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监狱学刊投稿

2023-12-05 20: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监狱学刊投稿

1 中国法学 * [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6号(100035)] [编辑部电话: ] [htty://www.clol.com.cn]

2 法学研究 * [北京沙滩北街15号(100720)] [编辑部电话: ] [E-mail: ]

3 中外法学 *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四院(100871)] [编辑部电话: ] [E-mail: ]

4 政法论坛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100088)] [编辑部电话: ]

5 法律科学 [西安市长安南路西北政法学院(710063)] [编辑部电话: ]

6 比较法研究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院内(100088)] [编辑部电话: -2728]

7 法学家 *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175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00872)] [编辑部电话: ]

8 法学评论 * [武汉市武昌珞珈山(430072)] [编辑部电话: ]

9 现代法学 [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400031)] [编辑部电话: -256]

10法学 * [上海市万航渡路1575号华东政法学院(200042)] [编辑部电话: ]

11政治与法律 *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200020)] [编辑部电话: ]

12 法商研究 [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1号(430074)] [编辑部电话: -2355]

13 公安大学学报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00038)] [编辑部电话: -2224]

14 犯罪与改造研究 [北京市德外祁家豁子9803信箱(100029)] [编辑部电话: ]

15 人民检察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甲4号(100043)] [编辑部电话: ]

16 人民司法 [北京市东交民巷27号(100745)] [编辑部电话: ]

17行政法学研究 [北京市海淀区厂洼路11号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100089)] [编辑部电话: -2965]

18 中国监狱学刊 [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41号(071000)] [编辑部电话: -8229]

19 民主与法制 *[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63号(100034)] [编辑部电话: ] [http://www.dragonsource.com; http://www.qikan.com] [E-mail: mzyfz@ mzyfz.com.cn]

韩玉胜的主要成就

曾经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北京市普法教育先进个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从事刑法学、刑事执行法学、监狱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撰写、主编、合著、参加编写的著作、教材50余部,在各类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中国刑法解释》(与他人合著),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一等奖《财产罪比较研究》(独著),获司法部法学科研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2)《错误论》(独著),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1年)《经济犯罪新论》(与他人合著),分别获中国图书奖(2001年)和 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1年)《刑罚通论》(与他人合著),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8年)《刑法中错误论》(独著),获武汉大学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7年) 论文类《谈谈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载《政治与法律》1983年第7期《袁某多发奖金能定贪污罪吗》,载《中国法制报》1986年5月5日《关于重婚罪几个问题的探讨》,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2期《关于我国劳改法基本内容的初步设想》,载《劳改劳教工作通讯》 1987年第2期《劳改立法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载《特殊园丁》1987年第2期《对劳改立法的两点建议》,载《法学研究》1987年第2期《我国劳动改造立法的依据及其内容初探》,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87年第3期《一部不可多得的专史著作——评“中国监狱史”》 ,载1987年7月《劳改专业教材出版发行座谈会专辑》《王某的行为应当定为玩忽职守罪》,载《中国法制报》1987年9月18日《从袁某贪污一案看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载《法律学习与研究》 1988年第2期《我国劳动改造法学的回顾与展望》,载《政法论坛》1988年第2期《偷铁路枕木做家具可否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载《法制日报》 1988年6月2日《抢劫非法财物的行为如何处理》,载《法制日报》1988年7月1日《司法实践中怎样处理“跨年龄”问题》,载《法制日报》1988年7月12日《犯罪分子非法所得物品怎样折价》,载《法制日报》1988年7月20日《如何理解对脱逃的犯罪分子“加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中 “加处”二字》,载《法制日报》1988年7月27日《论劳动改造法学学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载《中国劳改研究》 1988年第3期《关于受贿罪主体的议论》,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4期《犯罪团伙剖析》,载《函授通讯》1988年第8期《论死缓的执行》,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年第2期《枪案发生后的社会思考 ——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问题》,载《长安》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纪念〈劳动改造条例〉颁行40周年暨犯罪与监狱学研究所成立大会综述》,载《法学家》1994年第6期《1994年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1995年第1期《论监狱法对罪犯人权的保障与限制》,载《劳改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1995年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1996年第1期《论监狱法中的行刑目的》,载《监狱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关于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养法的思考》,载《中国监狱学刊》1997年第2期《刑事执行立法理论研讨会综述》 ,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刑事执行立法理论研讨会综述》,载《法学研究动态》1998年9月18日《论刑事执行司法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载《中国监狱》1998年创刊号《刑事执行法学的创立与发展》,载《中国监狱学刊》1998年第6期《以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文明监狱》,载《监狱理论研究》1998年第6期《1998年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1999年1、2期合刊《关于骗人的和被骗的思考》,载《首都公安报》1999年7月16日《严厉惩处非常必要》,载《北京青年报》1999年8月16日《实行主诉检察官制度:“依法治国”方略的一大举措》,载《领导广角》1999年第12期《谈谈刑法修正案怎样保护市场经济》,载《北京日报》2000年1月24日《1999年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0年第1期《中国监狱法学五十年—从劳动改造法学、监狱法学到刑事执行法学》,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1期《岁月铭记——新中国监狱工作50年》2000年7月法律出版社《中国古代监狱管理人员的素质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3期《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思考——兼论监狱的行刑改革》,载《法学家》2000年第3期《论监狱人民警察的形象素质》,载《中国监狱学刊》2000年第3期《彩票案留给我们的思考》,载《民主与法制》2000年第13期《刑事执行一体化初探——刑罚实现的制度性思考》,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10期《十年探索结硕果——评刘白驹新作“精神障碍与犯罪”》 ,载《检察日报》2000年9月28日《2000年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1年第1期《解决监狱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刑事立法一体化》,载《监狱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以“性”为“贿”,理当定罪》,载《中国新闻社?华声视点》2001年第4期《绝不仅仅是法盲的悲剧》,载《中国社会导刊》2001年11月号《刑法学研究综述》,载《2001北京社会科学年鉴》北京出版社2001年11月《2001年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2年第1期《劳动教养的完善及其制度设计构想》,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8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刑事法学》2003年第1期转载)《有特点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载《学林颉新—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论学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中国内地与港澳特别行政区刑事司法协助若干实务问题探讨》,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 澳门检察律政学会 2002年9月《难道仅仅是“管理不当”吗?》,载《中国社会科学导刊》2002年10月号《关于劳动教养性质的定位》,载《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8月《以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指导,深化监狱立法和行刑实务问题研究》,载《监狱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刑法学研究综述》,载《2002年北京社会科学年鉴》北京出版社2002年11月《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3年第1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罪犯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载《监狱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法律问题研究》,载《审判丛刊》2003年第3期《“非典”与“重典” 》 《法学家茶座》第3辑 2003年7月《中国特色人权观与监狱人权保障》《监狱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刑法学研究综述》《2003年北京社会科学年鉴》北京出版社2003年12月《2003年刑事执行法学学术研究回顾》,载《法学家》2004年第1期《监狱现代分类制度是实现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目标的重要结合点》,载《监所研究信息》2004年1月30日《阳光下的判决——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刘涌一案的判决书》,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2期  著作类《劳动改造法学研究综述》 副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刑法学原理》第一卷 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刑法学原理》第三卷 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与适用》 撰稿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司法制度》 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经济犯罪释析》 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1997年版;《监狱学总论》撰稿人并承担统稿、修改工作,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刑事执行法学原理》与力康泰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研究》 撰稿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监狱学问题研究》 专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政治》撰稿人,(日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2002年版;《现代中国法概论》与韩大元等人合著,(韩国)博英社出版2002年版;《刑法总则学习辅导》撰稿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刑法分则学习辅导》撰稿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犯罪学》 撰稿人, 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刑法教程》 撰稿人,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1988年版;《法学考试指南》 撰稿人 ,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刑法总论》 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劳动改造法学》撰稿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监狱学》 撰稿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刑法学自学指导》 编写人,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 1991年版;《刑事法学》 撰稿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狱政管理学》 副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学》 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各论案例分析》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刑法学》 撰稿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二卷 刑法部分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新编刑法教程》主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法律基础》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监狱服刑人员普法教育读本》主编 ,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版;《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 翻译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简明法学词典》 撰稿人,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律师实务的理论与实践》 撰稿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法庭辩论精选》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律师资格考试指南》 撰稿人,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刑事法学大辞书》 撰稿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劳改学大辞典》 分科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法学大辞典》 撰稿人,团结出版社1994年版;《中华法学大辞典(刑法学卷)》撰稿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法律卷》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判案例要览(1993年卷)》 撰稿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法律经济知识手册》 副主编,红旗出版社2000年版。 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项目《刑事执行法学原理》《刑事执行制度研究》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项目 批号01SFB2026 起止日期2002年1月1日——2003年7月31日经费4万元《保险犯罪问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批号03BFX042 起止日期2003年9月2日——2005年12月31日经费7万元

王平的主要科研成果

(截至2011年6月)一、专著、教材(独著、合著、主编、参编)1. 刑法学(法大简明教材,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2. 刑法学(法大精品教材,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3. 罪犯风险评估与管理——加拿大刑事司法的视角,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版。4. 犯罪学教科书(本校教材,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5. 中加社区矫正概览,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6. 犯罪学(统编教材,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7. 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8. Handbook of Restorative Justice, Willan Publishing 2007.9. 中国监狱学会20年(1985-2005),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1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11. 限制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中国行政性限制人身自由法律处分的法治建设,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12. 刑法概论(教材),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5月版。13.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版。14. 外国监狱制度概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版。15. 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16.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与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5月版。17. 监狱法学(北大教材,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18. 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7月版。19. 中国预防犯罪通鉴,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5月版。20. 监狱学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版。21. “六害”治理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8月版。22. 监狱法学(本校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23. 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5年4月版。24. 中国犯罪原因研究综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25. 贪污贿赂罪的原因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2年5月版。二、论文(包括合著)1. 刑事法治:精妙与局限之间如何坚守,《人民检察》2011年第11期。2. 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刑事司法指南》2010年第3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版。3. 被剥夺自由人的人格尊严与待遇——《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0条评析,载《刑事诉讼法学前沿问题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4. 监狱行刑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5. 社区矫正概念的反思与重构,《犯罪与改造研究》2010年第2期。6.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罪犯教育感化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0期。7. 社区矫正:用语的改变与意义的翻新,载《犯罪、刑罚与人格——张文教授七十华诞贺岁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8. 中国法治30年——监狱法篇,载《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9. 监狱工作社会化的作用与中国实践,《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0. 罪犯探亲:对罪犯权利的人性化回应,《人民公安报》2008年7月9日第4版。11. 当前中国监狱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韩文),《矫正研究》(韩国)2008年(总第39号)。12. 恢复性司法视角下之少年司法构建,载《恢复性少年司法理论与实践》,群众出版社2007年7月版。13. 减刑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其改革思路,《中国司法》2007年第1期。14. 恢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12期。15. 监狱学教学:寂寞与辉煌的变奏,《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4期。16. 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多元视角:监狱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探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2期。17. 开放式处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第1期。18. 中国法制建设与人权保障,载《新世纪中国人权》,团结出版社2005年10月版。19. 我国假释制度之改革与完善,载《纪念监狱法施行十周年文集——回眸十年读华章》,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20. 我看累犯不得假释,《法制日报》2005年5月29日第3版。21. 严打的刑事政策分析,载《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版。22. 论放逐刑,《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23. 恢复性司法的积极意义,《法制日报》2004年10月28日第7版。24. 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文化机制,载《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司法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04年8月正式出版。25. 惩罚和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的双重使命,《检察日报》2004年3月31日第8版。26. 以罪犯为本体,《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3期。27. 我国缓刑制度之改革与完善,《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2期。28. 理性认识恢复性司法的预防思想,《检察日报》2004年1月20日第6版。29. 监狱学研究的方法论,《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1期。30. 罪犯权利观的现实指导意义,《法制日报》2003年12月26日第3版。31. 中国监狱改革之基本构想,载《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32. 社区矫正是有益尝试,《人民日报》2003年9月5日第5版。33. 为什么要保护罪犯的权利,《法制日报》2002年10月22日第12版。34.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日本札幌学院法学》第19卷第1号(2002年9月)。35. 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9期。36. 劳教司法化是大势所趋,《法制日报》2002年5月29日第3版。37. 刑事执行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5期。38.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载《法大刑法学研究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39. 禁止奴役和强迫劳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4期。40. 禁止酷刑,《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41. 刑罚轻重的根据,《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42.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价值,《安徽职业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43. 监狱工作与监狱立法,《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5期。44. 把犯罪预防的措施落实到基层,载《走向21世纪的“枫桥经验”——预防犯罪实证研究》,群众出版社2000年3月版。45. 中国监狱现代化的方法论选择,《政法论坛》1999年第5期。46. 新世纪中国监狱定位问题初探,《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5期。47. 监狱工作与监狱理论研究20年改革述评,《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第1-2期。48. 理性化及其局限——监狱行刑观念的价值定位,载《刑事法学要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8月版。49. 现代化、监狱现代化与现代化文明监狱,《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7期。50. 我国现行监狱工作方针的价值基础,《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2期。51. 监狱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法律科学》1997年第5期。52. 监狱效能与宏观环境,《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53. 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与刑事立法一体化,《中国监狱学刊》1997年其4期。54. 世纪之交的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55. 贪污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载《反贪污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红旗出版社1996年9月版。56. 论行刑社会化,载《监狱学概论参考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57. “行刑社会化”概念探析,《江西法学》1992年第3期。三、主编文集1.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7年卷,总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2月版。2.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6年卷,总第二卷),群众出版社2006年1月版。3. 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总第一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你好,我想问一下,核心期刊的发表周期一般是多久,大约要多少钱啊,法律类的,谢谢!

核心期刊的发表周期一般是3个月,如果你撰写的论文水平较高,不但不要版面费,还可以拿到稿费。如果水平一般,发表一篇大约要2500元。祝你成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