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历史地理研究期刊

2023-12-08 18: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历史地理研究期刊

1,《经济地理》,目前惟一以经济地理命名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前沿性较强,适合经济地理、旅游地理、人文地理方向的朋友阅读。2,《地理研究》仅次于《地理学报》的地理学类综合权威刊物,论文质量高,最大的特色是论文的领域比较均衡(不似地理学报过于偏重在狭义自然、经济、GIS三块),自然地理、GIS与遥感、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文化地理的论文基本都能找到,论文的可读性也较强,难度较低。3,《地理科学》,中科院长春地理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各方面综合来讲稍逊色于《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且区域性比较明显,刊登的很多的研究论文都是以东北为背景着手。4,《人文地理》,我国惟一的人文地理类核心期刊,由西安外语学院人地所主办,侧重于刊登经济、城市、旅游、社会、文化方面的人文地理类论文,可读性较强,难度较低,是人文地理学专业方向必读的刊物之一。5,《城市规划》,强烈推荐,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非地学类核心期刊,但是却非常值得城市地理学专业的同学浏览,里面的有很多大家的论文,看这本期刊,你不仅会体会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区别跟联系,还会有更大的收获。6,《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类权威刊物,由我国历史地理学科很强的陕西师大主办。论文主要反应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历史人地关系、历史人文过程。适合历史、历史地理、文化地理方向的同学阅读,不过由于是挂在历史学下面的刊物,所以论文的思路大多按照传统的文科历史模式召开,地理学特征不明显。7,《城市问题》,这个期刊严格说来不能算地理学类,按中图法的分号是“C”打头,即社科类期刊,我大概翻过几期,感觉论文质量一般,论文的作者来源很杂,但地理学者不占主导,里面的论文综合性、理论性很强,可读性一般。8,《地理科学进展》,也是很权威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和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并列为地理学传统的四大核心期刊。

历史地理有哪些期刊,核心期刊是哪些

中文名称:地理科学进展
英文名称:Progress In Geography
曾用刊名:地理译报

中文名称:地理学报
英文名称:Acta Geographica Sinica

中文名称:地理研究
英文名称:Geographical Research

中文名称: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英文名称:Chinesee Gecqraphical and Resouras Abstracts
曾用刊名: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中文名称: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英文名称: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曾用刊名: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中文名称:世界地理研究
英文名称:World Regional Studies

中文名称:华夏人文地理
英文名称:Cultural Geography
曾用刊名:山茶,山茶.人类学,山茶.人文地理,山茶.人与自然,山茶.自然与民俗

地理学科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1.地理学报 2. 地理研究3. 地理科学 4. 人文地理5. 干旱区地理6.中国沙漠 7. 经济地理8. 地理科学进展9.干旱区研究 10. 地球科学进展1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3. 冰川冻土14.极地研究 15.山地学报 16. 热带地理17. 湖泊科学1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世界地理研究

请问,谁知道暨南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怎么样?

 暨南大学的历史地理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建国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曾在本校文学院工作,讲授中国沿革地理。建国后,又有李长傅、陈代光、汤开建、陈伟明教授等继承不绝。近年来,学校又先后引进系出历史地理名门的王元林、王颋、郭声波、吴宏岐等博士、教授,初步形成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教学队伍,在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社会与环境历史地理、中外交通历史地理、城市与经济历史地理四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一、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研究
  暨南大学关于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的研究,发轫于上世纪朱杰勤、汤开建教授对西域南海、西北边疆民族史地的探索,近年则大力开展古代西南、中南民族地理及东南沿海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形成特色。郭声波教授在国家及教育部项目《唐宋羁縻府州研究》、《青藏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彝族历史地理研究》的支持下,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对西南地区数百个长期以来为学术界深感棘手的唐宋羁縻府州的建置沿革、部族分布、社会经济文化、交通与地望及相关的帝国西部边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有20多篇,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王颋教授对辽、金、蒙古国政区地理的研究,也多有成果问世。
  暨南大学以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为核心,已形成一支力量较强的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研究队伍,出版著作《完颜金行政地理》、论文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等多部,在《中国史研究》、《中国藏学》、《西域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有关学术论文70多篇,在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学术骨干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二、社会与环境历史地理研究
  早年李龙潜、唐森教授等曾在岭南社会与环境历史地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近年,本方向研究不仅在空间上拓展到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并且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等特殊社会集团的生产、生活、文化心理特征及相关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全方位考察,阐释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陈伟明教授主持《全方位与多功能——历史时期岭南交通地理》、《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生态学研究》等省部项目,出版《明清澳门与内地移民》等专著3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有关澳门城市移民、闽粤海商、华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农工商贸、社会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学科前沿报告给予了较高评价。吴宏岐教授对历史社会地理的理论问题有所发明,主编《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王颋、郭声波教授对华东、四川某些地区的环境变迁,有比较精到的研究。王元林教授的新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更是这方面的力作。刘正刚教授对南方移民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问题也有论著。
  目前,本方向研究队伍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中国史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
  三、中外交通历史地理研究
  由于著名中外关系史专家朱杰勤教授的倡导和培养,长期以来,就是我校学者认真从事的学术点面之一。早年以岭南与南洋史地研究为特色,如李长傅、卢苇教授等,著有若干论文揭橥南粤。近5年来,承担《从中国走向世界: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的粤商海商》、《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广东的传播及兴衰》等6项国家及省部级有关课题,出版了《古代中外交通史略》、《鴐泽抟云——中外关系史地研究》等6部教材、著作和论文集,在《文史》、《中国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本方向研究在传统学科西域南海史地、中西交通史方面有较强优势。王颋教授对古代西域南海史地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在《中国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有论文多篇,或以典籍所载异域地名的勘同,或以动物、生态为切入点,多所发明,其后收入《西域南海史地研究》一书中。纪宗安教授对清代中英俄在中亚的领土争夺及三角关系进行了细致研究,新意勃发;王元林教授对岭南沿海外贸港口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发表有系列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专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总之,暨南大学中外交通历史地理的总体研究水平在全国属一流,在国外也有较大影响。
  四、城市与经济历史地理研究,
  在城市地理方面,陈代光教授著有《广州城市发展史》,为其代表作。郭声波教授曾对唐代长安水利有过深入研究。吴宏岐教授承担《中国北方城乡居民生活史研究》、《近10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内部空间结构演变及其规律研究》、《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等国家及省部项目,在城市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取得了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推出了新著《西安历史地理研究》,显示了深厚的研究功力,现在又开始对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历史城市地理进行研究。
  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郭声波、吴宏岐教授均曾从事过历史农业、工矿业地理研究,出版了专著《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元代农业地理》等,在学术界受到较高评价,被认为在历史农业地理研究领域具有示范性作用,前者获得了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显示了坚强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
  本方向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核心期刊上已发表论文20多篇,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3项。
  在教学上,以历史系历史地理教研室为核心,已有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2005年3月,成立了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本中心以专职科研教学人员郭声波教授、吴宏岐教授、陈伟明教授、王颋教授、王元林教授等为骨干,另有勾利军教授、赵善德副教授等兼职授课教师数人,郭声波教授任主任,吴宏岐教授任副主任。已招收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生三届,共31名。招收专门史专业边疆与民族史地方向博士生3届,共6名;2007年开始招收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

国内知名的历史刊物

国内的历史学核心期刊目录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