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12-11 06: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承认。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是全国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多个一级学科、十几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无论是硕士学位点的数量、师资力量还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均处于全国省委党校的前列。

专业设置:

学校现设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与党的学说、法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外语、现代科技、共青团理论、妇女理论等12个教研部和1个研究中心,还内设省共青团干部学校、省妇女干部学校、省民族干部学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哲学、行政管理等20多个个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有5个省级科研基地、9个省级学会挂靠学校。

学校办有《湖湘论坛》、《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种公开刊物和省级内刊《理论集萃》,其中《湖湘论坛》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省一级期刊和“十佳”社科期刊。图书馆藏书近70万册,正在向数字化方向迈进,初步建立了理论信息、省情资料等一系列教研数据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了时间表。
对168部法律文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具体价值观而不是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是主要内容形式,将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词和具体价值观的关联表述写入法律文本的表述方式由于具有更明确、具体的指引作用而成为融入法律的主要表达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目的条款和原则条款是主要载体形式。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从2013-201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部文件①,2018年更是提出了“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的“时间表”,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过程中“注重立法目标和价值导向、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应如何与法律规范实现“有机统一”,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者普遍认为立法目的条款、立法的原则或规则条款是融入的主要途径①,2018年以来《公共图书馆法》和《民法典》(草案)的颁布和制定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法律提供了研究样本②,此后也有研究者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规范性文件,但该文的重点在于论证融入的重点领域、重要方向和融入方式③,缺乏对融入方式进一步细致的实证分析。
从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来,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颁布了168部法律(含修正案)④,这些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效力,是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下位法制定的参照依据。
要如期完成中央提出的“时间表”,需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全面认识和评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融入法律的,_而发挥法律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示范”作用。
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01期)

李桂平的科研论文

1. 或有债务与财政风险,《财政研究》,2001年第7期2.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财政扶持政策,标题索引《财政研究》,人大复印期刊《财政与税务》 2000年第11期,2001年第3期3.国有企业债务与财政风险 ,《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94期4. 技术创新中的创业资本支持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2期5. 通货紧缩的惯性效应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求索》, 2000年第5期6. 国有企业融资决策科学化分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4期7. 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 谈建立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系统,《金融时报》,2000年3月11日9.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与资本市场,《学习导报》,1998年第5期10. 国企巨额债务怎么还,《企业家天地》,1999年第9期11. 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12. 论对国企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13.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湖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 核心期刊14. 通货紧缩的惯性效应及其治理,《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15. 财政扶持:西部开发的增长极,《湖南经济报》, 2001年6月4日16. 国有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疑点难点研究》,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注重培育信用经济 《湖南新时期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荟萃》,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18. 论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问题, 《工业工程》, 2000年第2期19. 案例教学法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高教研究》, 2002年第7期20.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应实施开放式教学,《铁路教育研究》 1999年第4期21. 邓小平理论课程的案例教学法研究,《铁路教育研究》,2000年第3~4期22. 提高考研政治成绩的对策,《铁路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23. 或有债务与财政风险,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2年第1期24. 国有企业债务与财政风险,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3期25. 技术创新中的创业资本支持,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 2001年第11期26. 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 2002年第6期

冯辉的主要论文

1、史际春、冯辉:《论错法如何纠正》,《新视野》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1期论点摘编。2、史际春、冯辉:《“问责制”研究——兼论问责制在中国经济法中的地位》,《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3、冯辉:《“经济安全问题”的语境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4、冯辉:《政府强制拆迁应遵循公权与私权的对立统一》,《北京房地产》2009年第2期。5、史际春、冯辉:《改革开放30年:应运而生的中国经济法》,《朝阳法律评论》第一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版。6、冯辉:《制度、制度竞争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纪念中国经济法三十年》,《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7、冯辉:《中国经济行政法的语境透视与变异解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8、史际春、肖竹、冯辉:《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9、冯辉:《论经济法在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中的功能》,《理论界》2008年第11期。10、冯辉:《论企业的公平借贷权》,《月旦财经法杂志》2008年第13期。11、冯辉:《“后税费时代”农村公共物品难题的法经济学与法社会学分析》,《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12、冯辉:《论民族性格对法律移植的影响——理论与模型》,《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13、史际春、冯辉:《论物权关系的法律调整——以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功能协调为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14、史际春、冯辉:《经济法与经济法治》,《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15、史际春、张扬、冯辉:《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地方经济法治》,《法学家》2007年第5期。16、周万春、冯辉:《论信贷公平的实现障碍及其法律对策》,《云梦学刊》2007年第5期。17、刘士平、冯辉:《试论当前行政法制度的变迁——从两起个案谈起》,《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8、刘定华、冯辉:《论信贷公平》,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9、冯辉、赵迅:《试论当前国内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策略?缺陷、成因与弥补》,《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20、骆悟捷、冯辉:《论烟草专卖行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21、蒋悟真、冯辉:《经济法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理论框架论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22、刘士平、冯辉:《农业产业化中的纠纷及其法律对策》,《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23、冯辉:《论国际法的理念》,《比较法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4、刘士平、冯辉:《关于“教委指定行为”的法律思考》,《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