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实验中心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电站自动化技术。上海市级研究中心2个:上海热交换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发电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实验中心11个: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力与自动化工程、电工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物理实验、电力自动化技术工程、现代教育技术、工程训练、电力经济与管理、热力设备腐蚀,防护重点实验室。 截止到2013年,学校曾参与或承担了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科研基金、国家航天基金、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等高水平纵向课题4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2005年,学校的科研经费接近4000万元,有3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论文近420篇,其中核心期刊180多篇,获省(市)部级科技进步6项。多项科研成果荣获上海市、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科技进步奖和产学研优秀工程项目,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国际三大权威检索机构SCI、EI和ISTP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 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每年订阅中外文期刊1200多份,有纸质藏书近百万册,电子图书140余万册。 学术期刊《上海电力学院学报》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上海市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优秀学报,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电力学院主办,主要发表电力、热能动力、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基础学科(数、理、化、力学)等的研究成果,也刊登含有电力内容的文科类论文。
电力建设 11-2583/TM 汉文 查看
华北电力技术 11-2911/TM 汉文 查看
中国电力 11-3265/TM 汉文 查看
中国电力教育 11-3776/G4 汉文 查看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11-3808/F 汉文 查看
现代电力 11-3818/TM 汉文 查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3956/C 汉文 查看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1-4081/N 汉文 英文 查看
电力系统通信 11-4840/TK 汉文 查看
电力勘测设计 11-4908/TK 汉文 查看
电力信息化 11-5060/TK 汉文 查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12-1251/TM 查看
河北电力技术 13-1082/TM 查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13-1212/TM 查看
电力科学与工程 13-1328/TK 查看
电力学报 14-1185/TM 查看
山西电力 14-1293/TM 查看
内蒙古电力技术 15-1200/TM 查看
东北电力技术 21-1282/TM 查看
吉林电力 22-1318/TK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2-1373/TM 查看
黑龙江电力 23-1471/TK 查看
华东电力 31-1479/TM 查看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31-1518/TM 查看
电力与能源 31-2051/TK 查看
电力系统自动化 32-1180/TP 查看
电力自动化设备 32-1318/TM 查看
电力安全技术 32-1543/TM 查看
电力需求侧管理 32-1592/T 查看
电力科技与环保 32-1808/X 查看
浙江电力 33-1080/TM 查看
电力与电工 35-1296/TM 中文 查看
江西电力 36-1131/TM 查看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6-1258/Z 查看
山东电力技术 37-1258/TM 查看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7-1304/TK 查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41-1401/TM 中文 查看
湖北电力 42-1378/TM 查看
华中电力 42-1392/TM 查看
湖南电力 43-1271/TK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43-1402/U 查看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43-1475/TM 查看
广东电力 44-1420/TM 查看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4-1587/Z 查看
广西电力 45-1307/TK 查看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50-1039/TK 查看
四川电力技术 51-1315/TM 查看
贵州电力技术 52-1106/TK 查看
云南电力技术 53-1117/TM 查看
电力电子技术 61-1124/TM 查看
陕西电力 61-1452/TM 查看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61-1468/TM 查看
青海电力 63-1041/TM 查看
宁夏电力 64-1051/TK
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研究
王朝阳(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马九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魏志恒,王文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对安全要求较高,而地上线路区段的电气系统和场段线路金属导体结构很容易遭受雷击损害,因此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建筑设施具备良好的防雷接地性能。然而当前缺乏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冲击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已有的接地体接地性能测试方法和根据工频接地电阻换算冲击接地电阻的方法都不能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接地系统。文章通过对现有标准和文献的分析,并结合线路实际测试,得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的参数设置,为相关标准制定提供研究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冲击接地电阻;工频接地电阻;防雷接地
01
引言
当雷电波击中杆塔或者避雷线时,大部分雷电流会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如果接地电阻过高,雷电流会在塔顶产生极高的电压,造成绝缘子闪络,引起线路跳闸。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连续发生因为雷击造成的停电事故,其大多是由于接地电阻过高造成的,因此准确评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对于合理设计线路杆塔接地体型式以及降低雷击损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接地体的评判指标通常采用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可分为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当前很多工程检测人员简单将工频接地电阻作为冲击接地电阻进行评判,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且存在很大问题。两种接地电阻分别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可混为一谈。雷电等冲击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向大地的时候,接地装置所呈现的电阻称为冲击接地阻抗,通常习惯称为冲击接地电阻。
冲击接地电阻阻值是接地体对地冲击电压波形幅值与冲击电流波形幅值之间的比值。为使冲击接地电阻具有更加明确的含义,取接地体冲击响应电压最大值与冲击电流最大值的比值作为冲击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和工频接地电阻之间的比值称为冲击系数。在现有标准和研究文献中已经给出了部分接地体在不同土壤电阻率下的冲击系数,用于将工频接地电阻转换为冲击接地电阻。
然而在实测中发现,利用冲击系数和工频接地电阻获取冲击接地电阻数值时,接地体越大误差就越大。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这种狭长分布的大型接地体而言,轨道线路的接地体形状与当前常见地网或接地体的形状差别甚大,现有的相关冲击系数计算曲线无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接地体模型,应尽可能采用有针对性的实测方法获取冲击接地电阻。
02
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关于冲击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有着多种标准要求,但是不同标准的应用面临不同的现场可操作性和操作难度问题。而且将相关标准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时,应对方法中的具体参数设置进行适当优化。
2.1 现有标准体系分析
2.1.1 测试方法标准
当前关于冲击接地电阻的主要测试标准有3 个,分别为 GB/T 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 1 部分:常规测量》、DL/T 266-2012《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和IEEE STD 81-2012《 IEEE Guide for Measuring Earth Resistivity, Ground Impedance, and Earth Surface Potentials of a Grounding System》,其中 GB/T 17949.1-2000 与IEEE STD 81-2012 中的标准内容基本一致 [1-3]。
GB/T 17949.1-2000 中测试冲击接地电阻,要求测试源发出的冲击电流波形采用 8/20 μs 或者是 4/10 μs,电流幅值为 1 ~100 kA[1]。DL/T 266-2012 中认为对于正在运行中的大型接地装置,为避免引起地电位升高而危及人员设备安全,不应使用大幅值的冲击电流。因此DL/T 266-2012 要求试验电源最大输出电压为 5000 V,冲击电压波头/波长时间为1 ~5μs/50 ~80μs,冲击电流峰值不小于 5A[3]。
2.1.2 限值标准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对于一类防雷建筑物,根据 4.2.1-4.2.4 条规定,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的接地装置引下线(指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但在 3000Ω.m 以下的地区,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对于二类防雷建筑物,根据 4.3.6 条中规定,其防雷引下线冲击接地电阻不宜超过 10Ω,超过的话需要对接地体进行相应改造达到标准中的相关要求[4]。
参考 GB 50057-2010 中防雷建筑物的分类要求,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对安全性极高的重视程度,建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超过 10Ω,现场地质环境极为特殊或土壤电阻率过高的复杂区域可适当提高限值但不应超过 30 Ω。
2.2 现有研究文献分析
冲击接地电阻的测试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实测、模拟、计算 3 方面。其中,文献 [5] 给出了常见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系数 [5]。文献 [6]提出了利用冲击信号传播时的电感效应,在接地网内部完成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的方法 [6]。文献 [7] 提出了综合模拟测试和数值计算的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5,7]。文献 [8] 对杆塔模型的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提出了仿真分析模型,并分析了冲击接地电阻的受影响因素 [8]。文献[9] 提出了以多频率组合测量代替标准雷电波形进行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的方法 [9]。
对于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的影响分析主要包括冲击信号源、接地体、土壤特性、测试电流极等几方面。其中,文献 [10] 从冲击信号注入点位置、接地网埋深对测试的影响及接地体有效泄流面积进行了分析 [10]。文献[11] 说明了冲击波形的时间参数以及正负极性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 [11]。文献[12-13] 着重分析了接地体形状、电感效应、火花效应及土壤特性对于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的影响;接地体在冲击电流作用下存在有效面积,单纯增大地网面积对冲击接地电阻的降低作用有限;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主要受到地表浅层 30m 深度土壤的影响,评价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时,只需要获取一定深度的土壤电阻率,不必进行大范围深层土壤电阻率测量 [12-13]。文献 [14-15] 从测试电流极的形状、接地电阻角度分析了对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结果的影响 [14-15]。
2.3 当前问题分析
目前关于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相关文献资料,对于测试过程和测试方法中的影响因素也有较为细致的研究。但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这种由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等通过串并联方式形成的立体狭长形状的接地系统,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接地体应该采用何种形式的冲击信号源、狭长型接地系统的有效泄流范围、测试电压幅值及测试电缆摆放方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等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03
测试分析
3.1 冲击源波形参数设置
GB/T 17949.1-2000 和 DL/T 266-2012 分别对冲击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参数进行了规定,这直接影响测试设备的选取、现场测试难易度及工作量。对于单一接地体而言,由于现场工程对接地体铺设以及回填土的填埋、接地体下方的原始土壤地质特点和土壤率的影响,小型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很容易达到10Ω 级别。如果按照 GB/T 17949.1-2000中的要求,在电流幅值达到 1~100kA 情况下,则接地体电位升会达到10~1000 kV级别。能够产生如此高幅值冲击电位的冲击信号源往往都是实验室内所用的测试设备,而且此类设备自身体积和重量十分巨大,进行现场测试时搬运十分困难。
一方面,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成投入运营之后,相关电气电子设备均处于正常工作,或与线路间正常电气连接的状态,因此对于处于工作状态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接地体,应避免使用大幅值的冲击电流,以免出现引起地电位抬升过高而危及人员、设备安全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国家标准体系分类角度,行业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而且更具有针对性。
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方法推荐参考 DL/T 266-2012 中的相关要求。建议冲击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不宜低于2000V ;对于杆塔等小型独立接地体,输出电压不宜低于500 V ;输出的浪涌波形应满足冲击电压波头/ 波长时间在1~5μs/50~80μs 内。冲击信号源发出的某种标准浪涌信号波形如图 1 所示。
图中的浪涌波形中,波头时间为 1.2μs,波长时间为 50μs。在测试过程中,可根据测试中得到的接地体对地电位波形,对冲击源发出的浪涌波形参数进行调整,调整范围满足波头时间在 1~5μs 内,波长时间在 50~80μs 内即可。测试时可采用不同充电电压量级依次进行 3~5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3.2 地上线路接地体的有效泄流范围
接地体在经受冲击电流时所体现出来的散流特性决定了接地体受冲击电流引起的电位抬升水平与雷击防护水平。
由于冲击电流含有较高的高频分量,因此除接地体自身电阻特性外,接地体的电感和电容分布参数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一方面与接地体的形状设定有关,另一方面还和冲击电流的波形、幅值以及土壤电阻率相关。
由于接地体自身电感对冲击电流形成的阻碍效应,冲击电流难以从注入点流向大型接地体的远端,进而难以充分利用全部接地体进行电流泄散。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地网的冲击接地电阻数值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地网面积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是到达与冲击波形、地网自身参数和土壤电阻率相关的某个临界值之后,就不会再与地网面积出现相关性,冲击接地电阻的数值也近似稳定。
冲击电流在线路上向下泄散过程中,会引起线路方向不同程度的地电位抬升。通过线路上不同位置处地电位抬升的测试可以明确冲击电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的有效泄流范围。测试注入点和注入点一侧距离 50 m、100 m 处的地电位抬升情况,测点选择在钢支柱的接地引线处,冲击电流的回流极选择在线路上行侧 130 m处,地电位测点的零电位参考点选择在线路下行侧 30 m处。测试过程中,相关测试线缆离地平均高度 0.5 m。测试结果如表 1 所示。
通过测试数据可知,50 m 位置处接地体上的冲击电位衰减降低至注入点地电位抬升量的 10% ;100 m 处降低至注入点的 3% 左右。不同位置接地体冲击电位分布图如图 2 所示,根据地电位抬升的分布规律,可以认为冲击电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的有效泄散范围不超过100m。
3.3 测试电压幅值的影响
使用不同幅值冲击电压分别进行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测试结果如表 2 所示。
根据测试结果,较大冲击电压或是冲击电流对应的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比低幅值冲击信号所得到的表1地电位抬升测试数据表数值要小。这是因为当雷电流经过接地体泄放的时候,由于接地体周边土壤中的电场强度较强,超过 2.5 ~3 kV/cm 时,容易出现局部放电的情况,由于局部放电击穿了一定区域内的土壤,从而降低了冲击接地电阻。
根据表 2 中的测试数据绘制出的图形如图 3 所示。由图 3 可以看出,冲击接地电压幅值与接地体对地冲击电位之间是线性关系。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结果与冲击电压幅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这是由于接地体进行冲击电流测试时,土壤中产生火花放电效应所导致。火花放电效应类似于减少土壤电阻率或增加接地体导体直径所起到的效果。出现土壤击穿的区域越多,冲击接地电阻的降低幅度越大。
3.4 测试电缆离地高度的影响
将测试线缆通过绝缘支架悬挂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由于线缆的弧垂效应,因此实际上的电缆离地高度是化的,分布范围在 0.4 ~1m 之间,平均高度经过现场测量和计算,取值 0.6 m。测试结果如图 4 所示。
由于受到测试线缆对地电容、电感分布参数影响,导致测试结果受到测试电缆离地高度的明显影响,线缆平铺于地表与离地平均高度 0.6 m 时相比,测试结果平均提高 20% 左右。因此在冲击接地电阻测试中,应尽可能采用绝缘支架将测试线缆架起一定高度,降低线缆对地参数的干扰影响。
04
结论
(1)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接地体进行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时,为避免影响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安全,可参考DL/T 266-2012 中的相关要求,设置冲击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不宜低于 2000 V,输出的浪涌波形应满足冲击电压波头/波长时间在 1~5μs/50~80μs 内。
(2)由于冲击电流在泄放过程中,受到电感效应影响,接地体的泄流范围受到限制,根据实测结果,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接地体的泄流范围在100m之内。
(3)冲击电压会对冲击接地电阻的测试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且呈现非线性对应关系,这是由于随着冲击电压幅值的升高,土壤中出现火花放电效应导致。
(4)测试电缆距离地面的高度会对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应尽可能采用绝缘材料将测试线缆保持一定的离地高度;同时线缆之间成一定角度的分离状态,减小线缆之间的电磁耦合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在实测过程中发现,城市环境中的轨道交通线路周边往往很难找到理想的空旷测试环境,当线路周边存在大型建筑物时,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结果很容易受到周边建筑物的接地体干扰影响。因此可继续展开相关研究,避免线路周边建筑物对测试结果造成的干扰影响,得出在城市环境中的测试方法。
为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的防雷冲击接地电阻相关标准,仍需进一步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冲击接地电阻展开实测研究,统计更多测试样本,加深理论分析深度,总结出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限值要求。
参考文献
[1] 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 1 部分:常规测量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 IEEE STD 81-2012 IEEE Guide for Measuring Earth Resistivity, Ground Impedance, and Earth Surface Potentials of a Grounding System[S]. CENELEC,
2012.
[3] DL/T 266-2012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 [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4] GB/T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5] 李松涛,郝树凡,才硕 . 浅析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换算系数的计算 [C]// 第十五届防雷减灾论坛论文集 . 第 34 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7:168-172.
[6] 蒙永昌,张波,王森,等 . 利用地网自身回流的大型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J]. 电网技术,2018,42(10):3444-3450.
[7] 王继承 .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测量研究 [J]. 云南电力技术,2014,42(4):79-82.
[8] 刘浔,陶利兵,蒋胜超,等 . 杆塔雷电冲击特性的现场试验与仿真研究 [J]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3):68-72.
[9] 马御堂,高竹青,曹晓斌 . 多频率测量冲击接地电阻方法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52(4):782-788.
[10] 李峰,赵志浩,马爱清 . 接地网冲击接地特性的试验分析 [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30(2):123-126.
[11] 曹晓斌,杜俊乐,田明明,等 . 雷电冲击波形对接地及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实验研究 [J]. 高电压技术,2018,44(5):1564-1571.
[12] 文西山,邢鹏翔,鲁海亮,等 . 土壤特性对变电站地网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 [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49(2):223-235.
[13] 成林,孔志战,王森,等 . 雷电流对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51(4):53-58.
[14] 刘溟,曹斌,郑俊杰,等 . 输电线路杆塔地网冲击接地电阻现场测量方法 [J]. 电磁避雷器,2014(4):37-42.
[15] 吴锦鹏,曹方圆,张波,等 . 环形金属回流极对接地装置暂态特性的影响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版),2014,54(12):1621-1625.
Research on impact earthing resistance test of earthing electrod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Wang Zhaoyang, Ma Jiuyang, Wei Zhiheng, et al.
Abstract:Urban rail transit requires high safety, however, the electrical system for the over ground line and the metal conductor structure in the rail yard can be easily damaged by a lightning strike. Therefore, urban rail lines and building facilities require good lightning protection. Currently, there is lack of test methods for the impact of a surge condition such as a lightning strik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The existing earthing effect test methods for such an event can’t be applied to the earthing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lines. Therefore, by taking practice line test records in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finally educed parameter values of earthing resistance test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in combination with existing standards and documents, which provides research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
Keywords:urban rail transit, lines, impact earthing resistance, power frequency earthing resistance, lightning protection earth
全文发表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8
自然界中的雷电不可能消失
人类对技术进步的向往和冲动也不可能终止
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威胁
只能靠技术的继续进步来解决
顾问: 余贻鑫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洪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委员: 徐大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主任委员:李 明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教授王耀南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以姓氏笔画为序)委员:王成山 天津大学电气学院院长 教授韦 化 广西大学副校长 教授文福栓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叶 泽 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白晓民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朱志平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教授安连锁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 教授孙宏斌 清华大学电机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 教授刘俊勇 四川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院长 教授陈允平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何正友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张 尧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院长 教授李录平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陆佳政 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级高工李欣然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保会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教授束洪春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汪德良 西安热工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级高工周孑民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教授赵建国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段献忠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曹一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黄树红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童小娇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程时杰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彭志炜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程 明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曾祥君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喻新强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主任 教授级高工程浩忠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靳 希 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董新洲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蔡金锭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力系主任 教授穆 刚 东北电力大学校长 教授鞠 平 河海大学副校长 教授薄志谦 国际著名电力公司阿海珐(AREVA)新技术中国研究部负责人,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Choi San Shing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Miles Alexander Redfern 英国Bath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授
发展论文的参考文献
核能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潘自强;核能与环境一加快核能的发展是缓解我国能源环境污染的现实途径之一[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5期
[2].薛可;核能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一新能源答问[J];少儿科技;20xx年06期
[3].李正孝;核能源安全吗?[J];劳动安全与健康;1998年08期
[4].谢满廷;核能是安全清洁的能源[J];太原科技;20xx年02期
[5].赵世勇;核能是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J];青海国土经略;20xx年06期
[6].米尔顿·S·普利斯特,蔡德诚;核能源与核安全[J];科技导报;1986年04期
[7].核能仍是安全清洁的能源[J];中国能源;20xx年07期
[8].岳建平;能源经济与核能发电的发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年18期
核能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刘肖岩,雅科夫列夫;航天器核能源安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xx年06期
[2].宋文杰;外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堆核能系统──可预见的更安全的核能源[J];中国能源;20xx年06期
[3].宋文杰;寻找更安全的核能源一外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堆核能系统[J];百科知识;20xx年07期
[4].新快;核的泄漏后各国寻安全能源地热在日本或取代核能[J];安全与健康;20xx年09期
[5].刘成安,伍钧;裂变核能源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可能[J];高技术通讯;20xx年02期
[6].戴彦德;核能应成为能源发展主流[J];绿叶;20xx年08期
[7].彭士禄;核能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希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年04期
参考文献:
[1]景继强,栾洪为.世界核电发展历程与中国核电发展之路[J].东北电力技术,20xx,(2).
[2]杨旭红,叶建华,钱虹,薛阳.中国核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上海电力,20xx,(6).
[3]邹树梁.中国核电经济性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4]祁恩兰.中国核电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20xx,(4).
[5]叶奇蓁.中国核电发展战略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xx,(1).
[6]杜国功,杜国用.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东经济,20xx,(3).[责任编辑安世友]
[1]项伟峰.中韩国际物流和贸易结构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xx,33(8):240-242.
[2]蔡芸,汝宜红,杨一铭,等.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因子分析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2):40-45.
[3]王利梅.中韩区域物流合作必要性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11:008.
[4]赵松岭.国内外低碳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xx(1):90-92.
[5]李廷妮,邓春.低碳物流发展策略研究——以国际旅游岛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35(11):9-10.
[6]黄超俏.探索中日韩自由贸易合作框架下区域内国际物流发展趋势[J].中国外资,20xx,18:007.
[1]陈秀琴.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xx(23).
[2]张潜.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xx(4).
[3]赵旭明.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xx(12).
[4]李德伟,范松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xx,04:101-105.
[5]石向实.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1:75-81.
[6]廖乐焕,孙丹.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文化经济”[J].黑龙江民族丛刊,20xx,03:66-71.
[1]王庆国.伊春物流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亟待强化[N].伊春日报,20xx.
[2]云利珍.我国发展物流业的环境分析和对策建议[J].国际经贸消息,20xx.
[3]刘岩,张增玲.由物流业变化看经济发展.伊春新闻网,20xx-04-29.
[4]杨文慧,王勇,查德利.浅议政府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物资流通,20xx.
[5]叶家伟,孙建军.发达国家物流模式带来的启示[J].国际经贸消息,20xx.
1、盖笑松: 《儿童入学准备研究与实践》,吉林教育出版社,20xx 年,217 页。
2、魏彩: 《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xx 年,27 页、71 页。
3、冯晓霞: 《学前儿童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入学准备》,《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xx 年第 7 ——8 期。
4、杰克·肖可夫等: 《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 早期儿童发展的科学》,方俊明、李亚伟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334 页。
5、孙晓莉: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xx 年第 6 期。
6、韩世强: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权利保障研究》,法律出版社,20xx 年,103 页。
7、顾微微: 《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教育评论》,20xx 年第 4 期。
8、齐明珠: 《我国学龄前流动儿童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人口与经济》,20xx 年第 6 期。(责任编辑:admin)
1 邹胜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xx,6(2):108.
2 David BAYLISS.世界范围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现状(英文)[J].TRI杂志(交通版),20xx(2):17—18.
3 樊颖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20xx(2):67.
4 全永棠,孙壮志.关于BRT与轨道交通的理性思考[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xx,6(2):117.
5 孙章.城市轨道交通的世纪回眸[J].上海交通运输,20xx(3):14.
6 P.Y.Loo,L.Y.Chow.可持续城市交通:理念,政策与方法(英文)[J].ASCE,20xx(6):76—77.
参考文献:
[1]谢德高.营销战略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xx.
[2]何辉.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广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xx.
[3]张衔,陈丹镝.名人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张琦.虚假广告及其治理对策[J].社科纵横,20xx(3).
[5]郭健义.水准缺失的名人广告效应[J].名人广告,20xx(12).
[6]马莉.漫谈名人广告[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4).
[7]李喜岷,陈双全.破解名人广告风险[J].全球品牌网,20xx(2).
[8]徐凤兰.理性对待名人广告[J].新闻实践,20xx(11).
[9]陈谦.名人广告探析[J].东方论坛,1997(2).
[10]傅慧芬.名人广告面面观[J].国际广告,1993(2).
[11]张宏.名人广告的战略价值、风险及对策[J].市场营销,20xx(2).
[12]齐尉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论名人在广告传播中的利和弊[J].新闻知识,20xx(7).
[13]喻勤娅.广告法律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xx(10).
[1] 吕争荣. 芜湖市城市居民体育生活实证性考察与发展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2] 宋士云,吕磊.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研究综述[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5)
[3] 赵保强,张庆利. 论中国竞技体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xx(03)
[4] 王东升,马勇占,孙毅. 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1)
[5] 李莹. 国外运动员商业活动管理模式特征、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xx(05)
[6] 秦军.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7] 秦椿林,肖林鹏. 论体育政府利益[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xx(05)
[8] 费瑛. 我国公共体育政策制定中“利益失衡”现象及其解决方案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xx(01)
[9] 杨菲菲. 健美操的审美特征与社会价值开发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0] 吕争荣. 芜湖市城市居民体育生活实证性考察与发展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1] 董红刚,方新普,黄文仁. 实现体育利益均衡的条件:基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xx(06)
[12] 董红刚,方新普,黄文仁. 制度创新:体育利益格局均衡的保障[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xx(05)
[13] 文雄. 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思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xx(05)
[14] 薛保红. 芜湖市大型企业员工体育生活方式与压力管理的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5] 石亚军,施正文.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J]. 中国行政管理. 20xx(05)
[16] 杨叶红,方新普. 中国、美国、德国财政制度模式与体育体制的比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xx(03)
[17] 廖文剑.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选择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 20xx(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