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氟化学sci期刊

2023-12-07 19: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氟化学sci期刊

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士出生年月: 1957年10月研究方向: 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无机结构化学毕业学校:延安大学研究工作简介1990至1997年,主要从事金属原子簇化合物成簇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部分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被卢嘉锡院士所著《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新进展》一书收录引用。2005年以来在SCI源期刊发表有关有机含硫磷不稳定小分子及氢氟烃类化合物(HFCs)大气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含能材料热力学性质预测、有机发光材料的结构优化与理论设计等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学术论文30余篇。当前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为:(1) 有机含硫磷不稳定小分子化合物大气化学反应微观动力学机理; (2) 生物分子和小分子相互作用本质与机理;(3) 有机发光材料的结构优化与设计。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量子化学、群论、结构化学和物理化学等8门课程。合作出版《结构化学》、《中级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等教材4部。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孟卫东的简介

1、 获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单位);2、 获2004年香港“桑麻”基金会“桑麻”奖教金 1、含脂羊毛中昆虫生长抑制剂残留的检测,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委托,4万元,2005-2006,主持,已结题。2、含短氟碳链的含氟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子项目,5万元,2006-2007,主持。3、含短氟碳链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中科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5万元,2006-2007,主持。4、拒水、拒油、防污丝绸用含氟硅有机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重点01082),9万元,2001―2003,已结题,第二。5、新型含三氟甲基合成子的制备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万元,2003―2006,已结题,第二。6、氟碳相硼烷的制备与应用,上海市科委重点研究项目,20万元,2003―2005,已鉴定,第二。7、有机氟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325210),100万元,2004―2007,第二。8、手性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04194),18万元,2004-2007,第二。 1、Wei-Dong Meng, Zhi-Hang Zhang, Feng-Ling Qing, Qing Li, Yue-yue Zhang, Hui-Sheng Wang. Synthesis of gem-difluoromethylenated daidzein analogues and their inhibitory effect on U2OS cell cycle. Pharmazie, 2006, 61, 648-649.(SCI 收录).2、Wei-Dong Meng, Feng-Ling Qing. Fluorinated Nucleosides as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Agents. 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2006, 6, 1499-1528. (SCI收录).3、Wan-chao Jiang, Wei-dong Meng,Feng-ling Qing A novel perfluorooctylated triazine pyridin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ynthesi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cotton fabrics finishing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s,2006, 100,4561.(SCI收录)4、Chun-Yan Wang, Wei-Dong Meng, Yan-Gen Huang, Feng-Ling Qing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ous boronates without perfluorinated solvents. J. Fluorine Chem. 2005, 126, 996.(SCI收录)5、Wan-Chao Jiang, 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 Synthesis of A Novel Perfluorooctylated Polyacrylate and Its Application on Cotton Fabric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s 2005, 98, 222.(SCI收录)6、Wan-Chao Jiang, 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 A Novel Perfluoroalkyl-conataining Bissulfite Adduct of Polyisocyanate. Textile Res. J. 2005, 75, 240.(SCI收录)7、Wan-Chao Jiang, 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 Application of Bisulfite Adduct of Polyisocyanate on Cotton Fabrics as a Durable Press Finishing Agent. Textile Res. J. 2005, 75, 39.(SCI收录)8、Xing Zheng,Wei-Dong Mengand Feng-Ling Qing.Synthesis of gem-difluoromethylenated biflavonoid via the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8083.(SCI收录)9、Hui Shao, 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perfluoroalkyl-containing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J. Fluorine Chem. 2004, 125, 721.(SCI收录)10、Xing Zheng, Wei-Dong Meng , Yang-Yan Xu, Jian-Guo Cao and Feng-Ling QingSynthesis and anticancer effect of chrysin derivative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3, 13, 881.(SCI收录)11、Cai-Ling Wang, Xing Zheng, Wei-Dong Meng,Hong-Qi Liand Feng-Ling QingUnexpected formation of 3-alkylated flavonoids in the alkylation of B-ring substituted 5.7-dihydroxy flavones Tetrahedron Lett. 2005, 46, 5399.(SCI收录)12、Cai-Ling Wang, Hong-Qi Li, Wei �CDong Mengand Feng-Ling Qing Trifluoromethylation of Flavonoid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Trifluoromethylated Flavonoid Derivatives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15, 4456.(SCI收录)13、Yan-Yan Yang,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 Synthesis of 2',3'-Dideoxy-6',6' -difluorocarbocyclic Nucleosides. Organic Lett. 2004, 6, 4257。(SCI收录)14、Xiao-Long Qiu, 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Synthesis of fluorinated amino acids. Tetrahedron, 2004, 6711.(SCI收录)15、Hui Shao, Jian-Ying Sun, 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 Water and oil repellent and durable press finishes for cotton based on a perfluoroalkyl-containing muitiepoxy compound and citric acid.Textile Res. J. 2004, 74, 851.(SCI收录)16、Yangen Huang, 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 Fluorous osmium tetroxide (FOsO4): a recoverable and reusable catalyst for dihydroxylation of olefins.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1965.(SCI收录)17、Hui Shao, Li Jiang, Wei-Dong Meng, Feng-Ling Qing, 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 perfluoroalkyl-containing ammonium salt. J. Fluorine Chem., 2003, 124, 89.(SCI收录)18、Xing Zheng, Jian-Guo Cao, Wei-Dong Meng and Feng-Ling QingSynthesis and anticancer effect of B-ring trifluoromethylated flavonoidsBioorg. Med. Chem. Lett., 2003, 13, 3423.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 有机合成化学(硕士课程)请点击东华大学,化生学院,师资力量,教授中寻找联系方式 。(编辑:殷江辉,王刚,张煊 学生李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科学研究

在“科研强院”的建设中,既强调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又重视科学研究的工程化技术和产学研结合,一方面注重内涵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使用好各种外部信息与资源,借助内部与外部形成合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有效地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上水平,达到培养人才、科技攻关、服务社会的目的。近年来,学院分别在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佳绩,连续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攻关技术、国防攻关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各类科技项目,以及大量企业委托项目研究及国际合作研究,2006 年7月,由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领衔的“全氟离子交换膜工程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立项论证,成功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5年全院到校经费3000万余元。高水平论文和科研经费明显增长,近年来,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达到100多篇,2003年为150篇,2004年为130余篇,2005年为202篇。2004年,在Science、 Nature,J.Am.Chem.Soc.,Angew.Chemie. 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2005年在Angew.Chemie和JACS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2006年发表7篇。1999-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 项,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聚合反应,具有光、电、磁、医用等各种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合成与加工改性过程中的计算机模拟与设计, 聚合物共混材料;有机氟化学及自由基化学,手性配位体的合成及不对称催化反应,有机金属化学;无机纳米化学、纳米手性介孔材料;生物分析化学与代谢组学;重原子体系的量子化学方法与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与应用,分子力学力场方法、分子模拟与计算化学;新型催化剂与催化过程,绿色化学工艺,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应用电化学,燃料电池,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等。

有机化学哪些研究所比较厉害?

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以基础研究为主,以国家急需和具有重要战略目标的高技术创新研究为重点,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化学研究机构。

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学科有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

因此,自成立以来,化学研究所已获得3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成果奖。在发表SCI论文数和被引论文数方面,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列,特别是高影响力论文数保持增长,自然指数连续五年居中科院研究所首位。

化学所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在中科院研究机构中一直名列前茅,一批重要成果应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2.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科技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机构。它创建于1950年5月,是中国科学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其前身是1928年7月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上海有机技术研究所现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个重点实验室,分别是生物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能源调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还有多个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的联合研究中心,如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宁波新材料创造中心等。

受中国化学会委托,上海有机所负责编辑出版《有机化学》《化学学报》《中国化学》(英文版)。

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的名称是“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7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一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以课题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重点学科是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与分子反应动力学、现代分析化学与生物技术。

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大连化工学院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中国能源领域首个筹建的国家实验室,拟筹建化石能源及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及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与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

因此,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成立以来,造就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和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技术人才。20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18年底,两院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2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2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奖25人。

有机氟化学

直接用F2其产物大多复杂而不易分离,不可行!
有机苯环或杂环化合物的话嘛,可以考虑卤素交换的方法:如氯苯+K2F2→氟苯+KCl.
至于-CF3,可以考虑用傅-克“烷基化”搞上去。不过用取代基先把-CF3诱导上去再消除不需要的取代基也是可行的。
说不定可以用四氟甲烷(制备方法:一氧化碳与氟反应,或碳化硅与氟反应,或氟石与石油焦在电炉里反应,或二氟二氯甲烷与氟化氢反应,或四氯化碳与氟化银反应,或四氯化碳与氟化氢反应,都能生成四氟化碳。)
(一不小心数错了,光记得碳四价了.不过如果四氟甲烷很稳定,那么我们就用一溴代的三氟甲烷好啦,谢谢提醒.)
气体不好操作溶解掉啊,可以加溶剂然后再分馏掉的.用卤素交换应该是可行的,我是见到实例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