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海大学报稿费多少

2023-12-07 11: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海大学报稿费多少

现在学报英文版是sci了,感觉挺好投的,好好找几个同行评审就行了。中文版更好投。。。
一般没有不过的我周围。

我们实在发不了的文章或者自己觉得有点不太够分量投国外杂志的文章或者着急要发出来的文章,才投学报。。。
闪人。。。

海大学报编辑部周末上班吗

放假,但有值班的。
海大学报编辑部周末放假,但有值班的,可处理稿件的工作可能延后。学报编辑部现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编辑人员16人,12人拥有高级职称,4人拥有博士学位,是一支职称学历较高、业务素质精良的编辑队伍。
海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直属单位,现负责编辑出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热带生物学报三种学术期刊,海南省教育厅主管,海南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细则

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全面综合发展,成为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合作意识、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学校设置了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及专项奖学金。为规范评选活动,特制定本细则。
一、评选范围
评选范围为评选年度在校接受学历教育的统招统分研究生,不包括委培、定向培养研究生,不包括延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评选年度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无奖学金申请资格:
1、 受到各种处分及校、院通报批评者;
2、 未按照学校既定的日程、要求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者;
3、 综合素质< 3分者;
4、 有1门或1门以上课程考核不及格者;
5、 一年级硕士研究生有2门以上(含)学位课成绩 < 70分,且无科研成果者;
6、 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无科研成果者;
7、 一年级研究生所获学分低于培养方案所规定学分的85%;
8、 一年级研究生无故缺席学校规定必须参加的活动者;
9、 二、三年级研究生科研成绩为0者;
10、 二年级研究生中期考核未达到良好等级者;
11、 学位论文实验记录不规范或有伪造行为等。
毕业学年研究生在评选年度内还须满足以下条件(满足申请学位最低要求的成果不统计在内):
1、硕士生在CSCD或CSSCI收录的影响因子≥0.3、博士生在CSCD核心库或CSSCI收录的影响因子≥0.5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符的研究论文;或论文被SCI或EI或ISTP收录,或者获得署名在前5名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是与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或实审)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第一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以导师为首的第二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2、参加过校(院)研究生论文报告会。
注:1、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址:)
2、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网址:)
3、所有发表论文须第一作者、或导师为首的第二作者。
4、所有发表论文须以上海海洋大学的名义,或将上海海洋大学与联合培养单位名称并列。

二、奖学金类别
学校设置了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以上三类奖学金可兼得。专项奖学金包括朱元鼎奖学金、侯朝海奖学金、孟庆闻奖学金、汉宝奖学金、爱普奖学金、中水搏浪天涯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不能兼得。

三、奖励金额和比例
1、 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一等奖比例为5%、奖励金额为2000元/人;
二等奖比例为10%、奖励金额为1200元/人;
三等奖比例为20%、奖励金额为600元/人。
2、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比例为1.5%-2%、奖励金额为1000元/人。
3、专项奖学金:朱元鼎奖学金6名、奖励金额为2000元/人;
侯朝海奖学金6名、奖励金额为2000元/人;
孟庆闻奖学金6名、奖励金额为2000元/人;
汉宝奖学金(生命、海洋、工程、食品学院研究生)
一等奖1名、奖励金额为3000元/人;
二等奖1名、奖励金额为2000元/人;
三等奖1名、奖励金额为1000元/人;
爱普奖学金(食品学院研究生)
一等奖1名、奖励金额为5000元/人;
二等奖2名、奖励金额为2000元/人;
三等奖3名、奖励金额为1000元/人;
中水搏浪天涯奖学金(海洋学院研究生)
一等奖1名、奖励金额为3000元/人;
二等奖2名、奖励金额为2000元/人;
三等奖3名、奖励金额为1000元/人;
宝钢奖学金推荐候选人1名,奖励金额2000元/人;
其他专项奖学金奖励金额及名额等另行公布。

四、评选条件
1、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一年级评选侧重课程成绩,二年级以上评选侧重科研成果。具体按照下列指标体系计分,A为综合素质,B为学习成绩,C为科研成绩。一年级研究生总分为:A+B+C×200%;其他年级研究生总分为:A+C。
(1)综合素质(A)
申请者先按照下表所列项目进行自我小结,由辅导员、教学秘书和同学代表等组成评议小组,根据申请人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测评并打分,以平均分作为申请人综合素质得分,并写出评语。
优(总分5分) 合格(总分3分)
政治
态度 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活动(党员认真参加组织生活);有较强政治进取意识。 政治表现一般。
文明
道德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为人秉直,正义感强,勇于改正错误缺点,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 表现一般。
学习
态度 热爱本专业,学风严谨,刻苦钻研,有较强的求知欲;具有良好的科学修养,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观能动性强,能认真思考和研究问题,有一定见解。 尚能热爱本专业;有一定动手能力;能独立思考问题。
社会
工作 积极组织或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研究生会等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现突出。 热心社会工作,参加活动,表现较好。
(2)学习成绩(B)
学习成绩=学位课加权平均成绩×60%+其他课程加权平均成绩×40%
注:加权平均成绩= ∑成绩×学分
∑学分
(3)科研成绩(C)
项目 分值 说明


成果 国家级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 100 为主要完成人(前5名),排名第5之后者,排名每退后1位,加分分值减少50%。
部委、省市级成果奖(同上) 50 同上
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 30 为第一完成人或第二完成人(第一完成人为导师),第二完成人(第一完成人非导师)分值减半,第三完成人分值再减半。
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 20
与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进入实审程序(有公告号) 6
申请与专业相关的专利(有申请号) 2



流 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 3 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论文获奖则加2分;仅为论文或摘要收录,分值减半;用外语宣读论文加1分。
校研究生论文报告会 3 特等奖
2 一等奖、二等奖
1 优胜奖
研究论


表 论文被SCI、EI、ISTP收录 30 1、以第一、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发表在公开发行刊物(有ISSN号)的论文有效;正式发表的论文有效,收录证明无效。
2、以外文发表的论文加1分。
在CSCD核心库或CS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论文 8
在CSCD扩展库收录的刊物上发表论文 4
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 1
获奖情况 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类奖项(最高等级奖项) 8 为第一完成人或第二完成人(第一完成人为导师),第二完成人(第一完成人非导师)分值减半,第三完成人分值再减半。

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类奖项(其他等级奖项) 5
获得省部级科技创新类奖项(最高等级奖项) 3
获得省部级科技创新类奖项(其他等级奖项) 2

它 出版专著 5 个人完成其中3万字以上
3 个人完成其中3万字以下
出版教材 2分/章
编撰辞典 8 被列为主编或副主编
3 被列为主要撰写人并完成其中10个条目以上
备注:1、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只计研究生于评选年度内与本人专业相关的部分,且必须署名上海海洋大学;
2、 毕业学年研究生满足申请学位最低要求的成果不统计在内;
3、 同一成果可归属多个计分项目的,只计最高分,不重复计分。
2、专项奖学金
(1)专项奖学金候选人原则上从优秀研究生一等奖获得者中产生。
(2)朱元鼎、侯朝海、孟庆闻奖学金候选人必须满足:硕士生在CSCD或CS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博士生必须在CSCD核心库或CS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或者研究论文被SCI或EI或ISTP收录;或者获得署名在前5名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是与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或实审)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第一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以导师为首的第二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其他专项奖学金参照此标准或按照相应的评选细则执行。
3、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
评奖年度内,获优秀研究生三等以上奖学金,担任学生干部(校、院、班级、党、团、社团组织主要干部),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工作积极主动热情,认真负责,并能成功组织一次以上班级或研究生集体活动或在组织集体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取得一定成绩;工作作风正派,坚持原则,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同学中享有较高的威信;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对加强团结、纠正不良风气,为维护、执行校纪校规作出贡献。

五、评选时间
研究生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每年9月份受理。

六、评选程序
1、研究生本人申报,填写奖学金申请表,并附佐证材料,交导师、辅导员、推荐人签署意见。
2、各学院党委书记会同有关人员组成审核小组,根据评选条件和申报人情况,拟定获奖者名单(或推荐专项奖学金候选人),经研究生部审核后,由学院进行公示;校研究生会干部申报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可在学院指标内推荐,也可不占学院指标,但不占学院指标的,学院也需提出意见,由校研究生工作部组织校、院研究生会成员、研究生代表投票后,拟定获奖者,一并由学院公示。
3、研究生部将评选结果报学校批准后,公布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获奖名单和专项奖学金候选人名单;经专项奖学金基金会审定后,确定专项奖学金获奖名单。
4、召开研究生奖学金颁奖大会,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学金。

七、本细则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原评选细则同时废止

广东海洋大学怎么样?

我是海大今年的毕业生,现在刚毕业。我来说说吧。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是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97年与其他学校合并成为湛江海洋大学,后来改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就个人来说,我挺喜欢海大的校园环境,因为是新学校,许多建筑都很新,充满时代的气息。前一段时间,背景的一部连续剧(名字我没留意)到我们钟海楼取景呢。部分学生担任了群众演员。绿化景观不错,有人笑称海大是个适合拍拖的地方,著名的有蝴蝶湖,那是拍拖圣地。我最喜欢的是主校区的图书馆。大学四年我最经常呆的地就是图书馆。海大图书馆是广东第二大,藏书丰富,很新很齐全。在这四年,我很少去书城或新华书店。海大另一项比较有名的是,这里的创业氛围很浓。另外,这里社团也搞得挺好,经常有 活动。上个月我一初中同学过来玩,一个劲的说:“这里创业气好好哦,社团好多活动,搞得好好哦!真羡慕你们。”说了有点,说说缺点吧。海大最大的不好是学习氛围不浓。其实想想也知道,创业氛围浓,学习氛围自然就差点。总之一句话,海大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你好好考虑一下吧,下面是官方的资料介绍,好好看看。希望能帮到你。
广东海洋大学(原名湛江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基础理论学科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3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7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南海经济开发和濒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中歌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0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

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占地4911亩。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空调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3.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6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1.7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3.6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实验室63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校内外实习基地201个。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师1031人,其中教授95人,副教授269人,博士116人,硕士493人。进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共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共18318人(不含寸金学院),其中本科生15491人,专科生(高职)2410人,硕士研究生417人;留学生9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1000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和重视应用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优良传统。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以来在“挑战杯”等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国际性奖励5人次,国家级奖励84人次,省部级奖励754人次。2006年、2007年我校学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

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8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115项,科研总经费7300万元;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3项,其中省部级15项,“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鱼类、对虾、珍珠等方面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水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产量就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学校自主研发的杂交稻新品种“博Ⅱ优15”在粤、桂、琼三省区的推广面积累计超过700万亩。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在联合办学方面的多次成功实践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国家歌舞团联合创办了“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广东海洋大学WTO研究中心”,前者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誉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海峡两岸另两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接替地,是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之一。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正紧紧抓住海洋世纪的机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多科性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