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日语论文翻译心得

2023-12-07 17: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日语论文翻译心得

同意大家的说法
其实日语翻译和别的语种都一样
还是应了老祖宗那句话
信达雅
有时候真是很佩服咱们的老祖宗
把事情的精要能用这么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来
其实日语和汉语从语感方面差别很大的
如果抠字眼,一个字对一个字,真的可以累死人
尤其是文学方面
我劝有基础的朋友尽量不要读翻译的
真的感觉差的很远的
不是说翻得不好
而是感觉有时候日语是翻不出来的!
只有从日语本身的特点出发
从日本人的角度出发才能得到真正的含义
有时候单看一句话真的可以体会出很多种感觉的
所以翻译这种东西能达到个8,9成我觉得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以上个人意见,请参考

日语翻译方面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呢?

1. 写关于翻译技巧心得等。
2.关于日本文化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给翻译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准确度上升等等。我觉得这个比较好写,资料有很多,然后用一些例文去证明你的观点就可以。
3.写一些翻译误区的研究。

最好去问问你的学长他们是怎么过的毕社,找一些做参考。或者直接和你导师讨论。

日语口译心得感想

首先,熟语的难度有所提高,课外的增多,即便是课内的熟语也相对冷僻。
2 古文句子似乎跳出了上一个轮回---不过,按照前几年的规律看,可以重点尝试,把考到的句子里没有考到的部分仔细捉摸一下。前几年似乎有一句句子反复考,但是考不同的部分。
3 对于07年的读解八(短歌部分)的出题,实在是不敢恭维,简直觉得是在刁难,(自己也算是天天在工作中和日语打交道,但是和这些课外的短句偶遇的机会几乎是没有的),不知道葛老师今年对于这部分内容有何提示或者扩展?如果有的话,希望能够共享!----从07的这部分我做如下2种猜测:第一,短歌课内的已经靠全了,是否可以理解为今年不会再考,第二课可以不作为重点;第二,是否会把课外阅读中的短句再扫上一遍,有必要看一下,但是课外的短歌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总之,看了07的试卷有些感想:
其实,熟语也好,短歌也罢,说穿了都是属于古文的范围,感觉上07的考题涉及古文的分值过高。远远高于整个教材。但愿今年能够有所改观。毕竟,我们生活在今天,我们参加的是自学考试(顾名思义,都是些边工作边考试的好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应用。而且本科教育还是应该以工作中的实用性为依据,古文之类的点到即可。说实在的,这些古文短歌,不要说在商务工作中,即使在日本总理大臣的访中发言中,又能涉及到多少?
我作为一个自考本科学生,同时又作为一个偶尔也在录用日语本科生的社会人,学到这个份上实在觉得有些悲哀----要知道如果仅仅靠学这些本科必考的内容,即便拿到毕业证书,在大多数现实的商务工作中,不经过1年以上的重起炉灶的实践学习,是很难胜任的。然而,我们花了多少心血---我想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些心血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说只是一种浪费。基本上,我们花了80%精力在学的东西(甚至包括词汇量),到了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满足20%的需求就很不错了。还有80%是必须重新去学的。

临考前一周发表这样的感想实在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毕竟 这是一个涉及教育理念的话题,太沉重了。现在应该是鼓劲的时候。实在是,有感而发!

在此,再次感谢那些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拿出来给大家分享的楼主们。即便过了这道坎,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他们!即使没有见过他们,我也能猜测到---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段,他们一定会成为成功者----因为独生子女时代成功一定是青睐那些懂得让人分享的,而未必是那些善于竞争的人。

帮问:当日语翻译是怎样一种体验

看看其他人的体会(摘抄自网络)
A:在日企满5年了。因为是技术类的翻译,专业术语很多专业性也很强,刚开始光是记这些也很累。后来就逐渐上手,同时也进入了瓶颈期,陷入了大众认为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很无聊的这个误区。去年开始迷上translation studies,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觉得需要让大家正视的是,翻译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翻译能力包括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语转换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实践出真知。现在准备致力于翻译研究了。
B:做翻译有一年多了,经验虽浅,但也想与大家共享心得。 毕业后在老家一家小日企做了一年翻译,虽说是翻译其实做的活很杂,说白了就是招个会日语的担当业务。除了做担当业务之外还需要做中国上司和日本上司之间的翻译,以及各种会议翻译。一年之后换了现在的纯翻译工作,才做了几个月,稍微有点上手了。但是刚毕业出来的时候真的是最难挨的,几乎什么都不懂,在学校里学的只能是基础,感觉要比在学校用功很多才能做好。另外会议翻译(特别是电话会议)是很耗脑力和体力,听不懂翻不出来很尴尬的。因为他们讲的都是与业务或技术相关事情,所以事先自己一定要准备充分,就好像你要去执行一样参与进去才能够知道他们要讲什么做什么。想着自己将成为双方沟通的桥梁会很有动力,但是现实需要不断的磨练,克服自己的弱点。声音要大,要有胆量。

C:刚毕业时几乎都是冲着日语翻译找工作,后来发现,对于我们这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日语翻译算是打杂的,一般的日企大公司其实是不需要日语翻译的。中小型企业招日语翻译就有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其实学日语做的工作也有很多,日语只是一门语言工具而已。大家加油哦

D:呆在一家公司做了6年纯翻译,平常工作中口译&笔译都需要,会接触到不同地方操着各式口音的日本人,日语各方面能力确实提高了很多,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相比较而言也是很单纯的,基本上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后就没我什么事了。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其他业务啥都不会,毕竟现在很少企业会像我们公司一样专门设了个翻译部门,跳到别的公司去肯定得兼做其他业务,只能从头学,换了行业更是,连专业词汇都得重新记。每个人选择都不同吧,就看自己怎么选咯

E: 日企总经理翻译,生产型企业。所以总经理管的你都要懂。要看得懂财务报表,搞得懂人事制度,熟知一切生产流程,叫得出现场设备,还要看懂工务的施工图纸……经常开会就是和公司几个高层唠嗑,全公司的人事考评都要汇总到我这里。另外老板家水管漏水了,也要我安排人去修。这就是外企翻译同学们。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F:日语专业,上海日企工作8年,现在最后悔在大学把英语丢了,公司一般都不会养专职的日语翻译,外语只是沟通工具,大学期间要有一个专长。日语英语都NB,什么企业都不怕。如果热衷做翻译,一定要去日本留学一两年,大学日语学的再好,也不地道。放眼看现在公司实习的与日语相关的学生,80%都有留日经验。

G:多的不说,就是永远饭局最卖力的是我,吃不饱的也是我,回家后猛吃泡面才解恨。各种方言的日本人,各种信息轰炸你,已经不是懂不懂日语的问题,是懂不懂世界的问题啊!笔译日翻中永远中文主谓宾傻傻分不清,开会就说打合,机器运作就说稼动,那些中国人竟然能看懂。开会有意见分歧永远只说是翻译翻错了,不认真听别人发言就说是翻译没有翻到。中日双方互骂时你只能当海绵全数接受,然后只能笑嘻嘻地给他包装语言,免得中日关系紧张,心累,你懂吗?

H:夹在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要翻译的让两边都满意。我刚上班的时候就是喜欢一字一句翻译,日本人就嫌弃太多啦,后来自己精简语言后就被中国人说你是不是偷懒了。其实就是要协调啊,平衡中国人和日本人思想的不同

I:刚毕业做翻译确实可以累积一些经验,但是如果跳槽,去到不同行业的公司,又需要重新开始记不同的单词。不知道大家有无同感。除非一直在一个行业做精做准。现在不在做日语翻译,但是很庆幸,我还在从事与日语有关的工作。

J:我的主要还是笔译设计稿,不过也很少纯碎做翻译,公司总会给你加点小工作,打打杂,我感觉现在翻译性价比不高,一个朋友说的对,大企业都不会单独招个翻译,最好就是你会点什么,再会一门语言就足够了。不过我已经辞了,夹在中间着实了累

K:做了2年半的公司翻译来答一发。 坐标广州,从事过2个行业,IT+汽车行业。都是部门翻译。 主要工作内容:翻译技术文档,报告资料,一切口译。 当然,我还做了很多跑腿,买小笼包买咖啡杯买咖啡。当然,领导也会请吃日料。和日本人关系都会不错,练习口语的机会也会特别多。 很现实的体验是,操着部长的心,做科长的思想工作,完成一切大家不喜欢的杂事,拿最底层的工资,升职嘛就只给个匹配翻译的工资,不能有一丝野心和抱负且要乐于服务人民群众。 当然,也会有很多优秀的专职翻译,那些活跃在小盒子里,活跃在各种会议现场,跟大老板一起谈业务签合同的好翻译。 所以,知道自己善于做什么和想做什么就好了。

L:留学期间在JTB和东急百货兼职翻译,回国以后也接兼职当日语翻译。关键:你得啥都要懂,不懂的你也得快速懂!旅客可能问购物、美食、地理;聊high了会聊经济、就业、农业、婚嫁……(我接过翻译菜花生长状况\客户的参考资料就一张图)不需要你翻的时候静静听着,很有可能待会就用得上(菜花的软腐病什么的,我也是听来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机应变随时学习!稳食艰难...

M:个人体会:1.企业方向的话纯翻译很少,基本兼顾业务,秘书等职责,除非够牛逼考到同传,其实专职翻译也很苦逼的,吃饭基本不可能吃饱-_-|| 2.日语说白了就只是一门语言,如果有能力再学一门会更有竞争力,我毕业的时候为了在中型城市的家乡找一个日语翻译的工作也是托了不少人总算顺利就业,大城市机会应该会比较多...

N:仅仅懂得日语无疑是不够的,因为根据领域的不同,需要的知识不一样。在日企最多的应该是翻译兼总务,虽然要兼顾其他,但是对于翻译的要求也绝不含糊。对日语的不断学习是必须的,与此同时还要去掌握另外一项本领!

O:毕业将两年的总结:1.如想专职做翻译,请考虑同传 2.毕业后如想进一步提高日语能力(无论口笔),请先考虑日企 3.毕业后如想工资高些,可先考虑非日企外的中国企业,原因在于日企给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工资非常低,而在非日企外的中国企业,起码有一种"你是翻译"的高尊重感 4.不管怎样,修炼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在我刚刚说的第3点上抱有侥幸心理 5.请先考虑好自己需要什么,即需要日语氛围还是先赚钱,再做选择。希望各位自强到无需人疼爱,但最后即得能力又懂爱。
非原创,摘自网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