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藏教育期刊点评

2023-12-07 12: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藏教育期刊点评

恪守教育初心 担当教育使命

-------学习徐基望的宣讲报告心得体会

对于我们每个教育人来说,初心是什么?我们的初心就在于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我们的初心就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新时代,我们要恪守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桐城八中徐基望老师千里迢迢援藏支教的平凡的故事中书写着坚定的初心,也用忠诚、奉献和责任书写着一段终生难忘的人生经历。这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是对他教育生涯的生动阐释,更是对他精彩人生最好的馈赠。祝贺他不辱使命,荣耀归来!

一、师者应不忘信仰之心,立德树人是根本。

学习徐老师的报告后,我留意到这些数字:两个高三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两个班高考升学率达到100%,一学期满满四大本备课笔记,援藏支教八大考验,支教学校西藏山南二高平均海拔3700米,西藏山南距家乡桐城4000多公里。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充满温情的数字,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我感受到了一个教育人的坚定的信仰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因为热爱,所以选择远方;因为远方,所以便不顾风雨兼程。作为教育人缺失对教育的信仰必然使自己沦为一个自甘平庸的人。古之圣贤,无不为自己的信仰孜孜以求,作为当代人民教师,对教育的信仰是立业之基。坚守信仰,方能固守精神家园,方能克服职业倦怠,方能抵御物欲横流,方能恪尽责任之心。

徐老师在报告中说“民族教育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能把这种使命担当起来,是我的荣幸;能为西藏的基础教育做点贡献,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他背负着组织的信任,西藏山南人民的期待,怀抱着改变西藏教育的初衷,来到了西藏山南。今天的我们选择扎根乡村教育,为改变落后的乡村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初心与信仰。

二、师者应不忘奉献之心,有奉献精神才敢于担当。

天路遥远,止不了援藏的脚步;团结维稳,体现了自觉的担当;教研帮扶,倾注了智慧的心血。没有奉献精神,徐老师如何克服高寒缺氧等重重困难,如何经受住种种考验?每个教育人,要以从教为荣,以施教为乐,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做到工作尽职尽责,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让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人民放心。 三、师者应不忘仁爱之心,对学生关怀备至。

教育不止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心灵的碰撞、感情的共鸣、有爱的教育才有生命力。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徐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藏族学生介绍内地的风土人情和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成就,鼓励他们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学生们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也经常与学生谈心,帮忙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得知班上一位残疾藏族学生家境困难,带了米和油到那位同学家家访,鼓励她战胜困难,努力学习。这位同学身残志坚,不负期望,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上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师德品质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教师对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之间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用以点亮学生心灵的火炬。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从多方面关心每一个学生,不是只从学习上,而是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关心。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并且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四,师者应不忘学习之心,加强学习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徐老师得知西藏是人教版教材以后,重新自学教材、钻研教材、识记每一个知识点,将课本和配套资料的每一道题做会、做熟,烂熟于心,在知识层面力争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认真学习人教版教材基本方法,认真备课,至少提前两周写好教案,别人写简案他写详案,唯恐误人子弟。加强学习是教师职责的要求,也是纯洁道德、追求崇高的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在科学理论的学习中不断升华,在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练就。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的课程理念,新教材的教法。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使自己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立德树人铸师魂 ,不忘初心正师风。再次感谢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报告!这让我们全体教师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与检阅!

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西藏地区小学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现状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分析了西藏地区小学教育信息化技术环境建设、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以及教育技术培训等有价值的资料、数据,并得出了相关结论,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发展该地区的信息化教育提供有益对策。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的政策支持及对口援助下,在西藏人民的努力下,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类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西藏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该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机遇。本文在调查研究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教育技术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加快西藏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一、调查问卷基本信息简介

本项调查在2009年7月至9月间进行。调查范围涉及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等地区,共计79所小学,包括县级和乡级中心小学以及农牧区小学等;调查对象为小学任课教师。问卷实发350份,收回306份,其中有效问卷297份。问卷回收率达87.42%,有效率达84.85%。调查对象的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59.6%,6年以上的占40.4%,教龄最长的为27年。调查对象中女教师占54.5%,学历主要以本科为主,80%为藏族。调查包括语文、藏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音乐、社会、体育等科目。

二、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调查现状分析

本项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第二,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认识程度;第三,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第四,教育技术培训。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

在对于该问题的回答中,1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很好,51%认为一般,30%认为很差。在不同地区的比较中发现数据差别较大,那曲地区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差,而拉萨认为很差的不到30%。在学校需要添置哪些设备的调查中,33%的调查对象要求添置常用教具、幻灯投影;42%要求添置电脑和网络;23%要求建立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21%要求配置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另外还有9%要求提供足够的电力资源。调查表明,受经济、地理、交通等多种因素制约,西藏地区的学校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建设离现代化差距较大,教育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农牧区的学校电力资源十分紧张,个别学校仅能勉强维持照明。

(二)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程度

调查问卷的该部分设计了7道题。第1题是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您教学中的作用,选A(提高教学质量)的占24%;选B(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的占19%;选C(培养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占32%;选D(缩短教学时间,减轻教师负担)的占10%。第2题在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您教学中的作用回答中,67%的人选择作用很大,29%选择作用不太大。在不同年龄和教龄的数据比较中,差异很大。其中年龄分布在21—30岁、教龄在1—5年的调查对象认为作用很大的最多。在不同学科的比较中,思想政治、藏文、社会等学科教师中认为作用很大的不到20%,而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认为作用很大的接近50%。

从总体上看,西藏地区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认同,且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这是很好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

(1)对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多是仅仅因为减轻负担。

(2)不同学科间的差异很大,就藏文学科而言,藏文是自治区人民的母语,是最主要的科目之一,但就教育信息化技术在藏文教学中发挥作用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3)由于资金等问题,影响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活动的开展。

三、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此方面的内容涉及4个题。

第1、2题是关于对教学设备的应用程度的叙述,对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不了解的教师达50%以上。在不同类别的比较中,年龄超过30岁的教师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情况的比较差,不同学科相比较而言,语、数、外教师应用能力较强。第3、4题是关于制作教学课件的调查,55%的教师选不能自制课件,37%选择用PowerPoint自制课件,38%的教师不会用PowerPoint、Flash、Excel等软件。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教师在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自制课件、使用网络教学等方面的能力较差,这说明需要加大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力度。在使用网络的目的方面,用于为教学服务的非常少,说明需要改变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观念,不能只停留在低层次的应用上。

(四)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培训

该部分包括4个问题。第1题中6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一般,23%认为不好。第2题93%的调查对象希望自己能够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第3题55%的教师回答学校没有安排过教育技术培训。第4题中只有34%的`被调查者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的调查中,44%的教师选择了教学理论,30%选择教学软件和教学媒体的使用;在培训效果的回答中,69%的教师回答是一般。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的自我评价不高,但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较少并且培训效果一般。在培训内容方面,教师希望加强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笔者了解到,目前的培训课堂采用的培训方式大都是大班授课,培训氛围比较差,培训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对技术培训的计划、内容、方式、效果、考核等要进一步探索,以满足西藏自治区小学教师的需求,为自治区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发展对策

西藏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将会直接影响到西藏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今后一段时期内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西藏的教育事业,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区教育落后的面貌。西藏自治区每年拨出大量经费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已为各地的大部分小学建立了有线电视系统。但资金问题仍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难题。教育部门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农牧区学校建设希望网校以及各教学点远程教育的设立都需要巨大的经费开支。仅靠国家专项拨款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多方面筹备资金。学校应广开筹资渠道,调动多方支援,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的帮助,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建立对口支援关系。

(二)更新教育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

西藏地区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关键学校领导能够吸收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将先进教育理念本土化,从而进一步带动一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通过开展区内校际互动、东西部校际互动的方式,选派领导和教师互相考察学习,交流先进的办学思想、教学模式、现代化教育理念、管理制度。

(三)完善技术培训机制

西藏教育要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建设师资队伍,必须走科学高效的培训之路。在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统筹安排培训计划,扩大受培训教师的比例。

2、在培训内容方面,做到因人因地和因学科而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教师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照顾年龄偏大的藏族教师,增强学员的信心。学科方面,可面向藏文教师开设培训班,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藏文输入法、藏文软件资源的开发等内容。在不同需求方面,可提供弹性的培训课程,如开设各种不同内容的培训班供教师选择。

3、在培训方式方面,可以组织学员听报告、看视频资料,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秀菊.谈教育信息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9.

[2]薛若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方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

[3]王珠珠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是不是cssci期刊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是cssci期刊。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是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西藏民族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该刊编辑部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员单位。

2014年12月,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刊名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公布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据2019年2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共载文2485篇,基金论文570篇。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注重藏学、民族学研究,主要刊载藏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哲学、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设置有藏学研究、民族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栏目。

自创刊以来,共编辑出版170期,刊载各类学术论文3343篇,其中,藏学、民族学研究类文章1604篇,占文章总数的47.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