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画廊杂志停刊原因

2023-12-08 17: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画廊杂志停刊原因

主流权威的美术杂志————
中国美协核心期刊:《美术》杂志 中国美协《国画家》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大型美术专业期刊:《中国美术》

美术家杂志社:《美术家》
天津美术学院主办:《中国书画报》
辽宁美术出版社主办:《美术大观》
《画廊》《当代美术家》《美术界》《中国美术》《国家美术》等等……

美术设计类较好杂志《艺术设计》《包装与设计》《视觉》设计类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画廊集》的作者是谁?

李广田(1906.10.1一1968.11.2),山东邹平人。1929年入北大外语系预科,先后在《
华北日报
》副刊和《
现代
》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并结识本系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芳。后出版三人诗合集《
汉园集
》,被人称为"汉园三诗人"。1935年北大毕业,回济南教书,继续写了不少散文,结集为《
画廊集
》、《
银狐集
》。

农村老太,陪外孙学画画,意外成画家,作品被法国画廊收藏,她是谁呢?

天赋是一个很玄妙的事情。许多人可能都有自己不知道的独特天赋,只是缺少合适和有利的条件,得不到发挥,很容易就被悄悄埋没了。比如住在沙漠的人有游泳天赋,不识字的人有文学天赋。

又比如,一个山东老妇人,劳作半生之后,晚年含饴弄孙,过着普通的人生。看起来,她似乎与艺术没什么关系。如果她不拿起画笔,或许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惊人的天赋。

学习画画

邵炳凤生在山东的一个农民家庭,村子里也都是农民。她本来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从小好学,成绩不错,她得到了村里一个上大学的保送名额。

但时值特殊时期,她的录取通知书也没能下放。等再开放高考,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邵炳凤自然是等不起,就早早开始帮家里干活,结婚生子了。

许多年里,她为了谋生,还做过小学教师、绣花工、会计师。虽然劳作辛苦,但是女儿很争气,读到了很高的学位,结婚的对象也是知识分子,这样往下一代就都是真正的文化人了。

邵炳凤也很知足,对自己的小孙女非常疼爱,一度觉得自己往后的人生一眼看得到头,都是平凡普通的家庭生活了。

2006年的五一假期,邵炳凤带着孙女去南京艺术学院探望女儿女婿。女儿女婿出去上课,邵炳凤就陪着小外孙玩。

四岁的小外孙正在涂涂画画,画小恐龙,小狗……邵炳凤陪着可爱的小外孙画画,心里很高兴,忽然看见桌子上有一张小外孙的照片,就拿起笔,对着照片画了几笔,顺便用桌上的颜料给自己的画着了色。

邵炳凤以前从来没学过画画,做这些都是随心所欲,觉得自己是“瞎画”,没当回事。但女儿女婿回来后,看到母亲画的画,却一下子愣住了。

女儿从来没见她画过,也知道她根本没受过专业训练,但在邵炳凤的画作里,女儿看到了美妙的艺术手法,看到了英国绘画大师大卫·霍克尼作品的影子。

母亲随便一出手,竟然就有这样的效果?

邵炳凤现在享福,平时也比较清闲,女儿觉得母亲发展一个爱好是好事,就找出了家里的许多老照片,鼓励母亲对着它们画下来,练习画画。

邵炳凤六十多岁了,也觉得以自己的年龄来说,别的爱好太伤神,画画又挺有意思,于是听了女儿的话,就开始练习画画。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练,邵炳凤就足足坚持了十余年,取得了谁也没想到的成就 。

画画生涯

虽然开始学习画画,完全出于一个巧合。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邵炳凤发自内心地爱上了画画,一天不画就手痒,甚至觉得自从画画以后,“头不晕也不痛了,心情也愉快了。”

邵炳凤虽然是半路出家,也并不是科班,但是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

经常把画好的画挂在墙上,时不时就看一看,发现哪里画得不那么满意,就继续画,一直画到她看起来合心了,才算完成一幅画。

画画不仅带给了邵炳凤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还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名声和收益。

2013年6月,杂志《藏画导刊》找上邵炳凤,发表了她的几幅画作。邵炳凤这辈子都没那么高兴过,自己无意培养的爱好,竟然真的得到了欣赏!

得到鼓励,邵炳凤更加用心地抓紧时间画画,希望取得更大的进步。但后来的事情,是完全超乎了她的预料的。

她的作品接连发表在《画刊》《藏画导刊》《享悦艺术》等杂志上,渐渐有了很大的名气。

2014年,法国原生艺术画廊几乎收藏了她2006-2014年的所有作品,一共两百多幅画作。2015年5月,北京798太和艺术空间为她举办了个人画展。

邵炳凤的心情之激动,简直不言而喻。她从前怎么可能想到,七十岁多岁的自己,才到达了人生中最饱满最丰富的状态,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追求。

对着镜头,邵炳凤不觉老之已至,朴实的面庞显现出真挚的开心,“画画使我每天都很充实,快乐。我要加把劲,在这似箭的光阴里多画些好作品。”

哪怕是年轻人,有多少能像邵炳凤这样,具有这种激情,这种心态呢!

朴素的画家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夏可君曾经说,邵炳凤的画作里有历经沧桑、见识诸多世事后依然“未泯的童心”,这是邵炳凤画作中难得的部分。

从前绣过很久的花,邵炳凤对于构图和色彩搭配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着意于研究怎样配图、配色,才能达到心目中的理想效果。

在她的画里,有很多生动的人和物。尤其是在家庭肖像作品中,人物看起来都很亲切柔和,眼神天真而又充满善意,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充满炽热的情感。

“国人骨子里的天性,被岳母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邵炳凤的女婿石荣强这么评价道。

而身为一个朴素的劳动者,一个善良的女人,邵炳凤的画作主题,几乎都是生活中平凡的事情。

比如喜气洋洋的结婚典礼,颜色热烈,画面明快,让人有身临其境的喜悦感、热闹感,有中国人独特的感受.

抑或是两个老人幸福地互相依靠,为对方洗脚的温馨场面;还有从前做会计工作的时候,表情认真地看着算盘的邵炳凤自己。

很多人从专业角度评判邵炳凤的画,对她有着多种多样的角度。但其实,这些画,都是邵炳凤平常看到的那些人与事,也从不拘泥于艺术技法。

只不过画画时带着她自己的独特感受,就赋予了画作喜悦淳朴的色调,并不戏剧和做作,反而观之可亲。“幸福感”几乎是每个看到她画作的人内心最大的感受。

看来,艺术并不是永远高不可攀的,像邵炳凤这样浸润于日常生活中烟火气息的老人,依然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画家,拥有着用艺术感染他人,温暖他人的能力。

知音漫客 的时光画廊如何投稿

我觉得肯定是走邮箱。
不太确定的话,可以去知音漫客官方微博咨询下(官博君一般会回复),或者去贴吧问一下。
我觉得杂志上应该有登……不过我也买了474期(应该是最新一期吧)倒是没发现这个投稿……边栏的投稿的话一般都在末尾有征稿启事,包括邮箱啊注意事项什么的,自己再仔细看看,问问官博最省事儿了,去论坛看看也可以,微信公众号应该不接受投稿的吧,公众号一般是发发福利、更新连载信息之类的地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