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库书城(宜山路市六医院附近)
上海书城五角场分店(五角场万达广场2楼)
上海书城南京东路分店(南京东路山东中路口)
关于万象
《万象》杂志自一九九八年新刊发行以来,得到知识界、读书界儒英才的支持和关爱,在海内外旧雨新知中获得广泛好评。在新时期,《万象》全体编印人员继续奉献思想美文、雅趣小品,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阅读情趣,为书香人间尽绵薄之力。欢迎订阅《万象》杂志。
创刊于1998年11月。
由辽宁教育出版社主办。
1999年为双月刊,从2000年起改为月刊。
每月1日出版,由邮局发行。本刊有零售业务,负责邮购,免收邮资。
邮局发行代号:8-237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766 国内统一刊号:CN21-1075/G0
刊期:月刊 每月1日出版 开本:32开 彩色四封 彩色插页4面 页数:160页
定价:8.00元 季价:24元 半年价:48元 全年价:96元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 邮编:110003
电话: 传真: E-mail:
顾问:柯灵 陈原 李欧梵 王充闾
主编:俞晓群 副主编:王之江
编辑部电话:
邮购电话: 发行部电话:
执行编辑:万象书坊 编辑:王丽君 装祯设计:周夏萍 技术编辑:沙军
欢迎投稿
书城杂志
新华书店改革综述:新华老字号 改制破坚冰
作为一个典型的国营老字号企业,新华书店的历史和发展并不太令人陌生。这个由毛泽东亲笔题词的书店建立于1938年的延安,那4个瘦瘦的红色大字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都非常熟悉和印象深刻,因为那是中国几乎近半个世纪以来惟一可以购买到书看的地方。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兑现,出版发行行业逐渐开放,新华书店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开放压力等问题的困扰。所以改革便成了新华书店必行之路。
辉煌历史不敌现实的残酷
——曾经“衣食无忧”的垄断生活
作为一个典型的国营老字号企业,新华书店的历史和发展并不太令人陌生。这个由毛泽东亲笔题词的书店建立于1938年的延安,那4个瘦瘦的红色大字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都非常熟悉和印象深刻,因为那是中国几乎近半个世纪以来惟一可以购买到书看的地方。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时间惟一的图书发行渠道,新华书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衣食无忧,即使改革开放之后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在中国的中小学教材图书发行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是由出版管理部门指定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总发行的垄断运营机制,而中小学教材价格的居高不下为新华书店带来了稳定而丰厚的利润。
——危机逼近 垄断坚冰逐渐打破
政策变化。2001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计委共同发布了《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按照这个时间表,到2003年春季,全国各省市都要进行招投标试点,到2004年,教材的招投标将在全国推行。意味着新华对教材垄断的坚冰正在一步步被打破。
2003年9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新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打破了图书批发特别是总发行的所有制限制,具备一定资格的民营企业可以申请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及批发权,从而使民营图书发行企业获得了与新华书店公平竞争的权利。
2003年上半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并于5月1日开始实施,规定从2004年12月起外资和合资企业可以申请从事国内出版物的批发业务。2003年9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新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进一步放松管制,规定境外资本也同样拥有申请出版物总发行权和批发的资格。
民营书业的迅速崛起。在中国,被称为“中国特色”的发行“二渠道”的民营书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年的全国图书订货会上,二渠道的会场虽然和主渠道的会场不在一处,但成交量和在业内的影响却无人小看。2004年4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志鸿教育集团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营权许可”,这是国内首家同时获得“两权”的民营书业公司,标志着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从此与国有新华书店平起平坐,拥有了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政策空间。目前,全国有二三十家经营规模上亿元的民营书业企业,网点也已经有七、八万家。
国外资本对出版市场的冲击。外资的虎视眈眈同样使新华书店感到了威胁,进入中国最早的德国贝塔斯曼,除拥有上百万会员的图书俱乐部和网上书店外,还入股了国内颇具规模的民营连锁书店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而外资书店在资本、经营管理、运行手段、连锁扩张等方面的优势对于长期处于垄断经营,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偏低的新华书店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鱼吃小鱼之战不可难免的。先进吃掉落后的,也是规律。一直以“老大”地位沾沾自喜的新华书店,不得不直面即将到来的危机。
“外忧”虽恼人,“内患”先看清
危机不光来自外界,新华书店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多数网点经营不景气
长期以来,城市图书发行网点建设虽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而被列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但随着图书发行体制的不断深化,这一特殊待遇消失了。而那个年代发展起来的多数新华书店小型网点,也因种种原因使其生存遇到了问题。几座大型书城的繁荣掩盖不了多数网点的萧条。分析其原因,无外乎店小不成规模,经营点没有找准,人力成本高等等。
——人力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人才问题已成为约束城市店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瓶颈。新华书店原有的用人机制已无法适应白热化的图书市场竞争的需要,所需人才进不来,进来的也留不住,而现有人员又无进一步提高素质的原动力,故而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已迫在眉睫。目前,图书销售的领域正在扩大,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所占比重增加,网上销售的渠道会越来越通畅,而新的销售领域对员工的要求会更高,而目前新华书店对这部分新型出版物普遍不能把握,原因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经营人才。照此情形,若干年后,其可能沦为只会经营纸质出版物的大路店 。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城市店携店大地利之便,每每有专题讲座、签名售书、新书发布、让利销售等等的活动,这些展示对提高所属店的知名度、增加销售无疑有着积极意义。但多数书城在营造读书氛围上,仍做的不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尚未融入到自身的经营理念中来,要改变它,必将涉及到现代经营观念和运营管理机制的改变 。
——教辅读物的零售业务需加强
教辅读物销售支撑图书零售市场半壁江山的局面在县级店如此,城市店亦然,新华书店如此,民营书店亦然。随着教材出版发行改革的全面启动及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出台,教辅读物将被禁止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届时,其门市零售量还会增加。任何一家书店都不能漠视这一需求。也正是这一需求将一家家自视清高的所谓学术书店、品味书店拉下了水。它带给书店经营者的是更多的思索。
新华书店改制踏上破冰之旅
——出版业全面进行体制改革
有业内人士将2004年称之为出版业的“转制元年”。2004年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全国现有的约570家国有出版社将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在未来的3至7年中,除人民出版社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以外,其他所有出版社都将转型为经营性企业体制。
2004年11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49%的股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出让给绿地集团,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浙江新华发行集团如今也已基本完成事业型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新华总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华书店总店剥离改制,对中国的出版发行行业的意义深远,这是将把出版作为国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一次试金石。“新华书店总店剥离改制担负着出版行业破冰船的作用,是否能成功需要历史的考验。”新华书店总店办公室主任张雅山说。
1家外资、2家民企、7家出版社。新华书店总店与人民出版社等7家国有出版单位、北京博恒投资有限公司等2家国内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英国派可多投资有限公司将共同组建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3亿元,中方投资占总额的73%。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国内版的图书、报纸、期刊和电子出版物的批发零售业务(不含港澳台版),经营期限为30年。据悉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将2005年4月24日正式挂牌。
从“绝对控股”到“第一大股东”。“一年前,上面还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绝对控股权,也就是100%的控股,但是现在情况变了,我们只要做到第一大股东就可以了,换句话说,我们掌握40%,剩下的60%由他们去掌握也是允许的。”新华书店总店办公室副主任张雅山说,尽管新华书店总店作为历史老店在企业管理机制等很多方面与国际上差距颇大,然而入世的脚步和市场的开放并没有因此而放缓,中国的图书发行市场不能坐等国外巨头来瓜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华书店总店从“绝对控股”到“第一大股东”做出让步的原因。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刘国辉表示,改制后合资公司将主要致力于图书发行。
用民营和外资拯救新华书店。随着国内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以及中小学教材发行垄断权的放开,新华书店系统的两条生存底线被冲破,张雅山表示,这也是为什么在后垄断时代新华书店总店与民营和外资企业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制成功后将上市。新华书店总店拥有中央一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全国出版物的权利,从500多家出版社进货,向3000多家全国各级新华书店供货。此次新华书店总店的重组改制把上游的出版社也吸纳进来,业内人士则认为新华书店总店在掌握了一些上游出版社的资源之后,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打通了从上游资源到下游流通的整条产业链。 “新华书店总店可以在海外或者是国内上市,哪边快,我们就会选择在哪上市。”在回应有关新华书店总店计划在海外上市一事时,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办公室张先生这样说。他透露,新华书店总店在国内上市还是在海外上市都有可能,新华书店总店将根据改制后的公司架构和资金状况进行选择。
地方新华书店改革争先恐后
“新华书店系”改制第一家: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成功转让49%股份,并积极筹谋两三年内完成上市。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实现重组 力争明年A股上市:由四川新华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及一家民营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成立后将争取明年在国内资本市场发行A股,预计融资10亿元。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打造规范的文化连锁企业:作为事业单位的江苏新华书店,如今已整合资源,整体转制为企业——江苏新华发行集团。面对近年来图书市场竞争主体格局发生变化,外资、民资争相进入发行市场的局面,新华集团积极探索以集团化、集约化建设为中心的体制改革,推进连锁经营新模式,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图书流通体系,稳固确立了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主导地位。
相关资料
——图书市场有多大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首次新闻出版行业实现增加值抽样统计调查显示,2004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939.7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出版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0%~20%,有时甚至高达30%~50%,这在当代世界出版业中极为罕见。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出版业的年增长率回落到8%~10%,基本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但即使如此,在世界出版业中,亦属高增长。
据统计,2003年,中国出版图书19万余种,其中新书11万余种。同期,英国出版书籍12万种。美国出版书籍17.5万种。但是,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虽然年图书品种多年来在世界高居第一,然而产值却只有461.6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不但远远落后于美国图书的年产值300亿美元,也落后于英国。也就是说,对图书而言,中国是大人口,小市场,品种第一,产值却很低。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社长赵晓明认为:“中国大陆图书市场潜力可观。2001年,中国大陆人均购书消费32.01元。而美国1999年的人均购书消费93美元,法国人均消费122美元。对照之下,可以看出内地图书市场的潜力非常之大 。
——立法促进外商投资中国出版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台了相关出版行业立法,外商在华投资出版业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促进了该领域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
出版方面: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目前可以开展版权贸易和出版合作。中国目前实行的政策还是提倡进行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目前已有8种杂志达成中外期刊合作项目,图书贸易则非常活跃。
发行方面: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出版管理条例》和《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中国书报刊分销市场对外开放。到2004年12月11日,书、报、刊批发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全年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13家。
印刷方面:外资可以在中国投资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出版物印刷企业,也可以设立独资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目前已有外商投资印刷企业55家、投资总额达到1.33亿美元。
出版物进出口: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物进口由国家批准的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目前经批准的出版物进出口公司共38家。
从竹简到丝帛,从线装到装订,历次阅读革命始终没有脱离书籍的本质。在互联网时代,电子书将阅读从纸张转向了屏幕,由此带来的变革大有颠覆传统阅读之势。
用户眼中的电子书
与2003年相比,2005年您购买图书的数量?
您是否会以纸书价格的60%购买保真电子书?
您会选择购买哪种电子书阅读器(单选)?
拥有专用阅读器后,您买纸书多还是电子书多?
您购买保真电子书的最主要原因(多选)?
如果您需要某本书,会从哪些渠道获取(多选)?
有哪类图书,您会更想阅读电子书,而非纸书?
拥有阅读器后,您喜欢怎样购买电子书(单选)?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书、去网上书店买书、通过数字图书馆借书、手机上看书等新兴事物已经为人们的阅读打开了更多便捷之门。网上书店、电子书等新服务的出现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传统书店与网上书店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读者阅读和购买行为又有怎样的偏好和趋向?
在《中国计算机报》联合方正电子展开的“2006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情况调查”中,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答案。此次调查随机选择2005年在传统书店和网上购买一本书以上的读者(14岁以上)进行问卷调查。从回收的4140份有效问卷显示结果来看,不难得出这样几个重要结论。
解读一:读者未来会购买更多图书
数据调查显示,与2003年相比,有44%的读者在2005年购买了更多图书,有33%读者的购买数量保持不变。绝大多数读者购买图书会保持不变或者增长,这样的规模对所有出版商来说都是一个利好消息。这里调查的图书购买,既包括传统纸质图书,也包括电子出版物。
解读二:从互联网获取图书的读者过半数
读者获取图书的首要渠道还是去图书馆借书,还有31%的读者选择购买图书。在买书的时候有32%选择了到网络书店去买纸质的图书。其中,有个重要数据是网站读书频道的阅读图书数据增长22%,这也是读书消费模式的改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网上在线浏览。同时上网络书店买纸书、网上购买和借阅保真电子书、网络下载免费图书等形式也得到读者认可。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六成读者获取图书的渠道。
解读三:读者真正购买的是书的内容
调查数据显示,可以在电脑上阅读、复制和粘贴成为读者购买电子书的主要原因,这个结论说明了其实书的形态不再是最重要的,读者愿意去看和复制,是因为书的内容有价值,读者真正购买的是书的内容。数据再次印证了消费者未来选择电子书是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也可以看到工具书和休闲期刊占有最大比例。
解读四:专业阅读器对读者买书有促进作用
在专用阅读器的购买对象方面,有38%的读者倾向于购买经济型阅读器。同时,也有近三成读者拒绝购买专用阅读器,这对未来出版电子图书如何选择格式或出版印刷跨平台的兼容模式提出了新挑战。
而拥有专用阅读器后,有44%的读者选择到网上搜索各电子书网站进行下载,这预示着未来电子出版和网站合作将成为重要命题;倾向于到定点网站上下载的会员比例也接近三分之一。而在按张打印的调查中,有78%的读者都不需要,打印成本较高可能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电子纸:未来的阅读会这样
为什么人们还是习惯于白纸黑字的纸质阅读?主要是因为纸质媒体在环境光下阅读,实现了高亮度,同时反差也大,实现了高分辨率,并且还能实现180度的视角。而且,纸张还有手持时可弯曲、文字不会很快消失等优点。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文件要打印出来阅读。
人们的习惯也意味着数字出版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需要有一个拥有纸质阅读一样舒适效果的阅读器,然而液晶显示屏却是不能代替纸读物的。从阅读舒适度来看,电脑屏幕与纸张相比实在是差别很大:液晶屏需要用背景灯,长时间阅读容易让眼睛感觉疲劳;而电子书阅读器通常使用反射型液晶屏,反差程度低,亮度上感觉不够好。
电子纸就是解决以上矛盾的一种选择,这种利用电子装置显示,而且具有像纸张一样的高可视性的“电子纸张”能够尽可能模拟传统纸质的功能和阅读体验。与传统纸张相比,电子纸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不固定,它是可以随意存取、反复使用的。在电子纸上反复写入信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写输入,另一种是通过网络下载刷新内容。它比PDA更轻便,可随意折叠;比笔记本电脑更便携,操作也更简单。只要带一张电子纸,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像电脑上网那样,通过网络下载、查阅大量信息。而且因为电子纸显示几乎和真的纸张一样清晰稳定,也不会造成眼睛疲劳。
目前正在开发的电子纸张可单色显示静态图像,其目标就是为了取代纸张显示。电子纸背景的纯白度和文字的清晰度非常高,对比度有的甚至超过了报纸。在易用性方面,电子纸也已经多少能够弯曲了。为了迎合人们的阅读习惯,电子纸甚至已经可以做得和真的纸张有差不多的薄厚和外观。它具有超薄、像印刷物一样的质感、关闭电源后仍保持显示状态的记忆特性,而且由于属于不需背照灯的反射方式,因此不需要一直通电,也能将内容显示得清清楚楚。
试想这样一款新型电子纸阅读器,不足半毫米厚,还能轻轻弯曲,平时可藏在手机内,要阅读时拉出即可。而且它更大的优势在于数字媒体容量大、便于检索,这样的使用前景是很诱人的。
目前实现电子纸的技术还采用电泳显示,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的白色颗粒和黑色颗粒在透明液体中运动,通过不同电压决定浮到表面的是白色或黑色颗粒。当环境光照射时,所有环境光都会被散射或反射回来。通过加大电压,呈现墨水的感觉。这是简单的黑白显示器,能实现甚至超过传统纸字的高分辨率,而且分辨率不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是由后面驱动板决定的。
现在的电子纸技术正在从黑白走向彩色,实现可弯曲化,并使电子纸具备交互性。未来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随身携带的电子报纸,可折叠的电子书、电子速记本等都将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黑白电子纸目前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并且拥有传统纸媒体的特征。2004年,飞利浦进行了驱动器的集成、系统等工作,并把相应成果在2004年推向市场。
目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电子阅读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以及要求增强了。电子纸阅读器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阅读材料随时在身边,及时收到最新报刊,像纸一样舒适的阅读,不需要带很重的书包,下载方便……而且除了阅读以外,还可以支持手写。
电子纸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很多社会影响,首先是降低纸张使用,减少树木使用量;其次是发行运输费用将大幅减少;第三,电子纸的放大功能也使它更适合老年人和残疾人阅读。
可以想象,数字化生活将会因为电子纸的普及翻开崭新一页。
让电子纸更接近纸张
为了避免电子显示方式的缺陷,也为了迎合人的阅读习惯,电子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文字便于阅读,要让人觉得是在纯白的纸上阅读,纯白度越高背景越白文字就越清楚;其次是能够实现关闭电源继续显示,因为真正阅读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一个页面保持一定的显示时间;第三是显示器的超轻薄和可折叠,使之接近于纸张。
要实现这些条件,科学家们认为,应该朝三个方向努力。一是实现现有显示器的超轻薄和可折叠;二是使用打印机和提高纸张打印技术,例如目前正在研究在纸张上涂上特殊的液体,从而使之成为能够多次改写的纸张;三是提高能够复制发光画面信息的复制技术。
Apabi:未来的出版会这样
本是“传统出版+网络技术”产生了图书网络出版,但二者却并非是简单叠加。网络技术对传统出版的改造正在进行。作为产业链条上游环节的网络出版技术服务商,能提供的技术先进程度如何,直接决定其他环节的竞争力强弱。
2000年前后,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读者对于网络阅读以及从网上检索图书信息的需求日益显著。同时,图书馆也开始有计划地建设数字图书馆,利用电子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这一系列变化促动了出版社与IT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网络出版,中国的电子书产业开始萌生。
在随后一年多里,方正依据国际OEB标准,成功研发了方正Apabi网络出版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方正Apabi已成为领先的电子书传播平台之一。这都建立在方正Apabi两项核心技术基础之上:CEB(版式文件)技术和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CEB(版式文件)处理技术能够将各种格式的文件原版原式地转化成统一格式,在转换中真实地保持了原有文件中文字、图表、公式、色彩等版式和信息,实现高保真的显示效果。CEB格式数据量小,利于传输。CEB技术完全符合OEB标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一定的计算方法,实现对数字内容的保护,防止数字内容的非授权复制,最终用户必须得到授权后才能使用数字内容。方正Apabi DRM对电子书、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电子文档等数字内容进行保护,实现数字内容的可控二次传播,使数字内容使用过程可控、可跟踪。
与此同时,出版社在向互联网时代的内容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中,也在寻求与IT技术厂商合作,拓展网络出版。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
方正Apabi因为拥有电子书出版传播技术及平台,最终成为这些出版“大腕”的合作伙伴。方正通过协议形式获得出版社的书面授权,并取得作者授权,保证了方正推出的每本Apabi电子书的“正版”。
作为网络时代的智能知识库的数字图书馆,目前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方正与出版社推出的电子书成为这些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数字资源。目前,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全国520多家高校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等全国80%以上的省级图书馆及清华附中等1100多家中小学都在应用Apabi电子书或建成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
方正Apabi五大产品系列
1.方正Apabi制作出版软件
方正阿帕比制作出版软件,包括两个部分,即阿帕比转换软件和阿帕比编辑软件。前者是数据转换工具,可以把用于印刷的电子文档,转换为可阅读的电子书文件CEB。后者可以对CEB文件建立目录连接,还可以制作eBook的元数据信息。
2.方正Apabi安全发行软件
经过阿帕比制作出版软件生成的CEB文件,可以提交到该软件,自动对提交的CEB文件进行加密,保护电子书的版权,并管理相应元数据。
3.方正Apabi交易处理软件
该软件为网上书店提供eBook交易平台,网上书店可以通过该软件得到eBook下载许可证,并发给读者。
4.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
图书馆可以从出版社或发行者批量或单独购买具有版权保护的eBook;读者通过数字图书馆进行eBook的借、还书。
5.方正Apabi阅读软件
可以阅读CEB、XEB、PDF、HTML、TXT和OEB等文件,实现了读者购买的电子书与机器硬件的信息绑定。
互联网:传统书店的新商机
网络无处不在,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图书批发和零售业也面临着新发展。传统图书销售业该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呢?我认为,就是要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借助网络优势来扩大销售,抢占新市场。
图书零售要电子商务化
开拓网上交易,正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人们也正在逐步地接受这种网络营销的模式。图书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图书是最易实现电子商务的商品,作为图书零售领域的电子商务网站,更是集易于推广、易于被公众所认知、货品流转快、资金易回笼等特点于一身,图书的网络营销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然而在目前图书类网站中,传统书店所占的份额可以说极其微小。非传统书店的网站却占据网上图书销售的大部分。在传统书业里,各大书店也都在积极地筹建和运作自己的网上书店。但作为传统书店,虽然对图书经营非常熟悉,但在电子商务运作方面经验不多,技术水平有限,很难有大的作为。
面对巨大商机,传统书店的电子商务网站发展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时间,二是投入。作为传统书店,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实体店面、品种齐全、供货渠道通畅以及物流配送体系的快速高效。而一些非传统书店由于没有实体依托,在信誉、备货上存在着一定瓶颈,这正是给传统书店的未来留下了发展机遇。
提高知名度 创造新商机
利用互联网,传统书店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公布书店信息,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发布营销活动、店面布局、地址、电话及路线;增进与读者沟通互动,及时展开各种调查回馈;展示新品,引导读者购买等。
以中关村图书大厦为例,网站开通两年时间,流量也迅速攀升。目前日页面访问量为4万次,独立IP访问量近1万个。统计结果显示,上网购买的群体大多为白领和文化人士以及学生,这部分人群有上网习惯和购买力。
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去年中关村图书大厦与北大方正电子合作,将店面导购的功能和在线阅读引入网站,这样不仅丰富了网站内容,同时将店内图书利用方正网络展示给读者。使读者足不出户就能查阅图书,并有效引导读者来店购买。
传统书店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准确把握商业机会,吸引更多网民到店购书,迎回更多读者是传统书店立命的关键。
(中关村图书大厦总经理孟凡洪)
电子书漫谈
狭义电子书指的是手持阅读设备,现在广义上把数字化的纸书称为ebook。
电子书给人们带来很多新的体验:首先是电子书可以提供详细的索引和全文检索功能,可以让读者快速、准确、轻松地找到所需部分;其次,电子书不仅保持纸书的原版原式,同时还可以附带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增加更多体验,提高学习效果;第三,每本电子书所占的存储空间很小,约为4M左右,一张DVD光盘就可以储存近千本图书,不仅节约了图书馆空间,而且方便用户携带;第四,电子书内容不易遭到破坏,有利于资料的永久保存。
数字图书馆引发阅读高潮
我们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除了因为它代表先进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有针对地弥补所需。
回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图书馆,从过去的一间图书室发展到现在有多间独立馆舍。个人感觉最明显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二老、三少。一多是指我们的旧书多;二老是指我们的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以及设备、馆舍和电子设备比较老化;三少是指馆舍少、资金少、人员数量少,多数馆都是3~5人。而信息部门资金少则是遗留问题了,图书馆基本上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部门。虽然这种情况目前经过各种评估已经得到一定改善,但并非一朝一夕能见效的,我们认为数字图书馆对我们改变现状有一定帮助。
首先是电子图书的价格比较低,从资金上可以弥补图书馆资金缺少的缺陷。其次是方正数字图书馆多数采用的是中图法的分类,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不用再重复工作,只要把购买拷贝就完成了,非常方便。再有就是拷贝的电子书占用的是虚拟空间,不用占用馆舍的实际空间。任何一个图书馆也不能做到24小时开馆,可是数字图书馆建成了,学生连接网络就可以使用我们的图书馆,这样就利用数字图书馆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就清华附中来说,去年开通了数字图书馆,正式使用到现在有半年时间。我们在开通后发布了消息,指导学生使用。现在我们的热门书的比例大概占到了3%到4%,当时购买的是18000种,我们的副本是1本,预约次数是79人次、续借人数是74人次,这个在热门书里占到了10%。我们的登陆在线浏览的人次是4518次,下载是680多次,导航次数是11000多次,而这还只是在网上发布通知,没有大规模宣传。在使用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每隔一两个月在网上发布一次消息,每次发布都会引起一次使用小高潮,学生和家长就会前来咨询。
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是,与方正一起对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培训,教师培训还没有开始,学生已经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培训。在每个班级我们都选出一名图书委员,负责图书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这一次我们就利用这个图书委员对数字图书的推广工作进行了一下带动,学生对使用数字图书馆热情很高。我们同时也取得了学校其他部门的支持,比如我们同方正合作制作了应用短片,学校电教会不定期播放来加深学生印象。对于中小学来说,数字图书馆将来会是很有前途的一项工作。
电子书发展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纸质书和电子书将多元并存
今天更多的电子书是在PC机、笔记本电脑上阅读,而接下来移动电子书和手持设备将会迅速发展;随着技术成熟,同时生产成本降低,有图像甚至有动画的多媒体电子书也将日渐流行。而按需印刷则和按页打印仍然有着旺盛生命力,尤其是一些学术类书籍。
对于阅读器来说,2006年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中国将至少有4款阅读器步入实用,以解决屏幕阅读不适的问题。这些阅读器的共同特点是显示阅读质量接近纸质,外观精美,同时价格段涵盖了从1000元到6000元,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趋势二:图书馆和大众市场互为促进
通过图书馆市场,培育了大量熟悉电子书的读者。图书馆的最终读者是大众,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政府官员都是大众,这样一来大众市场对电子书的了解增加,一定会逐渐启动。反过来大众读者对电子书的强劲需求,又会成为图书馆建设电子书的动力,图书馆和大众市场将互为促进。
趋势三:出版社推进网络出版
成立专职机构推进网络出版机制的出版社日渐增多。据统计,基本形成网络出版机制的出版社在2003年是6家,2005年为45家,预计2006年会达到80家,2007年将达到180家。
在推进机制建设中,有三个核心要素:专职部门或人员负责;制订年度出版计划,包括数量、出版时间、预期收益;与社内考核机制挂钩。在这三项当中,专职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是核心要素。
趋势四:e纸一体化
“e书亦书”,这是书业定位于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自然结论。在具体产品开发和经营中,电子书和纸书如果一体化运作会产生新的商机。针对“e纸一体化”的趋势,以电子书和互联网为技术的“图书营销联盟”日前宣告成立。联盟定位就是由北大方正Apabi与全国知名出版社、书店和网站共同打造立体化的图书信息网络,旨在帮助读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方便地获取图书。
电子书这样读
电子书阅读的终端设备很多,比如图中的笔记本电脑、PDA、智能手机等等。
PC和笔记本电脑的优势在于存储容量大和内容更新方便。但弱势也显而易见,它不具备良好的便携性,用户很难实时阅读。
PDA和智能手机也可以在辅助办公之余阅读电子书,软件下载也比较丰富,如鼎鼎大名的 iSilo for Pocket PC、eReader等等。只是因为尺寸受限,阅读也只能偶尔为之。
掌上游戏机PSP和性能强大的超便携电脑则因其超大屏幕尺寸和不错的电池续航能力,也成为了阅读电子书的一项选择。
手持阅读器则是在专攻电子书阅读的终端设备,它凸现了许多纸质图书没有的优点,能够搜索,可以下载、更换图书内容;还使得电子书脱离电脑,真正成为能随身携带、自由移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