编辑的杂志社是否在新闻出版总署上可以检索到,编辑身份也要拨打杂志社电话进行核实.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