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银行风险管理文章

2023-12-11 00: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银行风险管理文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尽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制度变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作为高风险行业并从事经营货币业务的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则务必做好控制自身潜在风险的任务,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银行风险防范措施。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观察分析,提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对策。

从商业银行诞生至今的经营历史中,其收益与风险总是一对孪生兄弟共同伴随着商业银行而存在。收益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但是风险却是商业银行为追求收益而付出的代价,为追求较高的收益就必须承担较高的风险,如果不想承担风险,就只能获得一个平均的收益。因此,如何在追求收益的过程中更好地防范和控制好风险,在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是一个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颇费精力但又不得不时时刻刻认真对待的事。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

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是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目前理论界对风险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

(2)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

(3)风险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

(4)风险是导致损失的变化;

(5)风险是受伤害或损失的危险。可见,对于风险这一概念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并无一个统一的定义。对风险的上述解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险的某些内在特性。

综合以上诸多定义的分析和比较,笔者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相背离从而产生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银行属于高风险行业,故其风险既可狭义地理解为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的偏差,又可广义地理解为经营现状与发展目标的偏差。笔者认为所谓商业银行风险,就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招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银行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任何业务经营中的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从经营对象看,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资金,而不是具有各种使用价值的物质商品,因此,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均直接表现为货币资金损失风险。存在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控制好风险。对银行来说,通常的风险公式是:业务内在风险―可控制的风险=剩余风险。很显然,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强,被控制的风险量越大,剩余风险就越小,因此,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地衡量风险,清醒地知道风险在哪里,及时地监测风险,并有效地管理风险。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虽然得以建立但还不完善,运作欠规范,产权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些体制劣势使得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较差。另外,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以及市场调控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风险管理理解不到位,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尚不到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只关注业务量的扩张和发展,对盲目发展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重视不够,风险意识淡薄。绝大多数银行员工认为,风险管理是风险控制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大部分业务人员错误地将对风险的重视和管理放在自己工作的对立面,认为对风险进行控制与降低业务量是一回事,而没有将风险与利润密切联系起来;部分风险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理解欠缺,简单地认为风险控制就是减少业务量,采取单纯缩减业务量的错误极端方式来逃避承担风险的责任。

3、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落后。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使用了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和信贷资产分类系统,并自主开发了小企业评级模型等技术工具,但量化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操作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工具仍属空白。国际银行的风险计量依赖于基础数据,内部评级比较完善,同时还借鉴中介机构的外部评级结果,帮助实现信贷决策。对比国际先进水平来看,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能力比较薄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同国际先进做法相比都存在差距,主要判断式信贷决策仍占主流。

4、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银行的业务风险扩大。

首先,由于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融资方式上带来的竞争及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和利润下降,许多商业银行放弃稳健经营原则,通过发展高风险业务取得较高的收益,加大了经营风险。其次,由于传统体制下银行的经营风险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使一些银行误认为没有资本金一样可以扩张,从而重规模轻效益,经营效益不能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同步提高,从而使一些危害银行长远发展的业务大规模存在。再加之有些银行员工素质不良,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以及银行内部的监督防范措施不力,也导致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增加,使银行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5、风险管理人才欠缺,人力资源储备不够。

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采用了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因此,风险管理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目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不够,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无论是在商业银行界还是在受高等教育人群中,从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存在差距, 这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控制的策略建议

商业银行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银行风险降到最低,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与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1、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要利用改制上市之机,根据股权结构变化,建立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董事会作为全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决策,对银行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具体实施对本行风险的全面管理,推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执行层面上要改变以前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业务部门也要逐步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岗位,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各部门业务主管和业务经理对其业务风险负责,使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际大银行的组织模式与运作经验,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权利、责任、利益边界明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规范、管理科学、内控严密、运转高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风险具有不可规避性,因此银行需正视风险的存在,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风险管理意识应该融会贯通至整个银行内部以及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即银行的每个员工在进行每一项业务时都必须时刻牢记风险因素,并将风险与收益相比较的意识牢记心中,同时清晰地认识和明白控制风险和创造效益同样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公司各级管理层需在其经营理念中加入风险管理理念,同时设计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将收益的效果扩大到长期,以保证风险管理文化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

3、建立宏观经济预警系统。

(1)加大对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的研究,从战略高度上确定银行业务的重点方向。银行在正常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之外,应服务于决策层的专门机构,研究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把握金融监管当局的政策取向,提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行业,尽量避免因与国家或监管当局的政策抵触而导致的政策风险。

(2)建立前瞻性的风险管理体系。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仅要关注资产或项目当前存在的风险,同时也要对未来的风险作出评估,并且建立可能的应对措施。也就是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具有前瞻性,它不仅要看到眼前的风险,更要预测未来的风险。

4、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

无数事例说明,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在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案例中,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们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一方面要提高员工法制观念,使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约束力,夯实风险防范根基;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和重视业务上的风险估计来培养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养成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办事的习惯,形成防范风险的安全屏障。

5、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

在应对危机时,企业会有新的需求、新的服务工具和新的产品的要求,这应该是商业银行进行创新的重要时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危机过后,都会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形成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期。商业银行要根据企业的新的需要及时创新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新的需求,在新的层面拓展客户服务能力。这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和积极态度,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创新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前提,所有的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都是以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前提,要充分提示风险,有效地建立经营管理风险政策,慎重地制定业务风险政策,梳理经营管理流程,所有的新兴业务和新兴产品都以事前的风险论证为前提,使风险程度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

6、培养专业风险管理人才。

由于风险管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按照自身形成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种类型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风险管理队伍。在人才的选择和培养方面,可以采用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并通过笔试、实战等形式进行筛选,留下更优秀的人才。培养计划不仅针对中、低层管理人员,还需覆盖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风险管理决策权所在的管理层,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从上至下的管理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识别、抵御风险的能力。

总之,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项长期重大的意义深远的艰巨任务。只有结合银行发展的市场环境,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才能避免商业银行的损失。

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导语:文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指出提升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几点意见,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着积极意义。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很多。具体而言,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银行在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一、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表现为多个层面。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面临的风险主要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类: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它是现代经济体(特别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市场经济中,信用风险无处不在,其特征主要为损失与收益之间存在不对称性和累积性特征。对于银行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是与信贷业务相生相随的,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

(二)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类。目前,我国已实行上线封顶的浮动利率,银行可以针对自身实际,在浮动范围内,执行自己的利率。然而中央银行对于利率的调整不像经济社会,可以对其采用相应的数学方法分析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就难以针对利率的调整做出及时的应对,更不能根据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变动走势适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进而致使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在利率调整时遭受损失。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环境、运行特点以及内部控制状况等因素,主要原因包括内外部欺诈行为、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失误、客户、产品及商业行为失误或低效、雇佣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以及意外事件产生有形资产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除此之外,如非事件类型信息失真、决策者素质低下,内部控制失效等都会引发操作风险的产生。

二、强化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目标的明确,即要做到对风险的识别、衡量、监督、控制和调整收益。简单地说,就是准确把握业务流程上的.每个风险点,通过客户的综合信息、财务信息、账户信息和授信信息等寻找和确定风险因素。根据信息反馈,利用金融工具,讲风险的可能性进行量化,然后制定治理标准和解决方法。同时,对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加强监督,充分、及时、全面、有效的反映和披露可能造成的风险,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当然,面对风险,我们不能一味被动的防范,应该主动的调节和预防,以求得风险资本的最佳配置。如信贷资产组合的收益、损失情况,就需要银行通过政策调整,业务流程管理和限额管制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建立起联网的信用评价体系。尤其是针对更为广泛的大众而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流通监控制度,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每个经济个体的信用状态。对贷款信用的考证,应当从平时开始,包括现金的流转以及信用卡的结算等方面,而不应当从贷款申请的时候才开始对信用展开考评。

(二)健全经济趋势预测

1.完善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模式

一是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人才培养。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在企业文化中增强利率风险意识,确立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此外,应着手培养一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建立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机构,严格执行风险管理程序。针对目前银行风险管理部门职能分散、专业性不强和机构设置不恰当的状况,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措施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三是提高商业银行缺口管理水平,改善资产负债失衡状况。银行要提高缺口管理能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和净资产价值最大化,实现对利率风险的管理。

2.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一是准确市场定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商业银行应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同中求异”,不断满足多层次潜在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做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理性选择。二是加强资本管理,优化盈利结构。银行要高度重视对经济资本的科学管理,加快运用EVA等风险调整收益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此外,由于商业银行能够直接接触到社会生活中第一手的各种数据资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最直观的观察和理解,因此如果商业银行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数据采集机制以及经济行为模拟模型,其对于我国经济运行的分析辅助作用必将意义重大。

3.规范操作行为

操作风险,不仅仅对于商业银行系统,对于各种组织都有存在,然而却因为商业银行中诸多业务办理流程繁琐,标准规则众多,从而导致操作风险更胜于其他行业。

首先应当建立起必要的信息闭环,因为很多规则缺陷都会暴露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而很多改进意见也常常会来源于一线工作人员甚至是银行体系的服务对象,因此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闭环对于改进操作规范至关重要,而规范的完善对于提升银行体系风险抵御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其次还应当落实各种规范,以自动化办公为辅助,尽最大可能服务业务办理流程和工作流程,一方面为工作过程留下可以参考的数据,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规避风险。

求一篇:谈谈你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的论文,3000字以上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受市场的影响加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际银行业的冲击,商业银行一方面存在经营风险和大量的效率损失,一方面又缺乏进行体制改革、改变现状的动力,整体陷入一种低效率的均衡状态。 这一切都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问题,并且尽快解决问题。

商业银行制度的改革是首要问题。无论是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制度安排上都存在着缺陷。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实质上是产权主体单一抽象的自然人产权形式,政府行使国有银行的财产所有权,政府的职能又通过中央政府部门引导、控制和监督。这种产权模式导致银行产权关系模糊、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利润最大化目标难以实现等不良状况的出现。因此要解决国有银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对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促使其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转变。

另外,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我们必须减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减少认识上的偏差,首先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其它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在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再次,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调整:(1)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3)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要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就进行有效控制。最后,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可使用内部评级法和资产组合管理等先进的风险度量和管理重要技术。

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有哪些呢?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通常运用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大致概括为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五种策略。本文将逐一简析。

一、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就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古老的投资 名言 形象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风险分散的理论依据是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他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即不完全正相关的两种资产),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能够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而对于由相互独立的多种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只要组合中的资产个数足够多,该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就能够通过这种分散投资的策略完全消除。

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析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而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是同一个借款人。

二、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风险对冲对管理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 措施 将而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风险转移分为 保险 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四、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简单地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

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中,风险规避可以通过限制某些业务的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

例如:商业银行首先将所有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然后依据董事会所确定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来确定经济资本分配,最终表现为授信额度和交易限额等各种限制条件。

对于不擅长且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业务,商业银行对其配置非常有限的经济资本,并设立非常有限的风险容忍度,迫使该业务部门降低业务的风险暴露,甚至完全退出该业务领域

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风险规避策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自然也失去了在这一业务领域获得收益的机会。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其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不宜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导策略。

五、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

对于无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情况,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价格的补偿。

商业银行可以预先在金融资产定价中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通过价格调整来获得合理的风险回报。例如,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中,对于那些信用等级较高,而且与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优质客户,可以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而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调高利率。

对商业银行而言,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合理定价,如果定价过低,将使滋生所承担的风险难以获得合理的补偿;定价过高又会使自身的业务失去竞争力,陷入业务萎缩的困境。

相关 文章 :

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什么

2. 银行风险管理培训心得

3. 银行风险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4. 银行管理论文

5.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九大理念”与“九变策略”是哪些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为题的论文5000字

  仍进参考资料里了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字数:3189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而且是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隐患。本文在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防范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就是不断攀升的信贷风险,它不仅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密切相关,而且还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最大的隐患。近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地从多方面来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试图把这个国民经济要害部门的致命风险有效的化解,以避免使我国的金融、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遭受与1997年东南亚各个国家同样的打击。但是无论是银行内部的改革还是外部的改革都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成效,这无疑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信贷风险不仅存在与国有商业银行里面,在股份制银行,同样存在着较高的信贷风险,所不同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经济转轨所承担的政策性因素和所有者缺位造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因缺乏避
  险工具造成的市场风险和短借长贷造成的流动性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