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学报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语言、艺术和教育等学科领域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
馆藏资源截至2012年2月学校图书馆已有各类藏书209.4万册,光盘约4.5万张,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报刊合订本6万余册。其中,校本部图书馆网络信息点900余个,计算机400余台,磁盘存贮60TB,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merald现刊数据库等45个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其中试用数据库25个),数据库平台3个。 学术刊物《闽江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闽江学院主办。学报自创刊以来,即以“不断提高质量”为努力目标,始终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为己任,努力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印刷质量。主要栏目:文学、经济、历史、政治、法律、美学。《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栏目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期刊图像资料著作——《共和国期刊60年》。
《闽江学院学报》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活跃学术氛围,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展示科研成果,为提高本院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以扶持和培养学术研究新人、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推动新疆尤其是南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己任。
闽江学院是2002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已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现为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和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并具备招收海外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5万人。
学校的前身是原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原闽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2001年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并入)。*同志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兼任原闽江职业大学校长。
现有闽侯上街大学城校区(校本部)、长乐路、工业路、洪塘、首山等5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168.49公顷,校舍面积54.6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8.6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8亿元,各类藏书243.3万册(含电子图书)。
设有22个系(院),拥有本科专业4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和全国首个创业与创新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点;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3个:工商管理、纺织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重点建设学科5个:财政学、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门史、电路与系统。
现有教师11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5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840多人。拥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州市“优秀人才”、“闽都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承担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4项、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项,以及国家级和省级本科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一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成实验教学中心8个、综合实验室8个、校企合作实验室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8个。
着力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大力开展学科专业竞赛与课外科技文体活动,注重培养大学生理论应用能力。2009年以来,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52个,其中国家级274个;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创新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21个,其中国家级173个;参加文艺、体育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51个,其中国家级41个。毕业生以“专业对口、知识和技能合格、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建有福建省绿色功能材料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等3个市级创新平台以及一批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和校内科研平台。近年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218项;获省级以上(含省级)政府颁发的科研成果奖励32项,获授权专利34项。《闽江学院学报》“闽文化研究”专栏被教育部授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称号。
着力服务海西和省会福州经济社会发展,与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晋江市、福清市、闽侯县、长乐市、罗源县、永泰县、尤溪县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建成福建省文明礼仪培训基地、福州市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福州市旅游人才教育基地等多个社会服务平台。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以公办为主,中外联办、公办民助、校企合作、闽台合作、校校合作为辅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在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强有力的支持下,组建新华都商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的17所高校以及台湾逢甲大学、中华大学、实践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12所台湾地区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拥有全省唯一经教育部复核确认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爱恩国际学院。在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实施“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校企合作的软件学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和微软全国示范性院校之一。经国家汉办批准,承办的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孔子学院是少数由新建本科院校承办的孔子学院之一。
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福建省“优秀大学生”、“2007感动福建人物”——吴立斌等先进典型。学校荣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文明学校”、“党建思政工作先进高校”、“平安校园”、“大中专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校园剧《青春起跑线》荣获国家校园戏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名列非艺术类院校第一名)和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的校训,倡导“尽责善仁、光而不耀”的校风、“革故鼎新、精益求精”的教风、“博学笃行、诚实厚重”的学风,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致力于弘扬以爱心为主线的大学校园文化,营造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学文化氛围,走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之路,努力朝着“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不是,不是所有学校的学报都是核心期刊,福建的就只有厦门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的学报是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