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采工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从1978年创刊至今,总计出版了140期,与国内外的石油、地质、机械等英才们共同走过28年的辉煌历程,是报道国内外石油勘探、钻井、固井工艺技术、油气田开发、开采技术、钻井、开采机械设备和技术、油田化学工艺技术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科技交流信息的知名期刊。
1959年初,在苏联留学期间,徐景达的论文《球齿钻头的理论基础》获苏联大学生科技著作竞赛一等奖和苏联高教部及列宁格勒市政府共同颁发的奖状和奖金;担任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科协副主席,负责外国留学生(有一千余名)的科研活动;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创造性地应用岩石破碎理论并引进美国学者罗宾斯基关于钻具下部稳定性的理论,深入实际并总结群众经验,大幅度地提高了取岩心的收获率(从1960年的64%提高到62年的90%以上);结合大庆实际,独自设计出满眼钻具和钟摆钻具,从1963年起一举扭转了井身质量不高的局面,为快速打直井奠定了基础;1962年底,在大庆成功地钻成了全国第一口油基泥浆取心井,为大庆油田核实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1969年12月调任江汉油田时,发现大钻机的基础施工条件很差,费时费料,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造成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即提出了预制基础的设想并付诸实施,获得成功,很快在全国得到了推广;江汉地区地层软硬差别大、倾角大,容易井斜,造成开发井地下井网偏移过大。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一套用短涡轮定向纠斜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压弯钻杆纠斜方法,十分简单易行;又利用杠杆原理总结出一套造斜和侧钻的方法;一直到移动地面井位,利用地层造斜规律,使用满眼钻具在易斜地区快速打直井的方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易斜地区的钻井质量和速度;在吉林油田期间针对注水区钻生产井、套管封固质量差的问题,在钻井工程上首次提出了井下实际水灰比的新概念。应用减水剂,使水泥浆在较低的水灰比条件下仍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凝固快,在水泥浆未注入水稀释超过0.5前能较快被凝固,从根本上提高了封固质量;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工作期间,针对涠10-3油田有的主力油层含水上升不能自喷生产的情况,提出了利用同井上部气层、射开气举的办法,使一些水淹井复活投入生产;并在涠10-3油田总结了法国达尔公司海上平台污水处理的经验,推广到各港上油田;总结后写成了《涠10-3油田的水质处理及管理》获优秀论文奖。在主持涠11-4油田的钻采工程设计中,对水平井产能的估算,针对当时被广泛采用的乔希公式,提出了修正意见并形成了新的计算公式,为石油开采工程界所高度重视,被称为徐景达公式,上述所述的各种采油、钻井工艺、方法等被称作徐景达方法;徐景达1978年任吉林省石油学会秘书长;1980年任副理事长;同年任第一届中国石油工程学会理事;1984年起任广东省石油学会理事,退休后任名誉理事。早期技术业务上的贡献被收录进1984年国务院科技干部管理局出版的《科技专家人才名录》;1995年获阿科国际油气公司颁发的技术成就奖。主要论著:1、《球齿钻头的理论基础》,1959年石油出版社出版;2、《一种有效的降斜办法》,发表于《石油钻采工艺》1981年第4期3、《提高封固段套管居中的方法》,发表于《石油钻采工艺》1983年第2期4、《控制井下水灰比较是提高调整井封固质量的重要条件》,发表于《石油钻采工艺》1983年第4期5、《涠10-3注水油田的水质处理及管理》,发表于《石油钻采工艺》1990年第6期6、《关于水平井的产能计算——论乔希公式的应用》,发表于《石油钻采工艺》1991年第6期
1 科技成果奖励情况 [1]中国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 [2]新型高抗挤套管与复合管柱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3]定向井、丛式井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 [4]中国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 [5]新型高抗挤套管(TP130TT)与复合管柱技术,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 [6]实钻地层正交各向异性的评估方法,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8 [7]井口脉冲振动固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 [8]实钻地层钻井特性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 [9]浅层稠油热采井套管设计、完井工具的研制及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10]高温高压气井油套管柱密封性及安全性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11]南海西江边际油田大位移井开发技术,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200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2]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 [13]复杂工况下钻柱安全性关键因素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09 [14]授权发明专利16件 [15]登记软件著作权12项2 第一作者发表的部分论著 [1]Modeling & Simulation in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or Oil & Gas.Tech Science Press,Duluth,USA,2012 [2]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与钻完井控制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 [3]油气井管柱力学与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4]井眼轨迹控制.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5]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6]油气钻探新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7]Displacement and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the SMD System in Ultra-deepwater Condition.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8]The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A Tubular String in An Inclined Wellbore.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3 [9]Research into Magnetic Guidance Technology for Directional Drilling in SAGD Horizontal Wells.Petroleum Science, 2013 [10]无隔水管深水钻井作业管柱的力学分析.科技导报,2012 [11]O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of the Down-hole Drag & Torque in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ERD).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 [12]New Method for Predicting Casing Wear in Horizontal Drilling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13]On a Method of Prediction of the Annular Pressure Buildup in Deepwater Wells for Oil & Gas.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 [14]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nsitivity to Loads and Strength of Casing under Complicated Conditions.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15]On Appropriately Matching the Bottomhole Pendulum Assembly with the Anisotropic Drill Bit, to Control the Hole-Deviation.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 [16]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of TP110TS tube steel in high H2S corrosive environment.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11 [17]Study of a Mechanism for Well Deviation in Air Drilling and Its Control.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18]Evaluation Method for Anisotropic Dr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by Using Acoustic Wave Information.Acoustic Waves,InTech,2011,ISBN 978-953-307-572-3 [19]海洋石油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世界石油工业,2010 [20]Prediction of Casing Wear in Extended-Reach Drilling. Petroleum Science, 2010 [21]Limit analysis of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in South China Sea. Petroleum Science, 2009 [22]地层自然造斜特性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石油学报,2008 [23]Study and experiment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s of BHA. SPE114634,2008 [24]煤层气多分支井身结构设计模型研究. 石油学报,2007 [25]南海流花超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及导向钻井分析.石油钻采工艺,2006 [26]Experimental study of rock drill-ability anisotropy by acoustic velocity. Petroleum Science, 2006 [27]易斜地层防斜打快钻井理论与技术探讨. 石油钻探技术,2005 [28]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钻完井工艺分析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29]南海西江大位移井定向控制技术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30]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钻头选型技术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31]钻井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回顾、现状分析与建议.石油科技论坛,2004 [32]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ubing Behavior in HPHT Well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2004 [33]油气钻井技术展望.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4]含盐膏层井复合管柱优化设计技术.石油钻探技术,2003 [35]Buckling Behavior of Pipes in Oil & Gas Well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2 [36]Inversion Method of the Formation Anisotropy.IMMM2001,Japan,27-31 May 2001 [37]水平井管柱屈曲与摩阻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8]On Instability of Wellbore & Its Trajectory.ISSST 2000 [39]套管载荷分析与强度设计软件研究.石油钻采工艺, 1999 [40]油气钻井中井眼系统的不稳定性与控制问题//高德利等:中国科协第46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报告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1]地下资源勘探开发与钻井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2]An analysis of helical buckling of long tubulars in horizontal wells.SPE50931,1998 [43]谈谈定向井井壁稳定性问题. 石油钻采工艺,1997 [44]油气勘探开发中的若干工程问题//高德利等:中国科协第2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45]钻柱涡动特性分析.石油钻采工艺,1996 [46]井眼轨迹控制问题的力学分析方法.石油学报,1996 [47]钻压防斜技术的实践与理论探讨.石油钻采工艺,1995 [48]Predicting and Scanning of Wellbore Trajectory in Horizontal Well Using Advanced Models.SPE 29982, 1995 [49]石油钻井底部钻具组合大挠度三维分析.应用力学学报,1995 [50]钻头和地层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的一种表达方法.石油学报,1994 [51]邻井距离扫描计算与绘图原理.石油钻采工艺,1994 [52]谈谈石油钻柱失效问题.石油钻采工艺,1994 [53]典型导向钻具组合的力学分析方法.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3 [54]地层各向异性的评估方法.石油学报,1993 [55]下部钻具组合大挠度问题的权余法分析.石油学报, 1992 [56]石油钻井底部钻具组合平面纵横弯曲大挠度分析.工程力学,1992 [57]钻头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石油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 [58]带弯接头井下动力钻具组合的造斜特性.石油钻探技术,1991 [59]正交各向异性地层对井斜的影响.石油学报,1990 [60]典型地层的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 [61]A mechanical analysis of BHA behavior in a horizontal well with the Method of Wghted Residuals.Second China-Canada Heavy Oil Symposium,1990 [62]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三维宏观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63]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新模型.石油钻采工艺, 1989 [64]井眼轨迹控制的多功能微机程序.石油钻采工艺,1989 [65]弹性钻柱两个特殊点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 [66]受内压异厚度截锥~圆柱组合薄壳的塑性极限分析.机械强度,1986
刊名:
海相油气地质
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
主办: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9854
CN:
33-1328/P
创刊时间:1993
复合影响因子:0.840
综合影响因子:0.679
首先肯定一点该刊是核心期刊。最新11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有,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内也有该刊。
11版中文核心目录(部分):
TE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名1
石油勘探与开发2
石油学报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4
石油实验地质5
天然气工业6
石油化工7
石油物探8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
天然气地球科学10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
石油钻采工艺12
新疆石油地质13
测井技术14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5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6
钻采工艺17
油田化学18
石油钻探技术19
石油炼制与化工2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1
特种油气藏22
石油机械23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
钻井液与完井液25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6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7
油气田地面工程28
海相油气地质29
中国海上油气
统计源期刊目录(部分):
G941
海南医学
G416
海南医学院学报
L037
海相油气地质
E651
海洋测绘
E15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E131
海洋工程
E312
海洋湖沼通报
Z010
海洋环境科学
如果需要核心期刊目录可发邮件跟我索取,我发你一份电子版的,以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