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外艺术研究杂志

2023-12-12 02: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外艺术研究杂志

其实艺术这个词汇包罗万象,意义很广,一时间很难以概括。各种艺术类的杂志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文学艺术、有的是书法绘画艺术、有的是设计创意艺术、有的是雕塑艺术等等……如今我们先把艺术大概划分为以下几种:
书法、绘画、雕塑
 设计/创意、画报、杂技/魔术
 书法/绘画、艺术理论、美术
 戏剧、艺术类学报年鉴、艺术研究
 艺术教育、声乐舞蹈
下面介绍的是全球各种艺术行业的杂志:
书法的有:
《书画世界》双月刊
《中国文房四宝》半年刊
《中国书法》月刊
《中国钢笔书法》月刊
《写字》双月刊
《书法》月刊
《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 》月刊
绘画的有:
《all大美术》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新美术》双月刊 
《美术》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小画家》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国画家》双月刊 
《画廊》季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苑》双月刊 
 
 雕塑的有:
 《雕塑》双月刊
 
 设计/创意的有:
《iidea美与时代》月刊 
《服装设计师》月刊 
《SURFACE (美国) 》月刊 
《HOW (美国) 》双月刊 
《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国际流行公报女士版》不定期刊 
《国际流行公报男士版》半年刊 
《L'UOMO VOGUE (意大利) 》月刊 
《VOGUE(美国) 》月刊 
《ALLURE(美国) 》月刊 
《OBJEKT (英国) 》季刊 
《收藏界 》月刊 
《VANITY FAIR(美国) 》月刊 
《GOLF DIGEST(美国) 》月刊 
《ESQUIRE(英国) 》月刊 
《G.Q.(英国) 》月刊 
《ELLE(美国) 》月刊 
《MARIE CLAIRE(美国) 》月刊 
《HOMES & GARDENS(英国) 》月刊 
《ICON (英国) 》月刊 
《ICON (法国) 》半年刊 
《ARCHITECTURE AUS (澳大利亚) 》双月刊 
《THE PLAN (意大利) 》季刊  
《ARTICHOKE (澳大利亚) 》季刊 
《HOUSES (澳大利亚) 》月刊 
《ELLE DECOR (意大利) 》月刊  
《ESCAPARATISMO (西班牙) 》季刊 
《包装与设计 》双月刊 
《WEAR (德国) 》季刊 
《NUMERO HOMME (法国) 》半年刊 
《F THE FASHION BUSINESS(德国) 》半年刊 
《FASHIONTREND (意大利) 》季刊 
《WEAR (CHI)(德国) 》季刊 
《JPEOPLE BRAND FILE(德国) 》半年刊 
《ZOOM ON FASHION TRENDS (意大利) 》季刊 
《LEATHER GARMENTS(意大利) 》半年刊 
《I-D (英国) 》月刊 
《CLEAR MAGAZINE (英国) 》季刊 
《A MAGAZINE (法国) 》半年刊 
《SPOSABELLA(意大利) 》季刊 
《VOGUE SPOSA (意大利) 》季刊 
《L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DOMIN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BOOK MOD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MODERN BRIDE (美国) 》月刊 
《IN STYLE WEDDING (美国) 》季刊 
《BRIDES (美国) 》月刊 
《BRIDAL GUIDE (美国) 》月刊 
《OUI (法国) 》季刊 
《ARCHITEKTUR & WOHNEN (德国) 》双月刊 
《ABITARE (意大利)》月刊 
《GRAPHIC (NETHERLANDS)(荷兰) 》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I.D. (美国)》月刊 
《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月刊 
《设计新潮-建筑》双月刊 
《创意》月刊 
《VOGUE PAIRS(法国)》月刊 
画报的有:
《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中国画报(英文)》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竞赛画报》半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哈萨克少年儿童科学画报(哈文) 》双月刊 
《江苏画刊》月刊
杂技与魔术的有:
《杂技与魔术》双月刊

书法与绘画的有:
《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all大美术》月刊 
《世界知识画报A》半月刊 
《周末画报》周刊(报) 
《THE BITE(英国)》季刊 
《书画世界》双月刊 
《四川画报》双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北影画报》月刊 
《新美域》双月刊 
《小画家》月刊 
《书法》月刊 
《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月刊 
《拼拼读读画报》月刊 
《故事大王画报》月刊 
《国画家》双月刊 
《黑龙江画报》双月刊 
《画廊》季刊 
《吉林画报》双月刊 
艺术理论的有:
《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数码艺术》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殿堂(朝鲜文)》双月刊 
《艺术教育 》月刊 
《艺苑掇英 》季刊 
《新玉文艺(维文)》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西江文艺》月刊 
《山南文艺(藏文)》季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齐鲁艺苑》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文学研究》季刊 
《民族艺术研究》双月刊 
《长江文艺》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佛山文艺》半月刊 
《钢琴艺术》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江门文艺》半月刊 
《解放军文艺》月刊 
《金沙江文艺》双月刊 

美术的有:
《HOW (美国)》双月刊 
《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连环画报》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GRAPHIC(NETHERLANDS)(荷兰)》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中国版画》半年刊 
《新美术》双月刊 
《少儿美术》月刊 
《美术》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中外童话画刊》月刊 
《中国书法》月刊 
《中国连环画》月刊 
《中国经贸画报》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少儿画王》月刊 
《少儿书画》月刊 
《上海工艺美术》季刊 
《当代美术家》季刊 
《江苏画刊》月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术研究》季刊

戏剧的有:
《中国京剧》月刊 
《中国戏剧》月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中国百老汇》月刊 
《新剧本》双月刊 
《戏剧丛刊》双月刊 
《戏剧文学》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戏文》双月刊 
《戏剧春秋》双月刊 
《舞蹈》月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吐鲁番文艺(维文)》季刊 
《四川戏剧》双月刊 
《上海戏剧》月刊 
《蒲剧艺术》季刊 
《牧笛》双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当代戏剧》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剧本》月刊 
《剧影月报》双月刊 
《剧作家》双月刊 

艺术类学报年鉴的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华艺术导刊》双月刊 
《中外学术导刊》半月刊 
《管理学报》月刊 
《解放军报》日报 
《中国硬笔书法学报》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四川年鉴》年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陕西年鉴》年刊 
《齐鲁学刊》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河南年鉴》年刊 
《黑河学刊》双月刊 
《黑龙江年鉴》年刊 
《湖北年鉴 》年刊 
《湖南年鉴 》年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火箭兵报》周刊(报)
《吉林年鉴》年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晋阳学刊》双月刊 
《空军报》周刊(报) 
《兰州学刊》双月刊 
《辽宁师专学报》双月刊 
《洛阳大学学报》季刊 

艺术研究的有:
《设计》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中国军工报》周报 
《艺术市场》月刊 
《中国文艺家》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人民武警报》周报 
《艺术家》月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造型艺术》双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生活》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界》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掇英》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新疆艺术(汉文版)》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文艺理论文摘卡》季刊 
《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双月刊 
《文艺研究》双月刊 
《外国文艺》双月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曲艺》月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蒲剧艺术》季刊 
《南国红豆》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艺林》双月刊 
《民族艺术》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福建艺术》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美术研究》季刊 

艺术教育的有:
《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音乐教育》月刊 
《多来咪》双月刊 
《小书画家乐园》月刊 
《小艺术家》月刊 
《中小学音乐教育》月刊 
《艺术教育》月刊 

声乐舞蹈的有:
《中国京剧》月刊 
《音像世界》月刊 
《乐器》月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舞蹈》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乐府新声》季刊

音乐艺术类省级国家级北大核心期刊有哪些

音乐艺术类北大核心期刊:

1、音乐研究

本刊始终致力研究祖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关注国内外音乐学术最新发展,成为各学术评价机构公认的全国中文一级核心期刊。 《音乐研究》杂志致力于祖国传统音乐艺术研究,关注国内外音乐学术的最新发展,刊载音乐史学、、、

主管主办:中国出版集团  人民音乐出版社

快捷分类:艺术音乐舞蹈 哲学与人文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双月刊  A6

期刊刊号:0512-7939, 11-1665/J

创刊时间:1958  影响因子 0、376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2、中国音乐

"在音乐领域中,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理论活动,联系音乐工作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促进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中国音乐》从81年3月创刊、、、

主管主办:北京市教委  中国音乐学院

快捷分类:艺术音乐舞蹈 哲学与人文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季刊  A4

期刊刊号:1002-9923, 11-1379/J

创刊时间:1981  影响因子 0、185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3、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月刊)创刊于1955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音乐艺术专业刊物。 《音乐创作》以五线谱形式发表音乐创作作品,包括各种题材和风格的独唱、重唱、合唱曲以及钢琴曲和民族器乐曲等。 《音乐创作》被剑、、、

主管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音乐家协会

快捷分类:艺术音乐舞蹈 哲学与人文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0513-2436, 11-1658/J

创刊时间:1956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4、中国音乐学

发表民族音乐研究、中外音乐研究、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评论、音乐形态学、音乐科技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音乐学研究动态,对重要学术问题进行讨论。本刊尤其欢迎对当前音乐生活的紧迫问题和我国音乐、、、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艺术研究院

快捷分类:艺术音乐舞蹈 哲学与人文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季刊  A4

期刊刊号:1003-0042, 11-1316/J

创刊时间:1985年  影响因子 0、378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5、音乐大观

深受音乐、艺术界和爱好者们的喜爱与热衷。从早期名为《山东歌声》、《音乐小杂志》的单一内容选登,过度到今天《音乐大观》内容多元化的音乐艺术杂志,涵盖中外音乐艺术理论研究、创作、表演、教育等音乐艺术领域...

主管主办: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东省音乐家协会

快捷分类:艺术音乐舞蹈 哲学与人文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5-4626, 37-1239/J

创刊时间:2005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资讯网类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

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

艺术类国家级核心期刊有哪些?要能够发表美术理论的

艺术类国家级核心期刊有《美与时代》和《艺术品鉴》。

可以在《美与时代》和《艺术品鉴》上发表美术理论,这两种刊物均在中国知网收录。

扩展资料:

投稿须知

1、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文章内容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本刊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文稿请以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发至本刊投稿信箱。

2、本刊对来稿一律先按栏目要求进行汇总编号登记,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对来稿文章进行必要的删改,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声明。

3、来稿应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用字规范。文辞力求精炼,以3000~6000字为宜。随文根据需要可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参考文献若干。

4、若来稿论文受到省(市)、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并将相关证明(或复印件)的电子版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

5、来稿请作者注明真实姓名、性别、所在单位全称、联系电话、手机和信箱。

6、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概不退稿,出刊后每篇文章赠作者1~2册样,如果作者仍有需要,可按邮局征订价购买。

7、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研究方向、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联络手机,以便于给杂志社给你邮寄用稿通知和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与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艺术品鉴

在北京比较好的美术类杂志和报纸,

比较有活力的有
<<艺术与设计>>
<<美术观察>>
比较正规的有<<美术>>
<<美术研究>>
<<艺术市场>>
<<中国书画报>>

中外艺术论著有哪些啊,经典一些的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先秦文学还处在一种文史哲不分的状况,所谓纯文学的概念尚未形成。文学史重点介绍的对象,如《老子》、《庄子》、《论语》、《韩非子》等,既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哲学著作;同样,《尚书》、《左传》、《国语》、《国策》等,恐怕首先是历史著述,其次才是文学创作;就是文学色彩较为明显的《诗经》、《楚辞》,也多少不无历史和哲学的意味。在这一时期(其实后代也有延续),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历史家,我们甚至可以说,诸如老子、庄子、孔子等人,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远远高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们的贡献更多地表现在哲学、伦理学方面。所以,对于此类作品,仅仅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入哲学、伦理学、历史学观念;而且即使是文学研究,也不能不多几个视角,在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之间互为参照,进行比较,这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好地把握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而两汉以降,哲学、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同样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如经学之于两汉文学,玄学之于魏晋文学,禅宗之于唐宋文学,理学、心学之于宋明文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该时期的文学特色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以魏晋时期的文学研究为例,文论中的意、物、文关系之讨论,创作中的玄言诗、宫体诗,或源自先秦道家思想,或与印度佛学相关,若只是将视野局限在文学范围内,恐怕很难探究其发展演变的深层原因,因此也就难以对之作出客观公允的评判。

文学家兼通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书法等,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颇为常见的现象。魏晋时期的文人不少具有多方面的才能,竹林名士如嵇康、阮籍、阮咸等人,除了擅长诗文以外,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既能演奏,亦能作曲。如嵇康作过“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阮籍作有《酒狂》,阮咸则有《三峡流泉》传世。王羲之、顾恺之二人分别以书法、绘画著称于世,但在当时也颇有文名。魏晋时期的文论多有取譬音乐者,如曹丕《典论·论文》论文气不可力强而致,谓“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陆机《文赋》更直接从音乐中借用来“应、和、悲、雅、艳”五个术语用于评论文病,认为好的文章应该具备“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的特征,给人以“犹舞者赴节之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的美感。当然,造成此种现象之原因不能完全归结为兼才的出现,而毋宁说是由于音乐、绘画、书法和文学同步成熟所形成的时代风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固然可以举出像王维那样集诗人、画师、乐师于一身的特殊人才,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而导致的体式、风格、技巧的趋同或新变。对于这两方面——在多个艺术领域都颇有创获的文人和不同艺术样式相互影响的研究,也需要我们有一种开放的视野,需要打通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壁垒。

还有一种情况应该提到。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类综合了两种以上艺术样式的特殊文体,如词是文学(诗)和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戏曲则除了文学、音乐之外还有表演的成分。我们固然可以撇开其他因素对之作纯文本的研究,等同于一般的抒情文学或叙事文学,但那也就取消了它们的独特性。事实上,对于词(应该还包括散曲)这类特殊文体,不论是探讨它的起源、发展,还是研究其文体特性,音乐的引入都必不可少;而且应该承认,在词的起源,词体的演变,词、曲之间的过渡衔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恐怕仍需从词与音乐的关系,从诗乐分合的历史入手去进行探究;戏曲亦然。清人李渔曾区分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这说明他已明确意识到戏曲并不只是曲词,还有一个表演的问题。研究中国古代戏曲,除音乐因素外,至少还有表演、剧场、观众等因素必须关注。换句话说,要有戏剧意识,在戏剧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联中来考察研究古代戏剧文学。李渔《闲情偶寄》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戏剧理论史上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主要原因也就在此。

古代小说的情况与此相类而略有不同。英国著名小说理论家福斯特曾经这样描述小说:“它处于两座峰峦连绵但并不陡峭的山脉之间……一边是诗,另一边是历史。”[3](P4)中国古典小说有不少正属于这种情况。譬如,早期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文学史家将其作为小说来评价,同时它又是研究魏晋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与当时其他历史著述具有同样的价值。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更是如此,尽管不乏虚构的成分,但大体上并不违背史实。就是《三言》、《二拍》之类的白话小说,也因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对于这些作品,除了从文学角度进行考察研究,也还有必要关注诸如历史家与小说家如何处理同一题材,以及文体的差异在其中起了何种作用等问题。就是说,虽然我们可以不把它当历史看,但仍无法回避历史。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悠久的文学传统,中国古人很早就在文学批评中有意无意地尝试了跨学科比较的方法;而自近代以来,运用该方法研究古代作家作品的论文、著作更是层出不穷,并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果。

上文曾提到陆机《文赋》借音乐以评文,而据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陆机还将文章与绘画作过比较,认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文与画各有短长。这已经体现出一种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比较意识。相对说来,早期的跨学科比较似乎更关注比较对象之间的同而不是异,如扬雄《法言》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论文质关系,认为“形文”、“声文”、“情文”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都遵循文质相符的原则。宋代苏轼评论前人诗画,仍着眼于二者的相通。他对王维诗的评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如“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韩干马》),同样是将杜甫诗与韩干画并举,寓含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味。《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更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宋元人大多附和苏轼此论,如《王直方诗话》引述苏轼二诗,谓“欲常以为法”。元人杨维桢《无声诗意序》道:“东坡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盖诗者心声,画者心画,二者同体也……故能诗者必知画,而能画者多知诗,由其道无二致也。”王冕《梅谱》也说:“写梅做诗,其来一也。名之虽异,意趣实同。”明清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诗、画到底分属两种艺术样式且各有其特征,因而不宜简单等同。如明人张岱指出,前人之所以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原因在于“摩诘一身兼此二妙,故连合言之”;实际上,诗以空灵为妙,“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银屑也”。(《琅环文集·与包介严》)叶燮也承认,像杜诗“碧瓦初寒外”、“晨钟云外湿”,即使让董源、巨然那样的高手来画,恐怕也只能束手搁笔。(《原诗·内篇下》)应该说,像这类对诗、画异同的辨析,与跨学科比较方法的精神是相通的。

不止是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比较,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除了诗与音乐、诗与绘画、诗与书法的比较外,诗与史、诗与禅也都是谈论较多的话题。王充的《论衡》、刘知几的《史通》,是讨论诗史之别、文史之别较为典型的例子;严羽的《沧浪诗话》则立足于诗禅的相通,所谓“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范温《潜溪诗眼》论韵,更是出入诗文书画,兼及立身行事,堪称古代韵论中空前绝后之作。钱钟书先生对之极为称许,认为范温所论,“因书画之‘韵’推及诗文之‘韵’,洋洋千数百言,匪特为‘神韵说’之弘纲要领,抑且为由画‘韵’而及诗‘韵’之转捩进阶……融贯综赅,不特严羽所不逮,即陆时雍、王士祯辈似难继美也”。[4](P13611363)虽然这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跨学科比较,但的确表现出一种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融贯会通的态势。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外来文学观念和方法的引入,以及古代文学研究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比较成为一种为研究者普遍采纳的研究手段。这不难理解,正如方孝岳在其1934年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中所说:“百年以来,一切社会上思想或制度的变迁,都不是单纯的任何一国国内的问题;而且自来文学批评家的眼光,或广或狭,或伸或缩,都似乎和文学作品的范围互为因果,眼中所看到的作品愈多,范围愈广,他的眼光,也从而推广。所以‘海通以还’,中西思想之互照,成为必然的结果。”[5](P227)中西思想之互照对于文学研究的影响,除了推动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的开展之外,还促进了人们对文学自身性质的思考。在外来文学观念、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反思中国文学传统,文学自身的独立意识渐趋明显——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为内涵的纯文学观念彻底取代了传统的泛文学观念,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功用得以被重视。正是在这一进程中,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联受到关注,从而引发了文学与哲学、历史、宗教和文学与其他艺术样式的比较。另一方面,随着中外比较文学的拓展与深化,为更好地认识中外文学各自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研究者的目光必然会从文学层面延伸到文化层面,而这也会将研究导向多学科、跨学科比较。说到底,文学和其他艺术样式、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该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对于文学的深度研究便不能不将其置于整个文化的有机构成中来考察,不能不关注文学与其他文化构成之间的关系。

以是之故,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跨学科比较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钱钟书之《谈艺录》,朱光潜之《文艺心理学》、《诗论》,宗白华之《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这些论著的一个共同特色,就是打通文学与艺术的疆界,或探询中外古今文艺创作的共同规律,或在比较中凸显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各自的特色。前者如钱钟书《谈艺录》“说圆”一节,通过广征博引,多方比较,论述“贵圆”乃是中外文艺创作史上共有的现象;后者如朱光潜《诗论》对莱辛“诗画异质说”的讨论,指出中国画推崇“气韵生动”而诗歌却偏重物象刻画以传情达意,均与莱辛所说有明显的差异。此外,如闻一多有关《诗经》物象的研究,融语言学、民俗学、文化学于一炉;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以史释诗、以诗证史,兼及不同作家、不同文体的比较辨析,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比较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与三四十年代不无相似,同样是文学观念的变革,同样是方法、理论的引入,同样是中外文学比较和跨学科比较。所不同者,在方法、理论的借鉴上较先前更为丰富多样,跨学科比较的对象更为宽泛,研究更趋深入, 成果也更为显著。以唐代文学研究为例,程千帆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戴伟华的《唐代幕府与文学》、《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等专著,对唐代科举制度、幕府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作了较前更为深入全面的探讨;孙昌武的《唐代文学与佛教》、葛兆光的《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则将目光集中于唐代宗教与文学的关系。1996年,漓江出版社推出了由梁超然主编的“唐诗与中国文化丛书”,分别为林继中的《唐诗与庄园文化》、朱易安的《唐诗与音乐》、陶文鹏的《唐诗与绘画》、张明非的《唐诗与舞蹈》、陈飞的《唐诗与科举》、毛水清的《唐诗与佛教》、黄世中的《唐诗与道教》、梁超然的《唐诗与儒家》。丛书以“唐诗与中国文化”为名,同时也可以说是应用跨学科比较方法对唐诗的研究。此外还有数以百计的论文,围绕唐代文学与政治、历史、宗教、艺术的关系作了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跨学科比较方法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盛行,于此可见一斑,无怪徐公持先生在概括上个世纪后20年古典文学研究特点时,特别将“学科的拓展与打通”列为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徐先生指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逐渐融入其他学科的观念和方法,如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这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增添新的研究手段,并且为学科开拓了许多边缘性的研究课题。尤其是文化学的研究视角的确立,给本学科带来了新的气象。”[6](P159)1998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博士点新世纪学科展望及信息交流座谈会上,罗宗强先生也谈到这一点:近20年来,“与观念和方法多元共存的同时,学科交叉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普遍现象,国学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得到了发扬,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语言学、宗教与神话等等学科广泛介入古代文学研究,整个古代文学研究界在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上表现出多元并存的活跃局面”。[7](P105)



由此说来,跨学科比较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确有其独特的意义,而不应视为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专利。但有意思的是,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很少有人提跨学科比较,而似乎更倾向代之以“多学科融和”、“学科交叉”一类术语,那么,比较文学研究者心目中的跨学科比较,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究竟有无差异?这种方法称谓上的差异,是否意味着古代文学研究者对该方法有自己的理解和取舍?

事实恐怕正是如此。如前所述,跨学科比较的意义主要在于将文学与人类整个精神活动联系起来,通过比较更好地认识文学的独特性、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基本差异,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跨国别、跨文化的“总体文学”的研究。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首先是一种国别文学研究,其所关注的重点不在“总体文学”而在中国文学自身,尽管对于中国文学自身的认识也需借助比较,但到底与比较文学关注的重心不同。此外,就跨学科比较的功用而言,更侧重解决理论层面的问题,因而更近于比较诗学;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则主要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对象,即使与其他学科发生关联,也不必强求比较或从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是否可以说,这两个差异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更倾向于“多学科融合”——引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来考察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现象,而不是像比较文学研究者那样从国别文学研究走向总体文学研究。

就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说,无论是跨学科比较还是多学科融合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真正做到以文学为本位。在罗宗强先生的上述发言中就曾谈到这个问题。他一方面肯定了多学科的交融“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也表示了对存在问题的隐忧:“多学科融合的落脚点是什么?……文史哲不分、文学社会学、文学人类学、文学心理学等等,落脚到什么地方?是落脚到不分,落脚到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还是落脚到文学?是用文学来解释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还是用这些学科来解释文学?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似都还没有完全解决。”[7](P106)这确实是多学科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有不少成功应用多学科融合解决文学问题的研究,但也有一些论著不过是将文学作品当作印证其他学科理论的材料,这在罗先生提到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尤为突出。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只是由于和文学关系较近而不那么明显罢了。

如果认真追究起来,这种解释的偏离可以说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等诗于史,等诗于禅,等诗于画,其实也就是以史释诗,以禅释诗,以画释诗,就是抹煞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韦勒克将文学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认为外部研究尤其要注意“以文学为中心”,也是有见于外部研究常常会偏离文学。[8](P67)跨学科比较同样如此。既然是比较,就免不了要互为主客、彼此参照,因此也必然就会有用文学解释、印证其他学科特性的时候。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是跨学科比较的经典之作,尚且难免以诗证画、以诗证史,更何况才力远在钱钟书、陈寅恪二人之下的一般人的研究呢!所以,问题的关键恐怕不在名目,而在研究者的动机、目的。外部研究也罢,跨学科研究或多学科融合也罢,关键是如何应用。不错,我们是可以强调、可以规定必须以文学为本位,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人而异,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知识构成、研究兴趣等因素对其研究指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论《红楼梦》有一段名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9](P145)阅读如此,学术研究当然也不例外。

与一般说的多学科融合或外部研究相比,跨学科比较之于古代文学研究的特殊意义或许在于:(1)不同于外部研究的单向考察。跨学科比较强调比较,因之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变换视角,互为主客,虽然不能保证绝对不偏离文学研究,但较之单向考察当更有利于回归文学,而且双向阐发确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学的特性。毕竟比较的最终目的仍在解决文学问题,作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的跨学科比较所以不同于比较史学、比较宗教学或比较艺术学中的同类研究,根本原因也就在此。(2)不同于多学科融合的多角度切入。多角度切入自有其优势,即能够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多方位、多侧面地研究文学现象,然相对说来在具体问题的考辨方面不免鞭长莫及,难以深入到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内部去识同辨异;而跨学科比较在此方面似更具条件,尤其是在相邻学科的比较中更易于聚焦放大,洞幽烛微,辨疑似于毫厘之间。(3)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更为密切。跨学科比较需要在一个更为宽泛的背景下来进行,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彼此的共性与个性,既与各自的构成要素相关,也受制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以,随着跨学科比较趋于深入,自然会将研究导向文化层面,并由此整合文学的外部研究,形成点面结合的立体研究格局。

总之,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跨学科比较与多学科融合、外部研究的关系应该是互补而非互斥,也就是说,对于跨学科比较方法可以采取一种灵活的态度,而不必拘泥于比较文学理论的约定。我们相信跨学科比较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总体文学,但仍可以将研究限定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范围之内;承认跨学科比较更多理论色彩,但也可以借助该方法来考察具体的文学现象;我们赞成跨学科比较应该在具有体系性的独立的学科之间进行,但未尝不可以将之用于文学内部,譬如对于文学史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等现象,若能循此思路进行比较,识同辨异,相信会有更客观公允的认识。说到底,方法总是由研究对象来决定的,是对象选择方法而不是方法选择对象,从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出发,以跨学科比较为平台整合传统与现代学术范式,应该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选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