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职业学校中开展职业体育教育
论文关键词: 体育教育 职业学校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职业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实施原则以及办法等,并通过客观分析,对进行职业体育教育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议。
如今,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宏观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体育又是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考虑到不同职业学校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物质基础和师资数量以及质量等,作为职业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全面研究,根据教学过程的经验,提出改革建议,以便于更好的开展体育教育,推动职业体育教育的发展。
1.开展职业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管理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职业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高强度、快节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同时要也要求从业者具备能够在高噪音、高温、高寒等特殊的环境中进行单调而枯燥的工作。而只有通过体育锻炼,才能培养从业者在工作中心态平和、态度从容、方寸不乱的职业素质。同时在职业劳动中,从业者的活动部位、运动轨迹多是重复性、局部性的,如过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必然会影响从业者劳动技能的提高。因此开展职业体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开展职业体育教育所以该遵循的原则
2.1与未来职业相适应原则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采用普通高校的体育模式必然是行不通的。在不同的职业劳动中,从业者所承受的'心理、生理负担、工作条件以及具体的工作形式都是不同的(例如:动作速度、动作幅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劳动强度等)。因此在开展职业体育教育中。要考虑到同学所以后从事的职业特点,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想适应,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2.2具有预防性功能
劳动从业者在长时间从事生产劳动后,会产生职业病。如何预防职业并是所有从业劳动者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职业体育教育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将“提高、预防、补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引导学成学会自我锻炼、自我预防,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
2.3针对性和实用性相互结合
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作为未来生产一线主力军的学生们,会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专门性的、针对性的工作;因此,作为职业体育教育者,必须研究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并且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但是学生的锻炼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要使同学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机能,以适应不同的劳动需要。
2.4实用性原则
在现代社会的劳动中,劳动者在工作中进行身体锻炼,必然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劳动环境的限制。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在有限的环境中,利用现有条件进行锻炼;例如在狭小的生产车间中,可以练习俯卧撑、简易健美操等;长期伏案工作者可以练习保健气功、太极拳等。主要目的是,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掌握几种实用的健身方法,为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服务。
3.如何实施职业体育教育
3.1改革职业体育教育体系
3.1.1根据学生的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职业对体能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比如司机需要很强的反应和判断能力,就应该进行散打、跆拳道、乒乓球等运动;建筑的需要高空作业,可以安排平衡木、攀岩等练习;电工、钳工等需要较强的上肢力量,应该进行举重、俯卧撑、倒立等上肢力量练习。总之,要有的放矢的进行安排教学内容,这样同学们目标明确,积极性就会高。
3.1.2根据不同的年龄安排教学内容
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身心的发育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建议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年龄的因素。例如在一年级以基础课为主,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二年级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体育教育,让学生初步掌握本职业体育锻炼的特点;三年级在巩固职业体育的同时,可以适当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1.3把“终身体育”思想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只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才能自觉地去进行体育锻炼。作为职业体育教育的老师,除了帮助同学确立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体育项目外,还应该在课堂中身体力行的去引导大家,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同学们真正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同时学会如何去预防职业中的各种疾病,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教师充分发挥在职业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3.2.1教师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作为体育老师,在社会地位、收入等与其他业务老师相差很多。因此有一些体育老师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体育老师同其他专业老师一样,目的都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因此体育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体育技术和教学理论,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体育教育的要求,富有成效的做好职业体育教育。
3.2.2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体育老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增加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进修和自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真正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张喜禄、李其琪.工科院校体育中的职业体育教育.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3).
[2]钱平.谈职业技术学校中如何开展职业体育教育.辽宁体育科技,2004(4).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非常高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一般情况下都是给过的。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会的。
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国家统一招生的大学中的一种,其毕业生写就的毕业论文也在知网收录之列;
而且毕业论文的要求也相对严格,要符合学校毕业标准。
A、2004年广东省职业教育论文和教材评审结果:一、论文1、柯小青:学校隐性德育若干问题的探讨-------一等奖;2、李琼清:中专英语课堂交互活动之探究-------二等奖;3、宁开云:当前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三等奖;4、黄美英:在实操中找到真感觉…浅谈(会计实物)的教学改革-----三等奖;5、糜淑娥:(构成)课程教学的构想与实践---------三等奖;6、钟志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优秀奖;7、李夏君:关于计算机理论课的思考--------优秀奖。二、教材糜淑娥:广告实用技术------------三等奖。B、晋利:影响中专生自信心的因素与对策研究在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广东职业教育论坛”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C、陈珏琳课件:数学专业(高中)的立体几何荣获广东省35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类学校“多媒体课件”的比赛的优秀奖2005.7D、论文发表情况:黄利香1、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化图书馆的建设《广东文化艺术论坛》20042、论信息时代学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社会科学论坛》2005李夏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软件工程教学体验《校刊》2005.7袁海风1、谈谈如何备好美术欣赏教学这门课《中华职业教育研究(第八卷)》2004.82、改进水粉画教学,促进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发展《中国轻工教育》2005.13、引导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辨别能力,达到创美目的《中华职业教育研究(第九卷)》2005.34、谈谈水粉画教学改进,促进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发展新探《校刊》2005.75、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课的思考《轻工职业教育》2005.8美术作品1、球场上羊城青年文化节美术作品展览2004.72、获《珠江》2005.73、外来妹的工闲2005.74、夏日笙歌2005.75、牛场2005.76、风景2005.77、待2005.78、小歇广东省第6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2005.109、乡村2005.1010、果广州市百名画家作品邀请展2004.1111、加强治安确保万家安2004.1112、家园在同奔小康路---2004年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联展2004.13、家园之二和谐广东---广东省第6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2005.10罗凯乙酸乙酯合成实验改进《校刊》2005.7刘春娟1、教改“2+1”中企业实习的探讨《校刊》2005.72、原子荧光的发展新动态《中国建材科技》2005黄宁红微波场协同提取红龙果食用色素的研究《广东微量元素(第九期)》2005卢炳坤1、新课标下如何进行中学篮球教学改革《体育师友》2005.32、试论中职体育课程的改革---实施康体课教学《校刊》2004.7李慧儿1、谈听课评教《轻工职业教育》2005.32、英语试卷评讲的思考与探索《校刊》2005.7杨茜从归化异化谈外来词的翻译《校刊》2005.7陈亦琼在专业英语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校刊》2005.7张四妹1、VocabularyAcquisition…《学术论坛》2005.122、听力理解过程认知浅析《中国轻工教育》2005.13、英语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之我见《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114、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语用能力的影响《职业教育研究》2005.75、计算机辅助下的英语教学《湘潮》2005.12李斯洁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中国轻工教育》2005.3莫柔第六章数据收集与统计初步附录:Exeel在统计中的应用省编实验教材《数学》(上册)2005.8林盛禹浅析公文写作不规范的几个问题《中国轻工教育》2005.3杨海亮演讲,情从何处来《演讲与口才》2006.1曹艳玲1、细讲语文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中国轻工教育》2005.32、浅谈语文发散思维的培养《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3张晓明1、机动机构设计中汽缸缓冲的实现《中国轻工教育》2005.12、气动行程程序控制四路中障碍信号的分析与消除《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10刘斌1、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教学中的运用《校刊》2004.72、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的通影响《校刊》2004.73、浅论应收帐款的风险及其管理《广东声技工教育论文选》2004.8黄美英1、发展规模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国轻工教育》2005.42、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校刊》2005.73、在实操中找到真感觉《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1黄丽青1、知识经济时代中专图书馆的建设《校刊》2004.72、浅谈中职(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校刊》2005.7黄海平关于我国企业国际多元化经营的探讨《财会月刊》2005.10陈洁试从市场学角度谈谈中职学校的发展《校刊》2005.7钟志雄1、浅谈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发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6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校刊》2004.73、在模拟超市中融入营销理念《校刊》2004.74、关于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校刊》2005.7杨淑玲谈谈自控类综合培训《校刊》2004.7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机构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院教学机构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我国迫切需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需要,目前仍存在部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前号并不乐观的情况。职业学院必须加强教学机构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背景及就业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经济结构处于大变动阶段。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表现为第三产业的持续上升,第一产业的逐渐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的停滞不前。其次,产业部门中的行业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行业作用日渐减小,而一些新行业则蓬勃兴起。另外,就产业或行业的技术构成而言,一般都表现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趋势。
上述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对职业岗位产生了巨大影响,为适应这些变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势在必行。
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它脱胎于高等专科教育、职工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硕士各层次教育之中。它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技术型的实用人才。
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发展很快,但也存在问题。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消息,今年上海市技校毕业的学生共1.8万多人,目前毕业生分配一次签约率只达到35%左右。但无锡市最近专门调查了700多家外商企业,发现技工缺口高达上万人,而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现有4000多家企业,每年技工需求量有3万多人,可整个苏州本地中职类在校生只有l万多人,每年毕业生只有5000人,缺口至少有2万人。在我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技工所占比例远远小于发达国家40%的比例l习。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和企业甚至出现了“技工荒”。
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处介绍说,全国设有3790多所技术学校,它们培养了一大批学员。一方面是技术人才的短缺,一方面却是大量等待就业、四处找工作的学生。探究其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培养提供的人才素质不满足社会需求。
二、分析现状成因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十分复杂,本文重点分析职业院校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专业技能模式化、固定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单一,削弱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例如当车工的不会开刨床,开车的不会修车等怪现象。很多学校开设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左,仍停留在学校原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水平上,忽视了市场需求和教学投入与人才产出的比例关系。
2.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优化方面表现为课程体系单薄,结构失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基本上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即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构成课程体系。“三段式”结构的课程体系对职业教育来说,严重影响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按自身学科体系寻求自我完整,而不是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服务,针对性不强,实践课不能形成完整体系。
三、针对现状进行教学机构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了扭转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就业被动的局面,应加大职业院校教学机构的改革力度,包括专业设置的改革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设置专业时,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具体考虑“五性”。
一是市场性。设置的专业最好是市场急需的热门,是紧缺的短线。通过调查研究,搞清楚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了专业设置的目标。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主动为地方经济与行业经济服务,善于发现甚至预测新的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 二是超前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专业化,不断提出新的人才需求。因此,在设置专业时必须有市场经济的超前意识。例如,了解到全市从事国际运输代理业务正式挂牌的'企业只有30多家,而实际从事此业务的多达200家,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国际运输代理的从业人员将日益紧缺,可以设置《国际运输代理》这一专业。在金融、旅游、饭店等行业中,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三是创新性。高职专业设置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来设置,切实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特别要注意设置一些高新技术应用专业;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地区、行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四是科学性。高职专业在设置前,要进行调查、分析,听取各行业、企业部门技术专家对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分析每个层次人才就业特点和需要走向,做好预测,以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高职教育专业办出特色。对于不适应市场要求的专业,要及时进行调整与改造,同时在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农业、牧业、林业、特产培植业设置高职专业。
五是灵活性。专业设置可宽可窄,宽窄并存,以兼顾毕业生在社会岗位(群)就业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技术领域开设的专业可以相对宽些,比如,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等。这里的“宽”与普通本科专业强调的“宽”有明显的区别,它指的是在课程体系或教学内容上不能针对性太强,而且教学内容应以应用为目的。按照职业岗位需要设置的专业,专业口径可以窄些,例如:数控技术、珠宝技术与工艺等。
大的专业方向设定后,课程体系的改革变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学机构的改革,最终都将归结到课程的改革上来。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训练职业能力服务,而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是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的关键,也是我们潜心研究这一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程结构大体分为四类: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四类课紧密相联,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目前课堂教学占绝对数量,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其优点是基础理论扎实,专业面较宽,职业适应能力较强,就业后进修提高快,缺点是职业能力训练针对性不强,就业后仍需短期岗位实习。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和市场对要求人才具备更强的职业适应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更综合、更灵活的上岗,换岗和职业迁移能力。这样一来,原有的课程模式必然改革。
课程设置的确定,必须根据就业的需求,体现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劳动型人才的宗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和知识的系统性,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分析、观察,确定知识内容和能力结构,设计开发课程,强调职业能力的系统性、复合性和技术应用性。
改革方案是把整个职教课程结构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大板块。其次根据学生学制的长短,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为基础时段,主要学习基础理论。学生在这一时段,一般不分专业价别特殊专业除外),他们是一个综合的学习群体,先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当学生进人到第二学习时段后,根据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某一特定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新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