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转述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
第一步:引
“引”是引述原材料,就是“叙读”。对于高考时评类作文出现的短小的材料(如一首小诗)可以全篇引述,对长的材料应该作恰如其分的概括并作有针对性的引述。
建议字数:200字左右两段即可。
特别注意
材料的转述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
第二步:提
“提”就是从高考时评类作文题目中引述的材料中提炼出“感想”,即中心论点。具体来说,在引述材料后,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中心论点。这一步十分重要,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建议字数:100字左右。
第三步:议
“议”就是对所选时评类材料的论点展开分析议论,对所选论据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当然也可以发掘出高考时评材料中的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
建议字数:200字左右。
第四步:联
“联”就是“引申”“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来写高考时评类作文。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联系社会现实,可以使得文章的内涵更丰富、更广阔。能使读者由衷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是从“小”到“大”的深化。
建议字数:300字左右。
审题准确。无论写哪种文体,首先要审题准确。记叙的内容要体现题意,议论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内容实在。 记叙,要有人物、故事,并伴之以一些性动的细节;议论要举实例、引用名言,或作对比,重点在充分阐述,把理说清,并尽可能联系实际。切忌讲人尽皆知的大道理,更不能空话、套话连篇。结构清晰。记叙要体现故事的完整性,注意过渡、照应。议论要条理分明,结构完整,让人一目了然。语言顺畅。每句话的意思要清楚,不能有歧义;句与句之间要连贯自然,不能跳跃。不生造词语,少用令人费解的长句。题材新鲜。选取鲜活的题材,会让人眼前一亮,要尽可能联系实际,使文章有生活气息。
秋粮丰收意味着我国解决了粮产问题。
据报道,我国粮食总产突破1.3万亿公斤,是2022年“三农”工作的重要目标。一年的粮食产量可划分为三个季节,即夏、春、秋三个季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两个季节都是收获颇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今年全国夏粮总产2948亿公斤,同比增长28.7亿公斤;全国早稻总产562.5亿公斤,比2021年提高了0.4%,提高了2.1亿公斤。尽管当前国际疫情蔓延,国际环境复杂,但夏粮丰产、早稻稳产,确保了一年的粮食丰收,为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再过上一段时间,我国的秋粮就会开始收割了。而秋季的谷物产量占到了一年的3/4,是一年中最大的一部分。稳定秋粮是保证今年一亿三千亿斤粮食的重要保证。目前,正是秋季生产的重要阶段,争取秋粮的收成,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较大的挑战。秋季粮食播种面积达13亿多亩,较去年增加;稳定了种植面积,就有了生产的基础。今年7月末,我国南方出现了自1961年以来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大的一次干旱,旱情迅速发展,抗旱防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而要实现粮食的稳定和丰收,就必须要“人努力”、“政策实”、“天帮忙”。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只有积极地行动,才会有收获。为了支援全国抗旱、防灾、防灾、稳产,财政部紧急调拨了100亿元的农业生产、水利救灾资金;为了更好地做好科学的防灾、保秋的指导服务,在减少损失的基础上,在受灾地区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