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美国经济评论期刊

2023-12-11 23: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国经济评论期刊

aer即美国经济评论
《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是同行评审的经济学领域期刊
基本介绍
1911年创刊,由美国经济学会每季发行一次(发行月份为3、6、9、12月),2011年之后改为双月刊(发行月份为2、4、6、8、10、12月),另外还有每年5月出版美国经济学会年会的论文及会议议程的专辑。它在经济学领域,被视为最具有学术声望的重要期刊之一。现任编辑为耶鲁大学的Pinelopi koujianou Goldberg教授,前两任编辑分别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Robert A. Moffitt教授和伯南克。
许多著名的学术文章见于此期刊,如: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1958), by Franco Modigliani and Merton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 (1977), by George Stigler and Gary Becker.A Theory of Production (1928), by Paul Douglas and Charles Cobb.

美国经济评论的介绍

《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是同行评审的经济学领域期刊

孟涓涓的学术成绩

《美国经济评论》2011年8月期发表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孟涓涓与牛津大学文森特-克劳福德教授(Vincent P. Crawford)合作的论文《纽约出租司机供给行为再探:工作时间和收入的理性预期目标下的参照系统依赖偏好》。传统的劳动力供给理论认为,劳动者工资降低,会导致工作时间变短。但一项针对纽约出租车司机的调查数据却显示,工资和工作时间成反比。孟涓涓和克劳福德教授运用前沿行为经济学模型分析这种“矛盾”的现象,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文章打破传统模型的束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利用行为经济学中“基准点”的概念从一个全新而现实的角度分析劳动者偏好和劳动供给行为与工资的关系。由于他们开创性地将心理学分析引入劳动供给理论,此篇论文得到国际学术的高度认可,并被《美国经济评论》收录。《美国经济评论》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堪称经济学领域的最顶级期刊。此前,能够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论文的大陆学者屈指可数。2009年,光华管理学院蔡洪滨教授、陈玉宇副教授与杜克大学方汉明教授合作的论文《观察中的学习:来自随机实地实验的证据》曾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此次孟涓涓的论文再次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除了体现其个人的学术成就外,也充分展现了光华管理学院研究力量的国际水准。

陈丽丽的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1.2000年发表《英语作文中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2.2001年发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载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2002年发表《基础知识的培养和语言技能的提高》,载于《英语辅导报》4.2002年发表《提问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载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5.2002年发表Teaching Reading at Discourse Level,载于《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6.2004年发表《语篇水平上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载于《教育经济与管理》,香港教育出版社7.2004年发表Teacher’s Roles in Learner-centered ELT,载于《中美英语教学》(英文版),美国经济评论评论期刊股份有限公司出版8.2005年发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载于《中美英语教学》(中文版),美国经济评论评论期刊股份有限公司出版9.2005年发表《大学英语教学再思考》,载于《中华读书报》第549期 著作1.2003年参与编写出版《旅游英语教程》,总主编张勇先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2003年参与编写出版上外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通用本第四册,含教参),主编张勇先教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3.2004年参与编写出版《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第一册),主编杨树臣副教授,清华大学出版社项目1.2003年参与校教务处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英语文化与英语成语”精品课程2.2003~参与教育部项目: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3.2003年~参与教育部项目:《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第一册)

《美国经济评论》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市场演进与市场设计龚强/文《财经》杂志/总153期2006.02.2000:00美国的一位明星企业家曾经质疑:“关于市场经济,一位终身教授能给我们讲些什么呢?”《市场演进的故事》便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这是一本有着深厚学术背景的书,数以百计的引用文献中,随处可见《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等顶尖学术杂志中的论文,便是明证。这又是一本内容丰富有趣的书,作者仿佛信手拈来的市场故事可以为证——从荷兰奥斯米尔每日壮观的鲜花拍卖到纽约证券交易市场,从印度的骆驼贸易到日本东京的筑地海产市场,处处都闪现着市场的灵动之光。更让人叫绝的是,它做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大量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不用一个图表,不列一个繁琐的算式,便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渗透到人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中去。我们可以猜想,这样一本书的作者,绝不会仅是简单的大学经济学教授,也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市场参与者;相反,他必是在前后两个领域中均游刃有余之人。的确,约翰麦克米兰教授不仅身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经济学讲座教授,同时亦担任知名的经济顾问公司——市场设计公司(MarketDesignInc.)的董事一职。他曾任教于日本、中国台湾、印度、荷兰等经济形态、市场水平各异的国家和地区,也曾参与设计堪称经典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第一次无线电波频段拍卖,以及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频段拍卖。与其经历相关,贯穿本书的便是作者对市场作用的剖析和对市场设计的深刻领会,这被作者归纳为一种“更加现实”的市场观。它在如下一段话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对市场的认识不应该像那些类似宗教的信仰一样,要么认为它完美无瑕,要么批评它生性邪恶。市场体系本身并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人们用来提高生活水平的一种手段。它的本身并没有什么魔力,也不会永垂不朽。它可以帮助人们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也有可能运作得非常糟糕。一个特定的市场运作是好是坏,要取决于它的具体设计。”必须注意的是,这里的“市场设计”(marketdesign)与哈耶克意义上的“市场演进”并不矛盾,当然更不同于任何对经济体系进行人为操纵的理念。在哈耶克看来,市场作为“自生自发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人们无从对之整体加以设计。而作者所指的市场设计,是“交易的方法以及帮助交易平稳进行的其他机制”,是让市场得以有效运转的诸要素——按照作者的概括,包括信息对称、诚信、完全竞争、对产权有效而适当的保护,以及使第三方的负效用最小化——得以实现的机制、规则及文化。事实上,这种市场设计正是市场演进的动力所在。市场设计的必然性,植根于市场参与者所天然具备的“智慧”。各式各样的市场参与者基于各自的动机和利益,塑造、实现并改变着市场的形态。比如,竞争作为市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任何复杂程度的市场上,……都不是偶然发生的。支持竞争的机制往往是由企业家参与设计的——有时还可能有经济学家的参与。要想对一个经济学理论进行严格检验,最好的法就是将它用于新的交易方法的设计中”。这方面最鲜明的例证,莫过于拍卖机制的设计。联邦通讯委员会在拍卖无线电波频段时对“同时性提价拍卖”方法的采用,以及对一系列相关规则的精心设计,使投标者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充分,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美元的收入,并使消费者和纳税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空前地提高了市场效率。而在像药品这样容易存在缺陷的市场上,就更需要因时因地不断地对市场进行设计。所有这些有效的市场设计,都在事实上增强了市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推动了市场的演进。而且,由于市场设计从根本上是来自市场参与者的分权决策,来自不同方向上的各种努力,受到众多市场力量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它与对整体经济进行设计的理念是不相容的。后者的付诸实践,如同20世纪计划经济国家所做的那样,已经被证明只能导致悲剧性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对中国的转轨实践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赞许。在当今中国,市场化改革面临争议之时,作者在本书中所倡导的这样一种健康的现代市场观,无疑也是深具意义的。诚如吴敬琏先生所言,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有助于我们把市场制度设计得“有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大众福利”。最后必须要提到的,是本书的译笔。对一本思想背景深厚的书籍而言,准确到位的翻译至关紧要。译者余江无疑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通观全书,文字流畅有如泉涌,原书的意蕴也尽在其中,这样的译作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市场演进的故事》,参见本刊2006年第3期“本刊2月荐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