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南大学数学期刊

2023-12-07 19: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南大学数学期刊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由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发展而来。其前身可追溯至1941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在大学部设立的数学系。1950年10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将两校数学系整合设立西南师范学院数学系。1953年西南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系科调整时,先后并入华西大学、四川师院、昆明师院等数学系的部分师生。1985年8月,经国家教委批准,西南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1994年数学系开办会计学专业并成立财经系,招收首届会计学本科学生。2003年4月,西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财经学院成立,设有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会计学系、数学研究所等四个系所。2005年7月,学院更名为西南大学数学与财经学院。2006年5月,西南大学院系学科调整,数学与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在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几代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专家,如郭坚白、段调元、何鲁、袁炳南、柯召、王元吉、李孝传、张孝礼、严栋开、王秀泉、陈重穆、郭聿琦等著名教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58年成立的重庆市数学学会挂靠本学院,共同主办有《数学教学通讯》刊物。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的杂志简介

刊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西南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重庆市语种:中文;开本:大6开ISSN:1000-5471CN:50-1045/N邮发代号:78-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0-1045/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0-5471。主要刊登数学 、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电化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学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1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重庆市一级期刊。收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有: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英国《动物学记录》,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校友风采

谢晋超,男,1941年5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曾任成都七中数学教研组组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教育学会理事,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还担任成都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客座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教学工作中,教学成绩显著,教学科研成果有三次分别获得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奖励。先后荣获成都市优秀教师、市劳动模范(1985),四川省特级教师,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1988、1994、1998),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1991),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93),9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94年度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东方之子”对他作了专题介绍。2000年被评为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施武杰(43年4月-- ) 江苏昆山人,男,汉族,64年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81年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四川大学理学硕士学位。8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96年起至今任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校科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第六、七届理事,四川省和重庆市数学会副理事长,政协重庆市第十届、第一届委员。国际刊物《群论杂志》首届编委。现为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是重庆市劳动模范(88年)、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92年)、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师教师奖二等奖得主(93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6年)、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02年)。从事代数、群论、有限单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87年以来先后30余次出国访问,讲学或参加国际会议。共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7届,发表论文110余篇,所提出的用“元素的阶之集”研究群在国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已培养6届博士生10人, 正指导博士生7人。6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段泽勇,男,1957年7月出生,四川蓬溪人,现任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1991年7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基础数学(无限群理论)获博士学位。1995年加入中国致公党,先后担任基层支部副主委、主委、区委主委、市委常委。1984年12月至2004年9月在西南师范大学任教,1986年任讲师,1992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2001年兼任西南师范大学监察处副处长,2002年2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重庆直辖市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常委,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段泽勇于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数学系,考入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攻读基础数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硕士学位后返回西南师范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8月至1992年2月公派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基础数学(无限群理论)的博士学位,如期完成学业后,1992年2月携家人回国。段泽勇在无限群论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数学专业刊物上发表,合作撰写出版《无限群论基础》专著,主持编撰《高等数学与解析几何》教材。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多年来,长期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基础课程,多次获得优秀教学奖,1999年获曾宪梓基金优秀高校教师奖。周贤伟,男,四川成都邛崃市人,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1963年出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数学系获运筹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从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1986年至199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防空兵学院战术室工作,少校军衔,现任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主任兼书记。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电波科学学报》编委。200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主要从事自组织网络、移动通信、宽带通信网与安全技术、软件无线电和通信中的调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组合最优化研究领域提出了变工时的调度理论;作为项目负责人曾主持国家863项2目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1目项、国家中小企业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总装备部预研项目3项,作为主要项目负责人参与国家863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电子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10多篇被SCI、EI收录;作为主编在国防工业出版社主持出版编著或专著:12部,其中《移动IP与安全》、《IP组播与安全》、《差错控制编码与安全》和《宽带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等。戴宇,男,1953年9月出生,四川绵阳人,198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2003年评为中学数学研究员。1999年被聘为西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被聘为西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财经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1990年至今任《数学教学通讯》编委。1981年至今在西南师大附中任教26年,3次被评为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北碚区先进德育工作者,2005年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长期担任重庆数学奥校主教练,培养的学生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42人次,其中2名进入全国冬令营,1名进入国家集训队。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在《数学教育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主编多种数学读物。彭智勇,男,生于1963年2月3日,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国家督学。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现任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委员,政协重庆市委委员,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主要工作经历1988.07-1991.07 重庆巴蜀中学教师。1991.07-1994.07 重庆巴蜀中学教工团支部书记。1994.07-1994.11 重庆巴蜀中学副主任。1994.11-1998.05 重庆巴蜀中学常务副校长。1998.05-2000.05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助理、工委委员。2000.05-2004.04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工委委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机关党委副书记。2001.06-2004.04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2004.04-2006.02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正厅局级)。2004.04-2006.03 重庆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2006.03-至今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委主任。孙道杠,男,高级讲师,四川开江县人,1939年3月出生。民革党员。196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1961年至1983年在重庆市23中学任教并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1983年至1999年任重庆市北碚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曾任民革重庆市市委委员,民革北碚区委副主委。1988年获四川省特级教师称号,1991年北碚区人民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0年当选北碚区政协常委,1993年当选为重庆市第12届人大代表,1996年当选重庆直辖市首届人大代表。1996年当选为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学会自然学科分会理事长,1979年至今任《数学教学通讯》编委。主要贡献:长期致力于中学数学教学、教研和教材改革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特别是1978年以来,积极从事平面几何教学与教材改革,对解决学生平面几何入门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编写了多套初中数学教材。1997年他作为研究人员之一的“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教改实验”获得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二等奖。出版了10余本数学读物,发表了30余篇论文。《中国古代数学的世界冠军》获四川省教育科研二等奖和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尝试》获重庆市教育科研二等奖。唐霞宾,男,中学研究员(教授级),重庆开县人,1939年3月出生。1961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1961年8月到重庆市兼善中学任教至1999年4月退休。教龄近40年。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9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1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1月被重庆市评为中学教师研究员职称。曹黎枫,女,山东省城武县人,1948年7月出生。1982年春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现任重庆巴蜀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研究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重庆市中学高评委委员数学组组长,重庆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教育学会会员。重庆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副理事长。1989年荣获重庆市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1995年3月被评为重庆市“巾帼标兵”,同时授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95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称号,颁发重庆市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1997年荣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三届“孺子牛金球奖”;1997年4月,当选为重庆市第一届党代会代表,主席团成员;5月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6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2月被评为中学研究员。1999年4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骆隆森,男,汉族,1942年8月生,四川金堂人,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现任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曾任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十届成都市政协主席、十一届成都市政协主席。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八、九届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六、七、八、九次成都市党代会代表,六届成都市委委员,成都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简大钧,男,1944年7月出生,四川西充人,196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高级政工师,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现为无锡市委委员,江南大学党委书记。1987年1月任济南铁路局党委书记,1993年6月任南京铁道医学院党委书记,2000年6月任无锡轻工大学党委书记.冉启文,男,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人,1963年4月出生。中国数学会会员,美国数学会会员,IEEE会员,ACM会员。冉启文于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并被分配到重庆大学任教。1985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次年再次考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应用概率统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取得理学硕士学位并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1995年晋升副教授,次年获得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于次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参与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联合课题“分数傅立叶变换理论及应用”的研究。2002年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任教,次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再次与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进行联合课题研究,同年晋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2004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的博士生导师资格。二十多年来,主要的学术研究兴趣是小波理论和分数傅立叶变换理论及其在光学、通信、图像处理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主持和参与完成十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部和校级基金课题、863国家高技术研究课题、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两项,出版学术专著四部、教材一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正式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四十余篇。郑启睿:一九六四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数学系。现任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一九九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刘高田,1963年自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1989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表彰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徐存旭,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在2003年的青年教师上课评 比中,获得杭州市和浙江省青年教师上课比赛第一名,全国一等奖,将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说课比赛。2004年获杭州市第九届教坛新秀。滕发祥,1967年西师数学系毕业,重庆文理学院,教授,1991年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同年重庆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1994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三等奖,1999年评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