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全国报刊索引》前身是1951年4月由山东省图书馆编印的《全国主要资料索引》。1955年3月改由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1956年更名为《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并在内容上开始增加了报纸的部分。在1966年10月至1973年9月停刊,1973年10月复刊,并改为现名《全国报刊索引》。1980年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1005-6696)与“自然科学技术版” (ISSN1005-670X)两种,分别按月出版。1981年起增收该馆收藏的内部刊物,使之成为检索公开发行及一部分内部发行刊物所载论文资料的重要检索工具。
收录全国包括港台地区的期刊8000种左右,月报道量在1.8万条以上,年报道量在44万条左右,书本式用户有3500多家,现又出版光盘数据库。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信息。
该索引是我国收录报刊种类最多,内容涉及范围最广,持续出版时间最长,与新文献保持同步发展的权威性检索刊物,也是查找建国以来报刊论文资料最重要的检索工具。
正文采用分类编排,先后采用过《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分类法》和自编的《报刊资料分类表》,1980年起,仿《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21类编排,1992年全面改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三版)编排,2000年开始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标引,计算机编排。
在著录上,《全国报刊索引》从1991年起采用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进行著录,包括题名、著译者姓名、报刊名、版本、卷期标识、起止页码、附注等项。同时,“哲社版”采用电脑编排,增加了“著者索引”、“题中人名分析索引”、“引用报刊一览表”,方便了读者的使用。
1993年起,上海图书馆在《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的基础上开发了“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供检索1993年以后的报刊资料出处。该数据库具有关键词、分类号、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出处、卷期标识、题中人名等多种检索途径,具有检索速度快、检索点多的优势。
《全国报刊索引》月刊,前身是1951年4月由山东省图书馆编印的《全国主要资料索引》。1955年3月改由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1956年更名为《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并在内容上开始增加了报纸的部分
其中核心期刊 是指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 其他统计源和科技核心,则不是
《全国报刊索引》创刊于1955年,是国内最早出版发行的综合性中文报刊文献检索工具。五十多年来,它由最初的《全国报刊索引》月刊,发展成为集印刷版、电子版以及网站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产品。由编辑部自行研究开发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目前已建成时间跨度从1833年至今一个半世纪、报道数据量超过3000万条、揭示报刊数量达20000余种的特大型二次文献数据库,目前每年更新数据350万条。
《全国报刊索引》属于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又称二级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目录、文摘杂志(包括简介式检索刊物)等。它们都可用作文献检索工具,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个学科、专业或专题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文献线索,是积累、报道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有效手段.
以检索公开发行及一部分内部发行刊物所载论文资料的检索工具。《全国报刊索引》,由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负责编辑和研制,每年收录全国社科、科技期刊6,000多种,报纸200余种,基本覆盖全国邮发和非邮发的报刊。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各个学科。条目收录采取核心期刊全收、非核心期刊选收的原则,现年更新量约50余万条,为目前国内特大型文献数据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