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京林业大学期刊

2023-12-06 15: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北京林业大学期刊

当然是核心期刊!!
既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又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更是
CSCD核心期刊!
算是
A类核心期刊了。

北京林业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北京林业大学于1952年建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独立设置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学校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960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69年,学校被迫迁往云南,辗转十年,于1979年返京复校。1982年国务院批准我校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2月直属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2月进入“面向爱扬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国家列为“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被国家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

学校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1965年,董必武同志为学校题词。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北京林学院”校名。2002年学校50周年校庆时李鹏同志亲笔题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再造秀美山川培养人才”。近年来,李岚清、姜春云、陈慕华、贾庆林、钱其琛、何鲁丽、许嘉璐、陈至立、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周济、周生贤等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校已经从单科性的林业院校发展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形成了以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为主,继续教育、留学生培养为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12个本科教学学院,40个本科专业,生源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2005年底在校本科生13257人,研究生2423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953人。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还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8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学科点拥有量处于农林院校前列。现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03年在全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林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之首。2001年以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位居全国林业高校之首。2004年,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95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610人。教师中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占61.2%。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重点培养对象人选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5人。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理事、执委、委员以上职务的教师有20多人,在国内二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有130多人。教师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1人获全国或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6人被纳入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9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2人获刘业经教授基金奖等。   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3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有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全国林业进口教材中心等29个研究机构。2000年以来,科研总经费为1.8亿多元,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22项,科研经费1.6亿多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4100余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机构收录420余篇。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研发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毛白杨产业受到朱?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对三倍体毛白杨科研、推广示范等工作做了具体批示,并给予专项拨款。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继1989年获得国家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之后,近年来,连续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和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2002年以来,我校园林专业学生在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和国际建筑师及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有12人次获得金奖。在北美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两队分别获MeritoriousWinner奖、HonorableMention奖。有3名学生获全国挑战杯铜奖,2名获首都挑战杯特等奖,9名获一等奖,37名获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1人获特等奖,24人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有9人获全国一等奖,6人获全国二等奖。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2位两院院士(与林业行业相关的共有18位院士)以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等12名省部级领导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专家和管理干部,他们为中国林业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4年,我校教师关君蔚院士和校友王涛院士囊括首届“林业科技重奖”个人奖;以院士为主的8名教师和校友获得首届“林业科技贡献奖”,占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校本部现有校园面积675亩,正在建设的鹫峰校区占地面积750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0870亩,学校总占地面积12295亩。截至2005年7月,学校校舍总面积663561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304210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平方米。教室面积53606平方米,生均3.35平方米。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17352台件,价值16976万元,生均9597元。学校单价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490台件,价值6900万元。新建的图书馆纸质藏书达121.26万册,电子资源库16种,各类电子图书总计71.3万种。建成了“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   学校主办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中国林学(英文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风景园林》等4种期刊,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唯一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中国农林类科技期刊,先后荣获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4年在全国林业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一,在全国高校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位居第三。此外,还有秘书处设在我校的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和与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合办的《中国林业教育》。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我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授予十余名外国学者为名誉教授,每年聘请百余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2000年以来,共举办了21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2003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草业科学(草坪方向)专业本科生,已有80名学生顺利进入学业。学校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北京林业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实行联合办学和科教合作,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拓宽了教学空间,实现了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学校始终坚持,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后勤和工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北京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单项奖”、“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校团委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1996年通过了北京市“文明校园”评估,1999年被中国教育工会授予“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获得“北京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工会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教职工之家”和全国“模范教职工之家”。2002年被首都绿化委员会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2005年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业和环境科学为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谁能推荐几家林业科学期刊???

  以下林业科学期刊是从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采集的正规期刊,其中众多林业科学期刊审稿快、易发表。林业科学期刊也可通过学术期刊网平台推荐发表。
  刊名: 安徽林业科技
  Anhu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办: 省林科院;省林学会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刊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主办: 北京林业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1522
  CN: 11-1932/S
  邮发代号: 18-91
  《福建林业科技》是林业综合性技术类期刊。创刊34年来,在历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编辑同仁的不懈努力,如同一棵稚嫩的小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茁壮成长,充满生机,挂果满枝。34年的办刊历程,共编辑出版期刊144期,刊登科技论文3380余篇,其中1999年以来(10年)共编辑出版46期,刊登科技论文1782篇;为我国林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福建林业科技》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厚爱,刊物质量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并被国内多家大型数据库和网站收录。尤其是2000年以来,刊物经过重新定位与改版,刊物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各项期刊评价因子逐年上升,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7年荣获第二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荣获第三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本刊主要刊载与林业有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技术开发等文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设计、教学工作者和林农果农必不可少的科技参考资料。
  刊名: 福建林业科技
  Journal of Fuj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办: 福建省林学会;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周期: 季刊
  出版地:福建省福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7351
  CN: 35-1136/S
  邮发代号: 34-34
  河南林业科技是由河南省林业科学院、河南省林学会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刊物,被国内多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森林经营、经济林、林业经济、调查设计、森林保护、林副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木材加工、花卉栽培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介绍、国内外林业发展趋势和动态、译文、信息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
  刊名: 河南林业科技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办: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2630
  CN: 41-1166/S
  ……详情 请咨询中国学术期刊网

林业核心期刊有什么

1.林业科学;2.林业科学研究;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5.浙江林学院学报(改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学报);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福建林学院学报;8.世界林业研究;9.西北林学院学报;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1.浙江林业科技;12.林业科技开发;13.竹子研究汇刊;14.中国森林病虫;15.福建林业科技;16.林业资源管理; 17.西部林业科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