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汽车杂志2002

2023-12-10 07: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汽车杂志2002

东方汽车杂志社有限公司编辑出版《汽车与配件》及《轿车情报》杂志.
《汽车译丛》于1954年1月创刊季刊.32开小册子全年共出四辑。由人民交通出版社上海分社在上海出版。
《车经》杂志创刊于2002年初 【主管单位】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办单位】上海画报出版社/三众华纳传媒协办【发行】上海画报出版社
《车迷》杂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创办于2000年1月,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116面全彩印刷,面向全国发行,定价10元。
雅式出版公司《现代汽车》

汽车行业权威杂志及报纸是那些?

一、我国汽车类杂志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惊人,2003年国内共有30-40款新车下线上市,巨大的市场潜力促使更多的投资加入到汽车类期刊市场中来。

1、汽车类期刊被共同看好,截止现在,我国汽车类媒体数量迅速超过30种,种类也从单纯的技术类刊物扩展到综合类、汽车时尚、汽车改装等多种领域,已形成规模不小的期刊群体。所有的主流都市报都开辟了汽车专版。

2、目前汽车市场销售增长惊人,但汽车售后配套服务产业滞后,导致汽车期刊中综合类杂志数量占很大比重,而更细分更专业定位的期刊数量较少。所以我们认为汽车期刊内容的细分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3、在发行量上除个别老刊外(《汽车之友》有25万份,创刊于1986年,居发行第一),多数刊物发行量较小。

经过对汽车杂志北京报亭发行量调查,在发行量上我们将汽车类杂志分出三个阵营。

第一阵营为《汽车之友》、《中国汽车画报和《汽车杂志》,在北京报亭的铺摊率达到了99%,全国的发行量在10万以上。他们都是实力强劲的综合类杂志。

第二阵营为《车迷》、《汽车导购》、《汽车族》、《汽车导报》及《汽车与你》,全国发行量估计在3-10万份,为汽车杂志的中间阵营。其中《汽车导购》为新创刊杂志;《汽车导报》《汽车族》《汽车与你》同为豪华型综合类杂志,其豪华程度不下第一阵营。

大多数汽车杂志居第三阵营,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时尚座驾》(时尚杂志社主办)和《名车志》、《汽车与驾驶维修》。

调查还发现,汽车杂志发行量与杂志价格关联度较大,汽车读者与报亭主普遍反映10元是汽车杂志的一个坎。《汽车之友》发行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较低,而《汽车导购》6元多的价格对消费者也很有吸引力,这也是他新创刊就发行量窜升的重要原因。而《汽车杂志》和《中国汽车画报》为了高档次制定较高(13.8元)的价格,读者有流失现象。

4、汽车类杂志由于发展较晚、出版周期长、实力弱等综合因素,在汽车广告市场所占比例尚小,区域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和广告收入远低于都市主流报纸。在北京,广告收入前6名都是报纸。只有4本汽车杂志,进入北京汽车广告市场前20名媒体,它们的广告收入仅占8%。第一名《中国汽车画报》月收入254万外,其他三名都在100万左右。广告收入普遍偏低。据有关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广告收入前25名的杂志中,没有一本汽车杂志进入。

5、目前,我国汽车类期刊市场上活跃的期刊有:《汽车之友》、《汽车杂志》、《中国汽车画报》、《车主之友》、《汽车族》、《汽车导购》、《汽车导报》等,这几本都拥有汽车资源或媒体资源。

综合类汽车杂志是最主要的形态,大多数杂志内容定位雷同,汽车综合类杂志市场竞争激烈。没有真正的大品牌刊物出现。表现为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方面没有一枝独秀的刊物,大家的竞争还基本处在同一层次,尚处在抢市场份额、抢客户的阶段。

二:汽车类杂志的经营模式

汽车杂志市场的发展处于变动之际,经营模式并不稳定。

1、发行导向——典型代表:《汽车之友》、《汽车杂志》

《汽车之友》多年来发行量居同行之首,为第一品牌杂志。它的特点是价格较便宜,不豪华,非常重视发行量,目前《汽车之友》发行量仍居第一,但在广告方面已经被赶超。

2、广告导向——典型代表:《汽车族》、《中国汽车画报》、《汽车与社会》

广告导向的特点是杂志高度市场化,在版式和内容上追求高档豪华,重视目标读者需求,以广告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目前几乎所有综合类汽车杂志都迅速向这一模式转型,成为汽车类杂志经营的主要潮流。

3、区域市场模式——典型代表《车时代周刊》、《汽车时尚报》
汽车杂志大部分为全国发行,而汽车厂商的广告投放是以区域市场为单位的,区域市场的汽车经销商对汽车厂商的广告投放有重要影响。这是汽车杂志全国发行的劣势。

针对区域汽车市场,区域性汽车杂志应运而生,他们的特点是依托较大的区域汽车市场,做有针对性的新闻与营销,争取区域的大发行量,从当地都市报纸中争得份额。典型代表有《汽车与社会》系列和《汽车时尚报》。

《汽车与社会》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创办了《车时代周刊》、《深圳车市》、《车世界》等系列杂志,分别占据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最重要的汽车市场。据慧聪2003年7月统计,《汽车与社会》的广告收入已经跃居同类杂志第四位。

《汽车时尚报》走出四川,将编辑部放在北京,专业耕耘北京汽车市场,前景也被看好。

4、细分市场模式——《汽车导购》与《汽车导报》系列

中国汽车杂志的细分时代也正在到来。《车主之友》、《汽车导购》、《汽车与驾驶维修》等刊物,其内容定位明确。《汽车导购》创刊不到一年,由于准确的名称定位,杂志发行量在北京市场跃升至前五名,超过很多老牌杂志。

《汽车导报》隶属深圳报业集团,实行买一送二的营销手段,凡购买《汽车导报》的,会得到《改装与四驱》及《中国赛车杂志》两本配送杂志,分别针对越野车和赛车爱好者,进行潜在市场的培育,做细分市场的先行者。

三:汽车类杂志的活动营销

活动营销是汽车类杂志经营的重头戏,由于产业的特殊性,汽车类杂志对活动营销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其他产业。主要活动有年度车评选、汽车测试、汽车读者俱乐部和各项汽车赛事、车展等,是各汽车杂志竞争的重要内容。

1、年度车评选:
年度车,即Car of the Year,是由专业人士评选的年度汽车大奖,年度车评选一般由汽车类专业媒体的编辑、记者和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共同组成评选委员会来投票选出。都市报纸、汽车杂志和新闻网站都有推出自己的年度车评选,从专业性来讲汽车类杂志首屈一指。
目前比较大的汽车杂志《中国汽车画报》《汽车之友》《汽车杂志》和《汽车族》等都在推出自己的年度车评选,而且都标榜自己的评选最客观最权威。其中宣传力度最强的是《汽车族》的年度车评选,宣称与motortrend合作,引进国际权威评选机制,要打造中国的汽车奥斯卡奖。但目前尚没有一个评选被公认为权威。

2、汽车测试
汽车测试是汽车杂志最普遍的营销项目,所有的汽车杂志都设置了路试栏目。但是路试的客观性被怀疑,读者一般认为是厂家做的广告。而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一家杂志的测试以客观和权威著称。目前没有杂志引进欧美的汽车测试设备与标准,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化测试系统。

3、汽车读者俱乐部
汽车俱乐部是汽车行业的一大特色,汽车厂商、经销商、网站以及汽车杂志都将汽车俱乐部和读者俱乐部作为自己的营销重点。
汽车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汽车杂志和厂商培养汽车俱乐部,实际上是培养自己的消费族群。具有高收入、高学历、高信息量的消费者,不再把消费视为一种对商品或劳务的纯消费活动,有组织活动及集会的需求。汽车俱乐部可以把用户内部化、组织化、区域化,具有培训、教育、信息交流、加强服务的功能,目的在于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目前比较成功的汽车俱乐部是新浪和搜狐的汽车俱乐部,由于主流网站的特点,他们的俱乐部会员多、活动多,交流也频繁,对厂商有较大的影响力。各汽车杂志都在建设自己的汽车读者俱乐部,但还都未形成规模。《汽车族》宣称自己是最早最成功的杂志汽车读者俱乐部。

4、汽车赛事与汽车车展
对于汽车杂志,举办汽车赛事和汽车展是很有前景的营销方式,但由于需要很高的运作能力,所以还不普及,尚无汽车杂志组织有规模的汽车赛事。
晨报、北京晚报曾在2003年分别主办“2003新品轿车(北京)展示交易会”和“北京汽车展销会”,并运作了“晨报汽车风云榜”“人气最旺车模小姐”等活动,效果不错,扩大了媒体在产业的影响。

四:汽车类杂志问题与机会分析

1、汽车杂志市场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刊物内容包装趋同,市场细分导致的特色杂志还没有出现。
问题二:营运市场化与规模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刊物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滚动发展模式,在几个关键环节如融资、产品定位、广告销售等处于较低水平。
问题三:总体规模不大,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小。一些报刊物,由于投资急功近利,过早地追求盈利,缺乏发展的后劲。

2、汽车杂志市场机会
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正是市场竞争中的机会。对于汽车杂志来说,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定型,市场霸主还未出现,杂志整体实力不强,还处于整体营销的初级阶段。
这些状况表明汽车杂志市场不是一个垄断的市场,也不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而是竞争尚不充分、进入门槛还不高的市场。

3、汽车杂志市场的竞争策略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汽车产业各相关环节也将逐渐完善成熟,这是一个容量很大、很有前途的领域。但是目前综合类汽车杂志数量众多,内容定位多在汽车产品,就车的销售论车市。因此汽车类杂志的竞争点并不到位,在汽车市场结构、汽车企业资本结构、汽车产业的金融保险和政策、汽车文化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02年丰田佳美车怎么样?

当年 车市竞争异常激烈之时 ,日本丰田公司董事会一怒之下......
公元1983年,丰田 千禧佳美正是落地。 1993年,佳美以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正式引进中国先后进入香港、澳门、台湾、大陆。与其兄弟车 雷克萨斯es共用心脏。乱世出英雄,他的低调出场引来了众多富商们及港澳政府及军队大领导们的眼光,此车特点:动力强劲 操控稳健,不易坏,具备越野性能。是后生凯美瑞无法超越的,03年的佳美拿13年的凯美瑞跟他比高速 未必是他对手。还有他的CD,音质是现在的保时捷上的那款,这也是许多人后来还不愿意换那个cd的原因,音效太棒了!只要正规店按时保养,他就是一个无声的朋友...2001年,佳美最青春繁华的时期,样子也越来越帅气,也就是楼主发的那张图 ,第五代佳美。 在2000年的时候 他的价格当时在大城市可以买两套房。 其实他正在的定义是美规车,他具备中东车不具备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三元催化器、氧传感器、EGR废气再循环系统等,这些都是中东车上没有的。1988年被美国收购生产权。
战功:
1985年被美国《Consumer’s Digest》杂志评为"美国故障率最低的轿车"
1983-1994年被美国《Consumer’s Digest》杂志连续评为"性价比最佳的轿车"(Best Buys)
1990年被《Family Circle》杂志评为"年度家用轿车"
1990年美国丰田工厂获得J.D. Power工厂质量金奖
1990年被J.D. Power 评为"同级别最优"
1990、1991年连续被J.D. Power评为"产品质量Top 10"
1992-1994年连续被《Family Circle》杂志评为"年度家用轿车"
1992-1994年连续被J.D. Power评为"产品质量Top 10"
1992、1993年连续被《Car and Driver》杂志评为"十佳轿车"
1993、1994年美国丰田工厂连续获得J.D. Power工厂质量金奖
1993年被J.D. Power评为"同级别最优"
1993年入选《汽车杂志》"全明星"
1996年被《Consumer’s Digest》评为"最值得购买的家用轿车"
1996年被《大众科学》评为"Best of What’s New"
1997-2000年CAMRY连续四年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轿车
1997-2000年连续被《Consumer’s Digest》杂志评为"性价比最佳的轿车"
1997、2000年被《Consumer Reports》杂志评为"最好的家用轿车"
1997年被《Consumer Reports》杂志评为"最可靠的89-95年二手车"
1997年入选《汽车杂志》"全明星"
1997年被《African Americans on Wheels》评为"年度轿车金轮奖"
1999年被J.D. Power评为"质量最好的轿车"
1999年被IntelliChoice公司评为"综合指数最佳的中级车"
2000年被《Money Magazine》评为"安全性最佳"
2001年被AutoPacific评选的"汽车满意度奖"最佳中级车奖
2001年被《AutoWeek》杂志评为"美国最好的轿车"
2002-2005年CAMRY再次连续4年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轿车
2002年被《Money Magazine 2002年汽车导购》评为"最好的家用轿车"
2002年被"国际汽车养护博览会(International Carwash Association)"评为"最容易清洗的轿车"
2002年在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40英里/小时前方侧撞实验中被评为"最佳"
2002年被《底特律新闻》评为"年度轿车"
2004年被《2004年汽车年鉴》评为"最佳选择"
2004年被《Consumer Reports》列为"最好的轿车"
2004年被《AAA and Parents》杂志评为"最好的家庭用轿车"
2005年被《2005消费指南》列为"性价比最佳的中级车"
2005年被《Consumer Reports》列入"最可靠轿车"
公元2005年,丰田佳美正式退出中国,年仅23岁。

雅阁的主要荣誉

2014年 雅阁荣膺 J.D. Power 2014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中型高档轿车冠军2014年 广汽本田第九代雅阁获 C-NCAP 五星级评价2014年 美国IIHS2014年度顶级安全车2014年 美国年度绿色汽车2013年 2.4L i-VTEC直喷发动机荣获全球十佳发动机2013年 中国主流媒体汽车联盟总评榜/ 中国强势媒体汽车联盟总评榜/ CCTV/ 凤凰汽车/ 搜狐汽车/ 新浪汽车等 年度汽车大奖 2008年 搜狐网满意度年度总冠军2008年 新车调查第一名2008年 《南方都市报》车坛奥斯卡年度风云车2008年 中国强势媒体2008中国汽车风云榜总榜年度风云汽车2008年 《车世界》2008年度中高级轿车2008年 《新京报》2008超级汽车年度中高级轿车2008年 中国主流媒体联盟《广州日报》分榜年度风云车2008年 《羊城晚报》2008年年度国产车2008年 《新快报》“2008测评大奖年度车型”2008年年度车型2008年 《中国青年报》2008年度绿色环保中高级轿车2008年 《汽车导购》杂志2008年度魅力中高级轿车 2006年 《羊城晚报》评选2006羊城车坛风云榜最受公众喜爱的中高级轿车2006年 中国新车质量调研中高档车型第一名2004年 中国汽车报社评选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个有影响力的产品奖2004年 《中国汽车画报》、《北京青年报》“年度车2004”称号2003年 日本年度车型组委员会授予年度车型2003年 加拿大年度车型组委员会授予最佳进口车型2003年 《汽车杂志》2003年度车大奖 2002年 获日本年度最佳优秀品牌车款奖2002年 获美国汽车杂志最佳评价(Car Book Bets)奖2001年 在美国年度销量第一2001年 中国新车质量调研中高档车型第一名1998年 – 2002年 Car & Driver 杂志,美国十佳车之一 1994年 日本年度车型委员会授予年度车型1994年 Motor Trend杂志,年度进口车荣誉1994年 加拿大年度车型委员会授予最佳进口车型1994年 – 1995年 Car & Driver 杂志,美国十佳车之一 1986年 日本年度车型委员会授予年度车型1986年 加拿大年度车型委员会授予最佳进口车型1986年 – 1989年 Car & Driver 杂志,美国十佳车之一 1983年 – 1985年 Car & Driver 杂志,美国十佳车之一1983年 欧洲年度车型日本车NO. 11982年 在美国成为最畅销的日本汽车(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1996年,共15年) 1978年 Road & Truck杂志,5000美元以下,美国十佳车型之一1977年 Wheels杂志,澳大利亚年度车型1976年 Motor Fan,年度车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