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外国文学投稿经验

2023-12-07 15: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外国文学投稿经验

1.1 为了便于匿名审稿和通讯联系,稿件在形式上分为三部分,并作如下要求:①首页。首页为稿件前第一页,应依次包括中英文对照的如下内容: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内容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如无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将影响论文进入审稿程序。②正文。正文应另起一页,内容依次为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及注解和引用作品,正文中出现的新的外来名词和术语、新的作家作品名和人名请附英文原文。如论文属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的成果,请在正文第一页加脚注,并说明项目名称、批准文号、起讫时间、管理单位以及本人所承担的任务。1.2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在参考《MLA文体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在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引用作品应保证十条以上。所有中文引用文献均需附上英文译文。凡是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务必注意本刊对注解和引用作品的要求。如作者暂时不能适应本刊关于文体方面的要求,则请作者一定要提供详细准确的注解及引用作品信息,如作者姓名、论文名称、杂志名及出版时间、论文在杂志中的起止页码、引文在杂志中的具体页码。再如著作名、译者、出版地、出版单位、时间等。上述信息均需要英语译文,如有英文版,则请认真核对。凡缺少必要信息的来稿,则可能不能进入审稿程序。

当代外国文学的投稿须知

一、 正文内圆括号注释格式1、 圆括号内注释由作者姓氏、著作页码构成。例:(Eco 10)、(歌德 9)。2、 如果句子中已经提供了作者的名字(或姓氏),则括号内只需提供引用作品页码。3、 如果引用了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则在作者姓氏后提供相关作品的全称或简称,以及引用页码。例:(Eco,Open Work 11)、(Eco, Role of Reader7)。4、 圆括号注释所涉及的作品信息必须能在“引用作品”中找到。二、 “引用作品”格式I.引用中文作品A.引用专著例: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侯浚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说明:1、作者姓名后加冒号,其余信息用逗号隔开,最后以句号结尾;2、引用著作为译著的必须在作品之后,出版社之前注明译者名字;3、如作者不止一人,作者姓名间以顿号分开;如作者为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在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这两点也适用于译者;例:赫尔量·海塞等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斯人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4、书名中有副标题的用破折号隔开,例:《性别、身体与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女性文学与社会嬗变》;5、如所引著作为多卷本,卷数直接置于书名号之后,中间不再加逗号,也可以卷数加括号的形式表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西方哲学史》上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西方哲学史(上);6、出版年代后不加“版”字。B. 引用编著例:刘海平主编:《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说明:在编者姓名后必须根据原书信息准确地注明“编”、“主编”、“编选”等。C. 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例:麦·布鲁特勃莱、詹·麦克法兰:《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见袁可嘉等编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王守仁:《论哈代的史诗剧<列王>》,《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舒程:《漏译与错译的误导》,《光明日报》2001年12月20日。II. 引用外文作品A.引用专著例:Ransome, Arthur. Oscar Wilde: A Critical Study.? London: Methuen, 1915.说明:1、作者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之间用逗号隔开;2、各项信息之间用句点隔开;3、书名用斜体,正副标题之间用冒号隔开;4、如所引作品为译著,需注明译者;5、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除第一位作者的姓氏提前外,其他作者的姓名仍按照名字前姓氏后的顺序注明;三位以上的作者可以只注明一个,其后用“et al”表示省略。B. 引用编著例:Ellmann, Richard, ed. Artist as Critic: Critical Writings of Oscar Wilde.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0.Fallen, Patricia, Melanie A. Katzman, and Susan C. Wooley, ed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Eating Disorders. New York: Guilford, 1994. 说明:作者名后加逗号,再加“编纂”的缩写(ed.),其余同上。C. 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例:Kafka, Franz.“The Hunger Artist.” The Basic Kafka.?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1979. 80—90.McGlynn, Mary.“Janice Galloways Alienated Spaces.” Scottish Studies Review? 4.2 (Fall 2003): 82—97. Manning, Anita.“Curriculum Battles from Left and Right.” ?USA Today 2 Mar. 1994: 5D.Murphy, Cullen.“Women and the Bible.” Atlantic Monthly? Aug. 1993: 39—64.说明:1、文章篇名为正体,前后加引号,篇名后的句点放在引号内;2、文集书名、期刊名、报纸名或杂志名均为斜体;3、文集注明出版地、出版社以及出版年,期刊注明卷数、期数及出版日期,报纸注明出版日期和版面,杂志注明出版年月;4、必须注明引用文章的起止页码,如果引用自文集则在出版年后加句点再加起止页码,如果引用自期刊、报纸、杂志则在出版年后加冒号再加起止页码;5、引用文集的编者放在文集书名后,再加上出版信息及页码;6、引用文集的译者放在编者后,再加上出版信息及页码;7、引用书中的前言、序、后记等按照前言的作者(姓前名后)、前言、作品名、作者名、出版信息、前言起止页码的顺序排列,各项目之间用句点分开。例:Kiberd, Declan.“The War against the Past.” ?The Uses of the Past: Essays on Irish Culture. Ed. Audrey S. Eyler and Robert F. Garratt. Newark: U of Delaware P, 1988. 24—53. Bakhtin, Mikhail.“Forms of Time and of the Chronotope in the Novel: Notes toward a Historical Poetics.”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E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 of Texas P, 1981. 84—258.Drabble, Margaret. Introduction. Middle March. By George Eliot. New York: Bantam, 1985. vii—xvii.D. 引用网上文章说明:一般顺序为:引用文章的作者名字(姓前名后,如果没有作者则不需要注明)、作品名、编者名字、电子版版权信息(日期、版权人或组织)、引用时间以及网址。补充说明:1、 中文条目均需提供英文翻译,将中文信息置于英文翻译之下用方括号标志。例:Eagleton, Terry. The Specter of Postmodernism. Trans. Hua Ming.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0.[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2、 “引用作品”一律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3、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作者名字用三根虚线代替,例: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57.. ed. Sound and Poetry. New York: Columbia UP, 1957.4、在引用作品中,大学的出版社University统一简写成U;Press简写成P。例: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统一成U of Texas P;例: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统一为Columbia UP。 5、在文中引用互联网上的内容,在引文后标出(作者)即可。三、 编辑体例1、文章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信息均需提供英文翻译。 2、“内容提要”四个字(英文:ABSTRACT),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内容提要的正文,五号仿宋。3、“关键词”三个字(英文:Keywords),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关键词正文,五号仿宋。每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不用标点符号,字数控制在3—4个字以内。4、“作者”二个字(英文:Author),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作者名字加黑,后用尖括号注明电子邮箱,作者信息由作者名字,身份、工作单位及城市、邮编构成。如果文章是省级或省级以上项目,在中文的作者信息中标出项目名称、编号。5、本《体例说明》中未涉及的其他规定可以参考《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第5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一书中的相应条目。四、 投稿须知《当代外国文学》主要刊登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及其研究论文,侧重研究8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流派。竭诚欢迎外国文学界的广大同仁积极向本刊投稿。来稿请按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作者信息、正文、参考书目的顺序编排。?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邮编210093,,勿寄交个人,以免贻误。本刊发表文章均为作者的研究成果,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予以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以此体例说明为准。本刊审稿周期为4个月。

外国文学评论的投稿须知

1.1 投寄该刊的论文在内容上应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学术针对性,应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表述准确到位,论文的引文注释应符合该刊所颁布的体例。1.2 该刊对于来稿采取编辑部三审、必要时延请相关专家学者匿名审读的办法决定是否刊用,尽可能地做到公正、公平,以保证刊物的学术权威性和兼容并包的多元性;但这又并不意味着本刊要标榜某种学术价值观的中空,毫无自己的价值取舍。1.3 为便于编辑的审读和修改,来稿请尽量采用规范的电脑打印稿,A4纸,行距1.5倍,正文为小4号字体,随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为保证联系便捷,请务必提供联系电话和电邮地址;作者在接到稿件选用通知后,请将稿件以E-mail(附件)方式寄发给责任编辑。由于编辑部人手和经费有限,该刊一律不退稿件,请作者自留底稿。1.4 为保证刊物的学术原创性,该刊不希望作者一稿两投或数投。作者如明确得知自己的稿件将不被采用,或在收到该刊寄发的收稿通知三个月后仍未收到编辑部的用稿通知,可对稿件自行处理。1.5 地址:北京建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11层《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732

如何给《收获》杂志投稿?

《收获》杂志目前只接受邮寄投稿。

投稿时,投稿作品需用A4纸打印,打印的时候字体使用宋体小三或者四号。

投稿地址:上海市巨鹿路675号《收获》文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200040

作者联系方式包括:邮编、地址、姓名、发表笔名(有的话一一要注明)、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个人简介。

扩展资料:

《收获》是在1957年由巴金和靳以创办的,它是1949年后中国第一本大型的文学双月刊。

《收获》 是中国著名文学杂志,以坚持纯文学立场,摒弃广告手段而为文人和世人瞩目。风格质朴清雅,以刊载中、长、短篇小说为主,同时选登部分话剧、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笔记、特辑采访等。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杂志。

当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几乎都跟《收获》有关系。

老作家当中,像冯骥才、王蒙,重要的作品都在《收获》上发表。王蒙的《活动变人形》、冯骥才的《啊!》、《神鞭》,还有从维熙、张一弓等。1966年前,老舍的《茶馆》、柳青的《创业史》、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也都是在《收获》上发表的,那也是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

1979年之后的一批作家,像张抗抗的作品、谌容的《人到中年》、张洁的《方舟》、邓友梅的《烟壶》、陆文夫的《美食家》、叶辛的《磋砣岁月》、德兰的《求》等。余华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品都是在《收获》上发表的,苏童、王安忆也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获》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