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国家地理杂志摆拍

2023-12-05 20: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家地理杂志摆拍

不可否认有部分是后期处理了,但也只是调整颜色之类的,大多还是因为照相机好的缘故~

2005年国家地理杂志最美图之一。此图要认真看,摄影师是从天上90度向下拍这张照片

An odd couple这张照片为什么出彩

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是在Fall out boy的专辑封面《Save Rock and Roll》当时真的是被震撼到了。一位表情凝重的小和尚与叛逆的少年手牵手。当这幅作品刚刚印入眼帘时,第一反应是想到了工作于《国家地理》杂志,在印度拍摄30年的Steve McCurry,永远是当地的僧侣或少数民族,或是极具性格的当地居民。为了了解这张照片的故事,我去浏览了Roger Stonehouse在500px上的主页。Jan 5th 2012摄于缅甸Bagan的一个市场。

画风的确很像Steve McCurry。

照片的背景是充满着当地特色的街道,能一眼认出这是第三世界国家,破旧未开发的街道,画面左侧有个老妇人蹲在地上打理着地毯,似乎兜售的不是什么华丽的服装。右侧的那位男性骑着电动车。于此同时,身穿印着著名摇滚乐队AC/DC黑色t恤的摇滚少年吞云吐雾,手牵表情充满着疑惑的小僧侣。这个瞬间无疑捕捉的十分精彩(我们姑且认为这是Snapshot,快门1/2500秒,ISO320,摆拍绝对不会是这个参数配置)在这我不想拿出被用滥的由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了,仅从网站上去片面了解肯定是无法参悟的,推荐书籍:《思想的眼睛》布列松著。
由于用了110mm长焦镜头,以及f2.8的大光圈,导致景深十分浅,背景虚化很严重。这时就有人质疑了,作为一幅纪实摄影作品,背景缺失内容,处于有背景没场景的状态。我并不赞同,这位名叫石头屋的摄影师在作品集中只上传了这一张在Bagan拍摄的作品,无法形成系列也就很难把它定义为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照片中也读不出明确的事件。所以我更希望把它定义为街拍(Street Photography)像William Klein那样的晃荡于街头,拍下让手臂感到冲动的瞬间。与纪实摄影不同,街拍并不受限于时间背景,或者背后的故事。也不需要过多的拍摄阐述,仅仅是一张影像摆在眼前,就能读出它的象征意味。从这个角度看,街拍超越了年代的限制。讲回景深的这个问题,从照片模糊的背景来看可以推测出,背景并没有精彩的成分,的确浅景深无法勾划出街道的模样,但是问问自己,你真的在乎街道的模样吗?你会管这是在印度?或者不丹?或者泰国?这就是两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黄皮肤男孩(原谅我又扯到种族和地域)所以把你该死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两个小孩子身上吧,不用管背景了。从视觉角度上说,朋克少年吐出来的烟雾遮住了他的左眼,甚至是大半个脸庞,这为他的相貌增添了神秘感。僧侣脸上的暖光形同圣光为他增添了救世主一样的色彩。朋克少年高傲地抬起头,用下巴看着镜头。僧侣的表情却是略带恐惧的疑惑。也许他们很少有机会能见到庞大的单反照相机,所以在面对一个新鲜事物时两个人的举动,反应也很完美地诠释了他们的穿着,他们的性格。
摇滚代表着一边吸毒,一边咒骂着对现实对社会的不满,象征着叛逆,追求自由的性格。而僧侣代表着心灵的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境界。把这两个元素放在一起无疑十分地出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学语文老师的口头禅)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两种毫无关系的信仰碰撞在了一起,仿佛有一种和平在他们中间,能让他们平静的牵起彼此的手。这就是浅景深的好处,让我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两个小孩身上。画面左边是激情与骚动,画面右边是宁静与平和。他们两个这样一牵手的震撼程度不亚于波士顿凯尔特人球迷与洛杉矶湖人队球迷的牵手。也许这就是Fall out boy选择这张照片作专辑封面的理由,音乐超越了文化与信仰,能超越国籍和种族。喊着“拯救摇滚乐”这种连Bon Jovi也未必敢喊的口号,充分表明了他们的大胆与疯狂,连朋克少年和僧侣都能牵手,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还有什么不和平的理由?呃......讲到牵手......如果这两位少年有homosexual情节,就更为这幅作品增加了伟大的色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